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帅,那大宰府权帅已经表示愿意签订委托建造要塞的协议了。”黄达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末将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顺利。” 姜德看着已经签上藤原愿季大名的协议,点点头道“藤原家虽然还是第一大族,但已经大不如前了,这藤原愿季的父母都是藤原家的人,他的母亲就是倭国白河王的奶娘,可以说他和白河是兄弟了。 但在家族的利益面前,这点关系什么都算不上,昔日被自己母亲喂大的君主,今日却步步紧逼,将自己的家族权力一点一点的收走,连他自己也从有实权的各国守臣变成了现在的大宰权帅。你说他心中会毫无怨恨吗? 何况我等在侧,对他其实是利大于弊的。” “大哥,难道说他想自保?”岳飞问道。 “是的,关门海战倭国损失如此惨重,必然是要有人背锅的,我们底仓的那位是完蛋了,但接下来谁会是大贰呢?我想他肯定希望是摄关一系的人。 现在我想他应该会去放出风声,说我们只认他,其他系的人想做这个位置,就会掂量掂量了,毕竟,这年头,意外可是相当多啊。”姜德拿出自己的平阴侯大印,在协议上盖了下去,然后对黄达说道“好了,你分出八艘船,分别占据关门两边要道,这里需要一个人长期驻守,你可有什么人选?” 黄达想了想,说道“回统帅,有一人也许合适,此人名叫武大亭,是高丽人,原来是高丽水师的一名将军,归顺我军后,勤于学习,善于炮术,他现在是我军水师炮兵副总教头。最关键的是,这人还会倭语。” “哦?有这样的人?叫来我看看。” 没一会儿,一个汉子被带了过来,姜德看了看他,然后问道“你就是武大亭?黄将军说你善于炮术,你原来是高丽水师中人,如何会善于炮术?” 武大亭知道这是黄达给自己的机会,先是感激的看了一眼黄达,然后拱手说道“回统帅,炮术不过是打的快和打的准,打的快讲究的是熟练配合,打的准讲究的是懂得射击诸元,但水上漂浮,更重要的是还是要齐射。这样才能最大几率的攻击到敌人。” 姜德点点头,几句话把火炮海战的精髓说了个清楚,倒是个善于学习的人。 但是否能用,看得却不仅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忠心。 “好,我再问你,如何看待我军此行?”姜德继续问道。 武大亭想都不想就回答道“军中的教士都和我们说了,我们来此的目的是为了拯救那些被倭国权贵压迫的倭国百姓,我们宋国是全世界最为先进的文明,因此有义务王化周围的国家,让他们也进入文明时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阶级的流动,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成功,而倭国连原来的高丽都不如,科举只是一个摆设,所有的官员都是贵族才能担任,这些贵族只知道享乐,老百姓的死活根本不在他们的心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国家,就应该早日推翻!” 姜德欣赏的点了点头,他从来不相信什么效忠于某人的誓言,一个人愿意效忠某一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对他有天大的恩惠,但这样的人会有多少呢?只有效忠某一种思想,某一种理念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都是效忠党中央的原因,他们不是效忠某个人,而是一个主义,这样的群体,比封建王朝的官员们要有战斗力的多。 “武大亭,我想问问你,如果让你负责关门海峡两边的要塞建造,你会如何做?” 武大亭一下脸都红了,这可是重任啊,他再次感激的看了一眼黄达,然后说道“如果末将负责要塞建造,必将高筑城墙,广布火炮,囤积粮草,同时禁止倭人靠近要塞。” 姜德点点头,又摇摇头,然后说道“你如果真的这样做,只能打60分,你刚刚也说了,倭国的朝廷对倭国的百姓可以说是压榨到了极致,但为什么倭国百姓不知道反抗呢?” 所有人都思考了起来,姜德继续说道“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可以反抗,不要惊讶,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前,又有哪个百姓想过可以造反呢? 你记住,我们这一次不仅仅是打通了商路,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播下了种子,在摄津,已经有不少倭人开始学习汉学,在这里,我要你也给他们播种。 总而言之一句话!”姜德眯着眼睛说道“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一天三顿打,不反待如何?”所有人念着这句话,眼睛是越来越亮,武大亭拱手道“末将明白了!” “好,我就派你驻守此处,最多一月,就会有军士来增援,你要做的事情,第一,守住要塞,第二,招募尽量多的百姓,告诉他们何为人。” “是!” “底仓的那两个,你也带上,送给藤原,至于他如何处置,我们就不管了。” “是!” 倭国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姜德看着越来越有的西海道,突然有些感慨,俗话说杀人诛心,打人打服,这一次姜德是利用倭国各自为政的弱点来了个过江龙,不知道下次来又会如何。 如果倭国真的上下团结一致,他恐怕连濑户内海都不敢进。 还是那句话,团结就是力量,老人说的总是有一定道理的。 ——汴京 “啊呦喂,这小娘子长得可真俊俏啊,我这侄儿就是有运气,出个海,都能捡回来这样的小美人。”一个妇人抓住玉藻的手,不断的评头论足说道。 “是啊,你看着皮肤,当真是我看的都嫉妒的很呢。”李师师也笑着说道。 “就是还不太会说汉话,现在就知道脸红。” 说着,又是一片哄笑声。 玉藻低着头,用有些口音的汉语说道“我已经会说一些了。” “啊呀,说的还挺好的嘛,来,和姐姐们说说,这倭国都是什么样的?” 别人都说三个女人等于一千只鸭子,姜德看着远处这一群,对发明这句话的人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姨夫,此次文正公仙逝,听闻给太师的打击也很大?”姜德好奇的问道。 梁世杰点头道“文正公乃太师胞弟,此次回乡路上病故,太师自然伤感万分,此次我回来,也只是见到了一面罢了。” 文正公就是蔡京的弟弟蔡卞,他们两兄弟在政治上一直不和,平日里也很少往来,但终究是蔡京的弟弟,弟弟死了,哥哥又能活多久呢?与其说蔡京伤感蔡卞的死,不如说是在伤感自己的年迈。 “听闻官家近日对金辽之事很有兴趣?”姜德换了个话题说道。 “是的,月余前,登州守臣王师中奏有辽人蓟州汉儿高药师僧郎荣等两百余人漂流至我驼矶岛,官家闻讯极为感兴趣,就把他们召到了京城问话。 这一问才知道,现在的辽国,已经如同风中火烛,危在旦夕了,不仅仅连战连败,就连东京都丢给了金国。 那童贯立刻怂恿官家联金抗辽,太师这段时间又不出门,这不,官家就派王师中挑选将校七人,带着军士船只准备去联系金国了。”梁师成撇撇嘴说道“那童贯在此事中出力不少。” 姜德喝了口茶,点点头,此事在他刚回国就有人报给了他。 昔日宗泽在登州清理田地,监察吏制,得罪了一大批人,最后无论是知府李浩还是宗泽都被调离了地方,此事的登州知府就是之前说的王安中。 这个王安中虽然名字和王安石相近,但却和王安石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反而是苏轼、晁说之的学生,哲宗时的进士,赵佶朝的翰林,为人善于专营,无论是童贯还是蔡攸,都关系紧密,也因此能得到登州守臣的位置。 当然,对于这种好财好权的官,身边早已被姜德渗透的和个筛子一样,只是高药师等人事情太大,而且也没有姜德的命令,在登州的孙立等人也不敢随意出手。 “姨夫,我这几年周游各地,那北地的事情也听说了一些,女真人凶悍无比,辽人都不是对手,如果把辽国变成金国,对我大宋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啊。”姜德说道“就如昔日汉末三国,要是蜀汉和孙吴灭魏,但土地却全被一家所有,对另一家来说,还不如保持原来的三足鼎立呢。” 梁师成点头道“你的想法和我一样,只是官家在童贯的怂恿下,已经心动,难啊...” 姜德眯了下眼睛,宋国联金抗辽是大势,这不是他能阻止的,只要赵佶还想在史书上留个好名声,他就无法抗拒收复燕云的诱惑。 姜德按下心里的想法,换了个话题道“对了,听闻最近官家对道家之事更加上心了。” 梁师成叹道“就在前段日子,官家召集了两千多个道士在宫中做法...哎,贤侄啊,我现在是越来越羡慕你了。” 姜德歪了歪嘴,知道梁师成是说姜德四处游山玩水,不干正事,但就现在朝堂的氛围,能干什么正事? 几人又说笑了一番,梁师成才带着蔡夫人离开琼楼,姜德站在门口看着二人的车马离去,叹道“连梁中书这样的人都看不下去,可想而知到了何种地步了。” “牛皋大哥回来了。”岳亨这时走过来说道。 姜德回头一看,风尘仆仆的牛皋走了过来。 “黑牛,那几个倭国来的使者找到了吗?” “回小郎君,已经在半道上截住了,好险了,就差一点,他们就要到汴京了。” “那就好。”姜德也放下了一颗心说道。 这次姜德一回到中原,就急急忙忙的往汴京赶,一方面是因为出了高药师这一档子事,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这些倭国使者。 姜德并不想让宋国朝廷知晓自己在倭国开辟租界的事情,他知道自己在高丽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朝廷对其大为忌惮,要是再弄出点什么事情,非得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脆弱平衡崩断了不可。 “把那些倭国使者全部送到海底去。”姜德的眼睛闪过一丝凶狠说道“倭国到宋国每年沉没那么多的船只,我看也不少这一艘两艘的。” “是!” “既然官家已经派人去联系金国,传令给吴用等人,让他们监视就好,我想这一次他们八成是无功而返,我等还是先回梁山,准备大事吧。” 当夜姜德正准备休息一夜再动身,却听到外面一阵敲门声,姜德问道“谁啊?” “小郎君,是我,官家来了。”岳亨的声音传来。 “官家?....他知道我回来了?”姜德再问道。 “知道的,官家一到琼楼就问起小郎君来了。” “好,那我立刻起来见见他。” 姜德起身去见赵佶了,隔壁的玉藻听着外面的动静,对睡在一张床上的花雕问道“花雕姐姐,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也不知道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姜德同志犯错误,还是真的关系好,反正这些日子玉藻都是和花雕一起睡的。 “没什么,是官家来了...就是我们宋国的皇帝。”花雕听了一下说道。 “哦...”玉藻点点头,花雕看着玉藻,也不知道她到底明白了没有。 姜德来到赵佶所在的房间,看到赵佶穿着松散的道袍,坐在酒吧的椅子上,手里是一杯七色的鸡尾酒,旁边坐着梁师成和童贯,另外一边坐着蔡攸,这三人也都是闲散打扮,面前也各放着酒水。 “中卫郎姜德见过官家。”姜德对赵佶拱手先施礼,再对其他人说道“见过童大人,蔡大人,梁大人。” “免礼,免礼,我说姜小郎啊,你这一年可是快活的很啊,我听闻你还去了倭国,还找了个倭国美娘子,只要见过的没说不好看的,可是真的?”赵佶看到姜德立刻激动的说道。 看着赵佶这猪哥样,姜德真的有些怀疑赵佶是不是想抢人了,虽然姜德和玉藻还没有太深的感情,但在姜德心中,玉藻已经是自己的人了,不禁有些不喜,但也没表露出来,嘴里笑道“官家倒是好耳目啊,却是如此,小人这一年出海寻仙问道,去了趟倭国,收了个女子。” “来来来,唤来看看。”赵佶一脸兴奋的说道。 姜德对外面的护卫示意了一下,然后说道“玉藻马上就来。” “玉藻?好名字。”赵佶点点头赞了一声,然后说道“姜小郎,你既然在海外寻仙一年,可否寻到仙迹?” 姜德摇摇头叹道“仙踪难觅啊。” 赵佶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失望,他深夜来此,有一大半都是为了姜德可能找到的仙踪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