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顿了顿,眼睛突然变得凌厉,扫视了守旧派一番说:“难道说你们要手握重器以胁迫朝廷”? 那位官员脸色变了变,他努力稳定心神,拱手说:“陛下言之过激了,能让天下有书读自然是好事,我们当然支持。问题在于现在的科举改革把读书人的传统都抛弃了,这与我们长久以来的儒学理念是相违背的”。 伦文叙和颜雪峰听完刚想跳出来说,朱厚照一个手势示意他们闭嘴,朱厚照淡淡的说:“既然你这么说,能否说清楚孔圣人的儒学理念是什么吗”? “仁、礼”。 “那么请你为朕解释一下何谓仁、礼”。 那位官员张了张嘴,这时,守旧派又出来一人,他拱拱手说:“陛下,孔圣人的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是要求朝廷体察民情,反对苛政,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总得来说就是号召世人懂得仁义和礼仪”。 “说得好,朝廷确实要体察民情,但和科举改革似乎没什么冲突啊,朝廷现在是鼓励大家读书,甚至由国库掏钱让世人读书,这和孔圣人的思想违背了吗?难道让天下人有书读属于苛政”?朱厚照笑吟吟的,话里藏刀。 呃,那人顿时哑言,他回头看了看后面人群中的一人,那人青布素衣,大概四十来岁,气质文雅,朱厚照凝神望去,此人身上似乎带着一股久居上位者的气势,朱厚照总觉得在哪里见过此人。那人感受到朱厚照的眼神,悄悄挪动了脚步,侧了侧身子避开朱厚照的眼神。 这个动作让朱厚照瞬间生疑,他不动声色抽出一张纸,唰唰迅速写下几笔,然后递给谷大用轻声说:“交给牟指挥使,让他立刻查清楚此人身份”。 朱厚照见那人不说话,微微一笑说:“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职位”? “回陛下,臣是礼部仪制清吏司梁坤德”,那人头上细汗密布。 “梁坤德,你还没有回答刚才朕的问题,科举改革违背了孔圣人的思想吗?科举改革属于苛政吗”? “陛下,今天我们廷论是讨论有无科举改革的必要”,另一个官员站出来替梁坤德解围,他拱手说:“臣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立成,朝廷的改革用意是好的,但是忽略了士子,现在的士子寒窗苦读十年,而朝廷突然之间改变科举取士的方式,对于士子也是不公平的,再者说到祖制,臣以为祖制分为两种,八股取士祖制起源于明太祖,但儒学祖制应追溯至孔圣人”。 这个官员很聪明,闭口不谈科举改革的好处,而是把科举改革对现在士子的不公平说了出来,引起大家的同情,而后再推翻之前祖制的说法,直接用孔圣人搬了出来,谁敢否定孔圣人不是先贤?他就是所有人读书人的老祖宗,称之为祖制一点也不过分。 朱厚照冷冷一笑,论孔圣人是吗?一直被你们这些腐儒捧的高高的孔丘真的是圣人吗?朱厚照说:“既然你都说了孔圣人是儒家的祖制。朕问你,按照儒家那套理论治国,真的能使国家富强,国库充实,百姓安居乐业吗?为什么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后续的朝代都逃不了三百年灭亡的结局呢”? 朱厚照忽然一拍御案,人也站了起来,气势如剑:“朕翻阅古籍,不说夏商周,就说春秋和秦汉,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有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纵横家、兵家、儒家等等,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是因为以法治国,以墨强军,合纵连横。朕推行科举改革就是要再现诸子百家盛世,而不是独尊儒术。哼,儒家,按照孔夫子的理论,朕问你们在座的各位能做到?就连孔夫子都做不到”。 “陛下,你.....莫诬陷圣人,这是大逆不道”,堂下百官哗啦啦一片跪了下去,高呼圣人恕罪。 “别做戏了,儒家就教会了你们演戏吗”?朱厚照冷眼扫过,“朕只说两件事,你们再来反驳。一、少正卯;二、南子”。 “漂亮”!看到朱厚照对孔圣人出言不逊,支持朱厚照改革的官员本来都捏了一把汗,忽然听到朱厚照说出少正卯和南子,心里都暗赞一句,这反驳的太有力了。 少正卯和南子是孔子一生都不能洗白的污点,跪在地上的百官集体噤声,唯有士子还在议论纷纷,朱厚照继续说:“后世之人皆把孔夫子奉为圣人,其实儒家作为一个学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这是一门探讨人性的学问。但作为治理国家就完全不行,我们不说别的,但说仁。连孔夫子自己都说,仁太难,非常难以实现,甚至孔子最好的弟子颜回也不能时时刻刻做到仁。所以孔夫子提出了一个标准,但这个标准几乎所有的人都做不到。然后让很多人去遵守,这本身就违背了人性和自然法则。这也是孔夫子在春秋时期不受待见的原因。因为春秋时期国家之间的战争比较多,大家整天在死亡线上挣扎,每一个理论非常容易检验真伪,只要能发展国家,让国家强大的都是好理论,否则都是空淡”。 “扪心自问,你们整天把孔圣人挂在嘴边,那朕就问问你们,你们真的做到了孔圣人的标准吗?你们枉读圣贤书,何谓孔孟之道?孔夫子说的君君臣臣,本意是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孟子说得更透彻,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结果你们曲解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孟子还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才是真正的孔孟之道,你们可曾有真心去探索先贤的思想”?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朱厚照也觉得口干,抓举被子灌了一大口水,指着跪在地上的百官说:“你们只会为自己着想,只要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那就是苛政;只要朕不符合你们心中所想,那朕便是昏君。作的一手八股好文章,就能位居高堂把持权柄,这是先贤的思想?科举改革的真正含义是要培养各种人才,简单点说,是人都要生存,要吃饭,儒家和八股能让地里长出庄稼?是人都会生病,儒家和八股能治病?现在西山何以能亩产三石?就是因为朕让他们认真研究了土地、稻种以及禾苗等才有的结果,儒家和八股能做到吗”? 那位青布素衣的儒生站了出来说:“陛下,我们从来没有认为科举改革是苛政,只是觉得不公平而已。凭心而论,读书人的目标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至于说到出仕为官,那也是为了一展胸中抱负,为朝廷为社稷为百姓,不能算是私心”。 “说得好,天地立心,朕很欣赏道德经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就是天地没有感情,世间万物一视同仁,人之所以可以超越万物成为世间主宰,是因为人有心有感情,也就是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朱厚照看着那位儒生,眼神锐利,这位儒生气质很特别,那种上位者的气势此刻很明显,即使面对朱厚照脸上也没有恐惧的神情。 朱厚照淡淡一笑说:“至于说到为生民立命,朕不否认,朝中大部分的官员都有家国情怀,但.....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实干,科举改革增加算学、力学、化学就是为了解开世间万物的迷雾,让人们更加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不去实践检验,只说空话,是否就能为生民立命呢?朕很庆幸,朝中有许多人愿意放下身份去参与实践检验,包括这几年的科举状元等年轻的士子,他们不也一样寒窗苦读饱读诗书吗?为什么他们还愿意为了学习新的知识,放下身份去西山参与呢?难道说他们做的事情不值一提,抑或是你们认为你们更高贵,无需这么下作呢”? 这话说的有点重了,不少士子都忿忿不平,那位儒生还待开口,朱厚照直接手一挥:“朕帮你说吧,你是想说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是不是”?朱厚照轻视一笑。 那位儒生脸色骇然,若是之前还算镇定,现在被朱厚照看透心底,他的镇定再也无法保持,只觉得朱厚照就是个妖孽,来之前他认为朱厚照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少年,经学之道应疏浅,谁知道朱厚照面对众人侃侃而谈,古籍经著了如指掌,眼神更是犀利,直接穿透人心,这不是妖孽是什么。 颜雪峰看着朱厚照两眼发光,喃喃自语说:“我等之辈在陛下面前就是萤火之光,怪不得伯安兄等人皆在臣服在陛下面前,就连高傲的唐伯虎都甘愿俯首,我初以为不过是迫不得已,没想到陛下学问如此高深,真是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