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吃错药了
一百亿有点多,但是她还是要试试。 毕竟如果有朝一日从一线明星,每年的收益可以达到千万亿,这一百亿的投入非常划算。 而且,她现在答应陆屿洲的是自己会好好努力,但是实际上会有其他转机也说不定。 比如和陆氏签约合同之后,和陆屿洲见面的机会就会增加。 她再有心创造一些机会,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万一陆屿洲爱上自己了也说不定。 沈雨霏越想越觉得,当陆太太也很不错。 至于纪辰星?她算什么东西?纪雪晴也是纪家的女儿,还不是明里暗里栽进自己手里好几次? 更何况,她也看中了《嫡女为后》的女主角色。就算梁声看重纪辰星又怎么样?如果纪辰星敢和她争,那她势必不会让纪辰星好过! “沈小姐?沈小姐?” 纪辰星叫醒正在做白日梦的沈雨霏,“如果你没有其他事情的话,烦请先离开这里吧,我还要和陆总商量一下合作的事情。” 纪辰星说着,端起茶来抿了一口,甚至没有正眼看沈雨霏。 沈雨霏看着纪辰星这不可一世的模样,仿佛一口气噎在喉咙里。 不就是一百亿吗?她现在就回去准备一百亿,不,她要准备两百亿! 她非要把这个钱砸在纪辰星脸上,让纪辰星看一看他们沈家的实力。 “屿洲哥哥,你和辰星姐姐已经签好合同了吗?”沈雨霏问。 陆屿洲不假思索,“还没有,等我们敲定细节之后才会草拟合同。” “哦,那就好。”沈雨霏松了一口气,她还有机会,只是需要赶紧去准备资金了。 “那,那我先走了。”沈雨霏依旧是一副可怜的样子,“不过屿洲哥哥,你可不要先急着和辰星姐姐签合同,等等我们沈家的消息。” 陆屿洲依旧是一副中立又有谦逊有礼的模样。 “好,那我把纪家的合同往后推一天。” 这句话直接给了沈雨霏希望,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出去,“我一定会带钱过来的。” 沈雨霏刚走,纪辰星放下茶盏,摇了摇头。 “这姑娘,把自己卖了还在替别人数钱呢。” 陆屿洲笑笑,“放心,沈福宪不会给她这两百亿的。” “不会给?”纪辰星疑惑,“那你今天这出戏是为了……?” “你想想,沈雨霏一心想往娱乐圈发展,现在她进不了我的公司,最记恨的人是谁?” 纪辰星把自己认识的人想了一圈,然后都否定了,最后不得不音调上扬,“是我?” 今天陆屿洲表演了这一圈,原来就是为了给自己拉个仇恨。 “你先别急。”陆屿洲说,“听我解释。” “你看,现在沈雨霏最讨厌的人就是你,最讨厌的势力就是纪家,如果这时候,忽然有一个实力与陆氏相当,但是又与纪家水火不容的公司,她会怎么样?” 纪辰星想了想,“签约?可是去哪里找这样的公司……” 她话还没说完,自己率先反应过来,“风时?!” 如果她在这个时候捏造一个身份收购风时,表面上答应刘逢时会帮他向纪家复仇,这时候走投无路的沈雨霏一定会投靠她。 只要把违约金设置的够高,签合同之后,沈雨霏就完全受她的控制了。 沈家在纪家安插了一个纪雪晴,那纪辰星就去把沈雨霏策反成自己这边的人。 到时候,不管沈雨霏是听命于自己也好,违约给自己送钱也罢。 她都只赚不亏。 也只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两家斗起来时,主动权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聪明!”陆屿洲夸赞到。 那段似乎不属于自己的记忆里,纪辰星也是这么一个聪明的人。 “剩下的事就不着急了,什么时候收购风时的时候,可以带着我,也许我能帮上忙。” 纪辰星点点头。 纪怀予很快也处理完了公司的事情,也来到了陆氏。 纪怀予还记得自己答应纪辰星要来陆屿洲公司偷师的事情,聊起天来时不时问陆屿洲一些关于娱乐公司的专业问题。 他的话说的非常委婉,但是陆屿洲却像是开了放大镜功能一样,但凡纪怀予提到的,他都事无巨细地讲上一遍。 搞得纪怀予一头雾水,回家的路上还在跟纪辰星吐槽这件事,“陆屿洲是不是吃错药了?” 只有纪辰星知道,陆屿洲这么做,是在暗中为她管理风时助力。 大概是因为有纪怀予在,陆屿洲始终没有再像刚刚两人谈话时那样对她表示信任。 纪怀予和陆屿洲简单的互捧了几句之后就告了别。纪辰星跟在纪怀予身边,离开了陆屿洲的办公室。 风时的收购谈判定在三天之后,等待谈判的这三天,纪辰星也没闲着。 纪怀予给纪辰星找的老师已经开始来纪家打卡上班了。 纪怀予的计划是,先让纪辰星在家里学完初中及之前的课程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高中知识。 如果纪辰星愿意,纪怀予也想把她送进纪云帆读的高中里去,让纪辰星接触一下校园集体生活。 不过,去不去学校那都是后话,目前最主要的还是看纪辰星的学习能力。 纪怀予知道纪辰星在古文和历史方面有些造诣,为了不让其他学科拖后退,纪怀予给纪辰星找的是几位都是德高望重的名师。 和古代女子学习的内容不同,现代的课本没有礼仪、女红之类的课,学习不分性别,男女学生学的都是一样的。 要学习的科目一共有九科,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思想与社会、物理、生物、化学。 在这九门课程之外也有一些其他的课程,比如音乐、美术、心理健康等。 为了让纪辰星不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纪怀予先给纪辰星安排的就是历史课。 初中的历史课本是薄薄的几本,其中包括国家的古代史、现代史、以及外国的古代史和现代史。 纪辰星有些激动地翻开了古代史的课本。 果然不出他所料,在这本书快要结束的部分,有几页写的就是曾经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