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八十一章 奢侈的消费
本章防盗版,中午12:30更新,请大家动动手指,给主角比心,投投推荐票支持作者。 —————————————————————— 太空旅行并非是指太阳系各行星之间的旅行,而是到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即非太阳的其他恒星的行星)上旅行。为什么要进行太空旅行呢?这是讨论太空旅行时必须涉及的一个问题。理由之一或许是:我们所在的行星——地球的资源终将耗尽。 另一个理由是:既然太阳系以外也有行星,或许还有生命存在,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看看呢?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充满好奇心,科幻作品长久不衰就是一个明证。 为了前往其他的恒星-行星系统,我们必须克服种种大障碍:科学的、社会的和经济的。NASA和美国国防部研发机构迄今已向科幻色彩浓烈的“百年星舰”项目拨款50万美元,该项目的终极目的是在100年内实现太空旅行。尽管这个目标看来过于乐观,但也反映了科学家对太空旅行充满渴望。2011年10月,美国举行了“‘百年星舰’研讨会”,到会者包括著名天文学家和科幻作家。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辨识太空旅行所面临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太空旅行的确令人望而生畏。如果把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假定为20米,那么地球与太阳之外的最近一颗恒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之间的距离,就是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实际距离——38.44万千米。 经过几千年时间,人类从每小时4千米的“溜达”速度提高到了在“阿波罗号”登月飞船上的速度——每小时40000千米。但是,要想在几十年之内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话,“阿波罗号”飞船的速度得再提高10000倍,也就是接近光速。事实上,为了实现太空旅行,我们不只需要飞得更快,而且需要更迅速地实现飞得更快。尽管面临这一切看似不可战胜的难关,但科学家相信去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旅行有朝一日一定能够实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太空旅行的五大步骤。步骤一建造星际飞船 对于太空旅行来说,今天的火箭所能达到的速度简直就是蜗牛速度。星际飞船需要强大的新的推进方式。热核火箭 飞船必须有燃料才有推进力,飞船速度的增加取决于燃料的呈级数增加。如果要达到排气喷管气体速度的3倍,所需燃料就是火箭其余部分重量(所谓“干重”)的20倍。说实话,氢和氧的化学燃烧实在是太慢了。使用裂变反应芯的热核火箭能让大型载人飞船在太阳系内旅行,前提是飞船能采集、利用其他地方例如气态巨行星的资源(氢是气态巨行星大气层的主要组分之一)。早在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就开始研发热核火箭。事实上,要想尽快实现太阳系各行星之间的载人旅行,热核火箭是最佳运载工具。然而,要想实现太空旅行,则需要驱动太阳的那种核反应——聚变。1978年,英国一项名为“代达罗斯”(代达罗斯是古代建筑师和雕刻家,曾为克里特国王建造迷宫)的星舰概念项目提议,利用“惰性聚变”驱动火箭。 也就是:用激光从各个方向压缩氢同位素小丸,直到压缩成很小的体积;压力增大到足以产生氢核熔合反应,释放能量,热质从排气喷管以超高速喷出。利用热核火箭能把我们送往附近的恒星,但飞行时间仍需几百年,更何况首先得在地球上实现核聚变,而这一点至今也未能做到。更长远地看,我们可能要发展出物质-反物质火箭。当反物质与常态物质反应时,它们会互相湮灭,产生的能量是聚变反应的300倍。但问题是,我们迄今未能研发出制造大量反物质的技术。 曲速引擎在美国著名科幻片《星际迷航》中,曲速引擎带领人类在星系内超光速穿梭。超光速旅行真有可能吗?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如果拥有负质量,超光速就并非不可能。有了负质量,就能扭曲时-空形状,从而允许在极其遥远的位置之间的运输。 拥有负质量的东西(包括物体和空间)的行为极为怪异,可以使引力场不复存在或者不会对物体或空间造成影响。虽然我们都没见过拥有负质量的东西,但量子力学允许这样的东西存在。理论物理学界对负质量是否可用于太空旅行一直存有争议,原因是扭曲时空所需要的能量大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远远超过从一颗恒星上所能得到的能量。 如果能够捕捉到足够的能量,就能扭曲一块时-空区域,创造“曲速泡”或称“时空泡”。这个“泡泡”的大小只容得下一艘星际飞船。“泡泡”前方的时-空将被压缩,背后的时-空将膨胀,由此推进飞船前进。可是,能量从哪里来?能量又怎样产生? 科学家过去估计,创造一个“曲速泡”所需的能量,相当于一个星系的质量(爱因斯坦向我们证明了质量和能量可以互换,而质量和能量都能塑造时-空)。现在,科学家相信,也许木星的质量就足够了。但即便这样,我们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请注意:哪怕最大的氢弹,也只能把几千克的物质转变为能量。在“曲速泡”的规模上扭曲时-空并非21世纪的科学技术所能做到的,甚至就连进行这方面的实际试验都很遥远——这个理念至今仍停留于理论。至少从目前来看,像《星际迷航》中那样的由双锂晶体驱动的曲速引擎仍然停留在电影道具阶段。射速能量帆 早在1610年,在注意到彗星尾巴被吹离太阳方向之后,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就提出了用帆推动飞船的设想。今天,真的有了由太阳帆驱动的飞行器,例如由太阳辐射加速的星际风筝-飞行器。不过,使用这样的飞行器,哪怕就是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非太阳恒星,也要花几千年时间。有可能真正实现星际飞行的是一种21世纪的飞船,即射速能量帆,简称帆飞船。这一理念就是利用电磁波传输能量穿越太空的能力,在超远距离产生力量。射束的来源——投射器再加一部天线,把强力激光或微波投射到一面超大帆上。帆发射激光束或微波束,获得动量“推动”飞船。这样的飞船出现在好莱坞科幻大片《星球大战》的第二集中。投射器的样子颇像人造卫星的接收天线碟,只不过要大很多很多倍。 帆飞船最昂贵的部分是投射器。它将利用开采自月球或小行星的材料在太空中建造,定位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以强烈的太阳能为动力源。射束能量的最大优势就是把沉重的投射器丢在后面,而光帆携带着乘员和荷载被驱离到很远的地方。接着,投射器可重新用于未来的任务。就像19世纪的铁路,一旦铺就铁轨,列车本身的费用就小多了。帆飞船的物理学原理已被证明,但如何建造超巨型的投射器和太空帆是大问题。投射器的宽度可能达数千米,太空帆的长度可能达几百千米。经济学研究表明它们效率太低而费用极大,但科学家仍在探寻射速能量帆是否有朝一日可能适用。步骤二深空导航 选择路线并不难,难在寻找参考位置和克服星际风险。目标恒星已经选定,但浩瀚太空,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飞船在什么位置呢?为了确定星际飞船的位置,可以利用三角测量法来测定飞船与已知的几颗恒星之间的角度,或者定位多颗脉冲星。脉冲星是旋转的中子星,它们以短到几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间隔发出规则的强烈微波脉冲。星际飞船的速度可通过计量脉冲频率来确定。随着飞船移动,飞船速度将需要运用多普勒频移来进行调整。还有,星球之间的空间并不空旷,星际尘埃也是个大问题。虽然单粒尘埃的直径可能只有几百万分之一米,但一艘穿行距离为10光年的星际飞船的每平方毫米面积得忍受1000次撞击。在前往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旅途中,飞船将缓慢却又持续地遭遇星际尘埃的撞击(或称侵蚀),船体将被撞破。避免这种侵蚀的一种途径,是在飞船前方几米处设置一面金属箔板。来袭的尘埃微粒穿越箔板,穿出时已经离子化(作为带电电子或离子),然后击中一面静电屏蔽盾——某种“力场”,或许是一个充电网格。这面“盾牌”将保护它后面的所有飞船部件。只需几千伏特就能让电子转向,而要让离子转向则需要100万伏特。 对真空的深空而言,产生这样一面静电屏蔽盾并不是问题。因此,剩下的风险就是较大的微粒。这样的微粒虽然很罕见,但我们不知道它们究竟有多罕见,是否会构成威胁。不过,来自飞船的离子化激光脉冲在雷达导向之下应该能阻止它们。深空旅行自己导航科学家最近宣布,到达生命尽头的恒星或许有助于飞船进行深空旅行时的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