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的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正忙得焦头烂额。 此时让他们忙活的倒不是对非洲军团的战争,而是来自非洲各国包括希腊要求独立的呼声和抵抗。 当然,蒙哥马利还会祭出之前的法宝:“只要你们帮助盟军打败德国,英国会支持你们独立!” 但这一招说实话已经不太管用了。 首先是因为德国人抢先一步这么说了,不但说了德国人还切身实地的这么做了。 于是各国国家对英军喊话的反应是:“德国人已经给了我们自由,英国人才是侵略者,我们为什么要打败给我们自己的国家取悦侵略者才能争取独立?” “独立和自由从来都不需要英国人给予,也不应该有附加条件,我们本来应该拥有对自己国家的决定权!” …… 这其尤其是希腊和埃及的反应最为强烈。 希腊,英国人在那支持乔治二世这个独裁国王的面目已经暴露,所有希腊人都知道帮助英国人的结果会是什么,于是当然不会再相信英国人说的话。 埃及,英国实际是在1922年承认埃及独立,但那只是表面承认,英国仍然保留对埃及的国防、外交等权力,埃及政府不过是英国的傀儡政权。 所以……英国人的口头承诺又能用什么用?这个“独立”不还是像以前一样的“独立”吗? 希腊和埃及的事例当然会影响到利亚,于是利亚人也不愿意相信英国人的鬼话……这也是现代非洲一直都不待见欧美等国的原因,它们在非洲没干什么好事,如英国的殖民,法国的出尔反尔以及血腥屠杀等。 蒙哥马利将这些事丢给了德甘冈,并美名其曰……一名将军是不会被琐事缠身的。 从这方面来说,蒙哥马利根本没看出此时德军更重要的战略完全不是与英军正面的战斗,恰恰是那些被蒙哥马利认为不是很重要的“琐事”。 这些表面看起来的确是“琐事”,但时间一长而且没有正确应对,那么很快会成为一个个泥潭。 如果蒙哥马利够明智的话,该像德军在埃及和利亚做的一样,耕种、鼓励生产并帮助百姓灌溉。 因为大多数百姓都不认什么国家、独立、自由这些大道理,他们只知道谁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德国人来了,给他们食物和稳定。 英国人来了,带给他们了除了战乱外是各种混乱……英、美专注于追击并打败非洲军团,根本不会考虑帮助百姓和维护治安的问题,甚至还有许多士兵乘着这时候从百姓手里抢手财物,这其尤其是刚走战场的美国大兵。 (此时的美国兵还算好,随着战争的深入而且美国在太平洋及欧洲两线开战,兵力不足使美军甚至征召犯人参军抵刑,那时的美国大兵甚至连自己的补给及战场的友军留在后方的私人物品都照抢不误。) 正所谓没对没有伤害,盟军这么一折腾几乎是从另一面为德军做宣传,没过多久许多百姓开始怀念起曾经占领过他们的德军来了。 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蒙哥马利仅仅只是把这些当作是收复失地的一点后遗症,像他说的:“他们只是习惯了德国人抛出的馅饼而已,很快他们会习惯英国的治理了,像我们统治埃及一样!” 他甚至还把非洲军团的战略性退却描述成盟军的辉煌胜利……毕竟英军的确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收复了亚历山大、托布鲁克等,甚至还深入利亚,像第一次战役英军追击意大利军队那样追着德军跑。 虽然在这个过程德军与英军并没有多少次实质的接触……更多的时候是英军在后头一边小心的用探雷器扫雷一边前进,而德军却在前头有条不紊的撤退。 这里之所以用“没有多少次”,是因为两军有过几次接触,但这些接触都是德军在隆美尔的指挥下杀了个回马枪,英军被狼狈的打了回去。 当然,蒙哥马利是不会这样向丘吉尔汇报的,他对丘吉尔说的是:“在我军英勇而猛烈的进攻,德**队节节败退,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了!” 蒙哥马利的捷报马在英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丘吉尔得意洋洋的对曾经要弹赅他的议员们说道:“先生们,一个英明的战略家,是不会着眼于一时的失利的,我一直坚信胜利最终会属于我们!” 这些对于蒙哥马利来说都是琐事,此时他的精力都集在突尼斯海峡。 因为蒙哥马利很清楚,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突破突尼斯海峡或是摧毁德国在地海的舰队。否则,算自己最终打到的黎波里,面对阿尔及利亚也是无从下手。 蒙哥马利其实早做好准备了。 有了马耳他岛和克里特岛,准备工作轻松了许多……蒙哥马利命令一百多架战机通过克里特岛转场飞往马耳他岛,在克里特岛机场又准备了一百多架战机随时准备增援马耳他岛。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担心在马耳他岛停放太多的战机,万一被德、意军偷袭的话会遭到惨重的损失。 另一方面,蒙哥马利又将随后运送到的补给如燃油、航空炸弹乃至军舰所需要的补给都运往马耳他岛。 显然,蒙哥马利是将马耳他岛做为进攻突尼斯海峡的补给基地了。 英、美在这方面拥有优势,他们永远不缺补给,同时也不缺运送补给的船,于是不过两周的时间做好了准备。 蒙哥马利一直没有动手的原因,是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一带雨季来临,连续十余天的倾盆大雨不适合飞机作战。 蒙哥马利知道……法**舰的弱点是防空,其优势恰恰在军舰的防护和对舰对地火力。 所以,如果战机无法作战的话,蒙哥马利是不会轻易让海军去冒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