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扶摇上青天 227 新法
晚上回到宁家大宅的时候,池非主动去找岳父商量事情。 “你说什么?你想跟胡人进行边贸?”宁志远听完池非的建议后,十分惊讶地问道。 池非正容道:“是的,岳父。虽然之前朝廷严禁与胡人进行贸易,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我们西北已经自立,不用再听从伪朝的号令,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改变策略。 胡人虽然不种粮食,但他们有数量庞大的牛羊和马匹。 我们可以跟他们进行交易,来换取他们畜牲。 只要能换到大量的畜牲,就算无法满足全军的需求,也至少可以缓解部分军粮的压力。” “你这想法虽好,可你知道胡人最想要什么东西吗?” “盐、铁、粮,还有茶叶、布匹等生活用品。” 宁志远苦笑道:“你说的这些除了粮以外,没有一样是能在西北生产出来的。 就算是粮我们也不多,自给自足还成问题,哪里还有余粮拿去换畜牲。 你既然知道,那你说我们还有什么东西能跟那些胡人进行交易?” “盐,我相信胡人比我们更缺盐。我们可以用盐来跟他们交易。” “你是指你之前说的那个计划?打下九江后利用海边盐场制盐?” “对。” “不是说你这个计划不好,但可惜远水救不了近火。 就算在海边盐场,想在短时间内大量制盐也是不可能的。” 宁志远说的是事实。 这个时代制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海水煎盐法,二是井矿提捞法。 海水煎盐法就是不断把海水倒入锅中煎煮,等煎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获得天然的海盐。。 但普通海水的盐度是很低的,刚从海里引过来的海水一般只有百分之三点五的盐度,即每一百克海水里含盐量为三点五克左右。 因此在煎煮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入新的海水,经反复煎煮后才逐渐形成浓度较高的卤水。 通过这样反复加海水,再反复煎煮的方法,才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粗盐。 井矿提捞法是指在天然的盐矿区挖洞采卤,然后把采上来的天然卤水过滤后倒入锅中煎煮成盐。 其作法跟海水煎盐法大同小异,只不过天然卤水由于经多年沉积的关系,其含盐量通常会比海水要高不少,这样煎煮的时间也会相对缩短许多。 不管是哪种方法,基本上都离不开煎煮这一步。 煎煮制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产量有限。 想大规模制盐,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绝非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办到。 西南有的井盐区因为煎盐,将周围的树木砍伐光了,不仅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最后也使得盐井因缺乏燃料而停产,这种事早就屡见不鲜。 正因为大规模制盐如此麻烦和耗时耗力,宁志远已经决定一旦打下九江后,就立刻动用宁家的私产去周边小国大量购粮,以解燃眉之急。 等过了眼前这难关后,再考虑如何发展。 对于这个时代的制盐之事,池非早就打听清楚,否则他不会特意找岳父商议此事。 池非深吸口气说:“岳父,小婿知道一种可大量制盐之法。 只不过这种方法限制条件颇多,需要满足包括气候、日照等多种因素方可实行。 可一旦成功,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即可轻松获得数万斤白盐。” 宁志远一听,整个人一下子站了起来,然后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他问:“此话当真?” “小婿哪里敢欺骗岳父,自然是真的。只不过这方法究竟可否在九江实行,还要真正在当地试过才知道。” 宁志远呆呆地看着面前的小女婿,过了一会脸上第一次露出回西北这么久以来从未有过的欢喜笑容,并且十分激动地说:“吾有佳婿,天助我也。如果此法可行,我每年分你一成红利。” 池非不敢接受,连忙推却。 开什么玩笑,整个九江每年卖盐的一成红利可不是几千几万两的问题,分分钟是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两的收益。 这银子太烫手了,他哪里敢收。 而且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成不成还是个问题,现在谈这些还为时尚早。 可宁志远正在兴头上,哪里听得进他的话,只顾着兴奋地在书房里走来走去,并不时看着地图上九江府的位置,一副犹如看到鲜鱼的饿猫模样。 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即轻松获得数万斤白盐,这听起来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一样。 如果对他说这话的是其他人,他肯定不信,只会当对方是个骗子。 但宁志远对这时常有惊人想法的小女婿还是很了解的。 如果他没有把握的话,是不会说这种话的。 当初在西北防治散疮瘟疫的时候,小女婿三番四次地表示他一点把握也没有,结果还是让他给办成了。 如今看他显然就是一副心中颇有成算的样子,宁志远更加觉得此事多半能成。 无论如何,这九江一定要尽快拿到手,这样才能让小女婿在当地开展制盐试验。 只要他所说的这神妙制盐法一成,以后西北的钱粮问题基本上就能解决大半。宁志远越想越兴奋。 …………………… 从岳父书房出来后,池非一边走一边想着刚刚的事。 他对岳父所提出的制盐法其实就是现代的盐田法。 当年他写网文的时候,曾经特意去查过这方面的资料,知道古代及现代的各种制盐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他那个世界里,海盐锅煎之法是一种流传久远的制盐方法,甚至到明朝两朝还有很多盐场在用这种方法制盐。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这么笨,只会用煎盐这种劳民伤财的办法来制盐,而不用晒盐这种简单的方法来取盐。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古人并没这么笨,之所以一直沿用这么落后的制盐法,除了受诸多客观条件所限制之外,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跟当时的朝廷想借此控制私盐有关。 首先煎盐法需要灶具、柴薪和摊晒所煎之盐的场所,这些生产资料是普通灶户没有能力置办的,必须由官府出资配置。 单就煎盐的主要器具锅鐅来说,每口锅鐅重约一百四十斤左右。 在朝廷对铁实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灶户根本没有能力置办如此笨重而庞大的灶具。 灶户煎盐所用的灶具只能由专门的铸造局供应,灶户不得私铸。 通过对煎盐灶具的监管,官府就可以大大减少民间自制私盐。 然后再通过与之配套的“团煎法”、“火伏法”、“簿历法”等制度,就可以从源头上杜绝私盐。 因此明清两代朝廷虽然早就有人发明了晒盐之法,但当时的朝廷却始终不想推广此法,其原因就在于此。 这样的制度虽然能够杜绝普通平民私自制盐,但却无法阻止有实力的盐枭大造私盐,因此明清两代私盐泛滥的问题才屡禁不止。 除了朝廷为了控制私盐而有意推行煎盐法外,在客观条件上,想要大规模推行晒盐法,需要满足气候、光照、温度等各种严苛要求,并非一件容易之事。 只有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并且有大面积平坦海滩的地区才有可能施行盐田法大量制盐。 要满足这些条件的地方并不好找,甚至可以说是万里挑一。 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 这段记载中的“海丰”就是指明代山东省的“无棣县”。 “无棣”一名始见于《春秋左传.嬉公四年》,明初因避开了明朝成祖“朱棣”之讳,改名“海丰”。 1914年,又恢复无棣之名。其中,“解盐”指的是山西解州之解池所产之盐。“解盐”质量在当时中国排名第一,属于“贡盐”。 换句话说,明代当时可以施行晒盐之法的地方仅有海丰这一个地方,其他地方仍然普遍使用煎盐法。 除了这些客观条件外,还有另一个主观原因也严重制约了晒盐法的改良和推广。 那就是各地盐场主早就习惯了使用从祖辈传下来的煎盐法,对于那些需要对盐场进行大肆改造才能实行的新式制盐法并不信任和接受,所以难以得到推广。 明末官员徐光启曾经把晒盐法上疏给皇帝,要求推广,但不管是朝廷还是各地盐场都反应平平,最后不了了之。 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盐民想出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这才彻底结束了煎盐的历史。 所以古人并不是笨,而是受当时的朝廷政策影响以及诸多条件限制才一直无法改良制盐法。 池非之所以特意请邓远明给他介绍熟悉九江的人,就是想了解九江这个地方是否具备晒盐的天然气候条件。 在与那个出身九江的下人交谈过后,池非得知九江这个地方常年少雨干燥,日照充足,从气候来说具备了最基本的晒盐条件,算是占了天时。 至于地利如何,就要真正到当地看过才知道。 假如当地不适合实行盐田法的话,池非还有一手后招,那就是推行清光绪的沟滩晒盐法。 这个方法虽然远没有盐田法产量高,但不需要像煎盐法那样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产量也比煎盐法要高出不少,所以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备用办法。 池非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还是一个不懂工科的普通人。 他甚至连元素周期表有多少元素都忘了,更不要说背出来了。 像制造玻璃、钢铁等现代工业才能生产出来的东西,他压根就没想过要做出来,那实在超出了他的知识结构太远了。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肥皂、制盐等比较简单可行的东西做出来。 这些技术虽然重要,但其实并不复杂。 只要看过视频或资料,再经过一定的试验,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复制出来。 他现在无比庆幸当年写网文的时候查了不少资料,也看了不少相关的视频,这才让他对制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底气。 西北这边实在太艰苦贫瘠了,几乎什么都没有,如果不想办法创造高收益的项目,根本无法养活这么多士兵和平民。 只有先活下来,才能谈发展,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