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倒不假。 朝中因为是否罢去她监国帝姬封号的事屡屡争执,萧达宪也一直都没有采纳朝臣的意见,这点萧令光心中也清楚。 “若是皇姐今日在我的位置,对于朝臣的提议,你会如何做?” 萧达宪没有说出自己的来意,倒像是来向她询问对策。 他不想破坏姐弟情谊,想让她主动提出来。 如此一来,既维持了他善待前朝监国大臣的名声,也圆了两人之间的姐弟情分。 倒是个聪明的做法。 萧令光虽不喜欢被人算计,但眼下局势已定,便是她不同意,又能如何? 她心中也明白,皇帝的位置总有人来坐,萧达宪为人尚算仁善,也支持科举选才。虽有些优柔寡断,但眼下朝中还有孟冉义、杜元致等人,想来不会出什么大错。 他不一定是个出色的皇帝,但至少会把百姓放在心中。 若是日后坚持科举,任人唯贤,东越国未必不能在他的治理下,安定富足。 她心中已有决定,淡然一笑:“若我是你,会把朝政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如此一来,各项政令才能畅通执行。同时任用贤才,亲诤臣,远佞臣,勤政爱民,兼听兼信。” 萧达宪闻言,眸中微闪过亮光。他没有生气,脸上还露出“朕就知道皇姐是个明白人”的喜色,郑重道:“是。朕谨记皇姐教诲。” 眼下两人的身份已经发生变化,他放低姿态,萧令光作为臣下,自然不能就这样坦然接受。 她起身行礼:“教诲不敢当,我只是希望萧氏江山在我辈手中繁荣延续,不负祖宗基业。” 这话令萧达宪动容,一手扶住她,眸色温和诚挚:“朕不是说客套话,朕会记住皇姐今日的教诲,让萧氏江山在朕手的治理之下,国泰民安,延续百年。” 萧令光心中说不欣慰是假的。当然,若日后他还记得今天的话,那必是一代明君。 眼下,他已经做到如此尊重体面,她也不让他为难,主动提起:“我会在放榜之后,上奏请辞监国帝姬一职。” 萧达宪神色眼见地松缓下来,这也正是他想要的。 “多谢皇姐体谅。朕知道皇姐看重科举,日后皇姐便去翰林院任学士一职,以后科举之事,交由皇姐和杜大人主持。” 翰林学士虽没什么实际官职,但作为皇帝参谋,无不是皇帝信任或是在朝中有一定学识威望之人才能担任。 他能做出如此安排,实在出乎她的意料。 “皇姐以为如何?” 见她久久没有答应,萧达宪以为这样的安排她不满意,眉心不觉轻皱。 这已是他所能做的,最好的安排。 “多谢陛下。” 萧令光回神,领旨谢恩。 萧达宪眉间可见的舒展开来。 事情已定,他在公主府坐了一会,便起驾回宫。 赵玄意不知道萧达宪要和萧令光说什么,便一直等在书房,没有回去。 见萧令光回来,他起身迎了出来,还没等他开口说话,她就眼含笑意,拱手装模作样道:“恭喜你啊,赵长史。” “长公主折煞下官。”赵玄意无奈一笑,行了一个下属礼。 心中也说不出是什么心情,兜兜转转,还是成了长公主府属官。 见她眼中笑意不减,想来皇帝与她所谈之事,应不是太为难她。 萧令光也不打算瞒他,笑问:“你道陛下与我说了什么?” 从她神色便可窥探一二。 赵玄意微一扬眉,配合着她:“应是皆大欢喜的事。” 也算吧。 萧令光一笑:“我已决定上奏辞去监国一职。陛下为了补偿我,给了我翰林学士一职。” 赵玄意已然明白。 皇帝砍了忠心的闻定国,便是向她致歉的意思。今日又纡尊降贵前来公主府,最终目的就是让她主动请辞。 如此一来,百姓骂不到他,朝中支持她的老臣也挑不出错处,一举两得。 不得不说,短短半月,皇帝长进了不少。 见他眉头紧锁,萧令光笑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不是吗?” 赵玄意微一颔首。 是啊,如此一来,彼此之间还留有情谊,总归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翌日,萧令光如约上奏请辞,此举也堵了朝臣的嘴,至此一直争论不下的事终于顺利解决。 至于皇帝封萧令光为翰林学士一事,朝臣都清楚,翰林学士只是个虚衔,并没有实职,日后如何,还是皇帝说了算。 因此无人反对,朝中一派和谐。 下朝后,黄绸和吴礼邕等人特意落在后头,等高绍宗出来。 一番见礼后,黄绸问出心中疑惑:“高大人,你可知陛下为何要这么做?” 高绍宗是皇帝身边最信任的人,眼下他们以高绍宗马首是瞻,一有事习惯向他打听。 按他说,好不容易免去监国一职,为何还要让她去翰林院? 高绍宗显然也没想到,皇帝会亲自去长公主府,还同意让她继续负责科举的事。 他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 皇帝去公主府的事,他也是过后才知道,心中不免警惕。 才几天,他翅膀就硬了?居然瞒着他去萧令光府上。 他低眉想得入神,差点忘了一旁黄绸和吴礼邕还在等着他解惑。 好在他很快就回过神来,轻笑道:“此话二位大人日后就不要在别人面前说了,陛下有陛下的决断,岂是你我能猜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