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顿顿白粥咸菜,转眼黄袍加身

第145章 学仙师者亡,类仙师者死

   何去何从?   这对于茶肆内的县吏来说,是一个人生难题。   以往,他们之所以听候县衙的征调,一方面是为了获取些许的报酬。   另一方面,则是想要通过这个机会,跻身进入县衙之中,从而改命。   现在整个县城的官员全都走了。   吏员们不是朝廷公家人员,没有离开,反而是留了下来。   因为之前城中还有不少的民众,吏员则充当着城池里的‘新’县衙人员。   有了这些办过事的吏员,城池各府衙还能勉强运转。   可随着黄天神使的到来,向遗留下来的乡民诉说着黄县的幸福生活之后。   城中的遗留百姓再也按捺不住,都选择了迁往黄县方向。   自然而然,吏员们也就用不上办事了。   毕竟前来办事的人,即将全都走光。   “何去何从?”   人群中,一名五十岁的吏员老陈,皱着眉头,满脸凝重神色。   老陈是这批吏员当中,威望比较高的人。   当初众吏员选择留下来,就是老陈的主意。   这段时间以来,吏员都在无形之中,把老陈当成了主心骨,甚至内心深处,还一度认为老陈就是新的县令。   “是啊,老陈,以前城中还有乡民的时候,咱们还能过一过廉价的官瘾。”   虽然领不到朝廷的俸禄,虽然没有朝廷认可的官职。   可在场众人,哪一个不是实实在在为城中、城外的遗留乡民办事的人?   这就足够了!   他们心中固执地认为,亦官亦民,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   茶肆内的一个角落里,还挂着一张布帛。   布帛上写着的,赫然就是《为官之道》。   一共四句,第一句是民为国本,执政为民。   第二句是修身立德,正己正人。   第三句是勤政为民,尽心竭力。   第四句是清正廉明,秉公执政。   布帛是他们从县衙之中取出来,挂在茶肆内的。   也是老陈的想法。   这段时间,吏员没有在县衙里办事,而是将办公地点,定在了这座茶肆中。   “大家都走了,我们继续留在城中,也无济于事。”   吏员老陈长叹一声。   这是他给不其侯国县衙干活的第三十五年了。   从十五岁开始,老陈就成为了县衙吏员当中的一份子。   平时征收田地亩税、核算人口、编集造册,甚至缉捕盗贼的官府行动中,都有老陈的身影。   三十五年一晃而过。   老陈依旧是老陈,县衙没有给他任何一次成为朝廷在编人员的机会。   一次都没有!   老陈心中也清楚,自己一无家世、二无人脉,这辈子都别想当朝廷的官。   “老陈,你比任意一个县令,都更懂城中的事务和办事流程。”   “历年来,这几个县令没有你,哪里办得妥城内外的诸多事宜?”   茶肆中的吏员们所说的话,都是事实。   老陈没有朝廷的任命和官职,但老陈却实实在在是整个县城乡民都认可的吏员。   “不如咱们号召四方乡民,齐聚城中,拉起大旗,也学着那大仙粮师,自己创建太平!”   有人突然说道。   在这么一瞬间,现场安静无比,落针可闻。   呼吸骤然急促起来,人人心思各异。   事若能成......   “这事成不了!”   老陈很快就摇头否定了这个建议。   “我们没有任何的食物来源。”   一针见血。   这也是老陈向来的风格,从不拖泥带水。   “大仙粮师能够将青州乃至徐州琅琊的乡民吸引到黄县。”   “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粮食。”   虽然老陈弄不明白,大仙粮师的粮食从何而来,又为何能够源源不断?   但老陈心中一清二楚,前去汇聚黄县的乡民留在了那里,就说明了粮食绝对没有问题!   给乡民办了三十几年事的老陈,又怎么会不了解乡民?   大家只是不识字,但大家并不是傻,也不是不明白道理。   “老陈,要不我们也去投奔大仙粮师算了?”   “青徐乡民汇聚黄县,大仙粮师肯定需要很多管理人员。”   “咱们提县衙办了这么多事,关于管理乡民,不说手到擒来,至少也是轻车熟路了。”   又有人提出了建议。   茶肆再次变得安静下来。   同样是呼吸急促。   凭他们如今的经验,去了黄县,跟回家有什么区别?   不过很快有人表示担忧。   “我听说前去投奔仙师的,可都是寻常人员。”   “咱们这些有着官府经历的人去了,他能收咱们吗?”   这话不无道理。   齐聚在大仙粮师身边的,基本上是底层乡民。   在场众人身上,却有着一层薄薄的官府的“皮”。   “无妨。”   老陈站了起来,走到那张写着为官之道的布帛面前,一把摘下。   然后将布帛卷起,纳入怀中。   “大汉朝廷青州刺史部麾下东莱郡官府掌文事郡丞伍飞,此人正在给大仙粮师办事。”   关于伍飞的事,老陈也从黄天神使口中听说过。   “真正的官府人员,他都能接受,何况我等?”   此刻老陈已经打定了主意。   “县内的黄天神使,现在位于何处?”   他回头问一名年轻吏员。   年轻吏员开口:“正在城外张家屯里宣传黄县之事。”   听闻此话,老陈点点头,吩咐众人。   “你去城外请黄天神使进来。”   “你去县衙门口守着。”   “你们两个去把县衙里来不及销毁的以往官府办事竹简,从枯井里取出来。”   众人各自领命,前去办事。   一人停留下来,回身问老陈:“那些办事的记录竹简,捞起来作甚?”   官府里每三五年都会销毁一部分竹简。   这些竹简是官府平时的日常运转记录,以及些寻常小案,备案三五年过后,一般都扔进枯井里焚毁。   重大事件竹简则留下来,进行封条保存。   “我只是在想,大仙粮师可能会需要这些竹简罢了。”   老陈想了想,这般回答。   “明白了。”   这人眼前一亮,随即跑去办事。   当晚。   不其侯国城外张家屯里的黄天神使,被请到了城中的县衙。   与吏员老陈商讨了一个晚上。   从日影西斜到月上中天,黄天神使才走出县衙。   “这是我们的信物,你拿着它,到了黄县之后,去找老妥。”   黄天神使让老陈去找伍飞,说伍飞见了信物之后,就会安排老陈等人的相关事宜。   “时间紧促,我身上的任务也相对繁重,就不做停留了!”   匆匆交代之后。   这名黄天神使连夜消失在老陈面前。   老陈将对方给他的信物,郑重收起,随后朝身后喊了一句。   “出发,前往黄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