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西楚国运!
广陵道,青秧盆地。 虽然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惨败,嫡长子杨虎臣也死在了不久前,但杨慎杏还是表现出了足够的军事素养。 将感性的一面压制在心里让理性回归的杨慎杏带着自己一手带出的蓟南老卒沉默着挖出了三条壕沟,再在壕沟之后竖起了两丈多高的护堤。 并且还在这两人多高的宽大壕沟之间摆满了用火熏烤过的树尖,在尖面朝上交错排列。 而在壕沟内外则是建起了一座座坚固的箭楼。 这些防御工事几乎全在半天之内完成,从中足可见蓟南军原本的实力。 但很可惜,杨慎杏的一念之差导致蓟南军损失了本可建功立业的六千骑军,导致现在的蓟南军就像是瓮中之鳖般只能固守原地等待救援。 不过杨慎杏对自己手底下的蓟南军很有信心,以他们所携带的随军粮草来看,他们绝对能坚守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天。 毕竟他杨慎杏的安国大将军之名并不是浪费虚名,这可都是春秋之时他从尸山血海里一步一个脚印换出来的。 只是很快一封来自于兵部的问责信击破了杨慎杏的一切幻想。 信上将此前失利的一切罪责都归咎于杨慎杏身上,最后更是剥夺了其兵权,要求他尽快回京等候离阳新帝的发落。 至于杨慎杏所期待的援兵之事,上面只字未提,就好像他手底下的这四万蓟南卒已经成了离阳的孤魂野鬼一般。 接到这封信的杨慎杏可谓是心都凉了大半。 要知道他虽然能够固守原地有信心不让西楚余孽攻进来,但他所携带的粮草远不是无穷无尽,总有耗尽的一天。 换句话说,他已经被离阳彻底遗弃了。 与他一同被遗弃的还有他手底下的四万蓟南军。 意识到这一点的杨慎杏将手中的信纸捏成一团,良久后才松开手仍由纸团掉落。 看着那些与自己一同从春秋走来的蓟南老卒们,杨慎杏心中的最后一点犹豫也终于消失不见。 既然离阳对他不仁,那也不能怪他杨慎杏不义了。 他杨慎杏原先顾虑自己的杨家而拿这四万蓟南老卒冒险,是他杨慎杏的不对。 毕竟家人永远是他的第一选择,但现如今他的嫡长子已死,对于其他家人并没有深厚感情的杨慎杏自然在再次选择中选了这些陪他赴汤蹈火的蓟南老卒! 所以深吸一口气的杨慎杏毫无保留地将离阳兵部用猎隼送来的密信当众告知。 蓟南军中顿时一片哗然,群情激奋之下立即有人说出了大逆不道的言语。 “大将军,我等为离阳如此卖命,离阳却如此待我们,不如就此反了吧!” “是啊,大将军,我们为这狗日的离阳抛头颅洒热血,结果却换来一个等死的局面,这换谁不寒心啊?” “他奶奶的,那些吃饱了撑着的文官就知道躲在后边指点风云,老子倒要去太安城剖开这些家伙的肚子看看,他们究竟是不是吃屎长大的!” …… 听着底下人七嘴八舌的建议,杨慎杏伸出手来向下压了压,然后等场间安静之后这才沉声道: “老夫自会派人和西楚余……西楚谈判,若是西楚愿意放我们离去,那我们将会回到蓟南,自给自足!” 听到这番话,底下众将士短暂沉默之后就是一片欢呼。 虽然杨慎杏没有明着说要反离阳,但是蓟南终归是他们的家。 他们刚刚一时冲动下说出的言语实际上并没有太过脑子。 要是直接明着反了离阳,他们还在蓟南的家人朋友该怎么办? 但他们没想到的事,杨慎杏帮他们想到了。 回到蓟南自立为王不比在这和西楚死磕或是接受离阳责难更好吗? 只是欢呼的将士们却没注意到杨慎杏眼里的落寞。 西楚放他们离开的条件必然是要他们公然宣称要反离阳。 所以最后这四万蓟南卒多半是能活下来,但他杨慎杏在任何一个结局都是必死无疑。 …… 对于杨慎杏的谈和,西楚这边负责谈判的谢西陲自然是乐见其成。 杨慎杏的四万蓟南步卒若是一心防守,那对兵力本就相形见绌的西楚来说就是一根鸡肋。 在徐凤年的干预之下,西楚不吃了这四万蓟南步卒,那么这櫆嚣军镇就随时有失守的可能。 但若是要吃了这四万蓟南步卒,那么西楚就很难在正面战场上与那同为春秋名将的阎震春手底三万骑兵加之春秋老将吴峻所带领的三万京畿戊军所抗衡。 所以此时心灰意冷的杨慎杏提出反叛离阳,放其回蓟南之事倒是解了西楚的燃眉之急。 如此在那散仓一带的正面战场上,西楚就拥有了更多可以调动的机动部队。 若是能在正面战场上打赢这一仗,那么可谓是腹背受敌的离阳在勤王军队到来之前将再无一战之力。 而这宝贵的喘息时机就可以为西楚赢得更大的纵深! 看着杨慎杏那佝偻的背影,谢西陲此时才算是明白了徐凤年的所作所为。 事情到了这一步怕是全在徐凤年的预料之中,徐凤年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逼死西楚,徐凤年所想的只有逼死离阳! 这样的局面反倒是比之前谢西陲估计的最好局面还要好上许多。 只是徐凤年是如何说服那些泱州墙头草站在北凉这一边的,年轻的谢西陲还是没有丝毫头绪可言。 但如今这已经不是他该考虑的事了。 眼下阎震春的三万骑军和那吴峻的四万步卒才是西楚的燃眉之急。 将此战当成西楚的国运之战也不为过! 想到这里的谢西陲不由轻叹一声。 可惜,西楚如今除了曹长卿之外再也无武道宗师在。 否则若是能在战场之中让曹长卿牵制住离阳的武道宗师,再让己方骑兵护卫刺客前去斩首阎震春,那么此战西楚必胜! 所以若是徐凤年这位新武帝若是真愿意帮忙,西楚此战将会轻松许多。 就当谢西陲这般想着之时,忽有一道熟悉的声音自谢西陲耳边响起。 “我虽不能出手,但我在江湖上的朋友多。” 谢西陲回头望去,正是去而复返的徐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