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东汉时期平原郡高唐县人,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是三国时期重要历史人物。曹操征讨孙权,“表歆为军师”。华歆是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的过程主要参与者之一,在曹魏官至司徒、太尉。魏明帝即位,晋封博平侯,太和五年(232年)1月30日去世,谥敬侯。华歆有《集》三十卷,今佚失,其余见《全三国文》。 邴原(生卒年不详),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东汉末年名士、大臣。 邴原家贫、早孤。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曹操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 建安十五年(210年),邴原担任丞相征事[1],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于途中去世。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管宁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 正始二年(241年),管宁逝世,年八十四。著有《氏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