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大宋,我与赵构争天下

第43章 贤妃和康王妃的去留

   手雷弹制造成功,仅仅用了三天时间。    但臼炮的研制,却一首未能突破。    同样,水泥的烧制,也出乎韩烈的所料。    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足足三千五百名矿工,分别一千人挖煤运煤。    一千人挖粘土运送。    一千五百矿工,在长河峡谷,负责挖掘石灰石,进行烧窑实验。    一个多月劳而无功,每个工人一个月俸禄八百文钱,加上二百文钱的伙食费用。    一个月下来,加上投资建造的营地,窑炉。    砸进去了一万贯钱财。    而因为等待水泥筑城,导致南北瓮城的建造,也迟迟无法动工。    招募的两万工匠,现在无法筑城,但也没有闲着。    韩烈把这批工匠,调到城外,从云蒙山骑兵营地,到长河峡谷,还有山中的煤矿,铁矿场,修筑了一条畅通的沙石路。    这样几个场地的矿石,方便来回运输,从而加快了彼此之间的行程。    几万工匠一月的开支,高达三万贯钱。    这让户曹参军的刘子羽,看着账面上流水般支出的钱财,叫苦不迭。    韩烈虽然表面上,看似一脸平静,内心也有些焦急。    花费的钱财他不心疼,他担心的是水泥烧制不出来,耽误了筑城工期。    要是这样的话,他的高筑城计划,就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近来,韩烈派出董山,成立的影子卫队,从济州,青州,济南府方向,打探到的一些消息反馈。    投降的原济南府知府刘豫,不但出任了京东西路安抚使。    并且正在招兵买马,如今近在咫尺的济州,曹州都己经有了驻军。    眼下朝廷任命的京东东路安抚使,刘洪道却是迟迟没有赴任。    据说此人因为害怕,以生病为由,一首待在徐州养病。    倒是青州防御使郑宗孟,淄州团练使黄琼,以及以及泰山义军赵成,却借着防御刘豫为名。    大肆征召兵马,各自聚众数万人马,一副誓要抗金到底的念头。    而实际上这些人,招募的不过是乌合之众不说。    还借机在地方大肆敛财,压榨百姓,导致百姓怨声载道。    这些天来,从青州,淄州,密州逃难到沂州的百姓,却是日益增多。    “张怀,你去准备下,明早我们去一趟长河峡谷。”    眼下全城都在等待着水泥,韩烈也有些坐不住,决定亲自去长河峡谷的水泥厂查看一下情况。    “遵命。”张怀答应一声,随即转身而去。    回到后院的家中,韩烈见到饭菜己经做好。    赵金奴和赵璎珞二女,正在等候他回来吃饭。    “仲明哥哥,看洗个手,吃块西瓜解解暑。”    见到韩烈回来,赵璎珞殷勤的迎了上来。    赵金奴也放下了手中笔墨,起身说道:“仲明,今天又有一万石麦谷和豆粟入库。”    “加起今天这批,城中的各大粮仓,屯粮己经达到六十万石。”    “足够二十万人,吃上一年了吧。”    “为何城中要储存这么多粮食?”    脱下身上的长衫,露出一身短褂的韩烈,一双泛黄肌肤的粗壮手臂,充满力量感。    “西瓜不错,挺甜的。”    接过赵璎珞递来的冰镇西瓜,韩烈大口咬了下去,一股透心的凉爽感,让韩烈倍感舒适。    在宋代的夏季,硝石制冰,虽然在普通人的家庭,仍然是奢侈品。    但对于上流贵族来说,却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甚至为了保存冰块和冰冻食品,古人还制作出了冰鉴。    冰鉴是一种盒子,用上好的木头制作而成,被称之为古代冰箱。    火药局成立之初,因为夏季到来,韩烈便利用硝石制冰方法。    每天晚上都会在家中,制作一桶冰块出来,用来冰镇食物,以及增加房间的凉爽。    “我也觉得挺甜的,这瓜是上午张怀安排人送来的。”    “皇姐让人给别院的贤妃和皇后她们,也送了一些呢。”    赵璎珞笑脸盈盈的说道。    “这是应该的。”韩烈点点头,这才走到赵金奴身旁。    拿起桌案的账册看了一下。    “六十万石粮食,确实不少,但这远远不够。”    “如今京东西路,河北两路,河东路基本都己经沦陷。”    “下一步金兵必然南下京东东路,沿淮河入侵我大宋腹地。”    “今年怕是最后一年的好光景了。”    “现在我们存够越多的粮食越好,别说六十石石,六百万石都不嫌多。”    听到韩烈的回答,赵金奴眼中,不由闪过一抹仇恨之色。    “金人鞑子,亡我朝廷,毁我宗庙,仇深似海,此仇必报。”    看到赵金奴脸上的愤怒,赵璎珞有些担心的说道。    “仲明哥哥,金人鞑子,真的会再次入侵吗?”    “那我们能够守得住吗?还有九哥儿(赵构),他能够守得住大宋江山吗?”    “你九哥儿能不能守得住江山,我不知道。”    韩烈坚定的说道:“但是,为了你们,以及全城的百姓,沂州城我定是要守住的。”    “嗯,我相信仲明哥哥。”    赵璎珞完全是毫无底线的相信韩烈。    “仲明,今日我去了一趟别院,皇后娘娘说,康王妃和贤妃娘娘,都想离开沂州。”    “想来是他们认为九哥儿,做了新官家,她们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吧。”    赵金奴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    “皇后娘娘也有意南下,她应该也想去见九哥儿,希望把皇兄(钦宗)赎回来吧。”    韩烈淡淡一笑:“你觉得这可能吗?”    “眼下对于你们那位九哥儿来说,二圣不会来,才是最符合他的利益。”    “我最近接到消息,主战派的左相,尚书右仆射李纲己经罢相,被贬谪去了湖北。”    “你们那位九哥儿,己经渡过了淮河,前往寿春去了,估计下一步他就会去扬州,或者江宁府驻跸。”    “他一走,也就代表彻底放弃了二圣。”    “今后的大宋,也只能是偏安一隅了。”    “历史上的东晋,就是大宋的明天。”    韩烈这一番话,聪明的赵金奴自然能够领悟。    赵璎珞却根本不关心,现在这个丫头,一心就想跟着韩烈,她才不管这天下,究竟会怎么样。    “坐下吃饭吧,咱们边吃边说。”    韩烈伸手拉起赵金奴的手,坐下之后的他,端起赵璎珞给他倒得一杯酒。    喝了一口之后,吃了一口菜这才继续说道。    “金奴,你明天就去告诉康王妃和贤妃,她们要南下,我阻拦,也可以给她们盘缠,但不会派兵护送。”    “要么让她们继续等候,反正信使我己经派出去了,相信赵官家要是心中有他的母亲和王妃,自然会派人来迎接。”    “嗯,我明天会把消息转告给贤妃和康王妃。”赵金奴见韩烈态度坚决,遂不再说这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