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用才华加努力,辛勤加汗水,因文学作品而改变自身处境的成功之路,作为生活之中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为袁秋华指示着一条人生之路。 《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长江文艺》,《大众电影》等杂志,袁焕轩一订就是十年。袁秋华利用空闲时间,宛如饥民扑向面包一样,每一期每一本都读六七遍,时而会心微笑,时而悲伤落泪,读到动情处就猫在被窝落泪。方方的《祖父在父亲心中》,她仿写作文〈父亲的母亲〉,没想到题目被老师枪毙,改正为〈奶奶〉。 文艺杂志向袁秋华开启另一扇心灵之窗。看书养成生活习惯后,只要拿到手,她什么样的书籍,报纸,刊物都看,即使是字典也能看上半个月。阅读丰富了知识面和文学功底,给予思考的空间,和想象的能力,她且像父亲一样,把习作各地投寄,在县报和市报,《武汉晚报》,《知音》,《芳草》,《今古传奇》,等杂志也偶有作品登场。 十五岁那年,在全地区的征文比赛中,袁秋华拿下第一名。由此可见,她偏科偏得厉害,初中老师对她也是关照有加的,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惋惜。 《大众电影》,《青年一代》,《新华文摘》等时尚杂志,朝袁秋华展示城市生活的场景。百花奖,金鸡奖,每一届的得主,最佳男,女主角,及配角,还有提名,她都如数家珍。八十年代最出名的四大女明星,刘晓庆,陈冲,张瑜,斯琴高娃,她们的起家影片,走红影片,袁秋华都看过,原型小说也都看过。最大的震惊,来自〈庐山恋〉里归国女华侨的四十套洋装,和浑身扬溢的洋气,娇气,贵气,傲气,第一次让她意识到原来女孩,除了才华横溢,气质优雅,心胸坦亮外,也可以娇憨可爱,还可以温柔似水,甚至撒娇发嗲,原来男孩,除了像高仓健似的满面沧桑,眉宇之间总有一种抹不掉的优虑郁闷,眼神却又坚毅果决外,也可以阳光帅气,还可以温文尔雅,更可以温柔体贴,甚至嚎啕大哭。 袁秋华户口转入袁公馆,上学随后也转入十五中,读初二。她是插班生,同学期转入的插班生,还有一个男生,来自香港,父亲已故,母亲多病,在武汉市武警总医院当医生的小姨,就将他接到身边来照顾,他就是小李子。 袁秋华来自僻远乡村,小李子来自繁华城市,两人来来没什么共同语言,但同为插班生,都感受到原班同学有意,或无形的排斥,他们上课说普通话,下课说武汉话,两人都听不太懂,神态拘谨,一脸的羞愧。袁秋华说乡村土话,小李子说广东白话,他们听不懂,却会哄传疯笑,取闹嘲笑,笑得两人无地自容。同病相怜,两人便慢慢走近了。放学后,约到某地,守着收音书,两人苦练普遍话,还互相当小师傅,教对方学自已的方言。至于武汉话嘛,日常生活中家里,上学途中,逛街,菜市场,只要和当地人搭话,就能学着说,几个月过下来,两人已然烂熟。 乡村孩子上学晚,乡村又没有幼儿园,袁秋华读小学一年级时,年龄已到八岁,再赶上小学添加了六年级,十四岁才毕业。初二时,已长到十六岁了,仅听年纪,在成人心里,她是大姑娘了。但袁秋华是早产儿,母亲怀到七个月时,挑水滑倒在地,摔了一跤,就把她摔出来了,体重只有三斤八两,光见骨架,还没来得及长肉,像只剥皮的猫。父母精心喂养,奶水不足,就喂牛奶,喂米糊汤,喂糯米浆,害怕她命不长,活不久。外婆说,“七个月的,活,八个月的,不活。这孩命大,没嘛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呢,甭担心”。袁秋华的确命大,活下来了,也长大了。可由于先天气血不足,再加后天营养不良,她不仅体弱多病,还发育迟缓,看起来仍是十三岁的样子。 小李子是十三岁,还带点婴儿肥,脸大,身肥,手短,脚粗,胖乎乎,肉嘟嘟,像狗熊。两人一起玩耍,结伴上学,表面也看不出年龄差别。但内在的差别仍然巨大,先不说男女有别,也不说出身地域差别,又不说家庭环境差别,只说理想的差别。从国家级雪庵图书馆的捐建,袁世杰的儿女团聚欢庆,宣告家世显赫,后辈不弱起,袁秋华就想和祖辈一样,靠无与伦比的实力,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再出国深造,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然后学成回国,奋勇拼事业,一路披荆斩棘,历经风霜雨雪,最终成为一流的学者,或者一流的生意人。现如今她能够成为省城人,能够和城里孩一样,上学和生活,似乎时来运转,她当然要加倍努力,奋斗不止。可小李子呢,虽然男孩晚熟,贪玩,竟然对未来没有任何计划,生活没目标,留在武汉没关系,回到香港无所谓,学习没动力,考前十名不兴奋,考后十名没愁容,除了吃成胖子,就是玩成疯子。两人之间没有你追我赶的学友切蹉,只是一起上学的伙伴。 这种简单的同行,天长日久也会养成习惯。袁秋华站在民主路与中华路交叉的路口转角,隔着马路,朝小李子一招手,他书包拍打着屁股,蹦蹦跳跳一路小跑过来。他那么胖,跑得身上的肉一颤,又一抖,尤其穿短裤的时节,膝盖上下的肉,一圈套一圈,像九连环,跑起来抖上又垂下,似乎在拨打巨大的算盘珠,样子特滑稽,她就忍不住笑,冲着他乐。小李子不生气,从书包里掏出零食,拍她手上,然后,一笑,一挥手,他走前头带路,她跟后边慢行,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袁秋华寄居三叔家,小李子寄居小姨家,都是寄人蓠下,虽不至于看脸色吃饭,但心里仍不自在,逢节假日都想躲开大人的目光,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游玩。别瞧他吊儿郎当没正经,懒散不上进,但思维活跃,头脑特聪明,袁秋华一个不高兴的眼神,一个皱眉的动作,他顿时一脸“不用说了,我都懂”的表情,就已经足够暖到她心里。他整天嬉哈笑闹,心思却细密,做事仔细,考虑周全,袁秋华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闷闷不乐,他往往能洞察玄机,知道她想什么,会做什么,并提前做好一起来的准备,陪她去汉口民众乐园看汉剧,陪她雨后登黄鹤楼看风景,陪她逛东湖划船,让她每个假日都开开心心,他也高高兴兴 袁秋华领教过他的伶俐机警,已经明白他只是玩心比较重,所以不好好学习,一旦他努力提高,自己还真没什么名次。因为他机灵,敏锐,反应又快,学什么都轻松,又谦虚,低调,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只不过他不喜欢出风头,不想引人注目,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讨厌复杂,怕麻烦,不愿被琐事纠缠,怕滋扰,宁愿让别人觉得他愚钝。 袁秋华抵抗力差,容易感冒,一感冒就发高烧,发高烧就要住医院,住医院就要请病假。既耽误上学,还要花钱,从小到大,为给她治病,钱如流水,花得哗哗的,父母戏称她是“化钱炉”。她病了,在老家有母亲照顾,在武汉就没人照顾了,三叔有工作,请假不能太频繁,他一个单身汉也不怎么会伺候人。在医院有护士,能请她们帮一下忙,她勉强能应付。感冒让人浑身无力,回家就难办了,三叔去上班,她自己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头晕眼花的磕磕碰碰,经常搞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小李子看在眼里,听她说了经过,脸上都是怜惜。从此以后,只要她病了,他中午和晚上放学后,就跑来伺候她,将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小李子会做饭,会买衣服,会照顾人。在他面前,袁秋华感觉自己像个智障,什么都不会。不知什么时候,就被他吸引了——肥肥胖胖的身材,穿着一件花哨的I恤,黑短裤,看起来却很阳光。他在拖地,累得满头大汗,汗水流进眼角,辣眼,又酸又胀,他闭起这只眼,睁大那只眼,继续拖下去。看着他“独眼龙”的搞怪面目,她忍不住“咯咯”笑起来。他捞起I恤下摆擦汗,也冲她“嘿嘿”傻乐。胖人脸上原本肉打眼,五官不显眼,他眯眼笑一会,厚腮一阵乱抖,眼笑不见了,耳朵笑不见了,嘴笑不见了,唯有朝天鼻突出,像猪八戒的鼻子一样突出。说不上为什么,她丝毫都不介意他胖乎乎,他丑八怪,反倒认为他可爱,好可爱,太可爱了。他笑起来,就像是冬日暖阳一样,让她安心,舒坦,无忧无虑。她陪他一起笑,直到笑出泪花来。 每次见面,她便觉得他亲切,觉得自己不够友好。小李子早出晚归,小姨询问就知道了原由,不仅没有责怪他,且背着诊断箱,和他一起登门,来看望袁秋华。小姨给袁秋华检查完,说“这是免疫功能低下啊!淋巴系统,先天不足,娘胎里落下的病根咧。”袁秋华告诉她自己是早产儿。小姨说,“这根呢,咱除不了,但可以提高你的抵抗力,少感冒”。小姨拿出一支免疫球蛋白,给袁秋华施予肌肉注射(打屁股针)。 此后,小姨每个月给袁秋华打一针免疫球蛋白,连打三个月。一支免疫球蛋白是六十元,四支合计二百四十元,袁远一月工资是四十二元八角六分。小姨硬是一分钱都不收。 她对袁弘远说:这女伢也是命苦,咱侄也是苦命仔,只要小伢开心,咱就高兴,钱不算什么啦,将钱难买咱高兴,您家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啊?孩三叔呐,咱们都只愿小伢好嘛,有钱难买咱乐意,对不? 小姨临走前,对袁秋华说:女伢努力优秀嘛,只要让自己过得更好,就可以啦! 转身,小姨对小李子说:男仔拼命优秀呢,就有责任让自己的女人,过得更好啊! 袁弘远击掌说:对极啦!人还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世间繁华,历人事沧桑,就算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着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着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着不一样的素养! 三叔未娶,一见钟情,小姨未嫁,交流欢喜,彼此礼尚往来,互相嘘寒问暖,一来二去,这俩人居然花前月下,谈起恋爱来了。 两个监护人来来往往,两个小孩也随着吃喝玩乐,没事谁找不高兴呢,都开心,都快乐。 袁秋华发现小李子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变得爱运动了,变得喜欢看书了。他开始节食减肥了,节假日不去游山玩水,整天呆在省图书馆看书。因为他对自己好,特别好,他小姨也对自己好,好得没话说,让她总是开开心心,快乐快乐,所以她陪同他,一起去省图书馆,一起在阅览室看书。她带着面包和酸奶,中午两人一起吃,看见他欢欢喜喜的样子,她心里就禁不住高兴。 当她刻意讨好他的时候,却感觉到他不太热情,神态拘谨,不太主动,表情不自然,这不符合他的风格啊! 袁秋华百思不得其解,再加上女孩的害羞,也不懂如何化解,也不知怎样挽回。小李子小事憋不住,大事死里憋,他不想说的事情,绝对不说,说了没用的事情,他绝对不说,说了有用的事情,他选择性来说。除非是非常信任的人,否则他宁愿烂在心里,也不会向别人哭诉。她知道他自尊心超强,你不说,我就不问,给你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后路。 在阅览室各自安静地看着书,袁秋华脑子忽然灵光一闪,是不是因为我的病啊?她抬头看他,却发现他也在看自己,还冲她扮鬼脸。 袁秋华瞟他一眼,冷笑三声,低头看书。 小李子丢过来一包零食。 袁秋华不看他,拂到一边,继续低头看书,不想理他。 小李子走过来,剥粒奶糖,硬塞进袁秋华嘴里。 袁秋华吐地上,仍不看他,也不说话。然后,合上书本,放回书架,走出省图书馆。小李子跟在后头,穿过红楼广场前的草坪,一直跟到蛇山脚下。 袁秋华说:你家在紫阳路,你走错方向了。 小李子说:送你回家,我都习惯成自然了。 袁秋华跺脚说:拜托!我这病,一时半会死不了,活着也不曾遭人嫌弃。你不必在我面前,阴睛不定,唱什么曲?忽冷忽热,演什么戏?你不累么?我累! 小李子说:我家里条件不太好,一开始你就知道,我怕我来不及---,你就已经--- 袁秋华说:谢天谢地,不劳你费心!三叔说了,万一,就卖袁公馆,再不见好,就是我的命! 小李子说:不许丧气,我要你活!下学期,我就转回香港去,跟大伯学赚钱的技艺。你等着我啊!不许放弃啊! 袁秋华说:嗯。等你来救我。 小李子说:你一定要等我啊! 袁秋华说:哦。等你等到死。 小李子说:不许说死! 袁秋华说:不说死,我就不死吗?我活到一百岁,还是会死啊!你会长生不死么? 小李子说:要死,也是我先死!不许你先死!我会受不了,你懂不懂? 袁秋华说:那你把身上多余的肉,割下来贴我身上,病不就好了嘛! 小李子说:说聊斋呢。真能那样,我会舍不得?我巴不得! 袁秋华说:不用辛苦减肥,你是巴不得,可狗肉贴得到羊身上么? 小李子说:你又拐弯抹角骂我! 袁秋华说:一天不骂,你乱咬人,我就要骂,一直骂到你死! 小李子说:好,咱一言为定,不见不散! 袁秋华说:不见棺材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