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令光见众人心跟明镜似的,心中冷笑,借机道:“因此重开科举,广纳天下贤才,为朝中分忧,尤为必要。” 殿中众官员神色各异,那些旧派官员纷纷朝萧顿看去。都寄希望他能阻拦萧令光。 萧顿却是紧皱眉心,不发一语。 杜元致自是支持萧令光的,“大长公主所言极是。天下学子不分贵贱,都可以在科举场上一较高下,胜出者入朝为官,如此一来,天下贤才尽都可以为我朝所用。” “下官奏请尽快落实。” 谢绍荣、高绍宗等人也纷纷站出来支持。 萧令光心中欣慰,有他们几位老臣支持,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至于萧顿,她耐心询问:“靖安王以为如何?” “安庆做了这么多,便是为了这件事吧?” 萧顿言语讥嘲,既不说同意,也没表明态度反对。 他说的没错。 萧令光心意已决,并不反驳,只劝道:“科举一事,关系我东越国千秋万代,还请皇叔以国家社稷为重。” 怎么可以?若开科举,世家利益受损,日后还要和天下寒门一争高下,如何延续世家繁荣? “不可!” 顾硕皱眉,愤然出声:“大长公主如此独断专行,把靖安王置于何地?不知道的,还当你想要越俎代庖取代陛下!” 第065章 贼心不死 殿中众人神色各异,顾硕这是公然和大长公主叫嚣,谁给他胆子? 有聪明的,眼神便往萧顿探去。 萧顿微一皱眉,表情微妙,并未阻止。 萧令光看在眼里,也不动动怒,只淡淡开口:“顾大人,我与各位大人在殿中商议,靖安王方才并未表态,你又从何得来的结论?” 顾硕自然不会回答她的问题,一脸严肃:“大长公主本就有重开科举的心思,又哪里真的听取各位大人意见?” 他这话就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意思,杜元致可是自始至终都支持大长公主。 见顾硕言语刁难,他冷然一哼:“顾大人是不把我等放在眼里?” 就连萧顿今日都不表态,他又哪儿来底气倒打一耙? 见是杜元致,顾硕语塞不敢反驳,但他坚决不同意重开科举。看向萧顿,希望他能说句话。 萧令光岂会不知道他那点心思,冷笑:“之前因为窦家、李家之事,朝中清理了不少党羽,皆是立身不正,贪赃枉法之徒。眼下朝中各部调不出人员来补上,顾大人可有更好的办法?” 这话把顾硕问倒了。 他心中明白,朝中不是没人,是各世家都有自己的心思。 大长公主便是借着这个理由,顺水推舟,谁都不用。 朝中关系错综复杂,大家宁愿大长公主用别人,也不希望最后任命的是自己的对手,便也就乐见其成。 而萧令光这时候提出重开科举,奇妙地平衡了各派之间的纷争,让各世家都无话可说。 眼下连靖安王都不表态,顾硕就是有千万般不服,也阻拦不了。 他也没那个能力阻拦。 何况他清楚知道,安排谁都是在得罪人。 在萧令光和杜元致等人的注视下,他嘴角抽抽,最终低下头乖乖闭嘴。 萧令光这才收回目光,“既然顾大人也没有更好的法子,由此可见,重开科举,广纳贤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顾硕眼皮子一跳,最终只能咽下这哑巴亏。 萧令光漠然看一眼龙椅上玩耍的萧凌,知道他听不懂殿中商议之事,但下旨这样的事,按理还是要经过他。 “那便请陛下出一道昭告天下的圣旨,通知各州准备科考的事。” 这话虽是对萧凌说,却也只是个形式。 “大长公主英明。” 除去反对的旧派官员,朝中其余官员纷纷赞成,这事便就这么定下了。 萧令光把每年考试时间放在秋初,一直延续到春天。 各地学子无论男女,皆由各州按照考试成绩排名举荐进京,再由礼部统一组织进行考试。 成绩优异者可进殿试,胜出者便可当殿授官。 科举主要考六科,有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算科等等,女学子和男学子一样,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进行考试。 文举由杜元致带领翰林院负责出题,武举暂由薛茂负责。 萧令光也考虑到今年才剩下半年,若按八月进行秋试怕是太过匆忙,便决定:“各州如今开始准备怕是晚了,今年例外,殿试放在冬月。” “便按大长公主说的办。” 杜元致和孟冉义等官员没有异议,殿中众人自然也没异议。 只是萧顿自始至终不发一言,明眼人都瞧出他不高兴。 但萧令光心意已决,又有朝臣支持,重开科举一事便顺利定下。 顾硕方才被萧令光逼得无言以对,心中不甘,才刚下朝,他就找到萧顿,“靖安王,难道您当真就这样由着大长公主胡来吗?” 萧顿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淡声道:“你也看到了,杜元致等人都支持她,本王便是不愿意,又有什么办法?” 顾硕此人,除了会溜须逢迎,也会察言观色,更何况富贵险中求。他已经得罪萧令光,若以后让萧令光独揽大权,他就没活路。 眼下萧令光在朝中支持者众多,只有萧顿能与她分庭抗礼。 “下官誓死追随靖安王,若靖安王站出来反对开科取士,我等必然支持。” 他已不止一次对萧顿表明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