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

第3章 时代局限性

   嬴政之所以一再提及迎归太后一事。   其实是因为他的内心无比纠结。   就连他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朝令夕改,复迎太后。   诚然母子过往旧情,时常历历在目。   但……   嬴政很清楚,最近发生了太多的事儿,自己心中的郁结,绝难解开。   “小赵啊!”   许尚饶有兴致的道:“我需要先问问你,对于儒家和法家,你大概都有着怎样的看法。”   嬴政闻言立即道:“夫子,我觉得儒家的大道理有很多,可真正能够强国、强兵的国策律例,却少的可怜。因此我亦推崇法家,唯法至上!我大秦也正是因为商君变法,方才拥有了今日之国力!”   嬴政十岁归秦,十三岁登基成为秦王,二十二岁加冠亲政。   这期间的十几年。   他每时每刻都在潜心学习百家思想。   所以。   嬴政对于儒家和法家的见识,理当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但他现在的身份是小赵,肯定得藏拙一点儿。   “小伙子,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许尚抬手饮下一口浊酒:“首先,迎归太后一事,与【忠】没有任何关系,主要得彰显【孝】和【礼】!”   “儒家的核心理念可用四字总结:【亲亲尊尊】,说白了就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把道德融于秩序阶级之中!”   “因此,儒家便有了【九州子民】,【父母官】,【万民君父】等概念,同时这些概念又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进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礼法秩序架构。”   ……   宗法制。   同宗、同姓、同源的一种阶级制度。   围绕的是先祖祭祀为核心。   进而聚拢出一个宗族群体。   如此。   父子,族父,父母官,万民君父。   每一层关系的递进,都是用血脉道德亲情进行洗脑式的捆绑。   能够深深的根植进人之灵魂!   “夫子,您说的这些儒家至理,我都是懂得的。”   嬴政思索道:“但……就拿鲁国举例,号称孔孟之乡,周公之封国,乃是典型的儒家教化之国。”   “然而每一任鲁君,却都在礼法的框限之下,变得庸弱不堪,与摆设无异!”   “鲁国的国力更加不用多提,直至楚考烈王挥军压境,鲁国无力抵挡,最终绝嗣。”   “至于泓水之战中,死守周礼的宋襄公,就更加不用多提了……”   ……   宋襄公,春秋小霸。   同样也是面对楚军。   敌人半渡不攻。   敌人阵型未稳不攻。   宋襄公谨遵战争礼法,代价就是人死国灭!   而鲁国也正如嬴政所言。   在儒家礼法的框限下,任何鲁国君主都会被磨平棱角,成为废物一般的雕像摆设。   “哈哈哈,看不出来你小子对于春秋各国的历史还蛮了解的嘛!”   许尚咧嘴一笑,道:“你说得对,鲁国在礼法的框限下,食古不化,每一任鲁君都是庸弱不堪。”   “但……小赵啊!你也不得不承认,即便鲁君庸弱成那般模样,鲁国的实权大臣,却依旧不敢造反。”   “包括鲁国的民众,无论面临怎样的动荡,他们也几乎没有揭竿而起者。”   “这就是儒家教化的可怕之处,亦为可用之处……稳君权传承,固社稷民心!”   ……   凡事都得多角度的去看。   有其一,便会有其二。   儒家不可能全都是缺点,也不可能全都是优点。   身为当代之人。   理当尽可能的去除糟粕,留其精华,以求万世治安事。   看待青史大贤,若是纯粹的唯结果论英雄,等同于固步自封。   鲁国最初乃是周公的封地。   周公制礼。   涵盖完善了周礼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等等。   井田:在经济税收层面,分作公田、私田,使民不失耕。   宗法:明确大宗、小宗之差。   再根据身份和血缘,定论出长幼、亲疏、尊卑。   民众见到家中长辈,族中长者,国家士卿,都需要遵从相应的礼仪准则。   直至随着时间的推移。   方才慢慢演化并完善出了整体的宗法制度架构。   最后是周礼……   明德慎罚,典章引之。   制礼作乐,德化天下。   周礼代表了礼乐祭祀,意味着周公舍弃了商朝的人祭。   另外。   乐,最开始并没有音律大雅之意。   而是指快乐,男女欢愉。   商朝的祭祀,除了人祭,还有社祭,意为通过群体性的男女爱欲之欢,进而达成取悦鬼神的目的。   而周公的制礼,重构了祭祀的礼仪秩序,并确立了礼乐之庄严。   功绩是有的。   礼法的优点也是有的。   “夫子高见。”   嬴政闻言拱手一礼。   他必须得承认,对于儒家确有偏见。   现有许尚的一语告诫。   嬴政也开始从心底重新审视起中原儒家。   接下来。   许尚开始了一饮一啄。   待品酒完毕。   他才继续道:“我们再观齐国,经济开放,商贸繁荣,文化也相对鼎盛,赫赫有名的稷下学宫,便坐落在齐国临淄。”   “不过,田氏代齐,举世皆知。姜太公所留下的姜氏一脉,止于齐康公……”   “田成子的四世孙:田和继位后,立马就把齐康公迁到了海上。”   “美名其曰,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实际上,就是把齐康公流放海岛,活活饿死。”   “后续是田齐伙同三家分晋的韩、赵、魏,迫使周王室承认他们的正统法理性,战国纷乱方才彻底掀开大幕。”   ……   齐国乃是姜太公的封地。   太公与周公不同,姜子牙暮年方得文王赏识,行事向来不拘一格。   故,姜太公于齐地实行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政策,礼法只用于约束卿大夫。而当地的东夷人,则依旧遵从过往的习俗。   再加上齐地靠海,东夷人的冶炼技术和手工业都相当发达,商贸经济自然能够得到蓬勃发展,进而让齐国成为春秋首霸。   反观鲁地却在礼法的框限下,各种固步自封……   齐鲁之地,紧挨相邻,本为一家。   然而。   比邻之地。   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两项制度。   最终导向了南辕北辙的两个结果。   “夫子,我明白了。”   嬴政深吸一口气,道:“齐国过于开放,缺陷就是国家王权交接风险很高,难以防范田氏代齐的篡权夺位之事发生。”   ……   齐地,商周时期本是东夷人的领地。   纣王帝辛的首要大敌,便是东夷人,奈何却被姬周捅了腰子。   那么问题来了。   凭啥姜太公的封地能在富庶的齐地呢?   原因很简单!   姜子牙擅杀伐,老将锋锐犹在,周王室让其坐镇齐地,为的就是震慑彪悍的东夷人。   那比邻齐地的鲁国有东夷人嘛?   自然是非常之多。   即:齐鲁之地,基本上都是彪悍的东夷人。   但儒家之礼,就是能够把原本鲁地的野蛮东夷人,教化的服服帖帖……   “没错!若是过于因循守旧,以礼治国,稳肯定是稳的,却无法强大。”   许尚侃侃而谈的道:“如果过于开放,像齐国那般……齐襄公和自己的亲妹妹都能公然搞到一块儿,视礼法于无物,臣民自然心中毫无敬畏。”   春秋四大妖姬之一的文姜,容貌艳丽,生性奔放。   其夫君乃是鲁桓公,从小在礼教的环境中长大,标准的庸弱之主。   后来两国邦交之时。   鲁桓公被自己的大舅哥齐襄公给绿了,这……再怎么老实人也忍不了。   于是。   鲁桓公上前理论,却被齐襄公麾下的力士拉断肋骨而死。   如此便可看出……   齐国王族都敢公开式的罔顾人伦,可见当地的东夷民众更是什么都无所谓,一切都按照风俗率性而为。   “另外。”   许尚略做回忆的道:“有传言记载,太公与周公存在一次经典的会面谈话。”   “周公亲尊崇礼,姜太公驳斥礼法框限腐朽,定会使鲁国走向衰弱!”   “姜太公举贤尚功,周公则表示齐国后世必定王权传承根基不稳!”   “不得不说,两位大贤看的都很深远,却依旧难逃自身所处的时代局限性。”   ……   时代局限性。   就像千古一帝如始皇。   其也万万想不到,大秦会二世而亡。   人们或许能够看清他人的命运。   唯独对于自己……身在局中,难免一叶障目。   而许尚属于特例,毕竟他具备的是横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眼界格局!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