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在大明的那些年

第121章 侯府议事

在大明的那些年 间隔中人 5433 2024-07-17 12:52
   有了想法,就要行动。   明己想要搅动扬州这滩死水。就得引进活水才行。首先得让本地百姓安居乐业。改善民生基础。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以明己的财力。让他们吃饱穿好不是问题。把商会直接搬过去也是不行。只是虚假的繁荣。并不长久。治理地方靠扶贫是不行的。   只有让百姓富裕起来。有自己的经济支柱。才是真正的繁荣。明己不屑用输血供养的方式。建设扬州这地方。不赚钱都有些丢人。   明己决定做一件事。便会追求极致。治理地方不同玩游戏,不能说干就干。得做些准备   明己在写策划书的同时,便让王五去请江南商业话事人沈荣。镇江厂长沈旺。   三天后,沈荣从江浙赶到侯府,明己也做好了策划书。   “沈老板,怎么愁眉苦脸的?”   明己见沈荣心情绪好像很低落。出声问道。   “王爷,沈荣愧对王爷信任!”   沈荣见明己问起。有些不好意思。沈秀负责出海。干的风生水起。他接管商会负责国内贸易。却是走起下坡路了   起初,靠着镇江商品物美价廉。市场还是很不错的。皇家商会也成了江南商道的龙头。也赚了不少   老朱改土,可不会商量沟通。江南本就是粮饷之地。大军威慑,强制改革。处死了大批地主财主。   余下的财主,失去了土地。钱财看得就更紧了。他们的主要收入就是土地收租。传统观念就是吃土地饭。一些经商的也竞争不过商会。   失去了土地,也就没了经济来源。钱财也就埋起来了。消费能力下降。市面无钱可使。   百姓更是没有购买力。一两银子得用好几年。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多是自给自足。对钱财的需求倒也不大。   只是买一些生活必需品,盐一类的东西。而且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也比较普遍。   沈荣在地主手里赚不到钱,在百姓手里就更赚不到了。且江南百姓的赋税比较重。他想以物易物的交易都不行。   江南以前是张士诚的地盘。老朱上位后,有一层怪罪江南百姓支持张士诚的意思。赋税比较重。富裕的江南,百姓也无余粮。   “我没信过你啊!你愧疚什么?怎么回事说说吧?”   明己也有些纳闷,他怎么就愧疚我了?商会在他手里。明己并不关心盈利亏损。也就不知道商会面临的情况。   “王爷把商会交到在下,是对在下的信任。在下却把商会带入了窘境。如今在江南……”   沈荣把商会的情况做了一个汇报。明己也了解到商会如今的情况。总得来说就是,江南赚不到钱了。旗下的会员在各地也是如此。甚至还差上许多。   “这很正常。不能怪你。放心吧。我能解决”   这属于社会问题,不是他这个本地商人可以解决的。明己稍加思索,便想清楚了关键。小农经济也的确不利于商业。   钱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发挥和利用。而且硬通货也不利于交易。社会形态明己暂时没办法解决。   改变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现状需要很长时间。需要社会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老朱的事情。   钱的事情就好解决了,他本就有意改币制。眼下社会需要,正好可以尝试着推行   “钱的事就不是事了!原本打算在过几年改币制,推纸币的。眼下就先弄出来,让商会先流通起来”   明己在筹备银行的时候,就在做准备了。让商会敛财就是为了储备保证金。从而替换金银。纸币最关键的问题便是防伪。   对此,明己也早有准备。印钞纸也早研制出来了。只是没有公开。明己采用的后世材料。   棉桨,亚麻纤维和木桨等混合制造的印钞纸。强度高,耐折性强,有一定的防水性。适合凹版印刷。远比银票使用的硬纸强太多。这样的工艺,别人也无法仿制。   化学院的道士也不是一无是处。氢氦锂铍硼没发现。荧光粉和绿矾油等东西还是弄出来了。   凹版印刷加化学防伪,钢印绶带。多重保障。材料和工艺领先这个时空近千年。明己可不信有人能仿制。除非这世上不止他一个倒霉蛋。   五年十年更换一波。也绝了投机分子的心思。与其担着风险,花大把时间金钱来作假。还不如进厂打工呢。   “王爷,皇上怕是……”   沈荣有些担心老朱的反应。改币制可不是一件小事。   “没事,我跟皇上提过了。再说现在只是试行。等做成了交给朝廷就是了。”   明己知道钱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东西被私人掌控太危险!他也答应送给老朱了。   “嗯,就先在商会和酒楼试行。你们拿多少纸币就得给多少金银!酒楼也是如此。   推荐客人存钱,纸币就先当是给客人存条凭信。他们拿着这些纸币可以在商会旗下的店铺购物。商会不得拒收!也可以换现银!   商会也是如此,使用纸币购物的,给些优惠。你们在旺仔的工厂拿货,也可以使用纸币”   明己简单的说了一下,早期的交子就是在商人之间流通的。纸币的好处不用明己细说。沈荣是生意人,自然清楚其中的好处   现在配套银行还有些早。让商会和酒楼先承接着。随着商会传播,纸币自然也就流传开了。   方便快捷且安全。只要能保证纸币的信誉度。就不会存在问题。一两银子一张纸。充足的保证金就是信誉的保障。   受制于信息录取不便,借贷和账户暂时还开放不了。冻结账户的事还做不到。管你是不是人。只要给银子就能换纸币。   不过纸币推广快来,银行建立。有身份的人倒是可以提供存储业务。   明己又和沈荣商议了一些纸币事宜。了解了一下民间交易,常使用的数额。   宋明时期,一两银子等于一千至两千文。官银成锭。民间使用一锭银子的机会少的可怜,几乎没有。   因此才会掰碎,许多商铺都会有称和锯子。多少钱就锯多少。也就有了碎银子。存够了便重新铸造成银锭储存。就有了火耗归公。   大家一起掰,损耗可不小。清朝一两银子只能换七到九百文。民间流通的还是铜钱居多。   明己决定使用元角分,一元等于一两银子,也就是一罐钱。一角等于一百文。一分便是十文钱。铜钱就当硬币找零使用。   面值采用后世的。重新使用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的面值。至于百元大钞就是给富商使用的。   曾经的万元户,大明的一元户,百元户。社会太落后,一分钱都是有钱人。   电视里随便一顿饭几两银子的桥段,也是真敢拍啊!论购买力,如同在苍蝇馆子,一顿便饭几千上万。马云也没这么奢侈吧!   纸币的模板还得和老朱商量。避开老朱,也可以在民间私下推广使用。如同交子全凭信誉。   有了老朱支持,在大明就有了合法性。推广也更为便利。明己还想着让明元走出国门。套取天下金银。   这个时期,还真有可能做到。沈秀出海完全可以把纸币当货物贩卖。增加本身的价值。   在大明一元一两银。在海外一元二两银。传播开来,货币生意也就有了。会有外族带着金银来大明换取纸币。回国就能翻倍。毕竟财帛动人心。大明收获金银的同时。明元也能得到推广。   四海之财齐聚大明。那时该是何等盛世!大明的财政就是世界财政。改改汇率就能赚不少……   沈荣今天算是蹭了一堂课。被明己描述的前景吓到了。心中也是震撼不已。   沈荣在心中,把明己和他爹做了一个比较。沈秀眼界扩展到了海外。算是与世界接轨了。明己的眼界好像跨越了历史,与未来接轨了。高出了一个纬度。而自己还在江南折腾……   “好了,纸币的事不急。想推行纸币还得想办法把钱放到百姓手里。这次找你们来,我准备建设杨洲。需要你们帮忙”   明己出声说道,把众人从纸币世界中拉了出来。   “愿听王爷差遣!”   沈家两兄弟出声说道。此刻他们任有些激动。两兄弟从小就熟知商事。因此对明己有些崇拜。   “杨洲现在最缺的便是人!旺仔把工厂搬过去。招收本地百姓。人手不够就高薪聘请外地人。   沈荣,你就在扬州把店开起来。集市得办起来。保障民生物资。我也会让人去重开四海邻。”   明己想着先把人口基数提上来,同时保障他们的生活。民生安定了才能发展旅游业。   “王爷,工厂倒是问题。开店怕是有些不妥。扬州的情况,会严重亏损啊。”   沈阳出声提醒道。这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皇家商会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是为大明服务的!钱的价值是人赋予的!人比钱重要!   商人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我给沈先生说过,我们是大明商人。国在前,商在后!希望你们也能明白!”   古代商人地位低下不是没有原因的。商人逐利而无半点社会责任。发灾难财,囤货居奇等。身处农业社会中,不从事生产就能获利。统治者自然讨厌。因此也受人排斥   不过,存在即合理。没有商人奔波调配资源。那和原始部落也没什么区别了。古代没有合理的制约手段,也就忽视了商是富国之道。商人在古代有钱也潇洒不起来。   明己接受的讯息比他们多。看得东西也不一样。崇尚自由主张人人平等。所以他想提升商人的地位。当初问过沈秀喜欢被人称大明商人还是来自明朝的商人?   沈秀的回答是他喜欢大明商人!明己才会支持他出海。   “是,王爷!”   两兄弟见明己有些严肃,不像平时那么随意。不免有些紧张。明己毕竟还是一个王爷。   “不用这么紧张。有一天你们会明白的。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提高社会地位!我只是想让你们自己提高身份而已!   钱这东西,不应该是唯一的追求!活在钱之下,很累。活在钱之上才是生活!当然了,没钱也是生不如死。咱们也不能冲着亏本生意去。”   明己开了一个玩笑,缓和了一下气氛。才继续说   “旺仔可以预支工资。先给他们发些钱,让他们有购买能力。也能保障生活。   开店也最多亏损一些时日。扬州位于京杭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漕运便捷。盐运要道。南来北往的。日后必定繁荣。   咱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帮他们一起渡过。人家不得承你一份情啊!   咱们也不亏,旺仔发工资。工人创造价值。咱们有的赚。你再把钱收回来,少赚一点。亏一点也没关系。你家可是首富。这点钱还亏不起?   何况整体来说,也不会亏。钱流通一圈回到我们手里。有了商品,扬州也发展起来了。双赢。还能持续盈利。百姓也会认可皇家商会。咱们最多算投资。得学会用时间换空间”   “谢王爷教诲!在下明白了!”   明己大致解释了一下。把自己做的策划书递给了两人。   汤显德也大受裨益。对自己的这个大侄也佩服了起来。这与他管理的生意完全不一样。他也想参与进去。   “功儿,你看二叔能做什么?”   明己想了想。沈家两兄弟的活,人家才是专业的。这个便宜二叔还真不知道让他做些什么。   眼下扬州最重要的是吸引人流量,其次是留下他们。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提高待遇。明己回想了一下,后世既能吸引人流量,又能给高薪的工作。   “有了!二叔。你有没有兴趣做包工头?”   “有兴趣!功儿,啥是包工头?”   汤显德都没弄清楚包工头是什么就答应下来了。   “就是修房子!二叔,你找一些人手!去江都修房子。先修两三层的公寓楼。一会儿我画图给你。   工厂吸引来的多是工人。这些房子就是给他们准备的。完了就修一些园林建筑。”   要说人多工资高,搬砖啊!扬州目前人少。吸引来的工人,也不会种地。打工不背上房贷怎么能行!   扬州这位置不发达都不行。现在这时候,地价也不会高。先把园林修起来。将来的盐商富户不得掏钱买啊!还能把瘦西湖打造出来发展旅游业。   镇江有红砖,钢材。大基建不现实。弄点房地产还是可以的。修建一些两三层高的现代公寓,小区楼。也能给工人一个家不是。让他们提前走进工业时代。也能留下人口。   “功儿,修房子?”   “二叔,你相信我。这生意稳赚!你招揽人手。我投资。而且你可以加入皇家商会。”   眼下江都的确是一个发展房地产的好机会。操作得当,甚至能打造一个真正的古代大都市。   田地荒芜,无人耕种。新来的人口以工人为主。商业,工业替代了农业。房子自然就能卖出去。   吸引人口而提高的工资。买了房还得打工十年。其他地方可没这么高工资不是。   “汤先生,沈家也愿意投资!”   沈荣出声说道。他相信明己的选择。汤显德见明己信心十足。也没多做考虑便答应了。   明己成功把自己便宜二叔塑造成了大明包工头。心里想着要不要提前冠名汤臣一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