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590 那个不成材的知青回来了(48)
()刘小霞可是打听得很清楚,那个所谓的陶家的客人,给的推荐信,是给了两个名额。 当时在陶家院子外面围观的人说得绘声绘色的,说是那人一开口,就给陶连文跟陶杏儿都要推荐工作,真的是牛气得不行。 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小霞才不顾自己还在跟陶连文置气,找了机会,偷偷溜过来找陶连文。 刘小霞想不明白那么好的机会,为什么陶连海的人要拒绝,但她的内心深处,却在为陶连海的拒绝鼓掌。 在刘小霞的心中,陶连海虽然拒绝了这么好的机会,但他却还是收下了对方的推荐信。这个信号,对刘小霞来说,那就是陶家的人其实根本算不上拒绝,他们可能只是没想好另外一个机会到底要不要给陶杏儿。 刘小霞可是打听得很清楚,当时那人提出了,推荐信是给陶家没工作的陶连文陶杏儿兄妹两,陶连文做为陶家的儿子,得到这样一个机会,无可厚非,但陶杏儿,那是迟早要嫁出去的这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只是在老一辈的人心中根深蒂固,就连刘小霞这样的知识青年,也颇有人数,赞成并拥趸这样的观念。 所以,刘小霞不知道陶家父母跟其他家父母不一样,对儿子女儿一视同仁,甚至可以说,因为陶杏儿是目前陶家唯一的一个女儿小一辈也部都是男孩,没得一个孙女陶家的人,从上到下,对陶杏儿那都是宠的。 而正是因为不知道,所以刘小霞的整个推断从一开始就错了:她以为陶连海不想将这么好的机会,浪费在要嫁出去的陶杏儿身上,才会迂回地说拒绝的话,却又在最后还是留下了推荐信。 推荐信的名额有两个,陶杏儿的那个,陶家的人不想给她,可想而知便是要留在陶家内部消化。 陶家第三代最大的孩子也还不到十岁,不可能去,那么,剩下能被选中的,就只有陶家的媳妇们了。 刘小霞虽然跟陶连文在一起大半年了,但对陶家的人,她都不怎么熟悉,只是大家都在大队上干活,所以多多少少,她还是跟陶家的两个媳妇,还是有接触的。而她,是不怎么瞧得起那两人的。 如果自己能尽快定下跟陶连文的关系,那自己也算是陶家的媳妇,跟赵秀王芬相比,这个进厂工作的机会,怎么都是自己才最适合。 越往下想,刘小霞越是坐不住。 她家的父亲虽然是在厂里上班,但那份工作肯定是要留给家中的儿子,根本轮不到她。从小她就羡慕家里哥哥以后可以进厂,而现在,突然有这么个机会摆在她的面前,让她如何不激动?! 这不,急匆匆地就来找陶连文了。 而在来的路上,她想到陶连文竟然也跟着拒绝了这么好的机会,真的是越想越生气,这才一来就光顾着质问陶连文了。 而且,刘小霞虽然想要陶杏儿那个名额,但她内心深处也清楚,以自己现在的身份,陶家的人也不可能答应自己。 所以,陶连文的这个名额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对刘小霞来说,这个名额,她势在必得。 可她都说了那么多了,陶连文竟然还在这边支支吾吾,刘小霞真的是太生气了。 “你到底有没有为我们两个的未来考虑过?”刘小霞质问陶连文。 “我当然考虑过……” 陶连文的话还没说完呢,就被刘小霞给打断了,“陶连文,我已经告诉我爸妈我们的事了,很快他们就要来了,你自己想想到时候怎么跟他们交代吧?反正我今天把话放在这里,我爸妈要是反对我们在一起,我也没办法。” 刘小霞是个聪明的女人,虽然是自己想要极了那一份工作,可话里话外,从头到尾,她说的都是她爸妈的问题。 “推荐信的事,你别告诉你爸妈就是了。”陶连文倒是并不觉得这事无解,“就当没有那件事,好不好?” 刘小霞反问陶连文:“那我们怎么在一起?我爸妈一直都希望我嫁回到城里去,我喜欢你,为了你,我才愿意留下来,可现在我拿什么去说服我爸妈?” 陶连文眉心紧皱,在刘小霞的追问之下,他脱口而出:“我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家什么都没有,你就当我家还是之前那样,不行吗?” “不行!”陶连文这句话算是触到了刘小霞敏感的神经,“你大哥二哥都能有工作,你也是陶家的儿子,凭什么就你在农村种地?!你父母未免也太偏心了。” 关于陶连山陶连海工作的由来,其实内情稍微有些复杂,陶家的人并未往外说,所以大季屯的人都是自己猜的。陶连文也并未告诉过刘小霞具体细节,刘小霞知道的,也是别人猜的加上她的推断。 于是,她理所应当地以为那工作是陶家父母想办法得来的。 “你胡说什么呢?这跟我爸妈有什么关系?”陶连文就要解释,却被已经气得不管不顾的刘小霞给打断了,“陶连文,你口口声声说喜欢我,为什么就不能为我们的未来前途考虑?现在还没在一起,你就是这样的态度,你觉得我父母会放心让我们在一起吗?” “不、不是的……小霞,你听我解释。” “这有什么好解释的?你们家给你大哥二哥都安排了工作,现在你二哥手里明明就有两个名额,你都不去争取一下,这就是你给我说的会对我好吗?” 刘小霞一串的问话问下来,给陶连文问得哑口无言。 “陶连文,我把话放在这里,你要是真的爱我,你就去找你的二哥,把那一份工作要来!” 说完,刘小霞再不给陶连文任何说话的机会,转身就走了。 原本在来的路上,她还想着,等陶连文答应她工作的事情后,还想趁机打听陶家准备把陶杏儿的那个机会给谁,结果陶连文自己的都差点没搞定。 不过,虽然是气呼呼地离开,但刘小霞还是有绝对的把握,陶连文一定会听自己的话,去把工作机会要来的。 只要他能当上工人,剩下陶杏儿那个机会,只要还在陶家,刘小霞就有把握那是属于自己的。 不过,以防万一,她还是得尽快把跟陶连文的关系定下来才好。 想到这里,刘小霞的脚步更加急匆匆的了。 她得赶紧去给大队长请个假,赶去青龙镇一趟,青龙镇上可以打电话,她已经等不及让父母收到她的信,再赶过来了。 必须得尽快通知父母,让他们尽快过来,帮着她将这件事情落实下来。 陶连文看着刘小霞再一次气走的身影,眼中的为难简直是都要满溢出来了。 其实,刘小霞说的事情,他何尝不知道,只是,这其中有太多的东西,不是他能做主的了。 大哥二哥的工作,那是小顾帮忙得来的,也是大哥二哥运气好,小顾都说了,原本也只要了一个工作机会,没想到钱大富会突然给两个。 那是他大哥二哥的福气,他替他们高兴都来不及,难道还能因此去嫉妒? 至于那个军人给的工作机会,那更是大哥二哥跟小顾三个人的功劳了,跟他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可以说他能跟着蹭点好吃的,那已经是他的福气了,哪里来的底气去质疑陶连海的做法?! 再说了,二哥已经当着所有人的面,拒绝了那军人的意思,便是推荐信现在依旧还是留在了他们家,陶连文也知道,除非是山穷水尽,否则的话,他们家的人是不可能拿出那一封推荐信来做什么的。 便是他,也不愿意让自己的二哥落得一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名声。 可是,刘小霞说的那些,他也是知道厉害的。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陶连文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体会到夹缝做人的滋味。 在山下纠结的陶连文不知道的是,他这一幕部落入到了云裳跟陶连海的眼中具体一点,是部落入到了云裳的眼中、耳中,然后她再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分享给了在身边的陶连海。 这个时候的陶连文,便是做梦都想不到,他落入现在这幅左右为难的境地,罪魁祸首便是这两人。 原来,云裳一早就先跟陶连海商量过这件事了。 关于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云裳并未告诉陶连海,但说到不怎么看好陶连文跟刘小霞这门亲事,陶连海与她却是保持一致意见的。 以前,陶连海对刘小霞了解不多,但也知道这个女知青一直拦着陶连文,不许他公开他们之间出对象的事。可现在,在他跟陶连山刚得到了工作机会之后,这姑娘就迅速地给家里摊牌,听陶连文的意思,她还给家里写了信,让父母来一次大季屯。 这种时候,让父母来,能说明什么,这分明是她要趁机定下跟陶连文的亲事了。 从反对敷衍到如此积极,这中间刘小霞的态度转变太大了,容不得陶连海不多想。 他希望陶连文幸福,而一个家庭想要幸福,女主人的人品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他便于云裳联手,给陶连文刘小霞设置了这一道“考验”。 而现在听到云裳转述的关于陶连文跟刘小霞的对话,这“考验”似乎刘小霞是过不了了。 “二哥,你说三哥能抵抗住压力,不来找你吗?”云裳问道。 这件事情看上去是他们对刘小霞的考验,但何尝又不是对陶连文的一种考验呢? “他不会的。”陶连海信心满满地说道。 陶连文这个弟弟,虽然时不时地不靠谱,但为人却是靠谱的。 “那若是,他来找你了呢?你打算怎么办?会失望吗?”云裳却没放弃答案。 “失望也不至于,”陶连海看着山下抱着自己脑袋蹲在地上的陶连文,眼中闪过了疼惜的神色,“他从小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会来找我,到时候若真来找我,估计也是自己想不明白了。不过,他若真来找我,推荐信我也不会给他。” 不管是为了对刘小霞的考验,还是为了陶连文自己,陶连海是坚持想要让陶连文学习知识的。 一来,他相信云裳不会无的放矢,既然他提出了高考估计会在一年左右恢复,陶连海就相信他肯定是有一定把握才说这话的。而作为一个聪明人,陶连海实在是太知道提前一年准备,会在恢复高考第一年给陶连文带来什么可以说,若不是他已经结婚,且有了工作机会,他都想要试一试;二来嘛,也是最重要的,在陶连海的心中,知识很重要,他一直就对陶连文只学了一个小学毕业的事,有些不满,现在好不容易陶连文自己都下定决心要学习了,而他们家现在的情况也变好了,他自然希望陶连文能趁此机会,多多学习。 陶连海相信,在这样的年代里,多懂一些,绝对不会吃亏。 云裳点点头,对陶连海的回答很满意。 她是因为知道未来的轨迹发展,所以知道刘小霞对陶连文来说,并不是良人,所以她要阻止陶连文跟刘小霞在一起。但她可不想因此反而耽误了陶连文跟陶连海他们之间的兄弟感情。 如果会产生这样不好的效果,那云裳还是宁愿让事情按照原先的轨迹发展,至少虽然最后陶连文那事的发生对陶连文的打击很大,也让他丢了很大的蛮子,可他却会快速成长起来。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之后,身后一片地方的痕迹弄得差不多了,云裳便让蒋荷花等人下山去,帮着赵秀等人,准备晚饭,而她跟陶连海陶连山两人,这是继续往山上一点的地方去那些地方还是有一些痕迹,他们得部清理干净,但危险程度增加,就没必要太多人上去了。 蒋荷花叮嘱了大家小心之后,才跟着大部队下山。 云裳跟陶连海陶连山两兄弟也没收拾多少的功夫,再往上去,人迹罕至的地方,他们就没管了。 下山的时候,三人弄了不少的柴火,也正好遇到了收工回来,也正好来大后山这边捡柴的人,大家相互打了招呼,就各自分开了。 没有一个人怀疑他们三人出现在这边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