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章与赵何的处境并不相同,赵何无需担心自己的边境,而赵章要时刻防守着自己的边境。 这也造成了赵何可以调集他的赵地军团,而赵章的代地军团能调遣的是十分有限。 沙丘行宫。 “主父,还有一事,属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赵雍的部下看着赵雍说道。 “说!”赵雍冷声说道。 “赵王赵何正在与秦国谋和,企图谋反……”当这个部下说完这个事情后,赵雍握紧了拳头:“寡人待他不薄?他竟敢谋反?” “这是肥义大人主张的,肥义大人说,国一分为二,必会弱化,赵国应该统一,而非一国二王!”这名属下说完,就低着头,不敢看赵雍。 他能猜想到赵雍此时的愤怒:“好一个国不可有二王,那寡人让他来沙丘行宫,让这国只有一王!” “去传我的命令,我倒要看看,他们真敢谋反不成!”赵雍冷声说道。 这个部下点了点头,随后离开,当他走出沙丘行宫的时候,他看着天然后叹着气说道:“这天,恐怕是要变了!” 而赵雍看向一旁的太监说道:“去叫廉颇来,寡人有话对他说!” 廉颇与李牧这两位赵国的名将并没有跟随二王前往代地与赵地,而是跟随着赵雍,居住在沙丘。 因为赵雍在内部统辖二王的时候,目光一直在盯着外面,他是一位雄主,一位有着雄心大志之主。 他想让赵国扩张,这也是他分二王的意图,赵国要想扩张,仅仅靠他是不成的,他想学齐小白放任齐纠独自扩张一样,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扩张。 当然他主握军权,重点如何扩张由他来谋划,只是他的扩张之路还没有彻底展开,而内部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赵国‘邯郸’赵王,赵何的居住地。 赵何的年龄并不算大,还是一个小孩,朝政由赵成与肥义来掌控,二人倒是发自内心的把赵何当王来辅佐,希望他成年以后,可以当一个对赵国有利的王。 而本来辅佐他的平原君赵胜,并没有辅佐赵何,他认为无论辅佐赵章还是赵何,对于他而言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他觉的这两个人未来必有一争,这赵国未来的王,必然只有一位。 而他辅佐的某一位,如果是失败者,那么他身为辅佐的权臣,必然也会受到打击,所以赵胜很聪明的没有跟随赵何和赵章,而去了自己的封地‘平原城’。 赵何的对面是秦国的相国‘张仪’,而赵何看着张仪,但没有说话,而一旁的肥义看着张仪说道:“张相国,秦国对我赵王的承诺,可否属实?” “不会违背约定吧?”肥义看着张仪问道。 张仪一笑:“当然不会,如果赵王与代王开战,我秦国必然会鼎力相助!” 张仪消耗了三年的时光,他总算说服了肥义与赵成二人,让二人发动叛乱,夺得赵国的大权。 如果不是形势所需,张仪还是希望赵国是这个局面,一国二王,总会发生矛盾的,到时候赵国内部发生矛盾,必然削弱自身国力,而赵国弱了,对秦国是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如今齐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赵国还是齐国的盟友,齐国固然不会看着赵国削弱,当然也不会看着赵国强大。 赵国一日是齐国的盟友,这对秦国而言,就是一次威胁,他张仪不得不来到赵国,拉拢一王,发动叛乱,从而毁掉赵国与齐国的盟约,让赵国成为秦国的盟友。 让赵国成为齐国的敌人,对于秦国而言,有了赵国这个强有力的盟友,对付齐国更容易些,更有利些。 赵国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个诸侯国,他经历了多次大战,但国力从未有过强力型的耗损,这与赵国好战的原因很大。 张仪在决定拉拢赵章还是赵何的时候做过深度的分析,他选择了赵何,因为赵何与赵雍最不一样,赵雍忌惮秦国,而赵何年幼,肥义和赵成对秦国无恨。 而赵章却是最像赵雍的人,一但赵章得到了整个赵国,恐怕赵章和秦国的关系不会有这过多的改善,组多不与秦国发生摩擦,当然让其对方齐国,恐怕也不是可能的事情。 肥义看着张仪说道:“但是我们听闻你们秦国卷入了韩国的战争,你们还有兵力支援我们赵王吗?” “肥相国相比你也听闻了平阳会战了吧,整个战役,韩国溃败,我秦国在去支援帮助韩国已经毫无意义了!” “我们韩国准备与齐国,楚国,魏国签订停战条约,我们可以从上党发兵入赵!”张仪看着肥义说道。 肥义沉默了会,他也知道平阳大战,魏国会因此战,再次崛起,这对赵国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自从三晋的矛盾展开后,因为赵雍和魏惠王的原因,赵国与魏国的关系越来越差,如果不是信陵君与平原君有些交情,怕是赵国和魏国会彻底的成为死敌。 肥义深深的吸了口气,没有在说话,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他需要想的是赵国的未来,如何把赵国完成一统,如果打败赵章与赵雍。 张仪拿出来一个手谕递给了肥义:“相国大人,如果你觉的没有什么问题,与我们的盟约就签下吧!” 秦国帮助赵何并不是白白的帮助,肥义当然也是知道的,毕竟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那有个人情感呢? 更何况他与秦国也没有什么情感可言。 秦国帮助赵国,要的是赵国与秦国递交鲜血同盟,与秦国成为血盟,而且背弃齐国。 这么做的后果,那就是赵国留在齐国的人质,必死无疑,没有一丝的活路。 但是为了赵国能完成一统,他必须要这么做。 而且肥义觉的与齐国结盟也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毕竟与齐国的结盟,并不是对等盟约。 虽然对天下人宣传齐国与赵国的盟约乃鲜血同盟,但是齐国有赵国的把柄,赵国的公子在齐国的手中,而齐国的把柄并没有在赵国的手里。 这并不是一个对等的条约,只是名义上对等,实则这就是一钟另类的对齐国的臣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