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李二陛下和陈尹正在为出兵与否而犹豫,这时候程咬金咋咋呼呼地坚决要求出兵,表现得十分盲目好战,就差把“我是个憨批”几个字写在脸上了,李二陛下和陈尹还会考虑他的意见吗?可以说,不管最后这两位大佬的决定是出兵还是不出兵,都跟程咬金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或许就是程咬金的政治智慧吧。他对自己的定位看得很清楚:他就是一把刀。一把刀的职责绝不包括决定自己要不要挥出去,而是在挥出去以后百分百保证对手的脖子被自己的刀锋一刀两断。这才是值得好好收藏的宝刀。 李信在暗骂程咬金老奸巨猾之余对于这位长辈粗中有细的政治智慧还是叹服的。 当然,连李信都看得出程咬金的滑头,陈尹和李世民这两个成天跟这老家伙打交道的千年狐狸不可能看不出来。他们只是懒得点破而已。毕竟程咬金也已经把最关键的信息给出来了:以程咬金的观点来看,想要还手将突厥打痛,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最完美的方案是五万人马,最凑合的方案是三万人马,再少的话还不如直接当缩头乌龟呢,至少还省钱省时省力。 陈尹和李世民讨论了半天。李信听得昏昏欲睡。 突然,李世民问道:“信儿,你说说,朕该如何处置此事?” 李信本来就想当个旁观者,冷不丁被叫到名字还有点懵圈,道:“这这这......信年幼,军国大事不敢随意发言。” “朕让你说说,你就说说。说错了也不要紧。”李世民随口说道。看他的表情,不像是征询李信的意见,反倒像是一时兴起想要考考孩子的长辈。 李信闻言,眨了眨眼,不假思索地说道:“出兵!就应该出兵!这帮突厥崽子真是无法无天了,竟然敢到我大唐的地界上为所欲为,简直可恶!不出兵斩他个几千几万首级,怎么能扬我大唐国威?” 陈尹看着一脸激动宛若热血少年的李信,不留痕迹地撇了撇嘴。 李世民更是皱起了眉头,旋即又舒展开,一脸慈祥地说道:“来人呐,把楚王殿下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清醒一下,然后再拖进来。” 李信本来还打算来一波慷慨激昂的演讲,一听到李世民的话,当场就给跪了,连连摆手道:“不是说说错了也不要紧嘛?怎么打板子了?臣又犯了什么错?” 李世民也没有真的让人将李信拖下去,而是冷笑着说道:“说错了不要紧,随随便便敷衍朕可不行。” 李信真想大声质问一下眼前这位李二陛下:怎么程咬金敷衍可以,我敷衍就不行?明明是现学现卖,一模一样的操作,怎么待遇就这么不一样呢? 程咬金老老实实地站在边上没有动弹,只悄悄地与李信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分明写着一句话:小子,老子的绝招是这么容易就能现学现卖的嘛?你也不想想,你跟我差了多少? 确实,李信的地位跟程咬金差太多了。至少,李世民绝对不会打程咬金的板子。 李信没办法了,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道:“陈大人说得没有错。此时我大唐国库空虚,不宜轻易动兵,最好按兵不动,待秋天再做计较。” 李世民又不屑道:“已经听过的话,朕用得着你再复述一遍?” 李信气得浑身抽搐,差点就想站起来指着李世民的鼻子质问他:你到底想怎样!是不是看我不爽,非要找我的茬? 不过这种事情他也就想想,真要做的话是万万不敢的。 “不要再装傻充楞了。你今天要是说不出点让朕满意的,你就小心你的屁股吧。”李世民好整以暇地说道。 李信真是被逼无奈了。他只想安安静静当个混子,怎么就非不行呢? 无奈之下,李信只好开口道:“早在前隋之前,突厥就已经分裂成东西两块,两方不和,内战不断,徒然耗费国力。依臣之见,应该先易后难,先取东、突厥再取西突厥。” “有点意思,接着说。”李世民对李信的话毫不意外,反而饶有兴致地问道,“为什么说东、突厥是‘易’呢?” 李信回答道:“因为东、突厥的两位可汗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正在内斗,谁都相当上面的大可汗。部落冲突不断。若我军现在出兵,他们只会同仇敌忾,倒不如坐山观虎斗,看他们狗咬狗,静候那个出兵的完美时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