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雍正的勤政
朱元璋拍了拍玄烨的肩膀,一脸过来人的姿态劝他:“年纪大了,就不敢对那些人动手了?你看咱年纪大了,杀起人来照样不手软。” “咳咳,还是说说胤禛未来做了什么吧。” 一群皇帝和太子也在听着,毕竟是十几个清朝皇帝里唯一一个获得好评的皇帝,肯定也有一些治国政策是可以用来借鉴使用的。 “首先就是打击贪官污吏,整顿吏治,先让雍正一朝的政治风貌焕然一新,出现不敢贪,不能贪的现象。” 这一举动让朱元璋点了点头,他喜欢这个。 “而这些只要是开明的贤君,都是要达成的一点,接下来重点来了,那就是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因为吧,纳税这东西,跟那些当官的或者地主都士绅没什么关系,因为他们都不交税。但是雍正皇帝却告诉你这行不通,此一举动废除了官员,地主免税的特权,他们也必须缴纳赋税。” 朱元璋一拍大腿,道:“这个政策咱喜欢。” 而看着光幕的那些有权有势的官员,地主都愣住了。 那些泥腿子要交税,他们居然也要交税? 而那些百姓看着光幕也愣了。 那些地主老爷也要交税了? 你雍正皇帝是怎么敢的? 康熙皇帝知道这个政策一出来,胤禛在史书上的骂名估计是跑不掉了。 得罪了这些人的利益,史笔偏偏还被这群家伙掌管,他都能想象到未来这一两百年自己老四肯定遭受了许多莫须有的骂名。 这风评也就是到最近才变好的,毕竟谁能想象到,蹦出来个是真真正正以民为本的时代。 而不是那些所谓地主官员把控的时代。 “还有摊丁入亩,雍正皇帝彻底废除了华夏两千年来的人头税,查询土地,按亩均摊赋税,钱多地都得多缴税,钱少地少的少缴税,这么一搞,直接让那时候的农民压力减了不少,人口也开始实现爆炸性增长,乾隆六年,人口突破了一个亿,乾隆五十七年,人口突破三个亿,道光十四年人口突破四个亿,彻底奠定了华夏人口大国的基础。” 这孩子的确有胆魄,有能力! 摊丁入亩也是妙招啊! 废除了人头税,钱多地多的多缴税,钱少地少的少缴税,他们都要感叹这雍正皇帝虽是女真人,但是这施行出来的政策却是利国利民之策。 这异族皇帝当真也不能小觑,在天底下,不管是哪个种族都不缺人才。 而地主官员们更加怒不可遏了,雍正皇帝这么一搞,无疑是在给他们身上用刀子割肉,还是钝刀啊,一刀下去起码要他们半条命的那种。 “还有火耗归公,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官员们提出来的理由多种多样,所以当雍正接手国库的时候,钱粮绝对可以说是严重亏空。” 玄烨脸红的将脸撇到一边,应该也有他一部分锅。 “火耗归公,就是根据各省情况,将火耗比例数额固定下来,大致是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个别省份定得更高一些。归公的火耗银两,主要用于各官养廉和拨作地方政府公用经费、填补亏空。这三策,让雍正皇帝不仅成功扭转了康熙皇帝晚年怠政造成的糟糕局面,还攒下来了大量的银两留给了下一任继承人,也就是乾隆皇帝。” 这三策,的确了不起! 嬴政也是为胤禛感到了惊艳,回头再看看扶苏。 哪怕对方是个异族皇帝,你也可以学学的嘛。 朱元璋也是被胤禛的政策而对其刮目相看了。 康熙年间。 一众兄弟看的更是各个竖起了大拇指。 老四,你厉害! 就连太子胤礽也要为这三策鼓掌。 太厉害了。 不过要是敢这么做,骂名肯定少不了。 而各个地主士绅已经气的眼都红了。 这不完蛋了? 利国利民,可不利他们啊! 拿他们的血肉去喂那些泥腿子? 他胤禛是真的够胆。 而那些百姓们已经一个个听的开始欢呼起来,这么听来,他们未来的好日子要来了啊。 不用按照人头交税,可以多生几个娃娃了。 “哦,这里是养心殿,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当我看到雍正皇帝的作息表的时候,我真觉得那句他是活活累死的是一点都没说错。” 诸葛阳搜出雍正皇帝作息表。 凌晨3点至4点,雍正起床,洗漱,准备上朝。 凌晨4点至5点,雍正穿衣,准备上早朝。 凌晨5点至7点,雍正主持朝会,听取大臣们的汇报。 7点至8点,雍正吃早餐,主要是清粥小菜和各式点心。 8点至9点,雍正去慈宁宫给皇太后请安。 9点至12点,雍正批阅奏折召见大臣商讨国家大事。 12点至13点,雍正吃午饭喜欢吃素菜,四菜一汤。 13点至15点,雍正午休。 15点至18点,雍正继续工作,批阅奏折,召见大臣。 18点至19点,雍正吃晚饭。 19点至20点,雍正礼佛,祭拜神灵。 20点至22点,雍正与嫔妃相处或直接睡觉。 一年只有生日、元旦、冬至这三天放假,其余每天都是这个作息表。 “他继位只有十三年人就没了,看看这个作息表,就能知道他五十八岁死了一点都不意外,真把自己累死的。” 这个作息表,认真的吗? 一天就睡这么点时间? 嬴政,朱元璋更加欣赏胤禛了。 如此勤政,不错,不错。 同为能做出成绩的卷王,他们看胤禛是越看越顺眼。 而朱由检简直想哭,同样的勤政,同样的卷,为什么他就给自己玩没了? “他也不是没缺点,不会打仗是个问题,不过他懂得及时止损,这就挺好的了。至少不会怒而兴兵。” 玄烨摸着下巴,他开始思考未来要不试试让胤禛来接手皇位。 算了,后面再考虑吧。 胤礽也没犯什么大错,而且也是自己用心培养的太子,就因为这事儿…… 对太子有些不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