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84章 黑衣宰相姚广孝

   第284章 黑衣宰相姚广孝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有两个和尚特别厉害。   一个和尚自然是大明的开创者朱元璋,从一个皇觉寺的小和尚一直做到了九五之尊。   另一個有名的和尚便是帮助明成祖朱棣,由藩王造反夺得天下的道衍和尚,也就是姚广孝,也是著名的黑衣宰相。   朱棣之所以能成为唯一的,以藩王身份谋反并成功的人。   不仅在于朱棣能力强悍,时机把握得准,更关键的是身边有姚广孝这位妖僧。   姚广孝去世后,朱棣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成为唯一一个入大明祖庙的文臣。   “元末年间,姚广孝出生于苏州相城的一个医学世家,其祖父、父亲和长兄皆行医为生。”   “因幼年目睹家境贫困,姚广孝不喜欢从医。”   “曾立志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若是落榜则出家从佛。”   姚广孝非但没有淡泊名利,反而野心勃勃的想要建功立业。   “洪武十六年夏,姚广孝答应众多弟子的请求,亲自讲解《心经》中难懂的部分和不曾注解的部分,还讲述了自己以前读《心经》时的所见所学。”   封侯拜相,太子少师,死后配享太庙。   为了巩固统治,他必须要完全否定姚广孝,将靖难之役定义为叛乱,将姚广孝定义为乱臣贼子。   最终的结果,姚广孝成功了。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每年都诏请高僧到首都南京举办法会。”   “往后,姚广孝辗转不同佛寺,先后在杭州天龙寺、留光寺和普庆寺担任住持。”   乾隆:姚广孝终其一生,毁誉参半,称其为妖僧倒也不算太坏。   “席应珍精通三教,这让姚广孝得以在交往的过程中吸收道家之长,丰富自己的学识。”   “洪武八年,朝廷下诏命通晓儒学的僧人出仕为官。”   “经此推广,佛法经学在当时社会大受欢迎。”   “姚广孝涉猎广泛,对儒、道乃至兵家之学都颇感兴趣。”   “两人情谊深厚,交往长达二十余年,姚广孝也将席应珍视为至交好友。”   称姚广孝为妖僧,有运筹帷幄,鬼神莫测之才华的赞许。   一个和尚,不爱青灯古佛,不穿僧袍法衣。   “姚广孝虽未受官,但此次赴京让他得以与不少官宦和高僧结交,增添了其成就事业的雄心。”   “之后姚广孝又为《心经》整理图注,并将其编成图册。”   正因如此,姚广孝在同为读书人的史官或者士大夫眼中,其实是妖魔化的异类。   程朱理学近两百年的鼓吹让家天下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姚广孝却疯狂地在上面砍了一刀。   有人说姚广孝忠心为主,也有人说姚广孝贪慕名利。   “随后,姚广孝前往杭州径山寺师从愚庵智及,进修禅学。”   一心想在名利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为此不惜鼓动朱棣起兵造反。   而士大夫称其为妖僧,实则为贬低的意思。   虽然姚广孝赢得了生前身后名,不过代价却是靖难之役里累累的白骨。   却学儒参道,结交王侯,看似跳出三界,却心在红尘。   “彼时正值元末红巾军起义爆发,但姚广孝并未受到影响,只身前往古刹北禅寺,不久便离开。”   作为一个读书人,鼓动王爷穷兵黩武,生灵涂炭。   “智及认为姚广孝天资聪颖,对他颇为赏识,并向他传授了诸多佛学知识,姚广孝也因此深得佛法。”   因为姚广孝离经叛道,鼓动王爷造反,不守君臣之道。   “洪武四年,朱元璋下诏命高僧赶往南京。”   “姚广孝受命赴南京考试,最终不愿出仕,朱元璋只好于次年春天赐以僧服让他继续为僧。”   不仅仅是姚广孝离经叛道地发动了叛乱,更在于动摇了士大夫们用心维护的皇权天授的正统性。   “洪武十年,为统一思想,明太祖朱元璋令高僧注释《心经》《金刚经》《楞伽经》并推广,姚广孝于是遵令依照《心经》指导弟子习禅。”   “由于家庭再难供姚广孝读书,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选择进妙智庵,成为一名僧人,法名道衍。”   不变的是姚广孝一直不曾被儒家主流读书人所接纳,甚至被称为妖僧。   “年近而立之时,姚广孝与道士席应珍结为忘年交。”   “洪武九年,姚广孝随智及在苏州居住,每日在一间名为莲花室的房间里修习禅学,念经修行。”   姚广孝如此离经叛道,这和儒家仁爱所抵触。   “但姚广孝因病卧床不起,只能推辞。”   虽然史书对姚广孝靖难功臣的形象给予了肯定,但到了如今的乾隆年间,姚广孝的功臣形象彻底颠覆。   毕竟长驱京师,帮助朱棣问鼎天下,绝对是首功。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逝世。”   “当时诸王赴京奔丧,奏请明太祖朱元璋选取名僧为马皇后诵经祈福。”   “在高僧的推荐下,朱元璋亲选姚广孝住持北平庆寿寺,并令其跟从侍奉燕王朱棣。”   “姚广孝受命后,除在庆寿寺诵经祈福、念佛修禅之外。”   “还经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后世推测密谈内容或与靖难夺位相关。”   雍正:姚广孝好好的和尚不当,却偏要造反,其目的恐怕更多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   可以说,姚广孝是以阴谋家的的身份入明史的。   靖难之役的成功既有建文帝君臣无能,也有朱棣的运气,更大幕后的功劳则属于姚广孝的谋划。   朱棣夺取天下的第一功臣就是姚广孝,所以对姚广孝颇为看重。   不仅没有对姚广孝卸磨杀驴,反而把最器重的嫡长孙朱瞻基交给他来培养。   朱棣还让姚广孝留头发还俗,分给他房产,送给他各种美女妻妾,金银财宝。   但姚广孝拒绝了一切的福利待遇,统统不要。   由此可见,姚广孝对于这些功名利禄是毫无兴趣的。   他认为姚广孝之所以要造反,其目的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姚广孝和三国的贾诩很像,看透了一切名利权势。   姚广孝知道一旦造反,无论成败都是千载骂名。   但姚广孝不在乎,在这样的人看来,名声不过是身外之物。   姚广孝要的是过程,失败也坦然接受,成功了也就说明自己的能力,至于成果的受益者是不是自己并不重要。   姚广孝一生未婚,他用计太深,应该是怕殃及子孙。   姚广孝无疑是位阴谋家,但这个阴谋家精通佛道儒三家,超然于物外。   姚广孝的造反行为就说明了一件事,他不想辜负一生所学,就是要验证自己的能力。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重用黄子澄、齐泰等文臣。”   “复古改制,逐次削藩,并将燕王府护卫军精壮调往开平。”   “朝廷所行之策使得时为燕王的朱棣势力大减,安危存亡受到威胁。”   “于是,朱棣在姚广孝的多次鼓动和劝说下,决意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姚广孝则在幕后出谋划策。”   “朱棣依照姚广孝的谋划,暗中挑选兵将和智谋之士。”   “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地下建造隔声暗室,在燕王府地上蓄养家禽以掩盖府内动静。”   “姚广孝带领将士在燕王府后院练兵,在地下暗室铸造兵器。”   “为消除朱棣起兵的顾虑,姚广孝自称通晓天道。”   “并称朱棣秉受天命,是太平天子,不必担忧不得民心。”   “对于起兵日期,姚广孝则劝朱棣静待天兵的协助,天兵到来时,便可发兵。”   “建文元年七月七日,风雨大作。”   “朱棣见屋檐瓦片被吹至地上,顿时脸色大变。”   “姚广孝见此,便告诉朱棣这一现象是因为有飞龙在天,是吉兆的象征。”   “这一解释令朱棣和将士大受鼓舞,朱棣的顾虑得以消除,决意发动靖难之役。”   “同年十月,朱棣率兵进攻大宁,姚广孝则留守北平辅佐朱棣长子朱高炽。”   “北平被围,姚广孝依命安抚北平兵民,下令加强北平守御,击退朝廷进犯。”   “建文二年,燕军东昌之战战败。”   “姚广孝借预言稳定军心,声称东昌之战虽败,但往后的战役燕军将全部取胜。”   “姚广孝督促朱棣重振士气,整兵待戈。”   “同年五月,燕军无法攻下济南,士气衰减,兵将疲惫,姚广孝遂写信让朱棣将燕军带回。”   “因兵力有限,燕军难以长期驻守攻下的城邑。”   “到建文三年底,燕军仅占据北平、保定、永平三府。”   “当时,朝内部分宦官投奔燕军,声称京师空虚,燕军可直捣京师。”   “姚广孝得知情报后,改变战略,请求朱棣举兵南进,攻打都城南京。”   “朱棣接受了这一战略计划,于同年底率领燕军南征。”   “燕军一路上避坚击弱,于次年六月十三日成功攻下南京,建文朝廷彻底崩溃。”   “姚广孝的指挥贯穿了靖难之役的全过程,其辅佐朱棣决策,鼓舞燕军士气,最终促使燕军取胜。”   “朱棣夺权成功,从而推动了明初政治格局转变。”   张居正:永乐帝之所以靖难之役能取得成功,最大的功臣就是姚广孝。   在靖难之役整个事件过程中,他觉得姚广孝的功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姚广孝极力敦促永乐帝巩固北边重地,从而建立一个夺取胜利的坚实后方根据地。   姚广孝随永乐帝到北平后,居住在与燕府相近的庆寿寺,与永乐帝商量政事时常常屏退他人。   其二,姚广孝帮助永乐帝集结起兵的军事力量,做好战争的充分准备。   永乐帝决策起兵之前,将招兵买马的重任交给姚广孝。   命令姚广孝暗地里遴选将领,招募士兵,寻找奇人异士。   其三,在靖难之变中,姚广孝运筹帷幄,对永乐帝的最后取胜起了关键性作用。   永乐帝的后方基地是北平,而进攻目标却是京都南京。   因此,永乐帝带兵转战中原之时,委托姚广孝镇守北平,使得姚广孝在北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南京被燕军攻破后,明惠帝朱允炆不知所终,永乐帝即位为明成祖。   纵观靖难之变全过程,永乐帝之所以胜利,固然与其卓越才能有关。   但姚广孝以其高超的谋略、出众的才华,也起了关键作用。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明成祖朱棣登基,改第二年为永乐元年。”   “同年九月,大量参与靖难之役的将领获得高位厚禄。”   “因姚广孝对功名封赏无意,直到同年十月,才被封为僧录司左善世。”   “永乐二年三月中,朱棣有意让姚广孝还俗为官,钦授姚广孝为太子少师。”   “并下令要求姚广孝蓄发,恢复其姓氏姚,赐名广孝。”   “姚广孝仅接受复姓赐名和太子少师官职,拒绝蓄发还俗。”   “此后每日整装上朝,下朝则回到寺庙,延续僧侣生活。”   “同年六月,苏湖一带水利失修,夏季洪涝成灾。”   “朱棣先命监察御史高以正到当地督察,之后又命姚广孝回乡赈济,以散财得民,笼络人心。”   “时隔二十余年,姚广孝荣归故里,供奉已故父母牌位之余,向亲族近邻发放金钱和丝帛,让乡族共享荣华。”   “为协助苏湖赈济,姚广孝不厌烦劳,亲身前往各县。”   “指出县官过失,督促县官发放粮食,灾民生计问题得以解决。”   “姚广孝回京后,继续任职太子少师,受命辅导太子朱高炽和皇长孙朱瞻基。”   “朱棣器重太子朱高炽,并且有意培养隔代接班人,希望朱瞻基之后可以继承朱高炽的功业。”   “于是永乐五年四月,朱棣下令让九岁的朱瞻基出阁就学。”   “要求姚广孝和翰林内阁大臣在华盖殿东处开设讲席,往后讲学侍读的地点又改至武英殿。”   “朱棣自登基后便十分重视思想统治,持续推进史料文献的修订工作。”   “因朱棣对之前官员监修的《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不太满意,年逾古稀的姚广孝先后于永乐二年和永乐九年,受命同文官组织修订《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   “修订工作历时多年,最终成书皆令朱棣大为满意。”   “永乐十年,姚广孝回看早年所撰《道余录》,将之重新抄写后对外流传。”   “其文经流传后,对明清两代产生深远影响。”   “《道余录》全文从佛教立场出发,引用史实和佛儒两家经典对二程、朱熹等人排斥佛教的说法逐一辩驳,以求儒、道、佛三教共存。”   “但碍于当时社会奉行程朱理学的传统,《道余录》在明清两代饱受诋毁。”   姚广孝:我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却不能被家乡人理解。   这些年来,他拒绝了皇上无数次的封赏,一个人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感受到了被抛弃的痛苦。   不是被皇上抛弃,而是被家乡的亲人抛弃。   皇上登基后的第二年,时任太子少师的他衣着光鲜地回乡省亲。   他是朝廷重臣,一路上都受到地方官的热烈欢迎和奉承拍马。   可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衣锦荣归的弟弟还乡,唯一的姐姐却没有跑出家门迎接。   当他兴冲冲地朝姐姐家跑去的时候,发现姐姐家的门关得很紧。   他从邻居的口中知道,自己的姐姐是在家的。   但是,邻居们不知道,为什么他姐姐关着门不见他。   对于这个原因,他心中是知道的,那就是因为他在姐姐眼里是助纣为虐的人。   不仅如此,他年轻时的好朋友也关着门不愿相见。   好友只托人捎了几句话,大概意思是,穷人不与富人相交。   其实他非常明白,好友不是说自己不配与富人相交。   而是说像他这样暴富的人不配与好友相交,因为他的富和贵来得都不正,充满着血腥。   想想皇上执政之初,大开杀戒,动不动就灭人的族。   他也曾劝皇上减少杀戮,可皇上不听,这难道是他的错吗?   他也曾告诉皇上,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不能杀。   可是,皇上灭了方孝孺的十族,这也是他的错吗?   故乡的拒绝给了他很大的打击,自此以后,他白天穿官服,照样上朝,晚上就换上僧服,吃斋念佛。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不能上朝,居住在庆寿寺中。”   “朱棣数次前去探视,赐金唾壶,并问他有什么要求。”   “姚广孝想到僧人溥洽被关在牢里已经很久了,希望朱棣能赦免。”   “当初,朱棣进入南京,有人说建文帝装成僧人逃走了,溥洽知道这件事。”   “有人则说建文帝藏在溥洽家里,朱棣便以他事为由禁锢溥洽。”   “而命给事中到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一直都找不到,溥洽被下狱已有十余年。”   “直到这时,朱棣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马上下令将他放出来。”   “不久,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   “朱棣废朝二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姚广孝,追赠他为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   “永乐二十二年,对姚广孝极为尊重的朱棣在北征途中死去。”   “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   “姚广孝曾在靖难之役中辅佐朱高炽坚守北平,后来又实任太子少师之职,辅佐太子朱高炽留守南京监国,朱高炽对姚广孝也是满怀崇敬之情。”   “朱高炽继位为帝后,再次对姚广孝给予表彰。”   “洪熙元年为姚广孝去世七周年纪念日,朱高炽亲自撰写祭文,并特命将姚广孝配享明太宗庙庭。”   “配享太庙,应是姚广孝作为朱棣谋臣的最大荣誉。”   “通观明太祖,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名单中,十六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   “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太庙者,仅有姚广孝一人,由此可见姚广孝在明初的特殊地位。”   朱棣:姚广孝临终之前请求朕赦免溥洽,朕不忍心拒绝。   在姚广孝时日无多的时候,他亲自前去探望。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借助姚广孝的和尚身份帮忙。   应天被攻破后,朱允炆一把火将皇宫给烧了。   朱允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朱允炆去向的谣言越来越多。   其中的一个是朱允炆没有死,他的主录僧溥洽秘密安排,将他送到某个安全的地方。   朱允炆的藏身之地,有很大的可能是在寺庙里,因为溥洽是和尚。   他下令明察暗访,将天下的寺庙都给搜遍了,还是没有找到朱允炆的下落。   这个时候,他就只能请求姚广孝帮助。   修撰《永乐大典》的时候,他就请姚广孝出山相助。   表面是修撰《永乐大典》,真正的用意是查访朱允炆的下落。   《永乐大典》中有一部分涉及佛家的著述,如果要写,必然请天下的有道高僧。   朱允炆是皇帝,藏身之处必然受到至少一个得道高僧的庇护。   如果能请那位得道高僧前来,他一定可以查到朱允炆的下落。   可是,《永乐大典》修好了,他仍然没有见到庇护朱允炆的得道高僧。   朱允炆的下落,至今还是一个谜。   所以在姚广孝临终之际,他跑去探望姚广孝,也是为了问清楚朱允炆的下落。   最后,姚广孝郑重其事地向他提出一个请求,放了溥洽。   他当时看着姚广孝,脑中思潮起伏,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传言溥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可是却什么都不说,他也不知道溥洽是否知道。   他那时看了姚广孝一眼,姚广孝的眼神仿佛是说放心没事的。   确实如此,姚广孝单独见过溥洽。   但关于他们见面后的谈话,姚广孝也是什么都没告诉他。   他觉得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溥洽对姚广孝说了朱允炆的下落。   否则,姚广孝不会在临死的时候,请求他放了溥洽。   由此而论,溥洽出去后,可能不会为他的统治带来麻烦,否则姚广孝就不会劝他放了溥洽。   既然姚广孝都相信溥洽,他也只好选择相信。   再说了,这是姚广孝的临终之求,他也不忍心回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