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吕布,安敢逞凶?
大汉朝廷的兵马、粮草。 在天子的一道旨意下,迅速集结、调动。 朝廷要兴兵,讨伐匈奴的旨意,更是在西厂番子的特意渲染下,迅速广布天下。 一些藏于民间、不愿入仕的贤才、乃至大汉的世家望族们。 无一看好,天子在此时出兵。 区区假道伐虢之计,纵是占据天下大义,得天下百姓支持。 可是董卓、项羽联盟,兵多将广、占据地利。 绝非朝廷眼下派兵死战,所能拿下西凉,从而打入草原,征讨匈奴。 极有可能,大汉数百年的气运、基业便要在此战下,彻底消亡。 不过,足以证明大国天子血性。 非是软弱可欺。 纵使不在西凉边境的百姓,闻听天子要剿灭匈奴,亦是兴奋不已,称赞天子圣明。 对于蛮夷那种烧杀抢掠,畜生行径。 身为汉人,无一不恨。 而在西凉境内。 兵马、粮草同样在不停集结,西凉将士们的反应,更是不一而足。 “啧啧,弟兄们,这天子小儿真是有魄力。” “还讨伐匈奴,胆子真大,他知道匈奴有多可怕吗?” “几年前老子跟着主公,不是没干过匈奴,这什长的位置,还是老子拼着性命不要,杀了两名匈奴,才升上去的。” 西凉军中,一名穿着皮甲,手持长刀的什长,靠在柳树下。 嘴里嚼着柳条,遥望草原方向。 只是眼中,全是杀意。 “什长,匈奴有什么可怕的?” “都是肩膀上顶着一个脑袋,俺这一刀砍下去,照样是碗大的疤。” “放屁。” “你个新兵,你懂什么?” “匈奴人,各个擅长骑射、奔袭,几乎全都是骑兵,来无影,去无踪。” “真打起来,无边无际的匈奴骑兵,向你冲来,齐射、拉扯。” “要是步兵对上,三两千匈奴蛮夷,便能耗死咱们五六千的兄弟。” 一名百夫长持刀而来,闻言虎目一瞪,直接踹在了接话的新兵屁股上。 不过,并未用太大力气。 随后便坐在了那名什长旁边,扯下一截柳条,同样塞进嘴里咀嚼。 “是啊,当年老子投靠主公麾下,不正是为了多杀匈奴...” “谁知道,现在成了反贼不说,还只能看着匈奴狗贼们享乐,而不能杀之。” “要是朝廷早些如此...” 又是一名面颊消瘦的什长,凑了过来。 坐在旁边,望着草原方向。 手里汉剑紧握。 只不过,话没有说完,便被刚才的百夫长低声怒斥,给打断了。 “闭嘴,当心祸从口出!” “...” 什长沉默了。 百夫长刚毅的脸上,闪过一抹黯然。 主公,的确是变了。 以往的主公,何等仗义、豪迈,对待麾下将士如同手足弟兄。 一同纵马驰骋,与西凉边境外的匈奴、贼寇作战,建功立业,保卫疆土。 可是自从主公造反后,一切都不同了。 哎。 何止是这一支西凉军小队,不少将士,在朝廷的这一道灭匈旨意刺激下。 更是激起了,胸中多年压抑着,对匈奴的怨恨。 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他们的亲人、手足。 多有惨死于匈奴屠刀之下者。 结果现在朝廷要不惜余力,出兵对付匈奴,而他们却得主公之令,反而要拼命,与朝廷厮杀。 这不是在帮匈奴吗? 一时间,西凉军中的气氛,格外不对。 郡守府内。 “主公,天子此计,着实歹毒。” “眼下我军弟兄,士气萎靡,战意全无,如此下去何以抵抗朝廷兵锋?” “是啊。” “徐将军所言正是,天子小儿背后必是有高人指点,算准了我西凉将士,多与匈奴有血海深仇,以此毒计,意图亡我军心。” “末将的军中,甚至有将士胆敢扬言,主公不打匈奴,何不让朝廷兵马过去攻打之言...” “当真可恨,假道伐虢,真当天下人都是智愚之辈吗?” “...” 吕布、徐荣、牛辅、华雄、郭汜等西凉武将,尽是面色阴沉,声音焦急。 朝廷正在调集兵马、粮饷。 要不了多久,便会杀到西凉。 可他们得了董卓的将令,前去整备兵马,结果麾下那些悍勇无畏的将士们,除了不是西凉本地者,其余一个个全都蔫了。 没有状态、士气。 何以用兵啊。 不过,没有人注意到吕布愤怒的表情下,眼中闪过的一丝异色。 臧霸昨日从京城赶回,带来的天子旨意,他已经是看了上百遍不止。 晚上睡觉,都要先看一遍。 无论是西凉州牧,统御一方。 还是车骑大将军,温县亭侯,食邑万户。 全都让他心跳加速,夜不能寐。 以至于,他现在看向董卓丑陋不堪的首级时,都觉得帅气不少。 而且,他丝毫不担心天子言而无信。 有圣旨上的那一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大印。 只要他完成差事,便可公布天下。 尤其是圣旨上,天子都贴心的为他想好了法子,摆脱不忠不义的罪名。 “斩,凡是扬言乱我军心者,全都拉出去斩了!” 董卓坐在首位,一脸铁青。 由于,过度愤怒。 身上的肥肉,不停颤抖。 “是!” 吕布心下一喜,面上肃然。 当下第一个起身拔剑。 便要去,执行义父所下的军令。 “万万不可。” “吕奉先,你意欲何为!” “此乃主公因一时盛怒之言,你身为主公义子,亦是麾下大将,不知劝阻,安敢逞凶!” 李儒神色大惊,怒斥着要出去干活的吕布。 见其,停下脚步。 方才松了口气,向着董卓,躬身一礼。 “还请主公息怒,此时下令处斩将士,岂不是正中了朝廷的奸计,必会让三军心寒。” “何况我军多半都是西凉子弟,莫非主公还要全杀了不成?” “...” 董卓面色缓和,他也不是傻子,刚才纯粹是因为怒急。 闻言,已经冷静下来。 下意识,看向吕布。 “义父在上,孩儿不懂其他,只知道义父剑锋所指,便是布效死之地。” 吕布单膝下拜,声音坚定,尽显仁孝。 “好!” “奉先我儿,义父没有看错你,快快起身,尔等也当向奉先学习,以忠孝为先。” “文优,你也不要总是对奉先过多苛责,都是一家人。” 董卓一听吕布之言,满心欢喜。 不惜,瞪了李儒一眼。 在他心里,一表人才,勇冠三军,而且足够孝顺、听话的吕布。 远比他亲生儿子,要喜爱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