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过去了,这一年的邺城显得格外热闹。 纵横披靡的曹一代们渐渐老去,以魏王世子曹丕为首的曹二代们开始崭露头角。 这不,成为世子没多久之后,曹丕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不过,终归曹老大还活着,虽然基本上不理事了,但是曹丕也不敢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大的事情,那都是要征得曹老大的同意才行,比如… 战争。 先不说下令驻扎在西凉的徐晃准备开始备战。 邺城这边,由右司马、镇军将军黄襄为帅,领五万大军从汉中郡出发,准备拿下‘远离’国朝久矣的益州。 作为天府之国,物资丰盛、兵微将寡,显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可口的大蛋糕,可能唯一阻碍人吃下这口蛋糕的原因就是,路途太过于崎岖了。 对于当世的大部人来说,都是这样认为的,只不过,黄襄却不这么看。 自从当时的灵帝刘宏被宗室的自己人-刘焉,坑了之后,刘焉这厮借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点,直接获得了一个肥差。 益州牧。 对于一个有野心的人来说,益州,无疑是个好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基本上可以说占居此地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除非,你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刘焉当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能够想到州牧这个坑爹的法子并说服天子刘宏实施,那也是要本事的。 刘宏再怎么说也是大汉天子,他能够是傻子? 他要是傻子的话就不会想到用宦官来牵制外戚了,只不过,这厮看人的水平时好时坏。 由于何进这个屠夫大将军掌握了京畿重地的兵权,深感没有安全感的刘宏下令征召关中良家子弟组建西园军。 由上军校尉蹇硕为首统领西园军,下辖袁大少、曹老大等人,可以说刘宏的眼光算是不错了,毕竟后来的袁大少和曹老大的成就证实了这一点。 所以,刘宏不是傻子,而能够说服刘宏的刘焉那就有一点本事了,他想得很好,要是国朝能够被刘宏重新整合,那他就乖乖做一个替汉家守备边疆的好臣子,要是刘宏没那本事,那不好意思,大家都是高祖刘邦的子孙,这皇位嘛,你坐不稳,我来替你辛苦一下也是可以的。 最后,刘宏醒悟的太晚了,身体早已被掏空,活不了没多久,直接挂了,这可让刘焉喜出望外,经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战斗、谈判之类的,刘焉完全统合了益州。 然后把阳平关一封锁,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他想的倒是很好,让那些人在外面打,到最后自己去摘桃子,只不过,事情往往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想到乱世多出英雄,外面的诸侯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情况下,发展成已经没有刘焉的机会了。 然后,这厮直接挂了,这倒也罢了,好歹有儿子,但凡他儿子有点本事,那都能把自己卖个好价格。 只不过,由于黄襄早早的横插一脚,导致汉中郡被夺,益州几乎可以说门户大开,而刘焉的儿子刘璋又把自己玩残了,这益州就成了肥肉,谁都想咬一口。 隔得近的就是荆州的刘备了,在他的军师诸葛亮的率领下,几乎就能够进入益州了。深明大义、高风亮节的刘皇叔替自己的子侄打理一下家当,那不是很正常么? 当然了,黄襄肯定不傻,虽说他也想拿下益州,不过那个时候没本事,没能力,但是,肯定也不能让给别人的,所以,在刘璋一度快要崩溃的情况下,黄襄指示秦川前去支援,只要是遇到刘皇叔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打了再说,再加上当时刘皇叔还要防备国朝最强诸侯的曹老大,以及明面上的盟友孙十万,这益州的攻略着实不见成效。 曹丕上位之后,想要确立权威的他,收复失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才有这一次黄襄的益州之战。 黄襄,在曹丕的支持者里面,算是最会打仗的一个了,嗯,这是明面上的认知而已。 至于曹仁、夏侯惇什么的,这可不是曹丕的人,这是他老爹曹老大的人。 这一次的五万人马,可是曹丕能给的最大的支持了。 好不容易,大军终于赶到了汉中,一路上差点没把黄襄累死,没办法,这么多年不领军,在邺城享尊处优,身材都慢慢走行了,要不是他经常锻炼,恐怕和他老爹黄祖现在没区别了,一个球样。 看着手下的人马,黄襄意气风发,不容易啊,终于熬到这个阶段了。 由安南将军张辽、讨逆将军黄忠、校尉高顺、校尉雷平、校尉邓艾、参军姜冏共同领导这五万人,黄襄很有信心,这一战之后,把这五万人变成自己人。 不过,他对于攻打益州确没有什么信心,也不说外面的刘皇叔虎视眈眈,就说刘璋的手下,还是能人辈出的。 大将吴懿,这厮在历史上,虽说投降了刘皇叔,不过,人家最后可是成为了蜀汉的车骑将军、雍州刺史、汉中都督,假节、济阳侯,所以,他是个有本事的。 再说其他人,大将严颜、李严、张任、泠苞等,文臣则是黄权比较有名点,哦对了,还有俩二五仔法正和孟达。 这阵容不算差了,要知道,人家刘皇叔当初凭借着关二爷和黑三哥以及几个酱油,硬是愈挫愈勇,相比较之下,刘璋太没本事了点,事实证明,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刘皇叔作为刘璋的叔叔,那确实是合适的。 熟悉益州的秦川,肯定是为黄襄等人先介绍一下大概情况的。 秦川慢慢说道:“公子,川还为恭贺公子高升,实在是怠慢。” 黄襄哈哈一笑,摆了摆手示意无碍,不用在意这种小问题,然后说到:“子重,这些年辛苦你了,不过,未来估计你还要继续辛苦下去了。”说完轻轻的拍了拍秦川的肩膀。 秦川有些高兴,少公子这么说,这完全是信任我啊,所谓人以国士待我,我则以国士报之,基本上,有这种想法的,多是一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平民,毕竟,你让那些先家后国的士族子弟这样做,实在是不可能。 “川不辛苦,为公子做事,川,不甚荣幸。”在做的都是自己人,说话也就没必要遮遮掩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