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大宋枭途

正文卷 第二百七十三章 再次出兵(求订阅!)

大宋枭途 任鸟飞 8386 2024-06-30 17:08
  六月中旬,蔡仍亲率十万大军东进,以岳飞和韩世忠分别为左右先锋,目标云东的儒州和妫州。  妫州(后世河北怀涞县),以妫水为名,得妫州。  妫州的地理位置过于艰险,是镇守东、南、西、北要道的重中之重。  妫州以北,另有一巨石称独石,独石之处有一山口,这就是著名的独石口。  独石口处,是燕云十六州,最靠北的军事要地,其重要性还在于,它是外族入侵的第二条重要通道——它的北面,基本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无任何可守的天然屏障,穿过草原可直达漠北。  正可谓,北上独石捣黄龙,南下新洲互为呼应,东与儒州隔山遥望,西去云、代相辅相成,一关独大北镇塞上,一水独寒威震边关。  素有妫、儒、新州灵活多变,也能独来独往威震一边。  由此可知其重要性。  儒州(后世北京延庆)。  儒州的重要性,已超出了州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僭越于兵家之上的凶险之地。  丢掉儒州,就等于丢掉了燕云之首。  失去儒州,就等于失去战前优势、失去了全局主动。  得到儒州,就等于得到了搏杀的先机。  儒州关系到整个“燕云十六州”战略要隘,左右平衡,前后支撑。  正可谓,博弈下可先机吞并,卫戍时亦后发先至,实是纽带上的心跳,虚无战略上的飘渺。  又云,北国之春坝上,南国之俊岭下,中山之瞿雾里,独石之后雨中,晨幕朝阳叠翠,夕印残阳如血,勃发之地龙行,磐石之狙牢固。  另外,妫、儒二州还是燕京门户居庸关的屏障(妫州和蔚州还是紫荆关的屏障。)  总而言之,妫、儒二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耶律淳得知蔡仍正在云西攻城略地,立即派忠于大辽的两员老将吴庸和马人望分别驻守两州,并允许他们自行招募人马抵抗蔡仍的入侵。  吴庸和马人望分别到了二州之后各招募两三万忠于大辽的忠臣义士,坚壁清野,焦土抗击,硬生生的挡住了岳飞和韩世忠的进攻,让准备东进的蔡仍在这里寸步不前,也给日落西山的大辽帝国挽回了点尊严。  ……  北辽既有吴庸和马人望这样对大辽死忠的人,也有心思灵活为自己打算的人,比如北辽的宰相李处温。  当初,赵良嗣还在辽国的时候,跟李处温的关系就不错,两人甚至曾约定共同降宋。  后来,宋军北上,北辽形势糟糕至极之时,李处温就动了降宋的念头,甚至还帮着大宋劝耶律淳向大宋称蕃。  可以说,李处温一开始时还是很成功的——在他的暗示下,耶律淳动了向大宋称蕃的念头,甚至连使者都派出去了。  可李处温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大宋在这个关键时刻被萧干和耶律大石打得大败而归。  因为萧干和耶律大石将宋军打败,辽军上下皆认为宋军不堪一击,所以都要求跟宋军决战到底。  另外,汉臣之中,像左企弓等人,也明确表态,宁肯降蔡仍、降金,也决不降宋——他们对大宋一肚子气愤,认为大宋破坏百年盟约,出尔反尔,很不诚信,耍小心眼,关键是武力不行,根本靠不住,不足以拯救大辽。  不过——  李处温并没有因此就放弃降宋,他主动跟童贯联系,说要将燕京献给大宋。  这使得本来想撤走的童贯和蔡攸,最终选择留在雄州再看看,然后再做计较。  李处温的确是在尽心降宋(降金也行,总之,他认为北辽是不可能独存了),可他却苦于他自己手中没有任何武装,哪怕他差一点当上了兵马都元帅。  这里顺便说一句,耶律淳让主张降宋的李处温当兵马都元帅,有很大可能也是希望李处温带着北辽降宋向大宋称藩。  辽军现在被分成了好几块。  除了在儒、妫二州驻扎和防守居庸关、紫荆关、古北口等要地的辽军,其余辽军大约分成了四部分。  一部分掌握在萧干手里,主要驻扎在范村一带。  一部分掌握在耶律大石手里,主要驻扎在新城与白沟河一带。  一部分掌握在郭药师手里,主要驻扎在涿州一带。  还有一部分就是保卫燕京的军队,本来掌握在耶律淳手里,但因为耶律淳病重,实际上掌握在萧普贤女手里。  没有一点军队掌握在李处温手中。  而没有武装就没有左右形势的力量,底气也就不足。  李处温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支属于他自己的武装,以备不时之需。  可建立一支武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好在——  李处温手中有一笔钱,那是耶律淳交给他让他招兵买马用来抵御女真人的。  李处温准备用这笔钱招募勇士,建立他自己的武装。  不久,李处温便让他的儿子李奭给童贯写信,介绍一下燕京这边的情况,并信誓旦旦的说,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联合燕京的反辽义士将燕京献给大宋。  对李处温以及燕京的反辽义士,童贯和蔡攸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们都认为,用不了多久,燕京一定会发生内变。  童贯和蔡攸可不是瞎猜,他们的幕僚们早已给他们分析过,耶律淳现在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既有来自蔡仍的压力,也有来自女真人的压力,现在又加上一重来自他们大宋的压力,耶律淳一定支撑不了多久。  而且,马扩也曾跟童贯和蔡攸说过,耶律淳现在重病缠身卧床不起,估计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  所以,童贯和蔡攸最终没有离开雄州,而是在雄州坐等燕京内部事变的发生。  果然!  没过多久,李奭就给童贯传来消息说,耶律淳驾崩了,北辽改由萧普贤女当家,还说,要不是萧干提前带兵入城,他们已经将燕京献给大宋了。  童贯和蔡攸得此消息,既大喜,又有些惋惜,他们赶紧在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快马加鞭告诉给了赵佶,同时密切关注事情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等李处温和燕京城中的义士献出燕京城来。  可童贯和蔡攸等来等去,却等来了一个噩耗——李处温被赐死,李奭被凌迟处斩。  原来——  当初跟李处温和李奭父子一块拥立耶律淳的李处能,感觉李处温这种私下通敌的做法太危险了,便躲到寺中剃度为僧,坚决不参与李处温父子献城一事。  李处温对此怏怏不乐,同时也意识到不能再拖拖拉拉的了,得尽快行动。  因此,李处温督促儿子李奭说:“你要抓紧组建军队,加快步伐,越早咱们就越主动,越晚咱们就越被动。”  李奭点头答应,随后就召集他的主要帮手耶律策、高勰和马谔商议。  耶律策是一名宫城护卫,高勰是一个衙兵都头,马谔是一名秘书少监,他们对李处温父子准备将燕京城献给大宋一事非常热衷。  商量来商量去,李奭、耶律策、高勰和马谔决定劫持萧普贤女,然后逼萧普贤女献城。  当然,想劫持萧普贤女的前题是,他们得有一支自己的武装。  于是,李奭、耶律策、高勰和马谔等人分头联络,秘密以重金招募勇士,准备拉起一支三千人的武装。  一切都在悄悄而紧张地进行中。  这天,也就是耶律淳死后的第七天,涿州留守、常胜军都管押郭药师,从涿州来燕京吊唁耶律淳。  郭药师是渤海铁州人。  六年前,渤海人高永昌起兵叛乱,杀死东京留守萧保先,自立为大渤海国皇帝,控制了辽东五十余州。  耶律延禧派遣当时的宰相张琳前去讨伐。  结果,张琳在沈州被女真人击败。  后来,耶律延禧又授予当时的燕王耶律淳都元帅之职,令他前去征讨高永昌。  耶律淳在辽东招募饥民,组建了一支军队,号称“怨军”,意思是抱怨于女真人的军队。  这支队伍共有两万八千多人,分为前宜营、后宜营、前锦营、后锦营、乾营、显营、乾显大营和岩州营八个营。  怨军成立后,接连发生叛乱,特别是去年正月,怨军将领董小丑因为征讨利州不利,担心受罚,而发生叛乱,最后被镇压处死,其手下将领罗青汉等随后又率军叛乱攻打锦州。  郭药师看准时机及时出手,将罗青汉等叛乱分子杀死,立功脱颖而出。  后来,萧干和耶律余睹率军前来平叛,并受命彻底解决怨军的叛乱问题。  耶律余睹向萧干建议,将怨军全都杀了。  萧干不同意,认为怨军中还是有些忠义之人的。  随后,萧干对怨军进行了大规模整编,只留下两千人马,编为四营,分别由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四人统领,其余人马则分散派遣到各路禁军之中。  耶律淳称帝后,萧干推荐郭药师来燕京担任皇宫殿直,即皇帝的侍从官。  耶律淳将怨军改名为常胜军,擢升郭药师为卫上将军、都管押常胜军、涿州留守。  从郭药师迅速崛起的情况来看,说萧干是郭药师的恩人并不为过,两人的关系也不一般。  萧干听说郭药师进宫来吊唁耶律淳,便想趁机进一步拉拢郭药师。  现在的常胜军,已被很善于扩张的郭药师,扩编到了八千多人马。  对于兵马严重不足的北辽而言,常胜军现在已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郭药师的政治嗅觉很灵敏,他一进宫城,便感觉到了宫中的气氛很紧张,形势也很诡秘。  所以,吊唁活动一结束,郭药师便立即出宫,然后他连他在燕京的住宅都没回,就直接出城,之后回到涿州。  萧干进宫没找到郭药师,便去郭药师在燕京的家里去找。  可郭药师的家里只有几个随从,哪有郭药师?  萧干一来气,更将郭药师的随从叫来一一盘问。  也是巧了。  萧干相貌狰狞,又威名赫赫,加上没找到郭药师心情又不好,所以,在盘问的时候,语气吓人了一些,还有些要打要杀之势。  郭药师的一个随从,名叫傅遵说,害怕萧干打他,就检举说,“小……小人知道,太尉李处温曾和大宋宣抚使童贯来回传递密信,李处温企图……企图挟持太后纳城投宋。给他们传递密信的人是……是赵履仁和刘耀,赵履仁已被大宋授予朝散大夫,刘耀被授予均州团练使,他们现在都在雄州宣抚司等待上任。”  萧干听罢,大惊,连忙去将此事告诉萧普贤女。  萧普贤女命萧干立刻暗中布置人马,控制住李处温父子及其同党,别让他们出城逃跑了。  其实——  这时李处温父子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李奭甚至已经跟手下人约定好,耶律策负责在宫内挟持萧普贤女,高勰负责关闭并控制燕京各城门,马谔负责联络劝降众大臣,李奭负责联络宋军,而宋军一到,他们立即开城。  可就在这最后时刻,李处温父子以及他们的党羽被萧干捉了。  萧干从李处温家中,共搜出三千付兵甲鞍具等军队装备,钱财七万余贯,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精美的瓷器玉器。  人赃俱获,没甚么可说的,萧普贤女当即就下令:“李处温曾于国有功,留个全尸,李奭凌迟处斩。”  得知李处温父子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童贯和蔡攸惋惜不已,然后赶紧将这个消息快马加鞭告诉给了赵佶和王黼。  赵佶和王黼对李处温父子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也感到很惋惜。  (后来,北宋收复燕京后,赵佶下诏追封李处温为广阳郡王,李奭为保宁军节度使,并令燕山府将李处温本宅改为一座宗庙,以纪念这对父子为大宋收复燕京而做出的牺牲。)  虽然李处温父子献燕京一事没成,可赵佶君臣通过李处温父子得知,耶律淳死了,北辽由一介女流之辈掌权,而且燕地人心思宋,内部矛盾重重。  这让赵佶君臣又动了派大军收复燕京的心思。  其实——  赵佶不收复燕京也不行——他要是不收复燕京,那蔡仍势必要去夺取燕京,那样一来,本来被困在云地的蔡仍,可就从云地逃出来了蛟龙入海,到那时,大宋可能就危险了。  所以,大宋收复燕京势在必行。  赵佶很快就向童贯和蔡攸下达御笔手诏,令他们不用班师回京,朝廷计划再出兵二十万,九月在河北三关会师,这次必须拿下燕京……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