第240章 辛酉政变,慈禧登上政治舞台
第240章 辛酉政变,慈禧登上政治舞台 大清王朝接连两次在鸦片战争中惨败,让各朝古人唏嘘不已。 大家了解到雍正的事迹后,才明白大清帝国有多么的强大,也难怪主播会说大清帝国是历朝历代中皇权达到顶峰的朝代。 可就是如此强大的大清帝国,却被外国侵略者按在地上摩擦,想想也是悲哀。 各朝的统治者倒不是同情清朝的遭遇,而是难免有一种类似兔死狗烹的感觉。 大清朝尚且如此,要是他们朝代也遭遇到洋人的枪林弹雨,恐怕也会有此下场。 各朝的统治者从清朝的遭遇中有所感悟,那就是不能闭关锁国,夜郎自大。 如果不和外界接触,迟早有一天也会面临清朝的悲剧。 但令各朝的统治者好奇的一点,就是清朝廷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的第二年进行了洋务运动。 按照主播所说的,洋务运动既有清政府大力推动,也有国外列强大力支持,理应会让大清帝国慢慢强大起来。 要说大清晚期时代哪个人名气最大,就不得不提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 很多人对洋务运动大感兴趣,纷纷在弹幕上询问主播。 “因载淳年幼,故而同道堂印章由其生母慈禧太后掌管。” “用一句话来概括咸丰的安排,就是授予顾命八大臣票拟权,授予两宫太后批红权和掌印权。” 唯有如此,大清江山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从国内外的危局中挺过来。 “公元1861年8月20日,偏安承德避暑山庄的咸丰皇帝病危。” “两宫太后只要有一人不同意盖章,自己的决议就没办法生效。” 可那时的大清江山已经风雨飘摇,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面临着危机。 原因很简单,慈禧正是通过辛酉政变登上了政治舞台,为日后统治大清帝国奠定了基础。 愚蠢的咸丰皇帝最后临死前还出了一个昏招,把皇位交给年仅六岁的唯一儿子。 因此他们很好奇,这个洋务运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运动,获得清政府和外国列强大力支持居然也失败了。 “在这6年时间里,咸丰要考虑如何才能保证大清皇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儿子的手里,而不是旁落他人。” 他清楚的记得在英法联军将要攻打北京时,咸丰就带着老婆孩子逃去了承德避暑山庄。 “这两枚印章作为颁布诏书的符信,御赏为印起,同道堂为印祈。” 可如今看来,他还是小瞧了咸丰的胆小如鼠,连皇宫都不敢回去。 原本大清江山就已经岌岌可危,现在朝堂陷入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大清王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了。 “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的第二年,是清政府主动发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改革运动。” 结果战争都快结束一年时间了,咸丰还一直留在承德,直到最后病逝。 “一是册立载淳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另外咸丰还偷偷给慈安留了一道密旨,在密旨中咸丰明确说道,如果将来慈禧不老实,慈安有权将其诛之。” “三是授予皇后慈安御赏印章,授予太子载淳同道堂印章。” “不过在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之前,大清还发生了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辛酉政变。” 他就不相信咸丰没有其他的宗亲,同年龄的兄弟肯定是有的。 “咸丰死后,肃顺深知,拟旨要想通过,必须先批红,再盖上御赏和同道堂两方大印才能生效。” “因为他当时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懿贵妃慈禧生下的载淳,真正困扰咸丰的是未来的大政安排。” 可把皇位交给六岁小儿,并让两宫太后和顾命八大臣形成三角制衡关系,共同辅佐小皇帝,这么做只能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苏晨思索再三,还是决定给各朝古人重点提一下辛酉政变。 在大清江山即将倒下的那一刻,还选择把皇位交给六岁小儿,这不是让大清朝灭亡得更快吗? 他要是在咸丰的位置,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把皇位交给有能力的亲兄弟。 “顾命八大臣和两宫太后形成三角制衡关系,谁也别想一家独大,确保载淳顺利接班。” “关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咸丰不用考虑太多。” 可从主播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大清帝国最后还是灭亡了。 “对于这個棘手的问题,咸丰思考再三,最终做出几个安排。” “二是任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为政务大臣,辅佐载淳,这八人即顾命八大臣。” “估计是自觉时日无多,咸丰令人传旨,连夜召见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商讨继承人和未来大政安排的问题。” 要是大清朝稳如泰山,把皇位交给六岁的小儿子也可以。 他身为大汉的皇帝,最是清楚权力的诱惑力有多大。 刘彻:朕要是没有记错,清政府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签订《北京条约》的日子是1860年10月,咸丰皇帝在1861年8月病死于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是说战争结束快一年时间了,咸丰皇帝还没敢回到北京,如此胆小窝囊的皇帝也是少见。 咸丰的窝囊,他之前就已经见识了。 “安排完后事,咸丰陷入昏厥,2天后病死于承德避暑山庄。” 他不用猜也知道,两宫太后和顾命八大臣肯定会为了权力斗得你死我活的。 “载淳只有6岁,按照清朝皇帝12岁亲政的最低标准,载淳即位后起码也有6年的实习期。” “而如果两宫太后有旨意,只要自己盖上印章就可以下发执行了,不需要经过顾命八大臣的同意。” “也就是说,论实权,两宫太后比顾命八大臣要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肃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在给两宫太后拟定封号时,故意贬低慈禧,没有将慈禧与慈安一道尊奉为皇太后。” “这还不算,他还剥夺了慈禧去咸丰灵前祭酒的资格。” “肃顺此举意在挑起两宫太后的矛盾,只要她们有了矛盾,自己就有机会趁机扩张权利。” “修理完慈禧后,肃顺随即又联合其他七个大臣,向慈安提出了一个十分过分的要求。” “这个要求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顾命八大臣拟好的谕旨,您只管盖章就行,不需要改也不能改。” “另外,朝臣和地方上的奏章您也不用看,全部交给我们八个人处理就行了。” “在肃顺看来,慈安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女人,吓唬吓唬她肯定能有收获。” “不过,肃顺明显低估了慈禧和慈安的智商。” “被修理一通后,慈禧的头脑相当冷静,她并没有把封号被贬低归咎于慈安,相反她很清楚自己当下必须要与慈安结盟。” “而一向好脾气的慈安此时也明显感受到了顾命八大臣的意图,这是赤裸裸的在挑衅自己。” “如果她同意了,失去了对决策过程的话语权,就算日后回到京城,自己也只能听命于人,一切都玩完了。” “慈禧被八大臣排挤了,慈安也被八大臣威胁了,两个人对肃顺等人产生了怨念。” “由此,原本被咸丰安排用来牵制慈禧的慈安,就这样与慈禧站在了一条战线上,决定共同对付顾命八大臣。” 李世民:两宫皇太后大战顾命八大臣,这场戏精彩。 慈禧和慈安结盟对抗顾命大臣,咸丰临终前的安排最后还是失策了,他对此丝毫不感到意外。 之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的表现就很愚蠢,一点也没有明君的样子。 现在咸丰看不清形势,临终前的安排全部作废了,他反而觉得这就是咸丰正常的水准。 要怪就只能怪咸丰识人不明吧,没有看清肃顺的野心勃勃。 咸丰想得还挺好的,让两宫太后和顾命八大臣一道辅佐小皇帝。 结果没想到,咸丰刚一死,顾命大臣就想着大权独揽了。 他很好奇,要是咸丰知道自己死后就有人跳出来,不知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不过他也不禁感叹,有愚蠢的君主,就会有愚蠢的臣子。 在他看来,肃顺明显就是脑子缺根弦,居然一下子把两宫太后都给得罪了。 论实权,两宫太后的权力比顾命八大臣要大得多。 即便想要大权独揽,也应该逐一消灭也是最佳方案。 先把慈禧干掉了,再来干掉慈安。 而不是一下子得罪两人,让两宫太后联合起来。 “八大臣是咸丰生前指定的执政官,那么两宫太后能不能推翻咸丰遗诏,另寻听话的执政官呢?事实上还真的可以。” “咸丰生前担心皇权被篡夺而设计出的权力制衡方案,看似巧妙均衡毫无披露,实则漏洞百出。” “八大臣的执政根基其实很弱,了解一下咸丰留下的这些托孤大臣就知道了。” “头一个是铁帽子王怡亲王载垣,他是三朝老臣,道光驾崩时他就是顾命大臣。” “现在咸丰驾崩,他还是顾命大臣,因资历老又深受咸丰信任,故而是名义上的八大臣之首。” “第二个是铁帽子王郑亲王端华,他也是三朝元老,两届顾命大臣。” “因受宠不及载垣,因此排在第二位。” “第三个是景寿,满洲镶黄旗人,世袭封一等公家。” “他是咸丰姐姐的额驸,既是满洲勋贵,又是外戚,位列顾命八大臣的第三位。” “排第四的是明星人物肃顺,他是端华的亲弟弟。” “但同人不同命,端华是铁帽子亲王,肃顺只是三等辅国将军。” “当然,肃顺的职务并不低。” “咸丰一朝,肃顺累任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 “掌握大清的财、政、军三大权,实力不可小觑,是实际上的八大臣之首。” “第五位是穆荫,满洲正白旗人。” “咸丰驾崩前,穆荫任兵部尚书,领班军机大臣。” “与前四位拼爹和拼老婆的大臣不一样,穆荫出身一般是通过考试上位的。” “他因为能力出众,一直深得咸丰器重,是当时资格最老的军机大臣。” “第六位是匡源,汉臣,时任礼部侍郎、军机大臣。” “匡源这个人自幼被称为神童,出仕为官后以清廉勤勉自律而享誉官场,但是他的节操一般。” “英法联军攻陷天津时,众大臣主张咸丰离京到承德躲避。” “只有匡源据理力争,主张坚守北京,誓与联军死战到底。” “然而在见识了英法联军的洋枪洋炮后,匡源被吓破了胆,哭着求着让咸丰帝带他去承德,一时之间沦为笑柄。” “第七位是杜翰,汉臣,时任工部侍郎、军机大臣。” “杜翰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是为咸丰夺嫡立下汗马功劳的帝师杜受田。” “仗着自己爹与咸丰的关系,他也深受咸丰信任。” “最后是焦佑瀛,汉臣,时任太朴寺卿、军机大臣。” “相比于前几位大臣,焦佑瀛有练兵方面的经验,他曾主持天津一带的团练武装。” “八里桥之战后,因清朝的北方正规军遭到毁灭性打击,朝廷急需善于练兵的大臣,于是焦佑瀛也得到了咸丰的格外器重。” 雍正:糊涂,到底是怎么安排顾命八大臣的人选的,简直是漏洞百出。 他本就对咸丰不抱有任何期待,可如今看到咸丰临终前安排的八大臣人选,他还是被咸丰的愚蠢给气笑了。 安排顾命大臣最重要的,就是这些顾命大臣要能代表各方的利益诉求。 唯有如此,才能让其他臣子心服口服,使得朝堂的政局稳定,不至于出现什么动荡。 而咸丰是怎么做的,连平衡各方利益代表的人选都做不到。 顾命八大臣全都是文官,居然没有一个能代表军队利益的大臣,这是咸丰安排顾命大臣最愚蠢的地方。 尤其是在大清晚期动荡不安的局势下,获得军队的支持就更显得重要了。 可偏偏咸丰安排的顾命八大臣排除了代表军队利益的大臣,这让那些手握兵权的大臣如何肯善摆甘休? 尤其是主播刚刚提到辛酉政变,既然要发动政变,军队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 不用想也知道,代表军队利益的大臣肯定有参与到辛酉政变中。 “看完八大臣的履历,估计有一些人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问题一,咸丰任命的八大臣虽然有宗室,但没有近支宗室。” “载垣是十三阿哥胤祥的五世孙,与道光系宗室的共祖是康熙,关系非常疏远。” “端华和肃顺是舒尔哈齐的后代,他们连太祖系都不是。” “咸丰疏远近支宗室,堪称是迷之操作。” “因为清朝是恩封爵位递降制度,越是靠近现任皇帝血脉的,掌握的爵位就越多,在宗室中的话语权就越大。” “咸丰忌惮恭亲王奕,不希望他掌握实权,这可以理解。” “但是咸丰把道光五弟惠亲王、咸丰五弟敦亲王、咸丰七弟醇郡王也一并排挤在外,这导致最后几乎所有的道光系宗室都倒向了两宫太后。” “问题二,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因为有军机处的存在,沦为了没有实权的荣誉头衔。” “这但是尽管权力被削弱了,清朝的三殿三阁大学士头街也依旧只有元老级朝臣才能获得。” “而咸丰挑的八个人,只有肃顺是协办大学士。” “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官阶比之内阁大学士要低半级。” “咸丰让一个从一品的协办大学士主持朝政,京城里的那些元老能服气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不服气,那很自然朝中的元老也不会支持八大臣。” “问题三,作为满洲贵族和外戚代表的景寿并不是可靠之人。” “景寿虽然是咸丰的姐夫,但他同时也是恭亲王的姐夫,并且还是亲姐夫。” “景寿和恭亲王的关系如此之紧密,他在关键时刻不跳反就是见了鬼了。” “问题四,代表朝臣利益的三个军机大臣资历不足。” “匡源和杜翰虽然深受咸丰的信任,但他们的工作更像是领导的秘书,资历不足以让同僚心服口服。” “焦佑瀛的资历就更差了,出任军机大臣之前,他只是太仆寺卿,这样的资历远不能服众。” “想象一下,老领导退休前安排三个秘书主持工作,这让单位的老员工怎么看,能服气吗?” “问题五,八个顾命大臣全部是文官。”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道光驾崩前,原本指定载垣、端华等九人为托孤大臣。” “但后来发现缺少能代表军队利益的大臣,便又临时加上了僧格林沁。” “道光能想到的,咸丰却鬼迷心窍,关键时刻疏忽了。” “八大臣中一个武将都没有,这就让当时手握兵权的兵部侍郎和僧格林沁很有意见。” “问题六,八大臣全部在承德避暑山庄,而朝廷班子却在北京。” “朝中有那么多人不服八大臣,而八大臣却没有一个人在京城拉拢各方势力的支持。” “如此一来,这就给了反对者们在京城拉帮结派的机会。” 咸丰:顾命八大臣的人选是朕思考了好久才定下的,谁能想到事与愿违,以至于最后翻车了。 八大臣之所以没有近支宗室,是他担心重新上演先祖的困境。 他的载淳只有六岁,年纪太小,他不能让近支宗室篡夺了皇位。 他没有让亲兄弟恭亲王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也是怕出现顺治帝和康熙帝的情况。 想当初,年幼的顺治帝被多尔衮把持朝政,年幼的康熙帝被鳌拜把持朝政。 鲜明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不愿意看到恭亲王独揽大权,把六岁的小皇帝踢到一边。 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于是被恭亲王的生母抚养,所以他和恭亲王亲如兄弟。 可哪怕他和恭亲王关系密切,没有嫌隙。 为了避免出现多尔衮、鳌拜之流,他依旧选择把恭亲王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列。 这样的选择好歹皇帝还是他自己的儿子,要是选择像恭亲王这样的近支宗室,那皇帝可能就要换人了。 至于八大臣的政治根基薄弱,也是他故意为之的。 他既想用顾命八大臣,又不想顾命八大臣做大,最终利用宗室身份威胁皇权统治。 他的本意是顾命八大臣没有政治根基,自然就会和两宫皇太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毕竟顾命八大臣只有文官,没有武官,就注定八大臣只能依附两宫太后。 如此一来,其他各方势力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不敢有丝毫异心。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对,他精挑细选的顾命八大臣,居然跟两宫太后有矛盾。 “大体来看,咸丰构建的顾命大臣框架是合理的,有宗室、有勋贵、有朝臣,各方利益貌似都能照顾到。” “但是我们扒开框架看内核,却发现这完全是个豆腐渣工程。” “宗室代表无法代表大部分宗室的利益,朝臣代表无法让群臣心服口服,勋贵代表还是个骑墙派。” “或许咸丰的安排是出于双重考虑,既要防止两宫太后架空皇帝,又要防着大臣架空皇帝。” “因此他挑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位卑权重,短期内成不了权臣,威胁不到皇权的人。” “但正所谓考虑的太多,担心的太多,往往是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咸丰的选人不当,导致八大臣在朝中根本没有执政根基,当时想把他们拉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么谁来挑这个头呢?很显然就是能力出众的恭亲王。” “9月5日,趁着祭拜咸丰的机会,恭亲王在承德避暑山庄与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这件事情在清末流传很广,就连溥仪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时也记录了这件事。” “大致是说恭亲王化装成萨满,在行宫见到了慈禧和慈安。” “三人密定计,然后恭亲王返回京城为政变做部署。” “恭亲王回京后,趁着八大臣不在,拉帮结派。” “很快拉拢了一群盟友,如军机大臣文祥。” “咸丰驾崩前的军机处有五个军机大臣,其中四人被选为政务大臣,只有文祥被排除在外。” “如此安排,让文祥对咸丰的遗诏非常不满。” “恭亲王在北京活动的同时,在承德的慈禧也没闲着。” “9月6日,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 “当时郑亲王端华身兼热河步兵统领,管着承德一带的兵马,这也是八大臣敢威胁两宫太后的筹码之一。” “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分化端华手中的兵权。” “因为承德一带的兵马主要来自正黄旗汉军,如果醇郡王接管了正黄旗汉军,端华想再调兵就没那么容易了。” “见慈禧出招,肃顺和端华起初想拒绝。” “但考虑到醇郡王为人老实,不象恭亲王那样让人觉得有野心。” “加之慈禧毕竟代表了皇帝,确实不方便驳回,于是他们也就同意了慈禧的提议。” 朱棣:这个肃顺也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明大好形势,一再出现失误。 肃顺最大的问题,怎么能让恭亲王和两宫太后单独见面呢? 太大意,也算是无知吧,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都已经和两宫太后的矛盾挑明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紧紧盯着两宫太后,避免两宫太后和他人在暗中串联。 而且肃顺更愚蠢的就是分化了手中的兵权,让慈禧太后安插人手。 他就没搞明白肃顺怎么想的,都已经和两宫太后闹得水火不容了,怎么还能不防着对方呢? 尤其兵权是敏感问题,在慈禧太后出招的那一刻,就应该直接拒绝。 他只能说肃顺想要独揽大权,但可惜政治觉悟太低,完全看不到其中的凶险。 对手都已经在暗中准备了,可笑肃顺还毫不知情。 “9月10日,一个叫董元淳的御史上了一道《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给两宫太后。” “说皇上年幼,应该由太后垂帘听政,并另选近支亲王,如恭亲王辅政。” “这道看似不点名,实则要求八大臣交权的奏书传到避暑山庄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轩然大波。” “肃顺当时猜测,董元淳区区一个五品御史,竟敢挑战咸丰的遗诏。” “如果他不是疯子,那就是背后有人指使,而这个人肯定就是两宫太后。” “不过肃顺明显猜错了,董元淳和两宫太后素无瓜葛。” “他是咸丰二年的进士,其恩师是四朝元老周祖培。” “而周祖培是体仁阁大学士,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如果让八大臣执政,内阁的元老们捞不到半点好处,所以当时能指使董元淳上奏书的人只能是周祖培。” “而周祖培掺和进了八大臣与两宫太后的权力斗争,那就说明恭亲王在京城拉拢了朝中元老的支持,这对八大臣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 “几天后,兵部侍郎带兵到热河哭丧。” “自从八里桥之战后,北京也好,热河也罢,其实都没有多少清朝的正规军。” “当时手上还握有兵马的人只有三个,一个是兵部侍郎,大概1万多人。” “二是僧格林沁,手下还有几千人。” “三是管着热河兵马的端华,也有大概几千人。” “兵部侍郎的兵马多于端华,这时候他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他支持八大臣,两宫太后就只能靠边站。” “而如果他支持两宫太后,八大臣就凶多吉少。” “咸丰机关算尽,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方的利益。” “所以兵部侍郎此次前来,是给两宫太后撑腰来的。” “9月14日,腰杆子硬气的慈禧召开御前会议,请八大臣商议董元淳奏折的事。” “对此,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当然是强烈反对。” “根据记载,肃顺当着小皇帝跟两宫太后的面肆意咆哮,把小皇帝都吓得尿裤子了。” “大吵大闹一番后,见对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只好各自退一步。” “表示事关重大,待回京之后再召开廷议决策。” 李隆基:说实话,咸丰选择的八大臣真是一言难尽,只能说看人眼光太差劲。 他看得出来,咸丰的本意是想八大臣听命于两宫太后。 可结果咸丰前脚刚走,后脚八大臣就开始跳脚和两宫太后闹腾。 原本应该忠于咸丰皇帝的八大臣,选择挑唆两宫太后,还要把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当傀儡。 照他看来,顾命八大臣中有皇室宗亲,这明显就是想要篡位。 而且由于咸丰选择的八大臣没有平衡好各方的势力,最后使得这些势力反对咸丰的遗诏。 就比如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让内阁元老也站在两宫太后一边。 更为重要的是咸丰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队的利益,迫使手上有兵的兵部侍郎赶来给两宫太后撑腰。 而且以皇室宗亲为代表的恭亲王,也和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顾命八大臣原本就执政根基薄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现在有实力的势力全部站到两宫太后一边,顾命八大臣的末日马上就要来了。 “10月26日,咸丰帝灵柩起架,往北京进发。” “按照规定,咸丰的灵柩将会在六天之后进京。” “出发后没多久,慈安和慈禧借口小皇帝不堪路途劳顿,表示不想与大部队一起行进。” “载垣、肃顺等人一琢磨,觉得无所谓,太后带着小皇帝不回去都没事,便放走了他们。” “然而八大臣小看了慈禧,就在当天,娇生惯养的慈禧、慈安带着小皇帝日夜兼程,仅用两天就赶回了北京。” “进京之后,慈禧不等喘口气,立即召见群臣。”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自己在承德避暑山庄被八大臣欺负的委屈,添油加醋的说给在场的大臣听。” “在场的大臣也很配合慈禧,大家义愤填膺,大骂肃顺混蛋。” “然后草拟文告,向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宣布了八大臣的罪状。” “历朝历代,宫廷政变都是讲究一个快字。” “慈禧明白这个道理,而肃顺等人却不懂。” “八大臣放走了慈禧和小皇帝,给了对方从容布置收拾自己的时间,堪称是作死之举,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11月2日,对京城变化毫不知情的载垣和端华刚刚入京,随即就被逮捕。” “同一天,身处密云的肃顺也遭到逮捕。” “载垣、肃顺、端华是八大臣的核心,他们三人被捕。” “剩下的五位,景寿马上跳反,匡源等人不敢造次,只得乖乖认输。” “11月3日,大清中央政府重组,恭亲王得到重用,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和领班军机大臣,取代了八大臣成为执政官。” “11月5日,周祖培拉着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一起上奏。” “他们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太后协助幼主垂帘听政的历史,并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让慈安和慈禧高兴不已。” “由此,以载淳为同治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恭亲王为执政官的组织架构就这么确立了。” 嬴政:咸丰安排的顾命八大臣全部垮台了,真是不堪一击啊! 说来说去,还是顾命八大臣出现重大失误,没有算计到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联合。 看来看去,他觉得顾命八大臣太过愚蠢,尤其是八大臣为首的肃顺。 得罪慈禧太后也就算了,应该最大程度争取拥护慈安太后才对。 居然把慈安太后也给狠狠得罪了,把慈安彻底推向了慈禧一边,哪有不败的道理。 而且肃顺都已经把两宫太后彻底得罪死了,居然毫无应对之策,任由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逃走。 从始至终,顾命八大臣对两宫太后私底下的动作毫无察觉。 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顾命八大臣被一网打尽也是再正常不过。 不过这场政变也让他看到了清朝晚期的昏聩,也难怪大清王朝会走向灭亡。 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朝堂还忙着内斗,这样腐朽黑暗的清政府不灭亡都天理难容。 虽说最后大清形成了新的组织架构,载淳为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为执政官。 但按照他对大清晚期这群人的了解,后面肯定还会有内斗,直到最后有一人独揽大权为止。 “11月6日,两宫太后确定了对八大臣的处分决定。” “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因为是亲王,可以留全尸,被判处在宗人府自尽。” “肃顺虽然是皇族,但因为没有王位,因此被判处斩首。” “剩下五人凑数的景寿由于与恭亲王的关系得以保留爵位,后来官运亨通,又做到了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结局最好。” “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被革职。” “穆荫因为是领班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因此被发配军台效力,后被赦免。” “匡源、焦佑瀛回家养老,没有受到处罚。” “匡源后来定居济南,成为了文化界的名人。” “杜翰就稍微惨了点,他老爸杜受田是恭亲王最痛恨的人。” “当年要不是杜受田帮助咸丰夺嫡,可能皇位就轮到恭亲王做了。” “所以杜翰被革职后遭到了恭亲王的报复,被流放新疆,后来也被赦免了。” “解决了八大臣,一个新问题随之摆到了慈禧和恭亲王面前,他们要如何向天下人宣告新君登基的正当性呢?” “虽然载淳是咸丰唯一的儿子,继位法理毋庸置疑。” “但是大行皇帝还没入土,他亲口任命的顾命八位大臣就有三个先入土了。” “如此有悖先帝遗诏之举,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如果这八个人是罪有应得,那就是先皇识人不明。” “如果这八个人忠心耿耿,那就是乱臣贼子,夺权窃柄。” “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难不倒恭亲王。” “周祖培等人联名上奏,建议改年号为同治,即太后、皇帝、亲贵大臣同治天下的意思。” “至于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处理八大臣的事,在没有两全其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那也只能把责任推给先皇了。” “反正咸丰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11月9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同治。” “发生在辛酉年的这场政变就这样结束了,清朝的历史也从咸丰时代进入到了同治时代,慈禧也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各朝古人听完辛酉政变的来龙去脉,全都唏嘘不已,感情顾命八大臣弄死了三个爱新觉罗的自家人啊! 不过大家转念一想,这事也很正常。 毕竟这三人是牵头的,也是跟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斗争得最激烈的,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其他的五个顾命大臣都是凑数的,网开一面再正常不过。 顾命八大臣转眼之间就倒台了,甚至还有三个直接入土了。 这让各朝不少人感慨,咸丰为了搞垮顾命八大臣真是煞费苦心啊! 看到弹幕上全都是调侃的话语,咸丰一脸无语,内心再次受伤。 刚才听到主播说恭亲王把处理八大臣的责任推给他,还说什么他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他虽然知道自己没有治理好大清帝国,给天下臣民的名声也不好,但也不用如此揶揄他吧! 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大清皇帝,颜面还是要顾忌的。 看到大清乱糟糟的一切,再看看自己去世后引发的辛酉政变,他不禁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也不想事情越来越糟糕,可他也无能为力,不能阻止这一切。 咸丰:顾命八大臣的人选是朕思考了好久才定下的,谁能想到事与愿违,以至于最后翻车了。 八大臣之所以没有近支宗室,是他担心重新上演先祖的困境。 他的载淳只有六岁,年纪太小,他不能让近支宗室篡夺了皇位。 他没有让亲兄弟恭亲王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也是怕出现顺治帝和康熙帝的情况。 想当初,年幼的顺治帝被多尔衮把持朝政,年幼的康熙帝被鳌拜把持朝政。 鲜明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不愿意看到恭亲王独揽大权,把六岁的小皇帝踢到一边。 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于是被恭亲王的生母抚养,所以他和恭亲王亲如兄弟。 可哪怕他和恭亲王关系密切,没有嫌隙。 为了避免出现多尔衮、鳌拜之流,他依旧选择把恭亲王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列。 这样的选择好歹皇帝还是他自己的儿子,要是选择像恭亲王这样的近支宗室,那皇帝可能就要换人了。 至于八大臣的政治根基薄弱,也是他故意为之的。 他既想用顾命八大臣,又不想顾命八大臣做大,最终利用宗室身份威胁皇权统治。 他的本意是顾命八大臣没有政治根基,自然就会和两宫皇太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毕竟顾命八大臣只有文官,没有武官,就注定八大臣只能依附两宫太后。 如此一来,其他各方势力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不敢有丝毫异心。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对,他精挑细选的顾命八大臣,居然跟两宫太后有矛盾。 “大体来看,咸丰构建的顾命大臣框架是合理的,有宗室、有勋贵、有朝臣,各方利益貌似都能照顾到。” “但是我们扒开框架看内核,却发现这完全是个豆腐渣工程。” “宗室代表无法代表大部分宗室的利益,朝臣代表无法让群臣心服口服,勋贵代表还是个骑墙派。” “或许咸丰的安排是出于双重考虑,既要防止两宫太后架空皇帝,又要防着大臣架空皇帝。” “因此他挑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位卑权重,短期内成不了权臣,威胁不到皇权的人。” “但正所谓考虑的太多,担心的太多,往往是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咸丰的选人不当,导致八大臣在朝中根本没有执政根基,当时想把他们拉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么谁来挑这个头呢?很显然就是能力出众的恭亲王。” “9月5日,趁着祭拜咸丰的机会,恭亲王在承德避暑山庄与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这件事情在清末流传很广,就连溥仪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时也记录了这件事。” “大致是说恭亲王化装成萨满,在行宫见到了慈禧和慈安。” “三人密定计,然后恭亲王返回京城为政变做部署。” “恭亲王回京后,趁着八大臣不在,拉帮结派。” “很快拉拢了一群盟友,如军机大臣文祥。” “咸丰驾崩前的军机处有五个军机大臣,其中四人被选为政务大臣,只有文祥被排除在外。” “如此安排,让文祥对咸丰的遗诏非常不满。” “恭亲王在北京活动的同时,在承德的慈禧也没闲着。” “9月6日,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 “当时郑亲王端华身兼热河步兵统领,管着承德一带的兵马,这也是八大臣敢威胁两宫太后的筹码之一。” “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分化端华手中的兵权。” “因为承德一带的兵马主要来自正黄旗汉军,如果醇郡王接管了正黄旗汉军,端华想再调兵就没那么容易了。” “见慈禧出招,肃顺和端华起初想拒绝。” “但考虑到醇郡王为人老实,不象恭亲王那样让人觉得有野心。” “加之慈禧毕竟代表了皇帝,确实不方便驳回,于是他们也就同意了慈禧的提议。” 朱棣:这个肃顺也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明大好形势,一再出现失误。 肃顺最大的问题,怎么能让恭亲王和两宫太后单独见面呢? 太大意,也算是无知吧,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都已经和两宫太后的矛盾挑明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紧紧盯着两宫太后,避免两宫太后和他人在暗中串联。 而且肃顺更愚蠢的就是分化了手中的兵权,让慈禧太后安插人手。 他就没搞明白肃顺怎么想的,都已经和两宫太后闹得水火不容了,怎么还能不防着对方呢? 尤其兵权是敏感问题,在慈禧太后出招的那一刻,就应该直接拒绝。 他只能说肃顺想要独揽大权,但可惜政治觉悟太低,完全看不到其中的凶险。 对手都已经在暗中准备了,可笑肃顺还毫不知情。 “9月10日,一个叫董元淳的御史上了一道《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给两宫太后。” “说皇上年幼,应该由太后垂帘听政,并另选近支亲王,如恭亲王辅政。” “这道看似不点名,实则要求八大臣交权的奏书传到避暑山庄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轩然大波。” “肃顺当时猜测,董元淳区区一个五品御史,竟敢挑战咸丰的遗诏。” “如果他不是疯子,那就是背后有人指使,而这个人肯定就是两宫太后。” “不过肃顺明显猜错了,董元淳和两宫太后素无瓜葛。” “他是咸丰二年的进士,其恩师是四朝元老周祖培。” “而周祖培是体仁阁大学士,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如果让八大臣执政,内阁的元老们捞不到半点好处,所以当时能指使董元淳上奏书的人只能是周祖培。” “而周祖培掺和进了八大臣与两宫太后的权力斗争,那就说明恭亲王在京城拉拢了朝中元老的支持,这对八大臣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 “几天后,兵部侍郎带兵到热河哭丧。” “自从八里桥之战后,北京也好,热河也罢,其实都没有多少清朝的正规军。” “当时手上还握有兵马的人只有三个,一个是兵部侍郎,大概1万多人。” “二是僧格林沁,手下还有几千人。” “三是管着热河兵马的端华,也有大概几千人。” “兵部侍郎的兵马多于端华,这时候他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他支持八大臣,两宫太后就只能靠边站。” “而如果他支持两宫太后,八大臣就凶多吉少。” “咸丰机关算尽,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方的利益。” “所以兵部侍郎此次前来,是给两宫太后撑腰来的。” “9月14日,腰杆子硬气的慈禧召开御前会议,请八大臣商议董元淳奏折的事。” “对此,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当然是强烈反对。” “根据记载,肃顺当着小皇帝跟两宫太后的面肆意咆哮,把小皇帝都吓得尿裤子了。” “大吵大闹一番后,见对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只好各自退一步。” “表示事关重大,待回京之后再召开廷议决策。” 李隆基:说实话,咸丰选择的八大臣真是一言难尽,只能说看人眼光太差劲。 他看得出来,咸丰的本意是想八大臣听命于两宫太后。 可结果咸丰前脚刚走,后脚八大臣就开始跳脚和两宫太后闹腾。 原本应该忠于咸丰皇帝的八大臣,选择挑唆两宫太后,还要把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当傀儡。 照他看来,顾命八大臣中有皇室宗亲,这明显就是想要篡位。 而且由于咸丰选择的八大臣没有平衡好各方的势力,最后使得这些势力反对咸丰的遗诏。 就比如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让内阁元老也站在两宫太后一边。 更为重要的是咸丰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队的利益,迫使手上有兵的兵部侍郎赶来给两宫太后撑腰。 而且以皇室宗亲为代表的恭亲王,也和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顾命八大臣原本就执政根基薄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现在有实力的势力全部站到两宫太后一边,顾命八大臣的末日马上就要来了。 “10月26日,咸丰帝灵柩起架,往北京进发。” “按照规定,咸丰的灵柩将会在六天之后进京。” “出发后没多久,慈安和慈禧借口小皇帝不堪路途劳顿,表示不想与大部队一起行进。” “载垣、肃顺等人一琢磨,觉得无所谓,太后带着小皇帝不回去都没事,便放走了他们。” “然而八大臣小看了慈禧,就在当天,娇生惯养的慈禧、慈安带着小皇帝日夜兼程,仅用两天就赶回了北京。” “进京之后,慈禧不等喘口气,立即召见群臣。”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自己在承德避暑山庄被八大臣欺负的委屈,添油加醋的说给在场的大臣听。” “在场的大臣也很配合慈禧,大家义愤填膺,大骂肃顺混蛋。” “然后草拟文告,向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宣布了八大臣的罪状。” “历朝历代,宫廷政变都是讲究一个快字。” “慈禧明白这个道理,而肃顺等人却不懂。” “八大臣放走了慈禧和小皇帝,给了对方从容布置收拾自己的时间,堪称是作死之举,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11月2日,对京城变化毫不知情的载垣和端华刚刚入京,随即就被逮捕。” “同一天,身处密云的肃顺也遭到逮捕。” “载垣、肃顺、端华是八大臣的核心,他们三人被捕。” “剩下的五位,景寿马上跳反,匡源等人不敢造次,只得乖乖认输。” “11月3日,大清中央政府重组,恭亲王得到重用,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和领班军机大臣,取代了八大臣成为执政官。” “11月5日,周祖培拉着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一起上奏。” “他们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太后协助幼主垂帘听政的历史,并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让慈安和慈禧高兴不已。” “由此,以载淳为同治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恭亲王为执政官的组织架构就这么确立了。” 嬴政:咸丰安排的顾命八大臣全部垮台了,真是不堪一击啊! 说来说去,还是顾命八大臣出现重大失误,没有算计到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联合。 看来看去,他觉得顾命八大臣太过愚蠢,尤其是八大臣为首的肃顺。 得罪慈禧太后也就算了,应该最大程度争取拥护慈安太后才对。 居然把慈安太后也给狠狠得罪了,把慈安彻底推向了慈禧一边,哪有不败的道理。 而且肃顺都已经把两宫太后彻底得罪死了,居然毫无应对之策,任由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逃走。 从始至终,顾命八大臣对两宫太后私底下的动作毫无察觉。 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顾命八大臣被一网打尽也是再正常不过。 不过这场政变也让他看到了清朝晚期的昏聩,也难怪大清王朝会走向灭亡。 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朝堂还忙着内斗,这样腐朽黑暗的清政府不灭亡都天理难容。 虽说最后大清形成了新的组织架构,载淳为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为执政官。 但按照他对大清晚期这群人的了解,后面肯定还会有内斗,直到最后有一人独揽大权为止。 “11月6日,两宫太后确定了对八大臣的处分决定。” “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因为是亲王,可以留全尸,被判处在宗人府自尽。” “肃顺虽然是皇族,但因为没有王位,因此被判处斩首。” “剩下五人凑数的景寿由于与恭亲王的关系得以保留爵位,后来官运亨通,又做到了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结局最好。” “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被革职。” “穆荫因为是领班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因此被发配军台效力,后被赦免。” “匡源、焦佑瀛回家养老,没有受到处罚。” “匡源后来定居济南,成为了文化界的名人。” “杜翰就稍微惨了点,他老爸杜受田是恭亲王最痛恨的人。” “当年要不是杜受田帮助咸丰夺嫡,可能皇位就轮到恭亲王做了。” “所以杜翰被革职后遭到了恭亲王的报复,被流放新疆,后来也被赦免了。” “解决了八大臣,一个新问题随之摆到了慈禧和恭亲王面前,他们要如何向天下人宣告新君登基的正当性呢?” “虽然载淳是咸丰唯一的儿子,继位法理毋庸置疑。” “但是大行皇帝还没入土,他亲口任命的顾命八位大臣就有三个先入土了。” “如此有悖先帝遗诏之举,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如果这八个人是罪有应得,那就是先皇识人不明。” “如果这八个人忠心耿耿,那就是乱臣贼子,夺权窃柄。” “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难不倒恭亲王。” “周祖培等人联名上奏,建议改年号为同治,即太后、皇帝、亲贵大臣同治天下的意思。” “至于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处理八大臣的事,在没有两全其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那也只能把责任推给先皇了。” “反正咸丰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11月9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同治。” “发生在辛酉年的这场政变就这样结束了,清朝的历史也从咸丰时代进入到了同治时代,慈禧也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各朝古人听完辛酉政变的来龙去脉,全都唏嘘不已,感情顾命八大臣弄死了三个爱新觉罗的自家人啊! 不过大家转念一想,这事也很正常。 毕竟这三人是牵头的,也是跟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斗争得最激烈的,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其他的五个顾命大臣都是凑数的,网开一面再正常不过。 顾命八大臣转眼之间就倒台了,甚至还有三个直接入土了。 这让各朝不少人感慨,咸丰为了搞垮顾命八大臣真是煞费苦心啊! 看到弹幕上全都是调侃的话语,咸丰一脸无语,内心再次受伤。 刚才听到主播说恭亲王把处理八大臣的责任推给他,还说什么他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他虽然知道自己没有治理好大清帝国,给天下臣民的名声也不好,但也不用如此揶揄他吧! 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大清皇帝,颜面还是要顾忌的。 看到大清乱糟糟的一切,再看看自己去世后引发的辛酉政变,他不禁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也不想事情越来越糟糕,可他也无能为力,不能阻止这一切。 咸丰:顾命八大臣的人选是朕思考了好久才定下的,谁能想到事与愿违,以至于最后翻车了。 八大臣之所以没有近支宗室,是他担心重新上演先祖的困境。 他的载淳只有六岁,年纪太小,他不能让近支宗室篡夺了皇位。 他没有让亲兄弟恭亲王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也是怕出现顺治帝和康熙帝的情况。 想当初,年幼的顺治帝被多尔衮把持朝政,年幼的康熙帝被鳌拜把持朝政。 鲜明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不愿意看到恭亲王独揽大权,把六岁的小皇帝踢到一边。 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于是被恭亲王的生母抚养,所以他和恭亲王亲如兄弟。 可哪怕他和恭亲王关系密切,没有嫌隙。 为了避免出现多尔衮、鳌拜之流,他依旧选择把恭亲王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列。 这样的选择好歹皇帝还是他自己的儿子,要是选择像恭亲王这样的近支宗室,那皇帝可能就要换人了。 至于八大臣的政治根基薄弱,也是他故意为之的。 他既想用顾命八大臣,又不想顾命八大臣做大,最终利用宗室身份威胁皇权统治。 他的本意是顾命八大臣没有政治根基,自然就会和两宫皇太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毕竟顾命八大臣只有文官,没有武官,就注定八大臣只能依附两宫太后。 如此一来,其他各方势力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不敢有丝毫异心。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对,他精挑细选的顾命八大臣,居然跟两宫太后有矛盾。 “大体来看,咸丰构建的顾命大臣框架是合理的,有宗室、有勋贵、有朝臣,各方利益貌似都能照顾到。” “但是我们扒开框架看内核,却发现这完全是个豆腐渣工程。” “宗室代表无法代表大部分宗室的利益,朝臣代表无法让群臣心服口服,勋贵代表还是个骑墙派。” “或许咸丰的安排是出于双重考虑,既要防止两宫太后架空皇帝,又要防着大臣架空皇帝。” “因此他挑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位卑权重,短期内成不了权臣,威胁不到皇权的人。” “但正所谓考虑的太多,担心的太多,往往是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咸丰的选人不当,导致八大臣在朝中根本没有执政根基,当时想把他们拉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么谁来挑这个头呢?很显然就是能力出众的恭亲王。” “9月5日,趁着祭拜咸丰的机会,恭亲王在承德避暑山庄与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这件事情在清末流传很广,就连溥仪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时也记录了这件事。” “大致是说恭亲王化装成萨满,在行宫见到了慈禧和慈安。” “三人密定计,然后恭亲王返回京城为政变做部署。” “恭亲王回京后,趁着八大臣不在,拉帮结派。” “很快拉拢了一群盟友,如军机大臣文祥。” “咸丰驾崩前的军机处有五个军机大臣,其中四人被选为政务大臣,只有文祥被排除在外。” “如此安排,让文祥对咸丰的遗诏非常不满。” “恭亲王在北京活动的同时,在承德的慈禧也没闲着。” “9月6日,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 “当时郑亲王端华身兼热河步兵统领,管着承德一带的兵马,这也是八大臣敢威胁两宫太后的筹码之一。” “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分化端华手中的兵权。” “因为承德一带的兵马主要来自正黄旗汉军,如果醇郡王接管了正黄旗汉军,端华想再调兵就没那么容易了。” “见慈禧出招,肃顺和端华起初想拒绝。” “但考虑到醇郡王为人老实,不象恭亲王那样让人觉得有野心。” “加之慈禧毕竟代表了皇帝,确实不方便驳回,于是他们也就同意了慈禧的提议。” 朱棣:这个肃顺也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明大好形势,一再出现失误。 肃顺最大的问题,怎么能让恭亲王和两宫太后单独见面呢? 太大意,也算是无知吧,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都已经和两宫太后的矛盾挑明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紧紧盯着两宫太后,避免两宫太后和他人在暗中串联。 而且肃顺更愚蠢的就是分化了手中的兵权,让慈禧太后安插人手。 他就没搞明白肃顺怎么想的,都已经和两宫太后闹得水火不容了,怎么还能不防着对方呢? 尤其兵权是敏感问题,在慈禧太后出招的那一刻,就应该直接拒绝。 他只能说肃顺想要独揽大权,但可惜政治觉悟太低,完全看不到其中的凶险。 对手都已经在暗中准备了,可笑肃顺还毫不知情。 “9月10日,一个叫董元淳的御史上了一道《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给两宫太后。” “说皇上年幼,应该由太后垂帘听政,并另选近支亲王,如恭亲王辅政。” “这道看似不点名,实则要求八大臣交权的奏书传到避暑山庄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轩然大波。” “肃顺当时猜测,董元淳区区一个五品御史,竟敢挑战咸丰的遗诏。” “如果他不是疯子,那就是背后有人指使,而这个人肯定就是两宫太后。” “不过肃顺明显猜错了,董元淳和两宫太后素无瓜葛。” “他是咸丰二年的进士,其恩师是四朝元老周祖培。” “而周祖培是体仁阁大学士,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如果让八大臣执政,内阁的元老们捞不到半点好处,所以当时能指使董元淳上奏书的人只能是周祖培。” “而周祖培掺和进了八大臣与两宫太后的权力斗争,那就说明恭亲王在京城拉拢了朝中元老的支持,这对八大臣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 “几天后,兵部侍郎带兵到热河哭丧。” “自从八里桥之战后,北京也好,热河也罢,其实都没有多少清朝的正规军。” “当时手上还握有兵马的人只有三个,一个是兵部侍郎,大概1万多人。” “二是僧格林沁,手下还有几千人。” “三是管着热河兵马的端华,也有大概几千人。” “兵部侍郎的兵马多于端华,这时候他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他支持八大臣,两宫太后就只能靠边站。” “而如果他支持两宫太后,八大臣就凶多吉少。” “咸丰机关算尽,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方的利益。” “所以兵部侍郎此次前来,是给两宫太后撑腰来的。” “9月14日,腰杆子硬气的慈禧召开御前会议,请八大臣商议董元淳奏折的事。” “对此,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当然是强烈反对。” “根据记载,肃顺当着小皇帝跟两宫太后的面肆意咆哮,把小皇帝都吓得尿裤子了。” “大吵大闹一番后,见对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只好各自退一步。” “表示事关重大,待回京之后再召开廷议决策。” 李隆基:说实话,咸丰选择的八大臣真是一言难尽,只能说看人眼光太差劲。 他看得出来,咸丰的本意是想八大臣听命于两宫太后。 可结果咸丰前脚刚走,后脚八大臣就开始跳脚和两宫太后闹腾。 原本应该忠于咸丰皇帝的八大臣,选择挑唆两宫太后,还要把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当傀儡。 照他看来,顾命八大臣中有皇室宗亲,这明显就是想要篡位。 而且由于咸丰选择的八大臣没有平衡好各方的势力,最后使得这些势力反对咸丰的遗诏。 就比如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让内阁元老也站在两宫太后一边。 更为重要的是咸丰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队的利益,迫使手上有兵的兵部侍郎赶来给两宫太后撑腰。 而且以皇室宗亲为代表的恭亲王,也和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顾命八大臣原本就执政根基薄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现在有实力的势力全部站到两宫太后一边,顾命八大臣的末日马上就要来了。 “10月26日,咸丰帝灵柩起架,往北京进发。” “按照规定,咸丰的灵柩将会在六天之后进京。” “出发后没多久,慈安和慈禧借口小皇帝不堪路途劳顿,表示不想与大部队一起行进。” “载垣、肃顺等人一琢磨,觉得无所谓,太后带着小皇帝不回去都没事,便放走了他们。” “然而八大臣小看了慈禧,就在当天,娇生惯养的慈禧、慈安带着小皇帝日夜兼程,仅用两天就赶回了北京。” “进京之后,慈禧不等喘口气,立即召见群臣。”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自己在承德避暑山庄被八大臣欺负的委屈,添油加醋的说给在场的大臣听。” “在场的大臣也很配合慈禧,大家义愤填膺,大骂肃顺混蛋。” “然后草拟文告,向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宣布了八大臣的罪状。” “历朝历代,宫廷政变都是讲究一个快字。” “慈禧明白这个道理,而肃顺等人却不懂。” “八大臣放走了慈禧和小皇帝,给了对方从容布置收拾自己的时间,堪称是作死之举,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11月2日,对京城变化毫不知情的载垣和端华刚刚入京,随即就被逮捕。” “同一天,身处密云的肃顺也遭到逮捕。” “载垣、肃顺、端华是八大臣的核心,他们三人被捕。” “剩下的五位,景寿马上跳反,匡源等人不敢造次,只得乖乖认输。” “11月3日,大清中央政府重组,恭亲王得到重用,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和领班军机大臣,取代了八大臣成为执政官。” “11月5日,周祖培拉着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一起上奏。” “他们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太后协助幼主垂帘听政的历史,并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让慈安和慈禧高兴不已。” “由此,以载淳为同治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恭亲王为执政官的组织架构就这么确立了。” 嬴政:咸丰安排的顾命八大臣全部垮台了,真是不堪一击啊! 说来说去,还是顾命八大臣出现重大失误,没有算计到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联合。 看来看去,他觉得顾命八大臣太过愚蠢,尤其是八大臣为首的肃顺。 得罪慈禧太后也就算了,应该最大程度争取拥护慈安太后才对。 居然把慈安太后也给狠狠得罪了,把慈安彻底推向了慈禧一边,哪有不败的道理。 而且肃顺都已经把两宫太后彻底得罪死了,居然毫无应对之策,任由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逃走。 从始至终,顾命八大臣对两宫太后私底下的动作毫无察觉。 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顾命八大臣被一网打尽也是再正常不过。 不过这场政变也让他看到了清朝晚期的昏聩,也难怪大清王朝会走向灭亡。 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朝堂还忙着内斗,这样腐朽黑暗的清政府不灭亡都天理难容。 虽说最后大清形成了新的组织架构,载淳为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为执政官。 但按照他对大清晚期这群人的了解,后面肯定还会有内斗,直到最后有一人独揽大权为止。 “11月6日,两宫太后确定了对八大臣的处分决定。” “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因为是亲王,可以留全尸,被判处在宗人府自尽。” “肃顺虽然是皇族,但因为没有王位,因此被判处斩首。” “剩下五人凑数的景寿由于与恭亲王的关系得以保留爵位,后来官运亨通,又做到了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结局最好。” “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被革职。” “穆荫因为是领班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因此被发配军台效力,后被赦免。” “匡源、焦佑瀛回家养老,没有受到处罚。” “匡源后来定居济南,成为了文化界的名人。” “杜翰就稍微惨了点,他老爸杜受田是恭亲王最痛恨的人。” “当年要不是杜受田帮助咸丰夺嫡,可能皇位就轮到恭亲王做了。” “所以杜翰被革职后遭到了恭亲王的报复,被流放新疆,后来也被赦免了。” “解决了八大臣,一个新问题随之摆到了慈禧和恭亲王面前,他们要如何向天下人宣告新君登基的正当性呢?” “虽然载淳是咸丰唯一的儿子,继位法理毋庸置疑。” “但是大行皇帝还没入土,他亲口任命的顾命八位大臣就有三个先入土了。” “如此有悖先帝遗诏之举,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如果这八个人是罪有应得,那就是先皇识人不明。” “如果这八个人忠心耿耿,那就是乱臣贼子,夺权窃柄。” “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难不倒恭亲王。” “周祖培等人联名上奏,建议改年号为同治,即太后、皇帝、亲贵大臣同治天下的意思。” “至于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处理八大臣的事,在没有两全其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那也只能把责任推给先皇了。” “反正咸丰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11月9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同治。” “发生在辛酉年的这场政变就这样结束了,清朝的历史也从咸丰时代进入到了同治时代,慈禧也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各朝古人听完辛酉政变的来龙去脉,全都唏嘘不已,感情顾命八大臣弄死了三个爱新觉罗的自家人啊! 不过大家转念一想,这事也很正常。 毕竟这三人是牵头的,也是跟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斗争得最激烈的,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其他的五个顾命大臣都是凑数的,网开一面再正常不过。 顾命八大臣转眼之间就倒台了,甚至还有三个直接入土了。 这让各朝不少人感慨,咸丰为了搞垮顾命八大臣真是煞费苦心啊! 看到弹幕上全都是调侃的话语,咸丰一脸无语,内心再次受伤。 刚才听到主播说恭亲王把处理八大臣的责任推给他,还说什么他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他虽然知道自己没有治理好大清帝国,给天下臣民的名声也不好,但也不用如此揶揄他吧! 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大清皇帝,颜面还是要顾忌的。 看到大清乱糟糟的一切,再看看自己去世后引发的辛酉政变,他不禁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也不想事情越来越糟糕,可他也无能为力,不能阻止这一切。 咸丰:顾命八大臣的人选是朕思考了好久才定下的,谁能想到事与愿违,以至于最后翻车了。 八大臣之所以没有近支宗室,是他担心重新上演先祖的困境。 他的载淳只有六岁,年纪太小,他不能让近支宗室篡夺了皇位。 他没有让亲兄弟恭亲王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也是怕出现顺治帝和康熙帝的情况。 想当初,年幼的顺治帝被多尔衮把持朝政,年幼的康熙帝被鳌拜把持朝政。 鲜明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不愿意看到恭亲王独揽大权,把六岁的小皇帝踢到一边。 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于是被恭亲王的生母抚养,所以他和恭亲王亲如兄弟。 可哪怕他和恭亲王关系密切,没有嫌隙。 为了避免出现多尔衮、鳌拜之流,他依旧选择把恭亲王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列。 这样的选择好歹皇帝还是他自己的儿子,要是选择像恭亲王这样的近支宗室,那皇帝可能就要换人了。 至于八大臣的政治根基薄弱,也是他故意为之的。 他既想用顾命八大臣,又不想顾命八大臣做大,最终利用宗室身份威胁皇权统治。 他的本意是顾命八大臣没有政治根基,自然就会和两宫皇太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毕竟顾命八大臣只有文官,没有武官,就注定八大臣只能依附两宫太后。 如此一来,其他各方势力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不敢有丝毫异心。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对,他精挑细选的顾命八大臣,居然跟两宫太后有矛盾。 “大体来看,咸丰构建的顾命大臣框架是合理的,有宗室、有勋贵、有朝臣,各方利益貌似都能照顾到。” “但是我们扒开框架看内核,却发现这完全是个豆腐渣工程。” “宗室代表无法代表大部分宗室的利益,朝臣代表无法让群臣心服口服,勋贵代表还是个骑墙派。” “或许咸丰的安排是出于双重考虑,既要防止两宫太后架空皇帝,又要防着大臣架空皇帝。” “因此他挑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位卑权重,短期内成不了权臣,威胁不到皇权的人。” “但正所谓考虑的太多,担心的太多,往往是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咸丰的选人不当,导致八大臣在朝中根本没有执政根基,当时想把他们拉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么谁来挑这个头呢?很显然就是能力出众的恭亲王。” “9月5日,趁着祭拜咸丰的机会,恭亲王在承德避暑山庄与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这件事情在清末流传很广,就连溥仪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时也记录了这件事。” “大致是说恭亲王化装成萨满,在行宫见到了慈禧和慈安。” “三人密定计,然后恭亲王返回京城为政变做部署。” “恭亲王回京后,趁着八大臣不在,拉帮结派。” “很快拉拢了一群盟友,如军机大臣文祥。” “咸丰驾崩前的军机处有五个军机大臣,其中四人被选为政务大臣,只有文祥被排除在外。” “如此安排,让文祥对咸丰的遗诏非常不满。” “恭亲王在北京活动的同时,在承德的慈禧也没闲着。” “9月6日,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 “当时郑亲王端华身兼热河步兵统领,管着承德一带的兵马,这也是八大臣敢威胁两宫太后的筹码之一。” “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分化端华手中的兵权。” “因为承德一带的兵马主要来自正黄旗汉军,如果醇郡王接管了正黄旗汉军,端华想再调兵就没那么容易了。” “见慈禧出招,肃顺和端华起初想拒绝。” “但考虑到醇郡王为人老实,不象恭亲王那样让人觉得有野心。” “加之慈禧毕竟代表了皇帝,确实不方便驳回,于是他们也就同意了慈禧的提议。” 朱棣:这个肃顺也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明大好形势,一再出现失误。 肃顺最大的问题,怎么能让恭亲王和两宫太后单独见面呢? 太大意,也算是无知吧,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都已经和两宫太后的矛盾挑明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紧紧盯着两宫太后,避免两宫太后和他人在暗中串联。 而且肃顺更愚蠢的就是分化了手中的兵权,让慈禧太后安插人手。 他就没搞明白肃顺怎么想的,都已经和两宫太后闹得水火不容了,怎么还能不防着对方呢? 尤其兵权是敏感问题,在慈禧太后出招的那一刻,就应该直接拒绝。 他只能说肃顺想要独揽大权,但可惜政治觉悟太低,完全看不到其中的凶险。 对手都已经在暗中准备了,可笑肃顺还毫不知情。 “9月10日,一个叫董元淳的御史上了一道《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给两宫太后。” “说皇上年幼,应该由太后垂帘听政,并另选近支亲王,如恭亲王辅政。” “这道看似不点名,实则要求八大臣交权的奏书传到避暑山庄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轩然大波。” “肃顺当时猜测,董元淳区区一个五品御史,竟敢挑战咸丰的遗诏。” “如果他不是疯子,那就是背后有人指使,而这个人肯定就是两宫太后。” “不过肃顺明显猜错了,董元淳和两宫太后素无瓜葛。” “他是咸丰二年的进士,其恩师是四朝元老周祖培。” “而周祖培是体仁阁大学士,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如果让八大臣执政,内阁的元老们捞不到半点好处,所以当时能指使董元淳上奏书的人只能是周祖培。” “而周祖培掺和进了八大臣与两宫太后的权力斗争,那就说明恭亲王在京城拉拢了朝中元老的支持,这对八大臣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 “几天后,兵部侍郎带兵到热河哭丧。” “自从八里桥之战后,北京也好,热河也罢,其实都没有多少清朝的正规军。” “当时手上还握有兵马的人只有三个,一个是兵部侍郎,大概1万多人。” “二是僧格林沁,手下还有几千人。” “三是管着热河兵马的端华,也有大概几千人。” “兵部侍郎的兵马多于端华,这时候他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他支持八大臣,两宫太后就只能靠边站。” “而如果他支持两宫太后,八大臣就凶多吉少。” “咸丰机关算尽,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方的利益。” “所以兵部侍郎此次前来,是给两宫太后撑腰来的。” “9月14日,腰杆子硬气的慈禧召开御前会议,请八大臣商议董元淳奏折的事。” “对此,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当然是强烈反对。” “根据记载,肃顺当着小皇帝跟两宫太后的面肆意咆哮,把小皇帝都吓得尿裤子了。” “大吵大闹一番后,见对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只好各自退一步。” “表示事关重大,待回京之后再召开廷议决策。” 李隆基:说实话,咸丰选择的八大臣真是一言难尽,只能说看人眼光太差劲。 他看得出来,咸丰的本意是想八大臣听命于两宫太后。 可结果咸丰前脚刚走,后脚八大臣就开始跳脚和两宫太后闹腾。 原本应该忠于咸丰皇帝的八大臣,选择挑唆两宫太后,还要把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当傀儡。 照他看来,顾命八大臣中有皇室宗亲,这明显就是想要篡位。 而且由于咸丰选择的八大臣没有平衡好各方的势力,最后使得这些势力反对咸丰的遗诏。 就比如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让内阁元老也站在两宫太后一边。 更为重要的是咸丰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队的利益,迫使手上有兵的兵部侍郎赶来给两宫太后撑腰。 而且以皇室宗亲为代表的恭亲王,也和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顾命八大臣原本就执政根基薄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现在有实力的势力全部站到两宫太后一边,顾命八大臣的末日马上就要来了。 “10月26日,咸丰帝灵柩起架,往北京进发。” “按照规定,咸丰的灵柩将会在六天之后进京。” “出发后没多久,慈安和慈禧借口小皇帝不堪路途劳顿,表示不想与大部队一起行进。” “载垣、肃顺等人一琢磨,觉得无所谓,太后带着小皇帝不回去都没事,便放走了他们。” “然而八大臣小看了慈禧,就在当天,娇生惯养的慈禧、慈安带着小皇帝日夜兼程,仅用两天就赶回了北京。” “进京之后,慈禧不等喘口气,立即召见群臣。”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自己在承德避暑山庄被八大臣欺负的委屈,添油加醋的说给在场的大臣听。” “在场的大臣也很配合慈禧,大家义愤填膺,大骂肃顺混蛋。” “然后草拟文告,向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宣布了八大臣的罪状。” “历朝历代,宫廷政变都是讲究一个快字。” “慈禧明白这个道理,而肃顺等人却不懂。” “八大臣放走了慈禧和小皇帝,给了对方从容布置收拾自己的时间,堪称是作死之举,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11月2日,对京城变化毫不知情的载垣和端华刚刚入京,随即就被逮捕。” “同一天,身处密云的肃顺也遭到逮捕。” “载垣、肃顺、端华是八大臣的核心,他们三人被捕。” “剩下的五位,景寿马上跳反,匡源等人不敢造次,只得乖乖认输。” “11月3日,大清中央政府重组,恭亲王得到重用,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和领班军机大臣,取代了八大臣成为执政官。” “11月5日,周祖培拉着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一起上奏。” “他们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太后协助幼主垂帘听政的历史,并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让慈安和慈禧高兴不已。” “由此,以载淳为同治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恭亲王为执政官的组织架构就这么确立了。” 嬴政:咸丰安排的顾命八大臣全部垮台了,真是不堪一击啊! 说来说去,还是顾命八大臣出现重大失误,没有算计到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联合。 看来看去,他觉得顾命八大臣太过愚蠢,尤其是八大臣为首的肃顺。 得罪慈禧太后也就算了,应该最大程度争取拥护慈安太后才对。 居然把慈安太后也给狠狠得罪了,把慈安彻底推向了慈禧一边,哪有不败的道理。 而且肃顺都已经把两宫太后彻底得罪死了,居然毫无应对之策,任由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逃走。 从始至终,顾命八大臣对两宫太后私底下的动作毫无察觉。 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顾命八大臣被一网打尽也是再正常不过。 不过这场政变也让他看到了清朝晚期的昏聩,也难怪大清王朝会走向灭亡。 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朝堂还忙着内斗,这样腐朽黑暗的清政府不灭亡都天理难容。 虽说最后大清形成了新的组织架构,载淳为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为执政官。 但按照他对大清晚期这群人的了解,后面肯定还会有内斗,直到最后有一人独揽大权为止。 “11月6日,两宫太后确定了对八大臣的处分决定。” “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因为是亲王,可以留全尸,被判处在宗人府自尽。” “肃顺虽然是皇族,但因为没有王位,因此被判处斩首。” “剩下五人凑数的景寿由于与恭亲王的关系得以保留爵位,后来官运亨通,又做到了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结局最好。” “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被革职。” “穆荫因为是领班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因此被发配军台效力,后被赦免。” “匡源、焦佑瀛回家养老,没有受到处罚。” “匡源后来定居济南,成为了文化界的名人。” “杜翰就稍微惨了点,他老爸杜受田是恭亲王最痛恨的人。” “当年要不是杜受田帮助咸丰夺嫡,可能皇位就轮到恭亲王做了。” “所以杜翰被革职后遭到了恭亲王的报复,被流放新疆,后来也被赦免了。” “解决了八大臣,一个新问题随之摆到了慈禧和恭亲王面前,他们要如何向天下人宣告新君登基的正当性呢?” “虽然载淳是咸丰唯一的儿子,继位法理毋庸置疑。” “但是大行皇帝还没入土,他亲口任命的顾命八位大臣就有三个先入土了。” “如此有悖先帝遗诏之举,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如果这八个人是罪有应得,那就是先皇识人不明。” “如果这八个人忠心耿耿,那就是乱臣贼子,夺权窃柄。” “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难不倒恭亲王。” “周祖培等人联名上奏,建议改年号为同治,即太后、皇帝、亲贵大臣同治天下的意思。” “至于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处理八大臣的事,在没有两全其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那也只能把责任推给先皇了。” “反正咸丰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11月9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同治。” “发生在辛酉年的这场政变就这样结束了,清朝的历史也从咸丰时代进入到了同治时代,慈禧也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各朝古人听完辛酉政变的来龙去脉,全都唏嘘不已,感情顾命八大臣弄死了三个爱新觉罗的自家人啊! 不过大家转念一想,这事也很正常。 毕竟这三人是牵头的,也是跟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斗争得最激烈的,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其他的五个顾命大臣都是凑数的,网开一面再正常不过。 顾命八大臣转眼之间就倒台了,甚至还有三个直接入土了。 这让各朝不少人感慨,咸丰为了搞垮顾命八大臣真是煞费苦心啊! 看到弹幕上全都是调侃的话语,咸丰一脸无语,内心再次受伤。 刚才听到主播说恭亲王把处理八大臣的责任推给他,还说什么他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他虽然知道自己没有治理好大清帝国,给天下臣民的名声也不好,但也不用如此揶揄他吧! 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大清皇帝,颜面还是要顾忌的。 看到大清乱糟糟的一切,再看看自己去世后引发的辛酉政变,他不禁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也不想事情越来越糟糕,可他也无能为力,不能阻止这一切。 咸丰:顾命八大臣的人选是朕思考了好久才定下的,谁能想到事与愿违,以至于最后翻车了。 八大臣之所以没有近支宗室,是他担心重新上演先祖的困境。 他的载淳只有六岁,年纪太小,他不能让近支宗室篡夺了皇位。 他没有让亲兄弟恭亲王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也是怕出现顺治帝和康熙帝的情况。 想当初,年幼的顺治帝被多尔衮把持朝政,年幼的康熙帝被鳌拜把持朝政。 鲜明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不愿意看到恭亲王独揽大权,把六岁的小皇帝踢到一边。 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于是被恭亲王的生母抚养,所以他和恭亲王亲如兄弟。 可哪怕他和恭亲王关系密切,没有嫌隙。 为了避免出现多尔衮、鳌拜之流,他依旧选择把恭亲王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列。 这样的选择好歹皇帝还是他自己的儿子,要是选择像恭亲王这样的近支宗室,那皇帝可能就要换人了。 至于八大臣的政治根基薄弱,也是他故意为之的。 他既想用顾命八大臣,又不想顾命八大臣做大,最终利用宗室身份威胁皇权统治。 他的本意是顾命八大臣没有政治根基,自然就会和两宫皇太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毕竟顾命八大臣只有文官,没有武官,就注定八大臣只能依附两宫太后。 如此一来,其他各方势力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不敢有丝毫异心。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对,他精挑细选的顾命八大臣,居然跟两宫太后有矛盾。 “大体来看,咸丰构建的顾命大臣框架是合理的,有宗室、有勋贵、有朝臣,各方利益貌似都能照顾到。” “但是我们扒开框架看内核,却发现这完全是个豆腐渣工程。” “宗室代表无法代表大部分宗室的利益,朝臣代表无法让群臣心服口服,勋贵代表还是个骑墙派。” “或许咸丰的安排是出于双重考虑,既要防止两宫太后架空皇帝,又要防着大臣架空皇帝。” “因此他挑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位卑权重,短期内成不了权臣,威胁不到皇权的人。” “但正所谓考虑的太多,担心的太多,往往是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咸丰的选人不当,导致八大臣在朝中根本没有执政根基,当时想把他们拉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么谁来挑这个头呢?很显然就是能力出众的恭亲王。” “9月5日,趁着祭拜咸丰的机会,恭亲王在承德避暑山庄与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这件事情在清末流传很广,就连溥仪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时也记录了这件事。” “大致是说恭亲王化装成萨满,在行宫见到了慈禧和慈安。” “三人密定计,然后恭亲王返回京城为政变做部署。” “恭亲王回京后,趁着八大臣不在,拉帮结派。” “很快拉拢了一群盟友,如军机大臣文祥。” “咸丰驾崩前的军机处有五个军机大臣,其中四人被选为政务大臣,只有文祥被排除在外。” “如此安排,让文祥对咸丰的遗诏非常不满。” “恭亲王在北京活动的同时,在承德的慈禧也没闲着。” “9月6日,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 “当时郑亲王端华身兼热河步兵统领,管着承德一带的兵马,这也是八大臣敢威胁两宫太后的筹码之一。” “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分化端华手中的兵权。” “因为承德一带的兵马主要来自正黄旗汉军,如果醇郡王接管了正黄旗汉军,端华想再调兵就没那么容易了。” “见慈禧出招,肃顺和端华起初想拒绝。” “但考虑到醇郡王为人老实,不象恭亲王那样让人觉得有野心。” “加之慈禧毕竟代表了皇帝,确实不方便驳回,于是他们也就同意了慈禧的提议。” 朱棣:这个肃顺也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明大好形势,一再出现失误。 肃顺最大的问题,怎么能让恭亲王和两宫太后单独见面呢? 太大意,也算是无知吧,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都已经和两宫太后的矛盾挑明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紧紧盯着两宫太后,避免两宫太后和他人在暗中串联。 而且肃顺更愚蠢的就是分化了手中的兵权,让慈禧太后安插人手。 他就没搞明白肃顺怎么想的,都已经和两宫太后闹得水火不容了,怎么还能不防着对方呢? 尤其兵权是敏感问题,在慈禧太后出招的那一刻,就应该直接拒绝。 他只能说肃顺想要独揽大权,但可惜政治觉悟太低,完全看不到其中的凶险。 对手都已经在暗中准备了,可笑肃顺还毫不知情。 “9月10日,一个叫董元淳的御史上了一道《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给两宫太后。” “说皇上年幼,应该由太后垂帘听政,并另选近支亲王,如恭亲王辅政。” “这道看似不点名,实则要求八大臣交权的奏书传到避暑山庄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轩然大波。” “肃顺当时猜测,董元淳区区一个五品御史,竟敢挑战咸丰的遗诏。” “如果他不是疯子,那就是背后有人指使,而这个人肯定就是两宫太后。” “不过肃顺明显猜错了,董元淳和两宫太后素无瓜葛。” “他是咸丰二年的进士,其恩师是四朝元老周祖培。” “而周祖培是体仁阁大学士,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如果让八大臣执政,内阁的元老们捞不到半点好处,所以当时能指使董元淳上奏书的人只能是周祖培。” “而周祖培掺和进了八大臣与两宫太后的权力斗争,那就说明恭亲王在京城拉拢了朝中元老的支持,这对八大臣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 “几天后,兵部侍郎带兵到热河哭丧。” “自从八里桥之战后,北京也好,热河也罢,其实都没有多少清朝的正规军。” “当时手上还握有兵马的人只有三个,一个是兵部侍郎,大概1万多人。” “二是僧格林沁,手下还有几千人。” “三是管着热河兵马的端华,也有大概几千人。” “兵部侍郎的兵马多于端华,这时候他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他支持八大臣,两宫太后就只能靠边站。” “而如果他支持两宫太后,八大臣就凶多吉少。” “咸丰机关算尽,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方的利益。” “所以兵部侍郎此次前来,是给两宫太后撑腰来的。” “9月14日,腰杆子硬气的慈禧召开御前会议,请八大臣商议董元淳奏折的事。” “对此,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当然是强烈反对。” “根据记载,肃顺当着小皇帝跟两宫太后的面肆意咆哮,把小皇帝都吓得尿裤子了。” “大吵大闹一番后,见对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只好各自退一步。” “表示事关重大,待回京之后再召开廷议决策。” 李隆基:说实话,咸丰选择的八大臣真是一言难尽,只能说看人眼光太差劲。 他看得出来,咸丰的本意是想八大臣听命于两宫太后。 可结果咸丰前脚刚走,后脚八大臣就开始跳脚和两宫太后闹腾。 原本应该忠于咸丰皇帝的八大臣,选择挑唆两宫太后,还要把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当傀儡。 照他看来,顾命八大臣中有皇室宗亲,这明显就是想要篡位。 而且由于咸丰选择的八大臣没有平衡好各方的势力,最后使得这些势力反对咸丰的遗诏。 就比如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让内阁元老也站在两宫太后一边。 更为重要的是咸丰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队的利益,迫使手上有兵的兵部侍郎赶来给两宫太后撑腰。 而且以皇室宗亲为代表的恭亲王,也和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顾命八大臣原本就执政根基薄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现在有实力的势力全部站到两宫太后一边,顾命八大臣的末日马上就要来了。 “10月26日,咸丰帝灵柩起架,往北京进发。” “按照规定,咸丰的灵柩将会在六天之后进京。” “出发后没多久,慈安和慈禧借口小皇帝不堪路途劳顿,表示不想与大部队一起行进。” “载垣、肃顺等人一琢磨,觉得无所谓,太后带着小皇帝不回去都没事,便放走了他们。” “然而八大臣小看了慈禧,就在当天,娇生惯养的慈禧、慈安带着小皇帝日夜兼程,仅用两天就赶回了北京。” “进京之后,慈禧不等喘口气,立即召见群臣。”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自己在承德避暑山庄被八大臣欺负的委屈,添油加醋的说给在场的大臣听。” “在场的大臣也很配合慈禧,大家义愤填膺,大骂肃顺混蛋。” “然后草拟文告,向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宣布了八大臣的罪状。” “历朝历代,宫廷政变都是讲究一个快字。” “慈禧明白这个道理,而肃顺等人却不懂。” “八大臣放走了慈禧和小皇帝,给了对方从容布置收拾自己的时间,堪称是作死之举,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11月2日,对京城变化毫不知情的载垣和端华刚刚入京,随即就被逮捕。” “同一天,身处密云的肃顺也遭到逮捕。” “载垣、肃顺、端华是八大臣的核心,他们三人被捕。” “剩下的五位,景寿马上跳反,匡源等人不敢造次,只得乖乖认输。” “11月3日,大清中央政府重组,恭亲王得到重用,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和领班军机大臣,取代了八大臣成为执政官。” “11月5日,周祖培拉着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一起上奏。” “他们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太后协助幼主垂帘听政的历史,并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让慈安和慈禧高兴不已。” “由此,以载淳为同治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恭亲王为执政官的组织架构就这么确立了。” 嬴政:咸丰安排的顾命八大臣全部垮台了,真是不堪一击啊! 说来说去,还是顾命八大臣出现重大失误,没有算计到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联合。 看来看去,他觉得顾命八大臣太过愚蠢,尤其是八大臣为首的肃顺。 得罪慈禧太后也就算了,应该最大程度争取拥护慈安太后才对。 居然把慈安太后也给狠狠得罪了,把慈安彻底推向了慈禧一边,哪有不败的道理。 而且肃顺都已经把两宫太后彻底得罪死了,居然毫无应对之策,任由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逃走。 从始至终,顾命八大臣对两宫太后私底下的动作毫无察觉。 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顾命八大臣被一网打尽也是再正常不过。 不过这场政变也让他看到了清朝晚期的昏聩,也难怪大清王朝会走向灭亡。 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朝堂还忙着内斗,这样腐朽黑暗的清政府不灭亡都天理难容。 虽说最后大清形成了新的组织架构,载淳为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为执政官。 但按照他对大清晚期这群人的了解,后面肯定还会有内斗,直到最后有一人独揽大权为止。 “11月6日,两宫太后确定了对八大臣的处分决定。” “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因为是亲王,可以留全尸,被判处在宗人府自尽。” “肃顺虽然是皇族,但因为没有王位,因此被判处斩首。” “剩下五人凑数的景寿由于与恭亲王的关系得以保留爵位,后来官运亨通,又做到了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结局最好。” “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被革职。” “穆荫因为是领班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因此被发配军台效力,后被赦免。” “匡源、焦佑瀛回家养老,没有受到处罚。” “匡源后来定居济南,成为了文化界的名人。” “杜翰就稍微惨了点,他老爸杜受田是恭亲王最痛恨的人。” “当年要不是杜受田帮助咸丰夺嫡,可能皇位就轮到恭亲王做了。” “所以杜翰被革职后遭到了恭亲王的报复,被流放新疆,后来也被赦免了。” “解决了八大臣,一个新问题随之摆到了慈禧和恭亲王面前,他们要如何向天下人宣告新君登基的正当性呢?” “虽然载淳是咸丰唯一的儿子,继位法理毋庸置疑。” “但是大行皇帝还没入土,他亲口任命的顾命八位大臣就有三个先入土了。” “如此有悖先帝遗诏之举,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如果这八个人是罪有应得,那就是先皇识人不明。” “如果这八个人忠心耿耿,那就是乱臣贼子,夺权窃柄。” “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难不倒恭亲王。” “周祖培等人联名上奏,建议改年号为同治,即太后、皇帝、亲贵大臣同治天下的意思。” “至于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处理八大臣的事,在没有两全其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那也只能把责任推给先皇了。” “反正咸丰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11月9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同治。” “发生在辛酉年的这场政变就这样结束了,清朝的历史也从咸丰时代进入到了同治时代,慈禧也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各朝古人听完辛酉政变的来龙去脉,全都唏嘘不已,感情顾命八大臣弄死了三个爱新觉罗的自家人啊! 不过大家转念一想,这事也很正常。 毕竟这三人是牵头的,也是跟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斗争得最激烈的,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其他的五个顾命大臣都是凑数的,网开一面再正常不过。 顾命八大臣转眼之间就倒台了,甚至还有三个直接入土了。 这让各朝不少人感慨,咸丰为了搞垮顾命八大臣真是煞费苦心啊! 看到弹幕上全都是调侃的话语,咸丰一脸无语,内心再次受伤。 刚才听到主播说恭亲王把处理八大臣的责任推给他,还说什么他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他虽然知道自己没有治理好大清帝国,给天下臣民的名声也不好,但也不用如此揶揄他吧! 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大清皇帝,颜面还是要顾忌的。 看到大清乱糟糟的一切,再看看自己去世后引发的辛酉政变,他不禁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也不想事情越来越糟糕,可他也无能为力,不能阻止这一切。 咸丰:顾命八大臣的人选是朕思考了好久才定下的,谁能想到事与愿违,以至于最后翻车了。 八大臣之所以没有近支宗室,是他担心重新上演先祖的困境。 他的载淳只有六岁,年纪太小,他不能让近支宗室篡夺了皇位。 他没有让亲兄弟恭亲王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也是怕出现顺治帝和康熙帝的情况。 想当初,年幼的顺治帝被多尔衮把持朝政,年幼的康熙帝被鳌拜把持朝政。 鲜明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不愿意看到恭亲王独揽大权,把六岁的小皇帝踢到一边。 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于是被恭亲王的生母抚养,所以他和恭亲王亲如兄弟。 可哪怕他和恭亲王关系密切,没有嫌隙。 为了避免出现多尔衮、鳌拜之流,他依旧选择把恭亲王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列。 这样的选择好歹皇帝还是他自己的儿子,要是选择像恭亲王这样的近支宗室,那皇帝可能就要换人了。 至于八大臣的政治根基薄弱,也是他故意为之的。 他既想用顾命八大臣,又不想顾命八大臣做大,最终利用宗室身份威胁皇权统治。 他的本意是顾命八大臣没有政治根基,自然就会和两宫皇太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毕竟顾命八大臣只有文官,没有武官,就注定八大臣只能依附两宫太后。 如此一来,其他各方势力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不敢有丝毫异心。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对,他精挑细选的顾命八大臣,居然跟两宫太后有矛盾。 “大体来看,咸丰构建的顾命大臣框架是合理的,有宗室、有勋贵、有朝臣,各方利益貌似都能照顾到。” “但是我们扒开框架看内核,却发现这完全是个豆腐渣工程。” “宗室代表无法代表大部分宗室的利益,朝臣代表无法让群臣心服口服,勋贵代表还是个骑墙派。” “或许咸丰的安排是出于双重考虑,既要防止两宫太后架空皇帝,又要防着大臣架空皇帝。” “因此他挑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位卑权重,短期内成不了权臣,威胁不到皇权的人。” “但正所谓考虑的太多,担心的太多,往往是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咸丰的选人不当,导致八大臣在朝中根本没有执政根基,当时想把他们拉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么谁来挑这个头呢?很显然就是能力出众的恭亲王。” “9月5日,趁着祭拜咸丰的机会,恭亲王在承德避暑山庄与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这件事情在清末流传很广,就连溥仪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时也记录了这件事。” “大致是说恭亲王化装成萨满,在行宫见到了慈禧和慈安。” “三人密定计,然后恭亲王返回京城为政变做部署。” “恭亲王回京后,趁着八大臣不在,拉帮结派。” “很快拉拢了一群盟友,如军机大臣文祥。” “咸丰驾崩前的军机处有五个军机大臣,其中四人被选为政务大臣,只有文祥被排除在外。” “如此安排,让文祥对咸丰的遗诏非常不满。” “恭亲王在北京活动的同时,在承德的慈禧也没闲着。” “9月6日,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 “当时郑亲王端华身兼热河步兵统领,管着承德一带的兵马,这也是八大臣敢威胁两宫太后的筹码之一。” “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分化端华手中的兵权。” “因为承德一带的兵马主要来自正黄旗汉军,如果醇郡王接管了正黄旗汉军,端华想再调兵就没那么容易了。” “见慈禧出招,肃顺和端华起初想拒绝。” “但考虑到醇郡王为人老实,不象恭亲王那样让人觉得有野心。” “加之慈禧毕竟代表了皇帝,确实不方便驳回,于是他们也就同意了慈禧的提议。” 朱棣:这个肃顺也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明大好形势,一再出现失误。 肃顺最大的问题,怎么能让恭亲王和两宫太后单独见面呢? 太大意,也算是无知吧,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都已经和两宫太后的矛盾挑明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紧紧盯着两宫太后,避免两宫太后和他人在暗中串联。 而且肃顺更愚蠢的就是分化了手中的兵权,让慈禧太后安插人手。 他就没搞明白肃顺怎么想的,都已经和两宫太后闹得水火不容了,怎么还能不防着对方呢? 尤其兵权是敏感问题,在慈禧太后出招的那一刻,就应该直接拒绝。 他只能说肃顺想要独揽大权,但可惜政治觉悟太低,完全看不到其中的凶险。 对手都已经在暗中准备了,可笑肃顺还毫不知情。 “9月10日,一个叫董元淳的御史上了一道《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给两宫太后。” “说皇上年幼,应该由太后垂帘听政,并另选近支亲王,如恭亲王辅政。” “这道看似不点名,实则要求八大臣交权的奏书传到避暑山庄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轩然大波。” “肃顺当时猜测,董元淳区区一个五品御史,竟敢挑战咸丰的遗诏。” “如果他不是疯子,那就是背后有人指使,而这个人肯定就是两宫太后。” “不过肃顺明显猜错了,董元淳和两宫太后素无瓜葛。” “他是咸丰二年的进士,其恩师是四朝元老周祖培。” “而周祖培是体仁阁大学士,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如果让八大臣执政,内阁的元老们捞不到半点好处,所以当时能指使董元淳上奏书的人只能是周祖培。” “而周祖培掺和进了八大臣与两宫太后的权力斗争,那就说明恭亲王在京城拉拢了朝中元老的支持,这对八大臣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 “几天后,兵部侍郎带兵到热河哭丧。” “自从八里桥之战后,北京也好,热河也罢,其实都没有多少清朝的正规军。” “当时手上还握有兵马的人只有三个,一个是兵部侍郎,大概1万多人。” “二是僧格林沁,手下还有几千人。” “三是管着热河兵马的端华,也有大概几千人。” “兵部侍郎的兵马多于端华,这时候他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他支持八大臣,两宫太后就只能靠边站。” “而如果他支持两宫太后,八大臣就凶多吉少。” “咸丰机关算尽,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方的利益。” “所以兵部侍郎此次前来,是给两宫太后撑腰来的。” “9月14日,腰杆子硬气的慈禧召开御前会议,请八大臣商议董元淳奏折的事。” “对此,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当然是强烈反对。” “根据记载,肃顺当着小皇帝跟两宫太后的面肆意咆哮,把小皇帝都吓得尿裤子了。” “大吵大闹一番后,见对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只好各自退一步。” “表示事关重大,待回京之后再召开廷议决策。” 李隆基:说实话,咸丰选择的八大臣真是一言难尽,只能说看人眼光太差劲。 他看得出来,咸丰的本意是想八大臣听命于两宫太后。 可结果咸丰前脚刚走,后脚八大臣就开始跳脚和两宫太后闹腾。 原本应该忠于咸丰皇帝的八大臣,选择挑唆两宫太后,还要把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当傀儡。 照他看来,顾命八大臣中有皇室宗亲,这明显就是想要篡位。 而且由于咸丰选择的八大臣没有平衡好各方的势力,最后使得这些势力反对咸丰的遗诏。 就比如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让内阁元老也站在两宫太后一边。 更为重要的是咸丰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队的利益,迫使手上有兵的兵部侍郎赶来给两宫太后撑腰。 而且以皇室宗亲为代表的恭亲王,也和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顾命八大臣原本就执政根基薄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现在有实力的势力全部站到两宫太后一边,顾命八大臣的末日马上就要来了。 “10月26日,咸丰帝灵柩起架,往北京进发。” “按照规定,咸丰的灵柩将会在六天之后进京。” “出发后没多久,慈安和慈禧借口小皇帝不堪路途劳顿,表示不想与大部队一起行进。” “载垣、肃顺等人一琢磨,觉得无所谓,太后带着小皇帝不回去都没事,便放走了他们。” “然而八大臣小看了慈禧,就在当天,娇生惯养的慈禧、慈安带着小皇帝日夜兼程,仅用两天就赶回了北京。” “进京之后,慈禧不等喘口气,立即召见群臣。”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自己在承德避暑山庄被八大臣欺负的委屈,添油加醋的说给在场的大臣听。” “在场的大臣也很配合慈禧,大家义愤填膺,大骂肃顺混蛋。” “然后草拟文告,向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宣布了八大臣的罪状。” “历朝历代,宫廷政变都是讲究一个快字。” “慈禧明白这个道理,而肃顺等人却不懂。” “八大臣放走了慈禧和小皇帝,给了对方从容布置收拾自己的时间,堪称是作死之举,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11月2日,对京城变化毫不知情的载垣和端华刚刚入京,随即就被逮捕。” “同一天,身处密云的肃顺也遭到逮捕。” “载垣、肃顺、端华是八大臣的核心,他们三人被捕。” “剩下的五位,景寿马上跳反,匡源等人不敢造次,只得乖乖认输。” “11月3日,大清中央政府重组,恭亲王得到重用,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和领班军机大臣,取代了八大臣成为执政官。” “11月5日,周祖培拉着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一起上奏。” “他们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太后协助幼主垂帘听政的历史,并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让慈安和慈禧高兴不已。” “由此,以载淳为同治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恭亲王为执政官的组织架构就这么确立了。” 嬴政:咸丰安排的顾命八大臣全部垮台了,真是不堪一击啊! 说来说去,还是顾命八大臣出现重大失误,没有算计到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联合。 看来看去,他觉得顾命八大臣太过愚蠢,尤其是八大臣为首的肃顺。 得罪慈禧太后也就算了,应该最大程度争取拥护慈安太后才对。 居然把慈安太后也给狠狠得罪了,把慈安彻底推向了慈禧一边,哪有不败的道理。 而且肃顺都已经把两宫太后彻底得罪死了,居然毫无应对之策,任由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逃走。 从始至终,顾命八大臣对两宫太后私底下的动作毫无察觉。 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顾命八大臣被一网打尽也是再正常不过。 不过这场政变也让他看到了清朝晚期的昏聩,也难怪大清王朝会走向灭亡。 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朝堂还忙着内斗,这样腐朽黑暗的清政府不灭亡都天理难容。 虽说最后大清形成了新的组织架构,载淳为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为执政官。 但按照他对大清晚期这群人的了解,后面肯定还会有内斗,直到最后有一人独揽大权为止。 “11月6日,两宫太后确定了对八大臣的处分决定。” “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因为是亲王,可以留全尸,被判处在宗人府自尽。” “肃顺虽然是皇族,但因为没有王位,因此被判处斩首。” “剩下五人凑数的景寿由于与恭亲王的关系得以保留爵位,后来官运亨通,又做到了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结局最好。” “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被革职。” “穆荫因为是领班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因此被发配军台效力,后被赦免。” “匡源、焦佑瀛回家养老,没有受到处罚。” “匡源后来定居济南,成为了文化界的名人。” “杜翰就稍微惨了点,他老爸杜受田是恭亲王最痛恨的人。” “当年要不是杜受田帮助咸丰夺嫡,可能皇位就轮到恭亲王做了。” “所以杜翰被革职后遭到了恭亲王的报复,被流放新疆,后来也被赦免了。” “解决了八大臣,一个新问题随之摆到了慈禧和恭亲王面前,他们要如何向天下人宣告新君登基的正当性呢?” “虽然载淳是咸丰唯一的儿子,继位法理毋庸置疑。” “但是大行皇帝还没入土,他亲口任命的顾命八位大臣就有三个先入土了。” “如此有悖先帝遗诏之举,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如果这八个人是罪有应得,那就是先皇识人不明。” “如果这八个人忠心耿耿,那就是乱臣贼子,夺权窃柄。” “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难不倒恭亲王。” “周祖培等人联名上奏,建议改年号为同治,即太后、皇帝、亲贵大臣同治天下的意思。” “至于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处理八大臣的事,在没有两全其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那也只能把责任推给先皇了。” “反正咸丰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11月9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同治。” “发生在辛酉年的这场政变就这样结束了,清朝的历史也从咸丰时代进入到了同治时代,慈禧也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各朝古人听完辛酉政变的来龙去脉,全都唏嘘不已,感情顾命八大臣弄死了三个爱新觉罗的自家人啊! 不过大家转念一想,这事也很正常。 毕竟这三人是牵头的,也是跟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斗争得最激烈的,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其他的五个顾命大臣都是凑数的,网开一面再正常不过。 顾命八大臣转眼之间就倒台了,甚至还有三个直接入土了。 这让各朝不少人感慨,咸丰为了搞垮顾命八大臣真是煞费苦心啊! 看到弹幕上全都是调侃的话语,咸丰一脸无语,内心再次受伤。 刚才听到主播说恭亲王把处理八大臣的责任推给他,还说什么他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他虽然知道自己没有治理好大清帝国,给天下臣民的名声也不好,但也不用如此揶揄他吧! 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大清皇帝,颜面还是要顾忌的。 看到大清乱糟糟的一切,再看看自己去世后引发的辛酉政变,他不禁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也不想事情越来越糟糕,可他也无能为力,不能阻止这一切。 咸丰:顾命八大臣的人选是朕思考了好久才定下的,谁能想到事与愿违,以至于最后翻车了。 八大臣之所以没有近支宗室,是他担心重新上演先祖的困境。 他的载淳只有六岁,年纪太小,他不能让近支宗室篡夺了皇位。 他没有让亲兄弟恭亲王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也是怕出现顺治帝和康熙帝的情况。 想当初,年幼的顺治帝被多尔衮把持朝政,年幼的康熙帝被鳌拜把持朝政。 鲜明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不愿意看到恭亲王独揽大权,把六岁的小皇帝踢到一边。 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于是被恭亲王的生母抚养,所以他和恭亲王亲如兄弟。 可哪怕他和恭亲王关系密切,没有嫌隙。 为了避免出现多尔衮、鳌拜之流,他依旧选择把恭亲王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列。 这样的选择好歹皇帝还是他自己的儿子,要是选择像恭亲王这样的近支宗室,那皇帝可能就要换人了。 至于八大臣的政治根基薄弱,也是他故意为之的。 他既想用顾命八大臣,又不想顾命八大臣做大,最终利用宗室身份威胁皇权统治。 他的本意是顾命八大臣没有政治根基,自然就会和两宫皇太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毕竟顾命八大臣只有文官,没有武官,就注定八大臣只能依附两宫太后。 如此一来,其他各方势力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不敢有丝毫异心。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对,他精挑细选的顾命八大臣,居然跟两宫太后有矛盾。 “大体来看,咸丰构建的顾命大臣框架是合理的,有宗室、有勋贵、有朝臣,各方利益貌似都能照顾到。” “但是我们扒开框架看内核,却发现这完全是个豆腐渣工程。” “宗室代表无法代表大部分宗室的利益,朝臣代表无法让群臣心服口服,勋贵代表还是个骑墙派。” “或许咸丰的安排是出于双重考虑,既要防止两宫太后架空皇帝,又要防着大臣架空皇帝。” “因此他挑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位卑权重,短期内成不了权臣,威胁不到皇权的人。” “但正所谓考虑的太多,担心的太多,往往是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咸丰的选人不当,导致八大臣在朝中根本没有执政根基,当时想把他们拉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么谁来挑这个头呢?很显然就是能力出众的恭亲王。” “9月5日,趁着祭拜咸丰的机会,恭亲王在承德避暑山庄与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这件事情在清末流传很广,就连溥仪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时也记录了这件事。” “大致是说恭亲王化装成萨满,在行宫见到了慈禧和慈安。” “三人密定计,然后恭亲王返回京城为政变做部署。” “恭亲王回京后,趁着八大臣不在,拉帮结派。” “很快拉拢了一群盟友,如军机大臣文祥。” “咸丰驾崩前的军机处有五个军机大臣,其中四人被选为政务大臣,只有文祥被排除在外。” “如此安排,让文祥对咸丰的遗诏非常不满。” “恭亲王在北京活动的同时,在承德的慈禧也没闲着。” “9月6日,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 “当时郑亲王端华身兼热河步兵统领,管着承德一带的兵马,这也是八大臣敢威胁两宫太后的筹码之一。” “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分化端华手中的兵权。” “因为承德一带的兵马主要来自正黄旗汉军,如果醇郡王接管了正黄旗汉军,端华想再调兵就没那么容易了。” “见慈禧出招,肃顺和端华起初想拒绝。” “但考虑到醇郡王为人老实,不象恭亲王那样让人觉得有野心。” “加之慈禧毕竟代表了皇帝,确实不方便驳回,于是他们也就同意了慈禧的提议。” 朱棣:这个肃顺也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明大好形势,一再出现失误。 肃顺最大的问题,怎么能让恭亲王和两宫太后单独见面呢? 太大意,也算是无知吧,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都已经和两宫太后的矛盾挑明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紧紧盯着两宫太后,避免两宫太后和他人在暗中串联。 而且肃顺更愚蠢的就是分化了手中的兵权,让慈禧太后安插人手。 他就没搞明白肃顺怎么想的,都已经和两宫太后闹得水火不容了,怎么还能不防着对方呢? 尤其兵权是敏感问题,在慈禧太后出招的那一刻,就应该直接拒绝。 他只能说肃顺想要独揽大权,但可惜政治觉悟太低,完全看不到其中的凶险。 对手都已经在暗中准备了,可笑肃顺还毫不知情。 “9月10日,一个叫董元淳的御史上了一道《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给两宫太后。” “说皇上年幼,应该由太后垂帘听政,并另选近支亲王,如恭亲王辅政。” “这道看似不点名,实则要求八大臣交权的奏书传到避暑山庄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轩然大波。” “肃顺当时猜测,董元淳区区一个五品御史,竟敢挑战咸丰的遗诏。” “如果他不是疯子,那就是背后有人指使,而这个人肯定就是两宫太后。” “不过肃顺明显猜错了,董元淳和两宫太后素无瓜葛。” “他是咸丰二年的进士,其恩师是四朝元老周祖培。” “而周祖培是体仁阁大学士,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如果让八大臣执政,内阁的元老们捞不到半点好处,所以当时能指使董元淳上奏书的人只能是周祖培。” “而周祖培掺和进了八大臣与两宫太后的权力斗争,那就说明恭亲王在京城拉拢了朝中元老的支持,这对八大臣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 “几天后,兵部侍郎带兵到热河哭丧。” “自从八里桥之战后,北京也好,热河也罢,其实都没有多少清朝的正规军。” “当时手上还握有兵马的人只有三个,一个是兵部侍郎,大概1万多人。” “二是僧格林沁,手下还有几千人。” “三是管着热河兵马的端华,也有大概几千人。” “兵部侍郎的兵马多于端华,这时候他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他支持八大臣,两宫太后就只能靠边站。” “而如果他支持两宫太后,八大臣就凶多吉少。” “咸丰机关算尽,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方的利益。” “所以兵部侍郎此次前来,是给两宫太后撑腰来的。” “9月14日,腰杆子硬气的慈禧召开御前会议,请八大臣商议董元淳奏折的事。” “对此,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当然是强烈反对。” “根据记载,肃顺当着小皇帝跟两宫太后的面肆意咆哮,把小皇帝都吓得尿裤子了。” “大吵大闹一番后,见对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只好各自退一步。” “表示事关重大,待回京之后再召开廷议决策。” 李隆基:说实话,咸丰选择的八大臣真是一言难尽,只能说看人眼光太差劲。 他看得出来,咸丰的本意是想八大臣听命于两宫太后。 可结果咸丰前脚刚走,后脚八大臣就开始跳脚和两宫太后闹腾。 原本应该忠于咸丰皇帝的八大臣,选择挑唆两宫太后,还要把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当傀儡。 照他看来,顾命八大臣中有皇室宗亲,这明显就是想要篡位。 而且由于咸丰选择的八大臣没有平衡好各方的势力,最后使得这些势力反对咸丰的遗诏。 就比如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让内阁元老也站在两宫太后一边。 更为重要的是咸丰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队的利益,迫使手上有兵的兵部侍郎赶来给两宫太后撑腰。 而且以皇室宗亲为代表的恭亲王,也和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顾命八大臣原本就执政根基薄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现在有实力的势力全部站到两宫太后一边,顾命八大臣的末日马上就要来了。 “10月26日,咸丰帝灵柩起架,往北京进发。” “按照规定,咸丰的灵柩将会在六天之后进京。” “出发后没多久,慈安和慈禧借口小皇帝不堪路途劳顿,表示不想与大部队一起行进。” “载垣、肃顺等人一琢磨,觉得无所谓,太后带着小皇帝不回去都没事,便放走了他们。” “然而八大臣小看了慈禧,就在当天,娇生惯养的慈禧、慈安带着小皇帝日夜兼程,仅用两天就赶回了北京。” “进京之后,慈禧不等喘口气,立即召见群臣。”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自己在承德避暑山庄被八大臣欺负的委屈,添油加醋的说给在场的大臣听。” “在场的大臣也很配合慈禧,大家义愤填膺,大骂肃顺混蛋。” “然后草拟文告,向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宣布了八大臣的罪状。” “历朝历代,宫廷政变都是讲究一个快字。” “慈禧明白这个道理,而肃顺等人却不懂。” “八大臣放走了慈禧和小皇帝,给了对方从容布置收拾自己的时间,堪称是作死之举,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11月2日,对京城变化毫不知情的载垣和端华刚刚入京,随即就被逮捕。” “同一天,身处密云的肃顺也遭到逮捕。” “载垣、肃顺、端华是八大臣的核心,他们三人被捕。” “剩下的五位,景寿马上跳反,匡源等人不敢造次,只得乖乖认输。” “11月3日,大清中央政府重组,恭亲王得到重用,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和领班军机大臣,取代了八大臣成为执政官。” “11月5日,周祖培拉着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一起上奏。” “他们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太后协助幼主垂帘听政的历史,并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让慈安和慈禧高兴不已。” “由此,以载淳为同治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恭亲王为执政官的组织架构就这么确立了。” 嬴政:咸丰安排的顾命八大臣全部垮台了,真是不堪一击啊! 说来说去,还是顾命八大臣出现重大失误,没有算计到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联合。 看来看去,他觉得顾命八大臣太过愚蠢,尤其是八大臣为首的肃顺。 得罪慈禧太后也就算了,应该最大程度争取拥护慈安太后才对。 居然把慈安太后也给狠狠得罪了,把慈安彻底推向了慈禧一边,哪有不败的道理。 而且肃顺都已经把两宫太后彻底得罪死了,居然毫无应对之策,任由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逃走。 从始至终,顾命八大臣对两宫太后私底下的动作毫无察觉。 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顾命八大臣被一网打尽也是再正常不过。 不过这场政变也让他看到了清朝晚期的昏聩,也难怪大清王朝会走向灭亡。 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朝堂还忙着内斗,这样腐朽黑暗的清政府不灭亡都天理难容。 虽说最后大清形成了新的组织架构,载淳为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为执政官。 但按照他对大清晚期这群人的了解,后面肯定还会有内斗,直到最后有一人独揽大权为止。 “11月6日,两宫太后确定了对八大臣的处分决定。” “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因为是亲王,可以留全尸,被判处在宗人府自尽。” “肃顺虽然是皇族,但因为没有王位,因此被判处斩首。” “剩下五人凑数的景寿由于与恭亲王的关系得以保留爵位,后来官运亨通,又做到了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结局最好。” “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被革职。” “穆荫因为是领班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因此被发配军台效力,后被赦免。” “匡源、焦佑瀛回家养老,没有受到处罚。” “匡源后来定居济南,成为了文化界的名人。” “杜翰就稍微惨了点,他老爸杜受田是恭亲王最痛恨的人。” “当年要不是杜受田帮助咸丰夺嫡,可能皇位就轮到恭亲王做了。” “所以杜翰被革职后遭到了恭亲王的报复,被流放新疆,后来也被赦免了。” “解决了八大臣,一个新问题随之摆到了慈禧和恭亲王面前,他们要如何向天下人宣告新君登基的正当性呢?” “虽然载淳是咸丰唯一的儿子,继位法理毋庸置疑。” “但是大行皇帝还没入土,他亲口任命的顾命八位大臣就有三个先入土了。” “如此有悖先帝遗诏之举,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如果这八个人是罪有应得,那就是先皇识人不明。” “如果这八个人忠心耿耿,那就是乱臣贼子,夺权窃柄。” “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难不倒恭亲王。” “周祖培等人联名上奏,建议改年号为同治,即太后、皇帝、亲贵大臣同治天下的意思。” “至于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处理八大臣的事,在没有两全其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那也只能把责任推给先皇了。” “反正咸丰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11月9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同治。” “发生在辛酉年的这场政变就这样结束了,清朝的历史也从咸丰时代进入到了同治时代,慈禧也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各朝古人听完辛酉政变的来龙去脉,全都唏嘘不已,感情顾命八大臣弄死了三个爱新觉罗的自家人啊! 不过大家转念一想,这事也很正常。 毕竟这三人是牵头的,也是跟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斗争得最激烈的,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其他的五个顾命大臣都是凑数的,网开一面再正常不过。 顾命八大臣转眼之间就倒台了,甚至还有三个直接入土了。 这让各朝不少人感慨,咸丰为了搞垮顾命八大臣真是煞费苦心啊! 看到弹幕上全都是调侃的话语,咸丰一脸无语,内心再次受伤。 刚才听到主播说恭亲王把处理八大臣的责任推给他,还说什么他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他虽然知道自己没有治理好大清帝国,给天下臣民的名声也不好,但也不用如此揶揄他吧! 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大清皇帝,颜面还是要顾忌的。 看到大清乱糟糟的一切,再看看自己去世后引发的辛酉政变,他不禁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也不想事情越来越糟糕,可他也无能为力,不能阻止这一切。 咸丰:顾命八大臣的人选是朕思考了好久才定下的,谁能想到事与愿违,以至于最后翻车了。 八大臣之所以没有近支宗室,是他担心重新上演先祖的困境。 他的载淳只有六岁,年纪太小,他不能让近支宗室篡夺了皇位。 他没有让亲兄弟恭亲王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也是怕出现顺治帝和康熙帝的情况。 想当初,年幼的顺治帝被多尔衮把持朝政,年幼的康熙帝被鳌拜把持朝政。 鲜明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不愿意看到恭亲王独揽大权,把六岁的小皇帝踢到一边。 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于是被恭亲王的生母抚养,所以他和恭亲王亲如兄弟。 可哪怕他和恭亲王关系密切,没有嫌隙。 为了避免出现多尔衮、鳌拜之流,他依旧选择把恭亲王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列。 这样的选择好歹皇帝还是他自己的儿子,要是选择像恭亲王这样的近支宗室,那皇帝可能就要换人了。 至于八大臣的政治根基薄弱,也是他故意为之的。 他既想用顾命八大臣,又不想顾命八大臣做大,最终利用宗室身份威胁皇权统治。 他的本意是顾命八大臣没有政治根基,自然就会和两宫皇太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毕竟顾命八大臣只有文官,没有武官,就注定八大臣只能依附两宫太后。 如此一来,其他各方势力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不敢有丝毫异心。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对,他精挑细选的顾命八大臣,居然跟两宫太后有矛盾。 “大体来看,咸丰构建的顾命大臣框架是合理的,有宗室、有勋贵、有朝臣,各方利益貌似都能照顾到。” “但是我们扒开框架看内核,却发现这完全是个豆腐渣工程。” “宗室代表无法代表大部分宗室的利益,朝臣代表无法让群臣心服口服,勋贵代表还是个骑墙派。” “或许咸丰的安排是出于双重考虑,既要防止两宫太后架空皇帝,又要防着大臣架空皇帝。” “因此他挑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位卑权重,短期内成不了权臣,威胁不到皇权的人。” “但正所谓考虑的太多,担心的太多,往往是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咸丰的选人不当,导致八大臣在朝中根本没有执政根基,当时想把他们拉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么谁来挑这个头呢?很显然就是能力出众的恭亲王。” “9月5日,趁着祭拜咸丰的机会,恭亲王在承德避暑山庄与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这件事情在清末流传很广,就连溥仪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时也记录了这件事。” “大致是说恭亲王化装成萨满,在行宫见到了慈禧和慈安。” “三人密定计,然后恭亲王返回京城为政变做部署。” “恭亲王回京后,趁着八大臣不在,拉帮结派。” “很快拉拢了一群盟友,如军机大臣文祥。” “咸丰驾崩前的军机处有五个军机大臣,其中四人被选为政务大臣,只有文祥被排除在外。” “如此安排,让文祥对咸丰的遗诏非常不满。” “恭亲王在北京活动的同时,在承德的慈禧也没闲着。” “9月6日,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 “当时郑亲王端华身兼热河步兵统领,管着承德一带的兵马,这也是八大臣敢威胁两宫太后的筹码之一。” “慈禧提议让醇郡王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分化端华手中的兵权。” “因为承德一带的兵马主要来自正黄旗汉军,如果醇郡王接管了正黄旗汉军,端华想再调兵就没那么容易了。” “见慈禧出招,肃顺和端华起初想拒绝。” “但考虑到醇郡王为人老实,不象恭亲王那样让人觉得有野心。” “加之慈禧毕竟代表了皇帝,确实不方便驳回,于是他们也就同意了慈禧的提议。” 朱棣:这个肃顺也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明大好形势,一再出现失误。 肃顺最大的问题,怎么能让恭亲王和两宫太后单独见面呢? 太大意,也算是无知吧,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都已经和两宫太后的矛盾挑明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紧紧盯着两宫太后,避免两宫太后和他人在暗中串联。 而且肃顺更愚蠢的就是分化了手中的兵权,让慈禧太后安插人手。 他就没搞明白肃顺怎么想的,都已经和两宫太后闹得水火不容了,怎么还能不防着对方呢? 尤其兵权是敏感问题,在慈禧太后出招的那一刻,就应该直接拒绝。 他只能说肃顺想要独揽大权,但可惜政治觉悟太低,完全看不到其中的凶险。 对手都已经在暗中准备了,可笑肃顺还毫不知情。 “9月10日,一个叫董元淳的御史上了一道《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给两宫太后。” “说皇上年幼,应该由太后垂帘听政,并另选近支亲王,如恭亲王辅政。” “这道看似不点名,实则要求八大臣交权的奏书传到避暑山庄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轩然大波。” “肃顺当时猜测,董元淳区区一个五品御史,竟敢挑战咸丰的遗诏。” “如果他不是疯子,那就是背后有人指使,而这个人肯定就是两宫太后。” “不过肃顺明显猜错了,董元淳和两宫太后素无瓜葛。” “他是咸丰二年的进士,其恩师是四朝元老周祖培。” “而周祖培是体仁阁大学士,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如果让八大臣执政,内阁的元老们捞不到半点好处,所以当时能指使董元淳上奏书的人只能是周祖培。” “而周祖培掺和进了八大臣与两宫太后的权力斗争,那就说明恭亲王在京城拉拢了朝中元老的支持,这对八大臣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 “几天后,兵部侍郎带兵到热河哭丧。” “自从八里桥之战后,北京也好,热河也罢,其实都没有多少清朝的正规军。” “当时手上还握有兵马的人只有三个,一个是兵部侍郎,大概1万多人。” “二是僧格林沁,手下还有几千人。” “三是管着热河兵马的端华,也有大概几千人。” “兵部侍郎的兵马多于端华,这时候他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他支持八大臣,两宫太后就只能靠边站。” “而如果他支持两宫太后,八大臣就凶多吉少。” “咸丰机关算尽,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方的利益。” “所以兵部侍郎此次前来,是给两宫太后撑腰来的。” “9月14日,腰杆子硬气的慈禧召开御前会议,请八大臣商议董元淳奏折的事。” “对此,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当然是强烈反对。” “根据记载,肃顺当着小皇帝跟两宫太后的面肆意咆哮,把小皇帝都吓得尿裤子了。” “大吵大闹一番后,见对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只好各自退一步。” “表示事关重大,待回京之后再召开廷议决策。” 李隆基:说实话,咸丰选择的八大臣真是一言难尽,只能说看人眼光太差劲。 他看得出来,咸丰的本意是想八大臣听命于两宫太后。 可结果咸丰前脚刚走,后脚八大臣就开始跳脚和两宫太后闹腾。 原本应该忠于咸丰皇帝的八大臣,选择挑唆两宫太后,还要把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当傀儡。 照他看来,顾命八大臣中有皇室宗亲,这明显就是想要篡位。 而且由于咸丰选择的八大臣没有平衡好各方的势力,最后使得这些势力反对咸丰的遗诏。 就比如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让内阁元老也站在两宫太后一边。 更为重要的是咸丰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队的利益,迫使手上有兵的兵部侍郎赶来给两宫太后撑腰。 而且以皇室宗亲为代表的恭亲王,也和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顾命八大臣原本就执政根基薄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现在有实力的势力全部站到两宫太后一边,顾命八大臣的末日马上就要来了。 “10月26日,咸丰帝灵柩起架,往北京进发。” “按照规定,咸丰的灵柩将会在六天之后进京。” “出发后没多久,慈安和慈禧借口小皇帝不堪路途劳顿,表示不想与大部队一起行进。” “载垣、肃顺等人一琢磨,觉得无所谓,太后带着小皇帝不回去都没事,便放走了他们。” “然而八大臣小看了慈禧,就在当天,娇生惯养的慈禧、慈安带着小皇帝日夜兼程,仅用两天就赶回了北京。” “进京之后,慈禧不等喘口气,立即召见群臣。”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自己在承德避暑山庄被八大臣欺负的委屈,添油加醋的说给在场的大臣听。” “在场的大臣也很配合慈禧,大家义愤填膺,大骂肃顺混蛋。” “然后草拟文告,向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宣布了八大臣的罪状。” “历朝历代,宫廷政变都是讲究一个快字。” “慈禧明白这个道理,而肃顺等人却不懂。” “八大臣放走了慈禧和小皇帝,给了对方从容布置收拾自己的时间,堪称是作死之举,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11月2日,对京城变化毫不知情的载垣和端华刚刚入京,随即就被逮捕。” “同一天,身处密云的肃顺也遭到逮捕。” “载垣、肃顺、端华是八大臣的核心,他们三人被捕。” “剩下的五位,景寿马上跳反,匡源等人不敢造次,只得乖乖认输。” “11月3日,大清中央政府重组,恭亲王得到重用,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和领班军机大臣,取代了八大臣成为执政官。” “11月5日,周祖培拉着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一起上奏。” “他们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太后协助幼主垂帘听政的历史,并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让慈安和慈禧高兴不已。” “由此,以载淳为同治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恭亲王为执政官的组织架构就这么确立了。” 嬴政:咸丰安排的顾命八大臣全部垮台了,真是不堪一击啊! 说来说去,还是顾命八大臣出现重大失误,没有算计到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联合。 看来看去,他觉得顾命八大臣太过愚蠢,尤其是八大臣为首的肃顺。 得罪慈禧太后也就算了,应该最大程度争取拥护慈安太后才对。 居然把慈安太后也给狠狠得罪了,把慈安彻底推向了慈禧一边,哪有不败的道理。 而且肃顺都已经把两宫太后彻底得罪死了,居然毫无应对之策,任由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逃走。 从始至终,顾命八大臣对两宫太后私底下的动作毫无察觉。 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顾命八大臣被一网打尽也是再正常不过。 不过这场政变也让他看到了清朝晚期的昏聩,也难怪大清王朝会走向灭亡。 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朝堂还忙着内斗,这样腐朽黑暗的清政府不灭亡都天理难容。 虽说最后大清形成了新的组织架构,载淳为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为执政官。 但按照他对大清晚期这群人的了解,后面肯定还会有内斗,直到最后有一人独揽大权为止。 “11月6日,两宫太后确定了对八大臣的处分决定。” “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因为是亲王,可以留全尸,被判处在宗人府自尽。” “肃顺虽然是皇族,但因为没有王位,因此被判处斩首。” “剩下五人凑数的景寿由于与恭亲王的关系得以保留爵位,后来官运亨通,又做到了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结局最好。” “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被革职。” “穆荫因为是领班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因此被发配军台效力,后被赦免。” “匡源、焦佑瀛回家养老,没有受到处罚。” “匡源后来定居济南,成为了文化界的名人。” “杜翰就稍微惨了点,他老爸杜受田是恭亲王最痛恨的人。” “当年要不是杜受田帮助咸丰夺嫡,可能皇位就轮到恭亲王做了。” “所以杜翰被革职后遭到了恭亲王的报复,被流放新疆,后来也被赦免了。” “解决了八大臣,一个新问题随之摆到了慈禧和恭亲王面前,他们要如何向天下人宣告新君登基的正当性呢?” “虽然载淳是咸丰唯一的儿子,继位法理毋庸置疑。” “但是大行皇帝还没入土,他亲口任命的顾命八位大臣就有三个先入土了。” “如此有悖先帝遗诏之举,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如果这八个人是罪有应得,那就是先皇识人不明。” “如果这八个人忠心耿耿,那就是乱臣贼子,夺权窃柄。” “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难不倒恭亲王。” “周祖培等人联名上奏,建议改年号为同治,即太后、皇帝、亲贵大臣同治天下的意思。” “至于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处理八大臣的事,在没有两全其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那也只能把责任推给先皇了。” “反正咸丰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11月9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同治。” “发生在辛酉年的这场政变就这样结束了,清朝的历史也从咸丰时代进入到了同治时代,慈禧也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各朝古人听完辛酉政变的来龙去脉,全都唏嘘不已,感情顾命八大臣弄死了三个爱新觉罗的自家人啊! 不过大家转念一想,这事也很正常。 毕竟这三人是牵头的,也是跟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斗争得最激烈的,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其他的五个顾命大臣都是凑数的,网开一面再正常不过。 顾命八大臣转眼之间就倒台了,甚至还有三个直接入土了。 这让各朝不少人感慨,咸丰为了搞垮顾命八大臣真是煞费苦心啊! 看到弹幕上全都是调侃的话语,咸丰一脸无语,内心再次受伤。 刚才听到主播说恭亲王把处理八大臣的责任推给他,还说什么他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他虽然知道自己没有治理好大清帝国,给天下臣民的名声也不好,但也不用如此揶揄他吧! 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大清皇帝,颜面还是要顾忌的。 看到大清乱糟糟的一切,再看看自己去世后引发的辛酉政变,他不禁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也不想事情越来越糟糕,可他也无能为力,不能阻止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