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争期间,除了最先的灭亡韩国,王翦没有参与外,其他五国,要么为王翦带兵所灭,要么为其子王贲攻克而亡。 秦王嬴政派遣大将王翦引兵屯中山,攻燕国。 秦国接下来就该灭燕国了。虽然燕国是六国中最弱小的,但是燕国对秦王嬴政的威胁是最大的,因为他派了一个鼎级的刺客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去了。可以说这一次荆轲的刺杀是让嬴政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可惜的是,荆轲并没有得手,最后他被秦王嬴政给斩了头。荆轲一死,燕国刺杀秦王嬴政的事就败露了,秦国的大军到了燕国,燕国就灭亡了。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既至燕,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史书未载其名,武功极高,却为闹市一屠狗的屠夫。与高渐离、荆轲为友。后荆轲刺秦,在燕燕国太子燕丹处所等的人就是他。但因燕燕国太子燕丹催促,只好带上了他并不满意的副手秦武阳上路,导致刺杀秦王嬴政的计划失败。 燕国秋初期尚属极弱小之国,到燕昭王时,励精图治,疆域扩大,国力强,曾北至辽东,西至上谷,南与齐、赵接壤。到燕王燕喜当政时期,非但不与近邻赵、齐修好,且常常发动混战,劳民伤财,国力损耗巨大,成为六国之中略强于韩的弱小之国。 燕国,一个老牌的诸侯国,自周武王分封的时候就是十二诸侯之一,一个长达八百余年的老牌诸侯国,在秋战国中,较之秦国、三晋、楚国、齐国等存在感都不是太强,直到燕国乐毅伐齐,一举拿下齐国七十二城时,真正辉煌过一回。 乐毅伐齐为何虎头蛇尾,功败垂成?幕后的秦国才是最大赢家! 燕国这场意图以蛇吞象、以弱灭强的战争,终以损失惨重、徒劳无功告终。而齐国虽然复国,同样元气大伤。这对世仇算得上两败俱伤。也就在齐国复国这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楚襄王仓皇东逃至陈县。楚国发源兴起的湖北地区,就此落入秦国版图。秦国从此成为天下唯一至强,是这一系列战争的最大赢家。 可能很多人读到燕昭王筑黄金台,乐毅东下齐地七十余城的历史后,会深深为这对君臣的灭齐大计功败垂成而遗憾。 然而,乐毅或者说燕国,绝无可能任何吞并齐国。燕昭王和乐毅不论怎么苦心筹谋,拥有如何超卓能力,甚至是上帝视角,都全无用处。这是战国时代数百年来的通行法则,对任何一个强国大国,你可以重创它,努力削弱它,不停侵吞其国土,但不用妄想吞并它,否则铁定会招致诸国联军干预,成为天下公敌,进而遭受惨烈损失,令国家由盛转衰。 此前,齐国在桂陵、马陵之战大败魏国,垂沙之战大败楚国,又借楚怀王被囚于秦之事发难,统率关东各国联军杀入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请和,一时成为天下至强之霸主。 然而当接下来,齐国吞并次等强国宋国后,其他诸国人人自危,立刻组成反齐联盟。纵横家乐毅作为燕国使节,积极策动燕赵联盟,佩两国相印。而齐相孟尝君田文,更因为和齐湣王的矛盾窝里反,逃亡魏国,成为联军内应。 同时,秦昭襄王赢稷和秦相魏冉为一举击垮和秦国争霸的最大敌手,也积极配合出兵。另一著名纵横家苏秦,深得齐湣王信任,真实份却是燕国的死间。也就是说,公元前285年开始的这场秦、赵、燕、韩、魏等五国联军攻齐战争,是以包括强秦在内的大半个天下之力,包含了燕昭王、秦昭襄王、赵惠文王、孟尝君、苏秦、魏冉等无数精英人才的贡献和心力,去围攻齐国一国,并非单只是联军主帅乐毅一人之力。唯一没参加联军的楚国,则以援齐为名趁火打劫,趁机掠取齐国南部边境的淮北地区。 公元前284年,双方在决定的的济西之战,齐军主帅触子本就对齐湣王心怀怨恨,齐军将士更因之前连年征战,不得修生养息而士气低落。齐湣王为迫使将士死战,以挖祖坟、行杀戮相威胁,更使将士离心,斗志消沉。所以齐军才会一战即溃。 此战后,诸国各自安排了利益分割,联军便在实质上解散了,赵国攻略河间地区,魏国攻略原宋国疆域,秦军则攻略天下膏腴之最的陶邑,作为秦相魏冉的私领。乐毅则率燕军长驱直入,一路顺风而下,连取齐地七十余城,将齐国本土,尽数鲸吞入燕国版图。 然而,最后所剩的莒、即墨并非简单两座城池,而是齐国的“五都”之二。齐**事体制除了国都临淄之外,还分别在平陆、阿、即墨和莒四个战略要地,高筑城墙,选练常备军,作为国都失守时的备份。也就是说,齐国看似只剩下两座城池,其实尚有五分之二的军力还在坚决抵抗。而进攻方只剩下燕国一**队了。 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并非不是后世如王世充窦建德、南唐吴越、张士诚陈友谅那种军阀政权,而是各自有几百年历史、有自己的统治精英集团,几乎形成了自己独立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真正“国家”,吞并与消化这样国家,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后来的秦灭六国,更历时数百年的攻伐反复。 绝大多数齐国人或许不在乎国君是吕尚的子孙,还是田完的后裔,甚至如果乐毅想要自立为齐王,和“田氏代齐”那样取代田氏,他们或许还不会抵触得如此激烈,但是燕国想要把齐国土地尽数纳入疆土,甚至因此在夺取齐都临淄后,焚毁齐国之宫室宗庙,他们就要保卫国家,抗击到底了。 如果燕国当真显露出了自己一家吃独食的企图和野心,那么前有两座坚城难克,后有其他各国虎视眈眈,可以说是危如悬卵。此前以齐国东帝之强,之前企图吞并燕国不成,引来燕人数十年仇怨,之后吞并宋国,招致五国联军围攻,濒临亡国,教训还不够惨重? 所以,作为一名有杰出战略洞察力的当世奇才,乐毅才没有选择急于求成,而是放下这两城围而不攻,一直不断安抚齐地民心,同时积极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 公元前283年,秦相魏冉亲率大军攻魏,围困魏都大梁,孟尝君田文北上燕赵请求援军。佩燕赵两国相印的乐毅,指挥燕军8万和赵军10万组成的联军,阻击并围困秦军于林下,是为“林下之围”,迫使秦国退兵,并承认赵国吞并原齐国济西之地、燕国吞并原齐国胶东之地。战后魏冉一度被罢相,承担失利责任。 公元前282年,乐毅又率领赵**队攻占魏国的伯阳,迫使魏国也默认了由他来主导对齐国的战后分配权,当然秦国亦趁机报复,夺取赵国两座城池。在那以后,乐毅终于集中可以集中精力,完成他的灭齐大业,然而从出而论,他就是一个接受了燕国礼聘的赵国人,一直同时兼职赵相和燕相两份工作,燕国对他的信任,完全建立在燕昭王姬职个人对他的信任之上。除此之外的燕国其他朝臣,对他无不心存顾虑。甚至除了乐毅自己,世人只怕根本不知道乐毅究竟是为燕,为赵,还是在齐地自立为王。 所以当乐毅遭遇到田单这个顽强劲敌,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时,公元前279年,对他信任有加的燕昭王去世,继任的燕惠王才会轻易中了田单的反间计,将他罢免,改以骑劫代之。乐毅闻讯后单骑出逃回赵,被赵国封藩于观津,用以震慑燕齐。而骑劫被田单大败,造就了“火牛阵破敌复国”的传奇。 燕国这场意图以蛇吞象、以弱灭强的战争,终以损失惨重、徒劳无功告终。而齐国虽然复国,同样元气大伤。这对世仇算得上两败俱伤。 也就在这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楚襄王仓皇东逃至陈县。楚国发源兴起的湖北地区,就此落入秦国版图。秦国从此成为天下唯一至强,是这一系列战争的最大赢家。 从乐毅统帅五国联军出征的算起,短短五年就改变了整个战国史局势,前台的燕国和乐毅,看似何等风光,终究白忙一场,给背后闷声发大财的秦国白白做了嫁衣。 公元前273年,魏冉与秦将胡阳起兵攻三晋,华阳之战大获全胜,三晋联军被斩首十万,夺取了魏国的卷、蔡阳、长社,赵国的观津。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乐毅是否参与此战,但他的封地也被秦国夺取了,从此只能长居赵都邯郸,做一闲散客卿,一代无双国士,自此遗憾退出历史舞台。 因此,历朝历代评价乐毅,更多是将他与苏秦张仪等纵横家同列,更多强调的是他以弱小燕国连横纵合,借力打力,差一点就实现以小国弱国吞并大国强国的奇迹;而不是他带兵才能如何神奇,完成了“东下齐城七十二”的伟绩,堪比白起韩信这等军神。 一般人找不到的看书基地,搜索 ♂完♂ ♂本♂ ♂神♂ ♂站♂ 手机输入网址Ьen.谨记以免找不到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