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打朝中文臣们的脸
看朝中局势,楚侯爷已经稳操胜券,只等皇帝亲自点头。 而正在此时,楚南玥上前一步,道:“景宁侯的对策,末将认为有所不妥。” 话音一落,景宁侯的脸上已经不好看起来,朝中皆知楚南玥与楚家翻了脸,现在又在朝堂之上公然反对他,他已经觉得失了颜面。 礼部侍郎王大人隐隐不满:“楚将军是武官出身,但应对难民问题是文官的长项,您公然反对景宁侯,难道有什么良策吗?” “建言献策,不分文官武官。”皇帝直接将礼部侍郎拂了去,“楚爱卿,你认为景宁侯的对策有何不妥,不妨一说。” 楚南玥知道景宁侯多年在朝中都有声望,如今如果不真正驳倒景宁侯,那百官必定不服。 于是楚南玥正声回道:“难民一事,并非那么容易解决,实际上是宜疏不宜堵。景宁侯之策只能管得了一时,若将难民驱离京城,京城确实无事,但难民也会继续涌进其他城池,所到城池,皆会如今日之京城。” “这确实是个问题。”皇帝点了点头,又转身向景宁侯道:“楚将军提出的意见,景宁侯可有什么反驳的?” “皇上,如今只论京城,更何况京城是一国重心,若纵容难民,只怕是连京城的安宁也保不住,又说什么其他。楚将军这是妇人之仁,不愿做这个恶人吧。” 景宁侯望了一眼楚南玥,又主动请缨道:“楚将军不愿,但老臣却愿意。京城百姓可是陛下的臣子啊。陛下,老臣请命,由老臣负责清理难民出京,先还京城百姓一个安宁。” 朝中重臣,也都家在京城,因为这两日家中备受难民一事的侵扰,早已心里积了怨气,对突然涌进来作乱的难民没有丝毫好感。 楚南玥轻轻拍了几下手掌,应道:“皇上,景宁侯说得好,京城百姓是陛下的臣子,需要一个安宁。但末将却也知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使是难民,也同样是陛下的臣子啊。” 楚南玥的话提醒了皇帝。方才的他甚至有些动摇,因为楚侯爷的方法见效快,雷厉风行,又有楚侯爷亲自带人去,或许用不了三五日,这京城的难民之患便可结束。 可转念一想,他这样的做法,若传至天下人口中,他又会留下怎样的名声? 于是皇帝威严道:“楚将军说得有理,朕也从未想过要放弃朕的子民,若真那么容易治理,朕今日也不会让众位爱卿集思广益了。” “话虽如此,可楚将军一直都是在挑景宁侯的不是,也并未有什么良策啊。”堂上的大臣们暗暗不服。 楚南玥一个武官,虽品阶高,但如今没了战事,也该自觉地低调些,退到后面。 可楚南玥倒是好,一下子驳倒了楚侯爷,其实也是在打朝中文臣们的脸。 面对大臣们的敌意,楚南玥反而没被吓到,不卑不亢道:“启禀皇上,末将方才其实也想出一计。” “楚将军快讲!”皇帝听了好一阵楚南玥的驳斥,此刻一听她果真有良策,一时有了精神。 楚南玥略一清声,缓缓道:“陛下,说起来,难民之患,是因为这几年战事不断,今年南方又有了旱灾。若想根治难民之患,就不能顾左右而言他,应当直面连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问题。常言道仓廪实而知礼节,难民们饥寒交迫之下,只能铤而走险。而百姓正是因为相信京城,相信陛下,才远道而来,聚在京城。由此可见,朝廷该做的,不是对待仇敌的驱离,而是拼尽全力的赈灾。” 楚南玥一番话慷慨激昂,正是为百姓发声。 而百官听到如此直露的话语,都默而不言。 正是静寂之时,忽然听见一阵清亮的掌声,众位大臣四下查看,才发现是站在列队之前的六皇子东陵烁。 东陵烁上前一步,满目赞赏之色:“楚将军这一番言论,正是忠言逆耳。” 楚南玥倒吸一口气,方才她只顾将心中所想全然说出,倒是忘记这样的话并不一定是天子会喜欢听的。 东陵烁的话是赞赏也是提醒,她忍不住偷偷去看皇帝的脸色,幸而皇帝面色如常。 皇帝思忖道:“楚将军说要赈灾,可据朕所知,这粮仓之中,余粮并不多,要从别处调粮,只怕时间上也是来不及。楚将军可有应对之策?” 楚南玥莞尔一笑:“朝廷虽然无粮,但军营却有粮草。” 朝廷军队大胜敌军,缴获敌军大量军械与粮草,只是粮草当时算不得什么值得炫耀的战利品,于是也并未特意提过。 不想这几日突然有了难民之患,粮草可谓是最好的救急之物了。 “原来楚将军一开始那么斩钉截铁,是因为早有计策。”皇帝听来觉得可行,也不禁缓和了脸色。 景宁侯立刻反对:“皇上,即使粮草充裕,也无法根治难民之患,难道要朝廷一直白养着那批难民吗?” “自然不用!”楚南玥回得干脆,“皇上,赈灾只是末将的初步设想,至于各方协调,末将也有了主意,只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她说着,便跪了下来:“末将请命,由末将负责赈灾事宜,势必还京城一个安宁,也给难民们一个交代!” 皇帝扫视着阶下群臣,即使他们有所异议,可又无法提出更好计策,反观楚南玥之计,倒是值得一试。 于是皇帝道:“事到如今,只有楚将军和景宁侯献出计策,而景宁侯之计,朕并不看好。所以朕决定,将此事交与楚将军处理!” 景宁侯闻言,顿时脸色难看起来。 “皇上,楚将军征战沙场,可从未参与过朝堂事宜,只怕会……”一位景宁侯提携上来的大臣上前道。 他还未说完,只见东陵烁主动站了出来,道:“父皇,儿臣愿意从旁协助楚将军,共治难民之患。” “好,朕允了。”皇帝点头。 楚南玥在战场的运筹帷幄,皇帝有目共睹。但论起楚南玥的治理能力,皇帝心中确实也存有疑虑。 诸皇子中,东陵烁最为稳重,有他在旁协助必然是如虎添翼,皇帝因此而放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