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西湖诗会?
可他不是一个人,杨清曦在他和其他人中间,选择了和他站在一边,那么他就不会眼睁睁看着杨清曦受委屈。 他静静地站在旁边,等待着杨清曦的答复。 “你……你还能继续写么?我想让别人知道,我爹爹收下的学生,我的师兄范凌恒不是窃文、剽窃之辈。”杨清曦仰着头,鼻头和眼眶都是红红的。 “好,那我写一首,你便帮我读一首,如何?”范凌恒应了声好,看着她泫然欲泣的双眸,轻声问道。 “好,我帮你读。”杨清曦答应下来。 范凌恒摸了摸自己口袋,找了块儿手帕递给杨清曦道:“擦擦眼泪吧,别一会儿成了只小花猫。” 杨清曦小脸儿一红,顺手接过带着范凌恒体温的手帕沾了沾眼角的泪珠。 这一刻,连她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挎包里明明装着手帕,却为何还要用她这位便宜师兄的手帕。 擦完眼泪,雪白的手帕上留下两朵显眼的泪痕和淡红色的胭脂,她转过头结结巴巴道:“这……这个手帕,我洗好了再……再还给你。” 可范凌恒又已经提起笔,重新在书桌前写下新的诗词,闻言顺口回答道:“不用了,这个手帕送你了。” “哼!”杨清曦嘟起小嘴,不满的看着范凌恒的背影,暗骂一声:“呆子”。 台下于简见两人亲密的小动作不断,妒火中烧,阴恻恻一笑,不怀好意道:“清曦妹妹,若你这师兄不行的话就不要勉强了,让他给在场的诸位才俊们道个歉,说声‘杭州本地人杰地灵,我广东才子甘拜下风’就算了。” 杨清曦刚想反驳,只见两句话的功夫范凌恒已经直起了身,嘴角挂上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道:“麻烦于兄为我着想了,不过我范凌恒只是广东普通一名才子,连秀才都不是,可不敢代表广州的各位学子们,不像于兄一般,一直为杭州所有才俊们说话,不愧为杭州本地之魁首。” 此话一出,当场有些才俊们便开始浑身不自在起来,他于简算什么东西,要不是有个好背景,论起学问来,他算老几? 范凌恒继续道:“至于诗词,刚才于兄说今日中秋,那我便作了一首中秋诗词,还请于兄品鉴。” 说完他把墨迹未干的宣纸转交给杨清曦,只见后者粗略读了一遍后,小嘴微张,双目失神,一副迷茫的表情。 于简明白刚才范凌恒说的魁首什么的是在给他挖坑,见到杨清曦的表情,赶忙哈哈大笑,转移话题道:“哈哈哈……怎么了?难不成被我一语中的?做了首打油诗出来?” 杨清曦已经彻底看清楚于简的嘴脸,心里已经和他划分了界限,他说这等冷嘲热讽,她自是当做没听到,并缓缓念道:“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争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哪堪重对,旧时明月……” 伴随着杨清曦清脆如黄莺般的声音,纳兰性德这首《琵琶仙·中秋》的上阙的碧海、明月犹如画卷一般在诗会现场缓缓展开。 虽然只是半阙,可意境上的清冷已经让众人深深沉浸其中。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念叨这儿,杨清曦怪异的扫了眼范凌恒,要不是她对范凌恒知根知底,怕是怎么都不敢相信他能写出对昔时情爱思忆的诗词来。 “不过……他真的没有什么旧爱么?”再三看了看手中诗词,杨清曦对自己从父亲处听来的消息不自信起来。 范凌恒当然不知道,他随手抄下的这首词已经被杨清曦脑补他是不是曾经有过旧爱,为了前途甚至抛下他的糟糠之妻才能做出这等诗词,一系列的才子佳人小说才有的情节一个劲儿的往范凌恒身上套。 天可怜见,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在自己妻子去世的第一年中秋写下的回忆之作,即便是在南宋胡仔说过:“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句话后,也堪称中秋之不可多得的佳作。 如果说《水调歌头》是生离,而这首《琵琶仙》写的则是阴阳两隔。 这首词是为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之后的千古第二悼念亡妻之诗词,其中情真意切,自是感人至深。 生者尚可重逢,亡者何处可觅? 此词一出,全场哗然,曹晓婉等一众多愁善感的佳人们更是泪眼婆娑,纷纷拿起手帕擦起眼角。 至于于简?现在已经呆若木鸡的立在原地,一副傻了眼的模样。 “于兄,不知这首词如何?”范凌恒当然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礼尚往来才是中华传统美德嘛! “呵……呵……”于简干笑了两声,嘴硬道:“中秋词嘛!谁都会!” 范凌恒平淡的扫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对付这种嘴硬的人该如何去做?自然是直接把他的嘴缝上,按在地上摩擦,直到他硬不起来才行。 范凌恒环顾四周,凌厉的眼神扫过刚才所有小声嘀咕质疑他和杨清曦的人,随后放声大笑道:“哈哈哈,今日我这来自广东的白丁借此诗会,愿做四君子之诗词送给诸位。” 随后转过身去,开始在书桌上写下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诗词。 每写完一篇,杨清曦便取来诗词朗诵道:“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1) “兰,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注2) “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3) “菊,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注4) 当杨清曦读完最后一句,全场寂静无声,唯有一个女声久久回荡在船厅内。 注1:《卜算子·咏梅》,咳咳,怕敏感词,不说作者了,大家应该都知道 注2:《点绛唇·咏风兰》,清朝,纳兰性德(明朝当文抄公是一定避不开这位大神了) 注3:《竹石》,清朝,郑燮郑板桥 注4:《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清朝,顾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