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齿还在城墙上骂骂咧咧,东郭南自顾笑着离开了。 东郭南撤离的时候,也一直在两翼小心布阵,防备着雍齿,不过雍齿最终还是没有敢追出来。 离开丰邑往东北,不远就是沛邑,下午的时候队伍就顺利到达了沛邑。 沛邑城门紧闭,城墙上戒备森严,看见东郭南的队伍靠近,城墙上的士卒们马上严阵以待。 东郭南亲自打马上前,“征西校尉东郭南,从陈地而来,路过此地,特来拜会沛公!” 随即东郭南让旁边一个斥候拿着他提前写好的谒文送到城下,上面加盖了他的校尉之印,可以证明他的身份。 城墙上小兵先前已经去通报了。 门后一个门卒开门,接过了斥候所递的谒信跑了进去,没一会儿,一个面容温和的男子出现在了城墙上,男子随即拱手施礼道。 “原来是先前攻陈为陈王复仇的东郭将军,久违将军大名,今日一见,将军果真是英雄少年。 可惜沛公不在城中,否则闻听将军前来拜会,必定欣喜不已。” “沛公不在?那阁下是何人?” “在下乃沛公帐下沛丞萧何,将军稍侯,容我出城来再与将军细谈。”那男子笑着回答道。 听到面前男子通报姓名,东郭南虽然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还是一凛。 “原来是萧丞……”东郭南最后一个丞相的相字已经说出了半音,好在很快刹住车,萧何现在可还不是丞相。 萧何现在还只是刘邦手下沛县的县丞,东郭南说了一个萧丞好像也没什么问题,萧何正在下城墙,也没有听出他言语中的奇怪味道。 很快城门打开,萧何与几十个士卒出了城门。 看见萧何亲自出门迎接,东郭南还是挺高兴,他也连忙拍马而前,同时让大军原地驻守不要动,只有旁边三辆战车跟着一起前去,两人在中间会面。 “将军一路而来辛苦了,请将军进城,在下为将军接风洗尘。”萧何非常的客气。 先前听萧何说出了他攻击陈县的事情,看来因为这事他现在在义军中也是有了一些名声,既然萧何知道,那也就看的出来他们是一路溃退而来。 沛县离陈县也不是特别远,这么快得到消息也没什么奇怪。 被这种历史大人物称道,东郭南心里还是挺得意的,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多谢了,我军先前路过丰邑,本以为沛公会在丰邑之中,本想去拜会,谁曾想丰邑现在是那雍齿小人,还差点遭受他的暗算。” “原来将军已经知道了,沛县的丑事让将军见笑了,沛公也是因为此事才出城去的,将军请,请进城叙谈。” 对于萧何这样的人,东郭南还是比较信任,而且他亲自陪在东郭南身边,有什么事东郭南可以随时反应。 随即就跟着他进了城,萧何虽然没有说将东郭南的队伍怎么处置,但是东郭南知道萧何肯定还有顾虑,就让队伍原地休息,只带了几十个亲卫。 进了城门,可见的是城中守军、百姓井井有条,可见萧何的才能,同时东郭南也感觉到了城中的防备,这也是自然。 萧何给东郭南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宴,好酒好肉都上来,亲自招待东郭南。 东郭南也是好多天没有这么舒舒服服的吃过饭了,也没有客气,随即大吃起来,不过他一直控制着自己喝酒的量,亲卫们也紧紧跟着他,以防意外,虽然他愿意相信萧何,可防人之心也是不可无。 席间,萧何与东郭南说起了战事和刘邦的情况。 “沛公在薛县大败了泗川郡的郡守之后,郡守逃掉了,之后被沛公帐下左司马追上斩杀了。 沛公之后也没有能攻下薛县,就退到了亢父,就在这时候,周市领军到了方与,沛公就回到了方与。 魏国想招降沛公,但是因为周市等人行事傲慢,沛公也不信任魏国,不想投靠他们,两方就没有谈成。 之后周市就诱反了雍齿,因为丰邑是沛公的家,丰邑的人们也都是他的乡里乡谊,是他最信任的一些人,所以当丰邑人们跟着雍齿一起反叛为魏国时,沛公非常气愤。 愤怒之下就乱了方寸,急匆匆从方与回军攻击丰邑,但是雍齿已经得到了魏国的支援,沛公没有及时打探清丰邑的真实实力,慌乱之间就在丰邑城下大败。 沛公之后也被气的大病,回来沛县养了几天病之后,沛公听闻景驹在留县称楚王。 由于雍齿的判乱太让他愤怒了,他只想着快点报仇,就急匆匆的跑去了留县,想投奔景驹,借得兵马,攻回丰邑报仇。” 萧何言语间也是叹息,这个过程中,刘邦已经被愤怒冲的失去了理智。 东郭南也是叹了一口气,被最信任的人们背叛,确实是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从此事来看,刘邦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看重与乡亲们的感情,相信自己的乡亲们,这是一种朴素的感情,所以他才会把大本营设在小小的丰邑。 他会因为这种事而愤怒,甚至气病了,在此之前他是一直保持着独立,没有投靠任何一方,不论是陈胜还是其他什么义军,刘邦之前一直没有归靠,现在被雍齿叛变,他竟然不顾部下劝阻,前去投靠景驹。 一旦归入他人部下,做事就要受他人制约。可是这时候刘邦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一心只想着复仇。 这就是旁观者清了,其实站在雍齿和丰邑人们的立场上,东郭南也看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也看的出刚起事的刘邦经验还不是那么成熟,再强的人也是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才是有血有肉的人,到了后面的刘邦,完全就是老狐狸了。 相比于刘邦这样的泥腿子,魏国在当时也就显得名正言顺多了,在魏国的威逼利诱下,雍齿和丰邑的人们自然也就觉得是投靠了魏国能安全一点,毕竟是大国,而跟着刘邦这样的小义军,说不定还有什么危险。 还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贵族等级老思想,这也是秦末这个时代无奈的现实情况,可见陈胜说出那八个字多么难得。 从结果来看,刘邦现在也去投靠景驹了,雍齿投靠了魏国,其实只是投靠的人不同罢了。 可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这就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东郭南之后也跟萧何说了一些他从陈地一路打过来的事情,两个人谈的还是很融洽。 萧何办事很周全,在招待东郭南的同时,也让城中人做好了饭食,送到了东郭南的城外大军中。 “不知将军之后有何打算?”酒足饭饱之后,萧何试探着问东郭南。 东郭南笑了笑道。 “我从陈地一路而来,漂泊无根,目前也没多少打算,想先多了解一下楚地义军秦军的情况,再选一地立足。 先前多有闻听沛公长者仁义,我愿与沛公结盟,先助沛公收复丰邑,再同举反秦大事!!” 萧何听完随即大喜。 “萧何先替沛公多谢将军了,能得将军襄助,实乃是沛公之幸。” 两人再次酒过三巡,东郭南也没打算在沛邑多停留,随即决定休息一晚,第二天就前往留县寻找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