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老板提起这一点,似乎颇为自豪:“从这一点来说,江汉和海城、港城完全不一样,海城有着众多为外国人服务的酒吧、咖啡厅,港城自租借后,已经成了座西方城市,唯有江汉,除了和洋埠界经贸联系紧密,其他方面基本不受西洋影响。” “武昌依旧是老城风貌,汉阳作为工业镇,更多是吸纳了百姓和流民,鲜少有外国的任何机构,汉口洋埠界纵然新颖,洋人的扩张也被华界的商街给抑制住,市井民间形成的是市井文化,而非是海城的什么殖民地文化。” “这,全靠江汉百姓的精明狡猾!” 岳观潮看着这诸般风貌:“我寻思,这不就是个鬼市吗,跟西京鬼市和奉天鬼楼也没什么区别。” “那可不一样。”宋思媛意味深长看了他一眼:“你看看这河市,和西京鬼市、奉天鬼楼有什么区别。” “这……还是没什么区别……吧?” 岳观潮被宋思媛这么一忽悠,也拿不准话意了。 宋思媛知道此人粗枝大叶,决定打开天窗说亮话:“西京鬼市,本质上就是个杂货市场,连摊位铺面都没有,日出闭市、日落开市,基本上相当于一个临时的野外草市,西京市政院对此的态度多半是放任自由不干预。”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而奉天的阴市鬼楼,更倾向于一个藏污纳垢的法外之地,既不受奉天管,也不觉得自己是奉天人,与奉天地面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反观江汉河市。” 宋思媛提起这一点,眼中冒着好奇之色:“我刚才拿望远镜看了下,这里已经接入电报、电话,还有沟渠用来排污和疏通净水,甚至,你还能见到那些治安署员。” 说罢,她指了指他们倚靠的栏杆,每隔几米就会有巨大灯头:“还有这些灯头,这说明河市是被纳入江汉管理了,这些表面现象体现出一个基本现实,那就是江汉市政院对河市的态度不是放任自流,也不允许它成为法外之地,如果要找一个词理解的,这里更像是一个百姓自留地的概念。” “也就是说,江汉政院承认了河市的存在,承认了河市背后的三教九流,这一点跟西京和奉天完全不同。” 西京也好,奉天也罢,他们面对类似鬼市一样的地方,要么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顾,随便他们怎么折腾,要么,就是像阴市鬼楼一样严防死守,把阴市当做法外之地来防备。 二者面对这样的地界,大都有着同一个处理原则,那就是鬼市不是城市的一部分,尽管他们都存在于城市中,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始终都被排斥在外,甚至,提到鬼市,政院多次来清缴,都没能彻底根除祸患。 说白了,西京和奉天,把鬼市当做了身体上的痈疽,欲除之而后快。 江汉一开始也是这样处理,为了筹建汉水城,决定填平河市,到了最后,还是市井庶民的顽强抗争,这才将河市保留了下来。 若按照其他政院的处事原则,这样的铁板钉户,注定是得不到政院的任何支持,别说是给提供基础电力,能少来找麻烦就已经是大度了。 如今,江汉的电报、电力、水流处理、以及治安全都已经接入河市,这在其他鬼市看来基本上不可能的。 宋思媛看向他:“总而言之,江汉市政院强调的是存在的价值,而非把河市当作了毒瘤痈疽,他们以前确实试图把河市填平,确定没办法处理后也就换了一套处理办法,给河市提供基础支持,其背后的目的,大概是想让河市融入江汉,成为江汉的一部分。” “他们也都明白,现阶段河市能存在那么多人,恰恰是因为世道不好,老百姓走偏门捞偏财比较多,也许,等以后汉水县城富裕了,河市也就不复存在了,他们愿意给水给电给支持。” 她顿了顿,继续解释起其中的差别:“如果把鬼市比作毒瘤,他们的做法完全不同,西京市不承认这是毒瘤,任其溃烂,奉天是眼不见心不烦,想快刀割除,而江汉承认了身体上的毒瘤,为毒瘤寻找医治之法,盼其痊愈。” “我想,这也是市井文化、水旱码头文化对政院的影响,江汉历来都是九省通衢中部重镇,商业氛围很是浓厚,在过去的七八十年里,江汉自行开埠后,就一直吸收着南北而来的难民和流民,大量的外省百姓进入江汉,融入这里的市井文化。” “江汉的城市脾气就跟江水一样,融会南北、包罗万象,既能承认汉口的灯火霓虹,也能维持武昌镇的平静内敛,还能兼顾汉阳镇的市井繁荣,对江汉的政院来说,既然已经逃难到了江边,他们也愿意给任何人一个活命机会。” 谭雁邱说道:“存在即合理!” 宋思媛看向他点点头:“谭老板对河市也很熟悉?” 谭雁邱摘下帽子:“白手起家,在江汉这座城市里难免浮沉不定,以前也有幸在河市里摸爬滚打过一段时间,几十年过去,河市倒是完全没什么变化,又或者说,变的始终是来去自由的人。” “走吧,诸位,我带你们下去,找找我那些老朋友,看看他们知不知道,压神匠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说罢,雁雁邱带着他们走到矿梯上,轰隆响声中,随着电梯降落进地面,站在旧河道底部。 下到底部后,众人抬头看起,两座拱桥悬横头顶,周围的棚屋杂屋乌泱泱覆盖河床,合院洋楼杂居,一些市井人匆忙行走,各处吆喝震天、人声鼎沸,做着各类行当买卖。 这里的人三教九流都有,他们下来后,也没什么人注意他们,被谭雁邱带着转过街巷,坐着漕运里的小船航入某些靠河的吊脚楼。 “富民古董行!” 岳观潮看向临河招牌,呢喃说道。 谭雁邱上了岸,继续说道:“年轻时候,初来江汉,不懂得市井规矩,得罪了某些地头蛇,第一笔买卖赔得干净,走投无路只好遁入河市,做了富民古董行的掌眼先生,在河市里待了几年也学透了江汉市井的规矩,才敢出来再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