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沉吟半晌,心中决断不下。 钦差大臣的人选,委实重要无比;这个人不单代表皇帝,同时也是一种资历,有了这一次履历加持,日后提拔的时候,便犹如多了一个耀眼光环,走了一个大捷径。 他的第一人选,是王鏊。 只要王鏊顺利完成此次任务,以王鏊的人脉,王鏊的学识,之后成为刑部尚书,乃是理所当然。 将会没有任何坎坷! 但小皇帝琢磨半天,最终选择了武清。 顺天府府尹武清。 因为,这个刚直不阿,秉义固诤的顺天府府尹大人,不选边不站队,乃是吏部尚书最好的人选。 更鉴于其与正德小皇帝,曾经有一段交情,所以小皇帝第一时间就心动了。 琢磨了半天,正德小皇帝决定,就是武清。 至于王鏊,反正他已经霸占了刑部老大的位置,就算一时半会不转正,谁还敢觊觎不成! 任谁都知道这是朕心仪的人选,谁敢抹黑、敢唱对台戏、敢陷害,难不成朕是摆设? 更何况,王鏊是那么好欺负的人? 一个能瞒过全天下的家伙,还被天下大儒称为大明三大完人之一,这个家伙并没有他表现的那么老实! 应该说,这个人之厉害,连李东阳都远远不如! 至起码,颁个最佳影帝给他,完全名副其实! 正德小皇帝暗暗一笑,谁敢去找王鏊麻烦……朕看是活腻了! “既然于京师科举,朕观顺天府府尹武清平素竭尽心力,其又有经纶迈昔贤、殷忧兴圣主之像,钦差大臣一职就定他了!” “刘公、谢公、李师傅、杨师傅,诸位认为如何?” 四人面面相觑! 小皇帝这话说的斩钉截铁,兼钦差大臣素由皇帝亲点,旁人错非钦差大臣当真有莫大过错,遭受世人唾弃,否则谁会阻拦! 但凡阻拦者,要么是此人当真罪大恶极,要么……要么就是得罪皇帝,或者得罪一个简在帝心的朝廷新贵。 谁会那么傻! 而且,小皇帝看似礼貌地询问,可谁会在这个事情置喙。 四人想得更深远一些,在宦海浮沉了数十年的老江湖,几个人第一时间,就把武清和吏部尚书标上了号! 刘健心里哀叹,小皇帝太霸道了一些……只不过,连他也承认,与弘治皇帝相比,虽然弘治皇帝更好说话,但弘治皇帝一不会打仗,二不会赚钱,三没有强大武力;相较之下,小皇帝虽然权威日重,有些乾坤独断的味道;但其一尊重老臣,二干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三嘛,小皇帝狡猾得很,总能找到好借口。 别的不说,单看十万养马农,与羽林卫的军户,皇庄的粮产,短短时间内竟然翻了几翻。 尤其是那些养马农,家里若是有十几两银子……简直是最穷的养马农! 一时间,几人都说不出话来。 大家感觉既别扭,有点受委屈,又感觉此乃理所当然,竟然找不出反对的理由。 李东阳心里谓然叹息,经此一役,小皇帝在强大的武力之上,不但掌握了刑法的制定标准,也掌握了人事任免大权……至于户部,能和小皇帝账上的零头相比? 更至于礼部,小皇帝别看谦逊有礼,可这种东西,他李东阳都不在乎,又怎会要求小皇帝去做一个守成君子。 那些连擦屁股都比不上的行头,谁在乎! 李东阳念头一转,慨然道:“武清此人,性抱忠贞,才优经济,高风直节,誉望尚流,确是优选!” 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人顺势也夸赞了几句。 正德小皇帝道:“朕先前提议武清,乃是此人于考生上京期间,其不但合理安排考生,更是在其治理之下,顺天府兼其二十四县井井有条,民生有序。” “但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事要与诸位商议。” 几人纷纷道:“请陛下吩咐。” 正德小皇帝润润嗓子,道:“朕观诸多考生,经历寒窗数十年,为求功名而不得;故朕意每年拨百万纹银,用于各地塾学,鼓励各地大力兴学事。” “鉴于每年数万人……这些人可否转为异地吏员?” 几人一愣,旋即沉思起来。 这件事,其实并不新鲜;比如正德小皇帝在地府的好基友唐寅,他彼时也去做过小吏,不过是羞于为吏,从而弃官而去。 至于大规模安排,说老实话……这是一件天大的仁政。 但问题也在这里,若真是安排了这么多人,其饷银多少,编制如何改,又是否会影响当地,会否有人借机搞事……这会引发一堆堆的连锁问题。 之前,若生员不曾中得进士,哪怕仅仅顶着个举人名头,挂万千亩土地,一生也能活得逍遥快活。 再不济做个西席先生,都能生计无虞。 但偏偏,这些人心高气傲,觉得大才屈于低位,往往会显示自己清贵,或不屑于为之。 正德的意思是,但凡中了举人,就获得了为吏资格,也必须接受朝廷号令……这才是几人犹豫不决的地方! 说穿了,这件事看似仁政,但几人都是老江湖,都能想到那个后果。 以恶意的角度去揣测,这些人上任之后,会不会将所有的土地都挂在自己名下,让朝廷税赋颗粒无收? 不用想,绝对会如此! 但正德小皇帝冷冽一笑,笑容中透出无边杀气:“至今日起,塾学由地方财政支付,取消所有举人挂靠资格!” 轰! 犹如油锅里泼入一晚冰水,炸得几人头皮发麻。 刘健第一个大呼:“陛下不可,朝廷养士,乃是国策,岂可轻易改弦更张!” 一时间,刘健花白的胡子飘荡来去,让小皇帝看愣了。 其他几人,也是眉头大皱,纷纷持反对态度。 正德小皇帝莞尔一笑,对几人的反应毫不放在心上。 他当然知道几人的反应! 无论是哪个读书人,辛苦了十多年,为的不就是中了举人,从而生活无忧? 若是连这点好处都没了,谁还肯辛辛苦苦去寒窗苦读? 所谓的为往圣继绝学,岂不是变成一句空话? 李东阳也反对,道:“陛下慎重,世庙初入,据古执礼,国之有士,首定大策,竭股肱之力安社稷,他日麒麟真形,经邦济国,岂能轻易改弦易辙?” “此乃国策啊,陛下深思!” 正德小皇帝悠然一笑,道:“李师傅莫急,朕先和你算一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