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384章 朕要开一家重庆火锅店!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唐晓非 2914 2024-06-24 17:40
  叶崇和李秋娥自从加入了永盛商社,总感觉自己好像获得了重生一样。  跟赵官人聊天,张口就是十几万贯的大生意,让他们双腿都发抖。  在遇到赵官人之前,十几万贯,对他们来说,想都没有想过。  像叶崇这种乡下平民,一年能赚个二三贯就谢天谢地,平日里根本没有收入来源,家里靠着种地存的口粮。  新政之前就更惨了,一年辛辛苦苦种的粮食,一大半给了地主,剩下的一家人勉强饿不死,至于钱,那东西长什么样,从未见过。  李秋娥这种寡妇,就更不用说,勉强挣扎在饿不死的温饱线上。  但现在,她已经是京师最大的布行的老板。  穷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会更加保守,更加谨慎。  因为穷人什么都没有,如果被骗,或者遭受损失,那是致命的。  所以,穷人脑海中,从小就养成了,不要冒险,不要随意改变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很难快速转变过来,叶崇和李秋娥都在试图转变。  因为他们现在不穷了,一个在搞纺织厂和蒸汽机制造厂,一个掌管了最热门的布行。  但依然被赵官人今天提的这个想法,震撼得久久不能平静。  事实上,这完全不能怪他们。  这是若是徐处仁听到了,也会震惊得掉下巴。  自古以来,牛都是用于耕作,历朝历代都不允许吃牛肉。  皇帝你居然要吃农民耕田的东西,你这不是昏君是什么!  赵桓突然道:“蒸汽机制造模具做的怎么样了?”  “赵官人,五个大间,全部都已经做好了,等着开工!”  “开始制造吧,先从抽水、纺织和挖铁矿开始。”  “好!”  这事交给叶崇,赵桓也放心。  叶崇家是工匠,但为了活下去,也种田。  和那些读书人不一样,这个人动手能力极强,很符合赵桓要找的人。  那五个大间的模具,都是第一代的雏形,能制造非常原始的蒸汽机,并且将蒸汽机加工成能抽水的抽水机,这样一来,农业的灌溉,挖煤时的积水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不过成本还很高,只能小范围用。  一般的农民肯定是买不起的,像朱青那种买了大片田的粮商,肯定不会买华兴商社的蒸汽机来抽水。  因为朝廷也有自己的衙门制造蒸汽机,朱青背靠官府,肯定会购买官府的蒸汽机。  但如朱青一样的粮商,是有这个需求的。  叶崇道:“赵官人,我有一件事想不通。”  “什么事?”  “既然专利权是我们的,朝廷每卖一个蒸汽机,要给我们分钱,为何我们还要自己制造蒸汽机呢?”  赵桓笑道:“因为朝廷制造的蒸汽机,不一定好用,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华兴蒸汽机还需要改良,改良则需要从实践中来。”  叶崇似乎明白,他点了点头。  赵桓继续道:“况且,朝廷的蒸汽机,肯定没有你做的好用。”  赵桓并不相信工部搞出来的东西真的好。  所有的实用性工具,都是以实践和目的作为驱动力。  工部又不种田,又不纺织,又不挖煤,他们做的东西,都是在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哪有民间完全以实际作为指导造出来的东西好用?  叶崇谦虚地笑了笑:“我一定会不断改良!”  赵桓又对李秋娥道:“纺间如何了?”  “放心,五家纺间已经全部准备好,等叶官人将蒸汽机纺车造出来,就可以动工了!”  “好,一切务必要快,因为不仅仅是我们想到了用蒸汽机作为纺车动力。”  “嗯!”  李秋娥重重点头,她一个小女子此时都感觉全身热血沸腾。  她感觉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很有价值,是在改变一些东西,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  她说不上,但觉得很自豪。  华兴纺车已经在原有纺车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良,但现在,还要将蒸汽机加到纺车上,这样,只要往蒸汽机里添加柴火,蒸汽机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可以不停地织布。  这样,将大大增加产量,节省人工。  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位赵官人真的是一位神人!  “叶崇,确保红薯、土豆和辣椒的产量,要快,蒸汽抽水机出来后,往这里扔一个!”  叶崇憨厚地笑道:“赵官人放心!”  “我今日尚有事,就不和你们一起吃饭了,你们也别太劳累,能花钱雇人来做就花钱!”  要是徐处仁和唐恪听到皇帝这样说,一定会默默流泪。  皇帝,你对这些老百姓就这么好,你把我们这些宰府大臣当牛使唤的!  “多谢赵官人,我们送你。”  “不必,我先走了。”  赵桓骑上马,突然想起了一个事,他转身对叶崇道:“有时间,将力学著成书,我们可以拿到印制社里印,卖钱!”  叶崇微微一怔,有些惭愧地笑道:“我不太识字。”  “找个识字的来给你打下手!”  “好!”  “不过,你自己也要识字,未来要做的事还多着,总不能一直不识字!”  “是,赵官人放心好了,我也为自己请了教书先生了。”  “好,我先走了。”  “恭送赵官人。”  说完,赵桓便带着大队人马,扬长而去。  这种秋高气爽的天气,让人心旷神怡。  在宋代,没有工业污染,天蓝得不带一丝杂质。  和夏天不同,秋天的云少了很多,一望无际的蓝,延伸到天尽头。  他有信心,接下来永乐粮铺的红薯生意会燃爆整个东京城,让大宋的百姓们享受到烤红薯的味道。  一想到烤红薯,赵桓自己都流口水了。  好多年没有吃那东西了。  他记得小时候,每年秋天,天气转凉,都会在村头的落叶堆里生火,然后自己烤红薯,那味道,比他以后在酒楼里吃的都美食都香,比他现在吃的山珍海味也香!  等宫里的红薯成熟后,他就自己升起火堆来,亲自烤烤。  人啊,经历的事情多了,就开始向往简单。  很快,赵桓便到了东京城,他便开始到处溜达。  东京城越来越繁华了,靖康初年,东京城有130万人。  东京城已经扩建第五个年头,从京畿路和其他路,迁移了近七十万人进来了。  对粮食的消耗更大,但商业也更加繁华,新城的面积比之前的老城要大五倍!  如今的东京城,在面积上,已经超越了唐朝的长安城。  人口也超过了唐朝长安城鼎盛时期的185万。  并且,新城的规格比东京城老城更加合理,道路更加宽敞。  按照赵桓的意思,这东京城还要扩建。  之前最繁华的是东华门外的那条街。  但在新城,也有一部分酒楼和娱乐场所了。  赵桓跑到新城东区,那里有不少刚修建起来的楼阁,有的大气,有的典雅,有的华丽。  赵桓心里道:“朕要在这里开一家用辣椒煮的火锅店,就是21世纪重庆火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