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隆万之变

890条件

隆万之变 平行空间来客 5110 2024-10-13 10:49
   大明朝是如何立国?   那就是驱逐北元,恢复汉人山河。   而在坐稳江山后,明太祖和明成祖都是数次北伐草原,为此不惜耗尽国力又是为何?   那是因为,在明皇眼中,蒙古人始终都是大明的威胁,他们时时刻刻不对着新生的帝国虎视眈眈。   实际上,在蒙古人被驱逐的数十年里,蒙古人最大的目标就是卷土重来,饮马长江。   可以说,从大明立国起,就一直把铲除草原势力看做最为重要的任务,去全力完成。   明太祖第一次北伐是在洪武三年正月至十一月,为肃清胡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   元惠宗自北逃上都后一直逗留在明的边境地区,并二次南侵以图夺回原来的大都复辟。   洪武二年六月,元惠宗迁都应昌府,和位于燕山的大都不过两三天的马上路程,形成了实质性的军事威胁。   明太祖鉴于北宋末年燕山一带在两年之内得而复失的前车之鉴,决定北征消灭北元。   明军此次北征,明军大获全胜,元朝在近塞的残余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   之后的数次北伐,都是针对宣府、宁夏等明朝边境附近残存的蒙元势力,逐步把靠近大明的蒙元势力驱逐。   而在这些战争中,朱元璋也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铲除北元,但是因为骑兵的机动性,虽然取得大胜,但残余势力很快就能逃出明军的围剿。   明军,虽然在这个时候已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但军队的主体毕竟还是以步兵为主。   朱元璋发现蒙古人在草原上滑不溜秋很难聚歼后,又顾忌每次出击庞大的消耗,所以逐渐缩小了明军北伐规模,而明军出击的距离也更远。   实际上,这个时候朱元璋虽然依旧没有放弃彻底消灭北元的打算,可更多的还是希望驱逐,让他们里大明边境远一些,更远一些,甚至如当年匈奴人那样,往西方驱逐。   之后的明成祖北伐,目的其实和朱元璋类似,只不过除了驱逐北元保证帝国安全外,还有夸耀自己武功的目的。   毕竟不管朱棣如何洗,他都是靠篡位登上的帝王之位,有些不正。   就如同唐太宗李世民般,因为得位不正,所以即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   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说到底,两个皇帝其实都是一样的操作。   大明和蒙古人的对立,可以说是发自骨子里的。   虽然内阁阁臣都以为,就大明当下的情况是不适宜继续维持对峙的局面,希望能缓解边境压力,节省军费开支,缓解财政困境,隆庆皇帝不是傻子,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或许在登基之始,他并不明白大明这个家不好当,可是毕竟这么多年皇帝做下来,其实对钱财的重要性也是深有体会。   但是他也要考虑到大明立国后对蒙元的一贯态度,如果轻易就改弦更张可能造成的巨大影响。   这就是魏广德现在对隆庆皇帝心理的分析,既想和解又担心国内反对之声太盛,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皇权稳固。   而在刚才,内阁几人分析此事时,魏广德“不经意”间就透露了这点想法。   所有表达对态度的奏疏,都是被隆庆皇帝留中,所以很有可能,最后让皇帝下定决心的就是看那边支持的人多。   现在听到李春芳重提先前魏广德的猜想,高拱只是思考片刻就答道:“此话有理,最关键此时若真看朝臣的意见,我等阁臣这五票算是投不出去了。   因此,我们更要拉拢每一个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和勋贵,以获取他们的支持。”   之所以这么说,其实高拱已经是按照皇帝召开廷议的模式来对待此事。   在明朝,处理政务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圣裁、阁议与朝议。   圣裁即“宸衷独断”,是皇帝个人进行决策,这种方式在传统和法理上都是最重要的决策方式。   明代的内阁在初期也是皇帝的非正式的顾问机构,与以前的尚书、中书、枢密等性质相似。   之后,内阁逐渐成为正式的机构,但其主要任务仍然是为皇帝提供咨询,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明代初年皇帝经常参加内阁的集议,但自成化以后就基本上不参加了,只有孝宗还偶尔召见阁臣。   在明代,章奏的转呈与皇帝的批答乃至于最后发抄生效,都必须经过内阁,内阁进行票拟时,阁臣要集议,即阁议,形成共识。   自英宗之后,皇帝怠政普遍,内阁的票拟成为皇帝决策的最重要依据。   虽然内阁票拟须经皇帝批红方能成为决策,但没有内阁票拟的中旨传出被视为不符合程序,六科可以封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皇帝只是执行了阁议的决定。   中国向有“大事必集议”的传统,即君主和大臣集体议论国事,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秦汉时期已发展出了一套皇帝和羣臣讨论决策的机制,这种机制到了唐代更加成熟,到了明代已经发展成为廷议,也就是集议。   根据决策的内容、参与人员和集议地点的不同,有朝议、阁议、廷议、部议等形式,但其实都算廷议的一种。   其中部议主要是六部将皇帝交付的有关本部的奏章,进行部内的讨论和议决,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阁议主要讨论超越六部和九卿职权所辖的政务,提出对策,大致而言,阁议讨论的是国家日常政务中出现的问题。   更为重大的决策则须提交廷臣集议,即朝议、廷议。   所有这些集议的结果都需上奏,由皇帝做出最后裁决。   做为商议重大机要决策的廷臣,则是指朝会上有资格进殿的那一小拨人,也就是朝廷三品以上文武官员。   虽然不管是廷议还是阁议,最后的结果都需要皇帝“圣裁”,但因为明朝中后期独特的政治体制,皇帝对于阁议和廷议的结果,一般都不会反对,而是会选择认可,因为这代表朝廷的决议。   应该说,魏广德做出皇帝可能希望通过廷议来确定对蒙古的态度,对内阁几人来说都是最为不利的结果,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在这件大事上发挥作用。   但是廷议的结果,也是最有效的,封堵朝臣嘴巴的。   因为一旦一项事物由廷议得出结果,其他官员,甚至是科道言官都必须闭嘴,只能无条件接受廷议的结果。   就算有意见,也只能保留。   连高拱都认可了魏广德的猜测,张居正和殷士谵自然也不会有怀疑,于是内阁诸人都知道,在皇帝正是下令廷议前,他们只能尽可能多的拉拢支持他们的官员,保证在廷议时能获得胜利。   而此时,宣大总督王崇古派出的使者鲍崇德也走进了一个戒备森严的大营,大营的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蒙古包。   但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新奇的,蒙古人的大营都是一样的,首领的营帐往往就是整个大营里最豪华、气派的营帐,而且往往也是选择扎在大营的中央,这样便于他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   但是这个蒙古包则有些不同,和一路走来看到的帐篷类似,都是白色为主色,但这里的屋顶并不是常见的白色、蓝色,而是金色,这是至于草原上的大汗才可以使用的颜色。   而且,就在这个蒙古包前方还竖立着一杆黑色大纛,充分体现出这里主人的不凡。   鲍崇德看到眼里,不由得咽了咽嘴里的唾沫,他知道即将见到的人就是他此行的目标人物,蒙古大汗阿勒坦。   穿过周围精壮的蒙古侍卫人群,随着前面带路的那人,鲍崇德走进了这个巨大的金色蒙古包,而他的随行人员则只能留在外面,被一群蒙古侍卫包围着。   在随行几人心惊胆战的时候,鲍崇德也终于看到了俺答汗的容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常年北地生活让他满脸的皱纹,虽然双目依旧有神,但早已不是二十年前那个意气风发,带着部下横扫大漠,劫掠京畿的英雄模样。   是的,在鲍崇德眼里,这个让明人闻风丧胆的俺答汗只是一个垂垂老叟而已。   “明国使者鲍崇德见过阿勒坦汗。”   既然已经见到了阿勒坦,鲍崇德当即上前两步抱拳作揖道。   看到明国使者向他行作揖礼,俺答汗眉头就是一皱。   实际上,蒙古人拜见他这个大汗,正式场合都是行跪拜礼,平时则是左单膝下跪,右手握拳抵肩。   而营帐里的蒙古贵族和护卫也看到鲍崇德对他们大汗的行礼,当即就感受到极大的不尊重,都是跃跃欲试想要出来教训眼前这个明人。   甚至有性急侍卫,手已经放到腰刀刀柄之上。   阿勒坦虽觉得对方有些失礼,心中不快,但心中更加顾念的还是在大同的孙子,叫鲍崇德来见他,就是因为传来的消息说,明人使者就是来告诉他把汉那吉情况的。   于是挥挥手,制止了一众蒙古人想要出手的动作。   “鲍崇德,明国皇帝派你来见我,有什么要说的,你就说吧。”   俺答汗随意的说道。   “大汗,本官并非皇帝所派,乃是奉宣大总督王崇古王总督之命,前来拜见大汗,告知把汉那吉王子信息的。”   鲍崇德马上就开口回道,并指出俺答汗的错误,免得让他会错意。   “宣大总督王崇古?不是陈其学吗?”   上次他亲帅蒙骑袭击大同,就已经知道这时候宣大总督是叫陈其学,才半年多时间,怎么明国就换人了?   更换总督和换帅一样,对俺答汗来说就是了不得的军国大事,所以瞬间让他暂时放下了打听孙子的消息。   “陈总督数月前已经调任京城,现在宣大总督乃是王崇古王大人,原三边总督。”   鲍崇德快速答道。   俺答汗闻言皱皱眉,以为是以为年初一战,陈其学得到封赏回了大都,那里会知道实际是受人排挤调回去的。   “好吧,既然是王总督让你来的,那伱就说说吧,本汗听着。”   俺答汗笑笑,继续毫不在意的说道,不过双手已经悄悄抓紧了椅子扶手。   于是,鲍崇德就把把汉那吉降明,从他进入败胡堡开始,到方逢时派出亲兵把人又护送回到大同城内,官府专门在城中找了一处大宅用来供其居住,提供良好的膳食等一一说明。   听到鲍崇德说大明对把汉那吉一行人的礼遇,俺答汗第一反应自然是不信。   毕竟两边的关系而言,能够不把自己孙子关入牢里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善待他们。   不过他仔细观察了鲍崇德言行,看上去也不似作假。   实际上,为了准备这次出行,在鲍崇德没有领到命令前,王崇古就已经开始做了准备。   在他和方逢时定下三策后,就已经把几个人选派到了把汉那吉身旁,让他们能够和他接触,这样才能知道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   于是,这次鲍崇德所讲把汉那吉在大明的生活过程,全部都是按照他亲眼所见来说。   虽然到了后面,他的讲述不时被俺答汗打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只回答知道的,而对没有看到的则是直言“不清楚”。   等鲍崇德说完把汉那吉这段时间的生活情况后,俺答汗虽然心中依旧有些许怀疑,但确实从鲍崇德的话里找不出值得怀疑的地方,也就有些信了。   “那你们王总督打算什么时候把我孙子送回?”   等鲍崇德介绍完情况后,俺答汗就直接了当的问道。   “回禀阿勒坦汗,王子是自愿来到大明,所以王子的去留不是王总督可以做主的,而得看他自己的本意,还有本国皇帝陛下的意思。”   鲍崇德开口解释道。   到了现在这个层次,把汉那吉就算想走,在没有皇帝旨意的情况下,王崇古都不可能放任他离开。   “如何让明国皇帝同意他回到草原?”   俺答汗不是傻子,知道这是明国人想要提条件,于是索性放开来谈。   虽然鲍崇德说孙子在明国过的很好,可俺答汗却不会相信这些鬼话。   就算现在是真的,但那也是在把汉那吉还有价值的情况下才会如此,若是以后失去价值.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