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跟万安寺那件事有多少关系。 谁也不知道。 反正沈莞不会承认跟她有关系! 祸水红颜她不当! 但外面怎么说就她就没所谓了。 就连沈莞的她哥都忍不住对她道:“你都不知道,现在同僚看见我,毕恭毕敬,就怕被革职,太狠了妹妹。” “什么我狠,跟我有什么关系嘛。”沈莞嘀咕道,“李弘禹革的职,你们骂他啊。” “算了,全天下也只有你敢这么说话。”沈维摇头晃脑的离开,就他家的妹妹,也就皇上养得起了。 沈莞现在却在忙另一件事。 她从万安寺回来才知道,万安寺那样敛财是想建一个育儿园。 让一些孤儿小乞丐有地方住,有衣服穿。 那个主持看着圆滑,没想到竟然是在做这件事。 万安寺大半卖茶的钱都在维持育儿园的日常开销,但最近育儿园人越来越多,颇有些看管不过来。 沈莞索性帮到底,央着李弘禹亲笔给万安寺写了个功德无量的匾额送过去。 这下万安寺的香火更加旺盛。 主持都忍不住亲自到沈家拜谢。 看着主持的笑,沈莞赶紧摆手:“还是您的主意好,我也就让皇上帮忙写了字而已。” “这也是大善,于您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育儿园的孩子们,是天大的恩情。”老和尚笑的跟狐狸一样。 沈莞明白他过来是做什么了。 果然,老和尚继续道:“您若是有空,能去看看孩子们吗?他们都听说沈小姐的名声,若是能去,那孩子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是要她的名声,让育儿园扬名,那样更多的捐助会送过去。 沈莞忍不住笑:“主持,您只在一个万安寺,真的太屈才了。” 这话说的主持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自己这点小算盘被沈小姐看出来,刚刚戴的高帽根本没用。 可沈莞接下来的话,让他忍不住欣喜。 “照我看,孩子们有吃有穿还不够,若是能学点东西,才是好的。”沈莞慢慢道,忽然想到个主意,“我们在育儿堂旁边再建个学堂,若是有穷学生愿意过来教孩子们读书启蒙,那就给穷学生们吃住笔墨。” 沈莞越想觉得这个方法越好:“还有古籍殿,里面整理的也差不多了,可以开门借书,只不过借书要有担保人。里面日常的工作,就让育儿园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去维护杂务,有饭吃,还有工钱。等他们可以有能力自主,就让他们出门找活计。” 老和尚听的眼睛都亮了。 救助孩子是他一时兴起的念头,到现在已经有两三年了。 可他只能救孩子们吃饭穿衣,剩下的却没有余力。 总不能让孩子们都去万安寺当和尚,又或者当苦力吧。 如果真的跟沈莞所说的,那孩子们能识字,大一些了有活gān,以后再大些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老和尚站起身给沈莞行了个大礼:“天元国有您这样的皇后,真是万民之幸啊。” 沈莞说到做到,许多事情有了她的脸面,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 学堂很快办起来,适龄的孩子都送去读书。 夫子自然是京城的穷学生们,学堂管夫子们吃饭休息,笔墨,已经让他们这些穷学生非常高兴了。 教孩子们也用心。 年龄大些,手脚麻利的孩子,则在古籍殿帮忙。 毕竟古籍殿都是些老弱,有他们帮忙,古籍殿也有了些人气。 因为里面藏书诸多,很多翰林院的翰林们,早就想借书看。 只是一直没有方法。 沈莞把这件事说出去之后,古籍殿早早排了队。 但这书不能随便借,你要借必须有人写介绍信,或者押些银子。 就是保证不会拿了书就跑。 当然借出去的书也都是抄录的副本,正在的古籍如今被保护的很好。 就连沈祖父也忍不住去借了几本书过来。 里面很多书都是沈莞一手校对,编撰的。 费了不少心血。 这件事宣扬出去,谁不说沈莞有一国之母的风范。 万安寺,李弘禹抿了口茶,老和尚拱手道:“还是皇上英明,让我去找沈小姐帮忙,这件事果然办的圆满。” “嗯,此事不要再提,莫说是我让你去找她。”李弘禹点头,从万安寺离开。 主持身边的小沙弥忍不住道:“师父,这是什么意思啊?我还以为是您主动找沈小姐帮忙。” “傻不傻,我一个老和尚,找人家小姐帮忙作甚?只不过皇上之前说,万安寺现在的困境可以去问问沈莞,我这才去的。” 然后就有了那样好的提议,让育儿园,甚至让京城的穷学生们都有容身之处。 更别说因为沈莞的名气吸引来的富商贵人,不知道给了多少香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