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41.内圣外王
春风扬柳,布谷啼叫,提醒人们要应着农时开始播种。根据祖制,每年这个时候皇帝要亲自扶犁以示劝课农桑。左战自然不会拒绝这种好事,四五岁起他就跟着父母下地捡麦穗、割草,深知粒粒皆辛苦。众人见他有板有眼的扶犁驱牛竟是行家里手,纷纷长吁短叹,叫苦不迭。 远处草青叶绿,河边传来牧童的笛声悠扬婉转,左战听来恰似春的生机。那些大臣可没有他这么好的性质,莫说年龄偏大的老臣,就是正值壮年的官吏也多是四体不勤,此时早已上气不接下气,浑身酸疼。 左战看着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暗想这种人如何能做好父母官。这些农活你可以不去做,但起码得懂吧!基于这点他故意在皇庄停留了五天,一是想让这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体会一下老百姓的艰难,二是借机考察那些优秀的干吏委以重任。白天他与众人一边劳作一边听老农讲授庄稼地里的知识,夜里则研究在全国的一千四百多个县设置责任田。从心理学上讲这叫从众效应,朝廷重臣都快累成狗了,底下的刀笔小吏还敢清闲? 等折腾的差不多了,此时军机处早已拟好了奏折,第一时间呈送到他的手中。原来据山东巡抚赵彦的密报,闻香教的王好贤、徐鸿儒暗中联络,煽动教众造反。其中山东的徐鸿儒势力最大,盘踞在水泊梁山一带建立伪政权,攻取京杭运河的渡口夏镇,切断了朝廷南北漕运的通道。 按照兵部的意思,建议启用原陕西三边总兵杨肇基为山东总兵,自慕乡勇镇压这次起义,说白了这种小规模的叛乱司空见惯,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左战一开始也没放在心上,认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是新科进士蒋德璟的那篇《得道者多助》让他改变了想法,其中“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未有去所助能立者”这句发人深省。 见皇帝食不甘味,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张嫣甚是心疼,不无埋怨的问道: “圣上以中兴盛世为己任,凡事亲力亲为,征辽东、访灾区、躬农事,样样都是明君的风范,如今为何忧心忡忡?” 左战心想后宫不得干政是铁律,但张嫣出自农家肯定另有一番见解,不妨通过她得到一些启发,于是笑着问道: “爱妃过誉,朕还担不起明君二字。你入宫之前,在民间可曾听说一些关于朝廷的传闻?” 那张嫣本是心地仁慈之人,更将左战视为生命来珍爱。眼见他忧思神伤,一时激愤的说道: “圣上英明睿智,所见所闻定是比臣妾要多得多。不过臣妾尚在老家时,常见地方官吏横征暴敛,根本不顾百姓死活,一遇天灾便赤地千里,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卖土地,大户人家便趁机与官府勾结压价盘剥。等百姓无地可卖时只能流离失所,在生死面前活下去是最实在的,谁给饭吃他们就会跟着谁,连易子相食都做的出来,还有什么不敢的。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任何农民起义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一顿饱饭。左战听闻如醍醐灌顶,似乎已经找到了解决明末农民问题的那把钥匙。自古只有官逼民反,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时,愤怒就会如洪水决堤般肆虐。 勤政殿内,军机处和内阁的骨干列席而坐,一边是孙承宗、熊廷弼、戚昌国、袁可立、赵率教、陈策、孙传庭,另一边是方从哲、韩爌、杨涟、叶向高、黄克缵、阎鸣泰,帝师范景文、来宗道仍然列席参加,曹化淳、方正化作为皇帝的秘书负责记录。 这套班子堪称当前大明王朝的最豪华阵容,左战不免得意的环顾四周,这才开口问道: “鲁西南的情况如何?” 由于朝廷刚刚清洗了一批参与军饷、赈灾贪腐的官吏,钱谦益、周应秋更是被枭首示众,众人心有余悸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生怕落得个渎职的罪名。作为新晋的内阁次辅,韩熀坚决反对兵部的建议,正义凛然的说道: “孙尚书反应迅速,布置得当,不愧是一代名将。可依臣所见,启用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并不稳妥,一来此人已致仕多年军中威信不高,二来让他自慕乡勇更是杯水车薪。 我朝虽然周边战事不断,但真正的农民起义还是第一次发生,如果处置不当便会引起四方响应。《荀子•王制》里曾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圣上断不可轻视了内部的暴乱。” 左战听闻一阵狂喜,心想这韩爌目光独到惊世骇俗,不愧是一代贤臣,他的见解与自己内圣外王的治国思路不谋而合,于是鼓励他继续说下去。那韩熀也不矫情,接着说道: “闻香教兴起于宋朝年间,一直活动在贫苦地区,我大明朝开国以来也是屡禁不止。我们应当对其反思,究其根源是北方连年灾害,加上地方官吏盘剥,百姓生活疾苦,为了一口饭吃不得已任凭奸邪之人摆布。” 韩熀将农民起义的根源归结为官吏昏庸,曾在山东监督赈灾的户部尚书杨涟自觉脸上无光,主动请罪说道: “启奏圣上,去年微臣作为钦差巡视山东,只有鲁西南未曾亲临反而酿成今日之祸,臣难辞其咎。可是臣以为目前推行的新政乃治国良策,对于安置流民,恢复灾区生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不宜派大军围剿,对其招抚即可。” 杨涟到底是书生之见,想法未免过于理想化。没有武力作为后盾的招抚都是瞎扯淡,更何况招抚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来的。左战听他主动认错,并没有苛责他的意思,拍板说道: “立刻调任登莱巡抚袁可立为山东总兵,率两万新军直攻贼巢。李如柏、李如桢率两万辽东铁骑、秦良玉率五千白杆兵、陈策率三千戚家军协助围剿,防止贼兵四散。此仗尽量劝降百姓,由赵彦负责迁徙至辽东交给袁应泰安置。至于徐鸿儒等贼首,本着首恶必办的原则,枭首示众,灭其九族。” 众人领命而去,只剩左战独自留在座位上思考这个计划的疏漏。山东为圣人之乡,民风淳朴憨厚,百姓勤劳善良,堪称全国的楷模,自古便有山东安天下宁的说法。可是鲁西南地区的确过于贫苦,不如借着这次机会由国家资助他们前往关东拓荒,同时将李如柏的辽东铁骑留在当地。这些辽东兵一直与女真人在暗自勾结,走私军用物资,出卖军事情报,实为一颗尾大不掉的毒瘤,这样安排也算是杯酒释兵权,对得起李成梁和李如松的在天之灵了。 这个计划的关键是能否快速平息叛乱,然后妥善安置流民,一来震慑其他不法之徒,二来让百姓们看到生活的希望,所以除了派出大军征讨,左战还增派内监和锦衣卫到山东各地监督以工代赈和一条鞭法的推行,尽快将土地分发到百姓手中,同时借给他们耕牛、农具和种子等。通过朝廷的赈济和自身的努力来解决温饱问题,只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谁会跟着妖人作乱。 深夜的诏狱恐怖阴森,王好贤浑身血迹斑斑的带着重枷跪下堂下。多日前他在北直隶的蓟州密谋造反,被戚兴国提前破坏,并将一干重犯捕获归案。为了审问他的余孽以及与徐鸿儒的联络方式,戚兴国不得不采取点非常手段。 看着血肉模糊的王好贤,左战并没有一丝的恻隐之心,略带调侃的问道: “王好贤,你父亲王森先前就因传播邪教煽动造反而被斩首示众,如今你又重蹈覆辙,住进了曾经关押王森的那间牢房,真可谓子承父业!” 王好贤面部狰狞,完全不像吃斋念佛之人,只是被那百十斤重的大枷压着,没了当初叱咤风云的骄横之气,过了好长时间才开口说道: “成王败寇多说无益,要杀要刮悉听尊便,何必在这里逞口舌之快。” 左战并没有把他当回事,更不在乎他说什么,微微一笑继续问道: “闻香教本是你父亲所创,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教义,期望西方净土。可你们不过是一群披着宗教外衣来谋取私利的奸邪之徒,教内淫乱女眷,盘剥信徒,最终也不过是自掘坟墓。” 王好贤被戳中要害,身子微晃,左战敏锐的发现这个变化,呵斥道: “石佛口的总坛已被朕铲除,王家余孽全部缉拿归案,你在蓟州的党羽也被消灭。至于郓城的徐鸿儒不过是萤火之光,怎可与大明的日月争辉。朕已派四路大军围剿,剿灭徐鸿儒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王好贤听到左战自称朕,这才发现在他身后还站着一排羽林,当中居坐的少年体形微胖,五官却如刀刻般分明,目光如炬,眼神中透着一股帝王之气。 两人四目相接,顿时鱼龙分明,左战难掩傲娇之气,徐徐说道: “朕十六岁便亲征辽东,率四千虎贲就敢冲击女真人的六万贼兵,尔等匹夫又怎是朕的对手。” 王好贤早就听闻小皇帝的一些事迹,此时心如死灰,叹息一声说道: “我自知不是你的对手,却也要聚众反你,只要天下还有穷人,闻香教就不会灭绝,你纵然勇冠三军也无可奈何!” 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左战见状也不气恼,笑着说道: “朕不仅勇冠三军,还有一颗爱民之心。自朕登基以来屡次开仓放粮,减免灾区的赋税,如今又在朝廷上下推行新政,朕相信二十年内大明子民都可以吃得饱穿得暖,届时你的狗屁教义也就糊弄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