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得功一下子被刘鸿渐问蒙了,啥?船?咱在打仗呢!要船干啥?跑路吗? “船啊老黄!能运人的那种!”刘鸿渐比划了一下,示意是要大船。 山海关本就坐落于渤海之滨,在刘鸿渐想来,既然在海边那定然是有船的。 “侯爷,木有船呀!咱山海关的粮草都是通过陆路运过来的,咱大明禁海,也木有渔民……不对!等等,容门下想想!”黄得功好像想起了什么。 “侯爷,咱山海关木有,西边的抚宁卫有,前段时间有一伙儿色目人不知从何处而来,竟然跑到了抚宁那边的洋河入海口。 他们说要卖给我们粮食,还说比那郑一官的便宜!” “然后呢?”刘鸿渐一脸的不爽,这老黄啥时候也开始磨磨唧唧了,说话还说半句。 但是这郑一官刘鸿渐还是知道的,不就是南安伯郑芝龙的小名儿吗? 至于为啥这群色目人跑到抚宁卖粮食,想来是那老郑心太黑了? “大人,门下直接扣押了!足足有十万石优质的大米呢!”说到此老黄一脸的得色,特么的正缺粮食呢就跑来一群唧唧歪哇的蓝眼妖怪。 黄得功哪里有银子给他们,于是张罗了三五条小渔船,以上船看货为由直接把人一锅端了。 “你牛逼!船呢?有几条,能装多少人?”刘鸿渐哪里关心这个,粮食自然有老郑家解决,他现在只关心船。 “船还扔在抚宁呢,还有那二三十个色目人,那船跟咱们大明的宝船不一样类,特别能装东西,那些鸟人的通译说叫盖伦船,如果装人的话一艘能装上千人。 门下这段时间忙于战事,还正打算问问侯爷如何处置这些鸟人!” 黄得功不知道刘鸿渐到底要搞什么名堂,但侯爷做事必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爬炸黑,漂亮!”得来全不费工夫,刘鸿渐看着黄得功感觉这个一脸大胡子的大叔可爱的不行。 “老黄你帅爆了!赶紧派人把这三艘船整到咱山海关,本候有大用!”刘鸿渐一脸说到此,面容突然变的冷峻。 他是没打算跟鞑子玩持久战的,虽然他知道即便是打持久战,鞑子也是没几分胜算。 毕竟论物产、底蕴和纵深,如果大明是太上老君,鞑子不过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的煤灰。 但是,打持久战,意味着要死更多的士兵、死更多的无辜的大明百姓。 打持久战,意味着他必须长时间的留在山海关吃土,意味着他长时间内抱不到可爱的老婆,意味着一睁眼面对的只能是鞑子的咆哮! 那怎么行!不可能打持久战的,本候要打闪电战! “这盖伦船本候知道一些,西方人大多用这种船来做海商交易,似乎很适合远洋航行。”刘鸿渐突然扒着黄得功的肩膀,来到一个没人的地方。 “老黄,你说本候用这三艘船运些兵横穿辽东湾,直接打到鞑子后方如何?”刘鸿渐小声且慎重的征询黄得功的意见。 此是大事,即使是边军之中,刘鸿渐也不得不留个心眼,谁知道会不会有混进来的宵小。 “侯爷不可啊,太冒险了!”刚一听到黄得功便毛了,这个侯爷啥都好,就是喜欢天马行空、从来不按常理出牌。 这三艘船最多也就能装不到三千人,就算一路顺利,真的抵达贼军后方,又能干点啥呢? 虽然鞑子的精锐部队都已经调集到山海关沿线,但至少重要的城池还是有重兵把守的。 而且鞑子多骑兵,你这么点步军过去,被围剿了怎么办? 补给又怎么办? “老黄你先别着急,你听本候说。”刘鸿渐看此时的黄得功就像一只炸了毛的公鸡。 他心里知道自己如果执意要去,老黄根本拦不住,毕竟他才是北境的最高指挥官。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鞑子兵除了他们的盛京,几乎所有的精锐都调集到了山海关沿线。 他们算准了大明的软肋,连关都不敢出,即使后方空虚又如何? 老黄肯定也知道这一点,但无非还是担心他的安危,对此刘鸿渐还是很受用的。 这年月,有人关心,是件奢侈的事情。 “本候只是去骚扰,让建虏不能安心作战,甚至迫使他们回防,至于其他? 老黄,你看本候,像是要死的人吗?本候还没活够呢! 到时本候就在沿海折腾,人少了就干,人多了就上船跑路! 本候有这么多火器,你看到没,突突突的这种,很厉害的!” 刘鸿渐不得不苦口婆心的说服这个固执的大叔,对于这等人物,以权压人刘鸿渐还是干不出。 “可……唉,其实现在也挺好的,咱们封锁了整个北境,鞑子没有粮食,支撑不了多久的!”黄得功还是不想松口。 “屁话,如今整个蒙古那么辽阔的草原都归附了建虏,他们有多少的牛羊,只要那多尔衮敢下狠手,还能搞不到给养? 还有,他们能从荷兰人手中买到火炮,为何就不能买到粮食? 别的不知道,就这荷兰人,只要给银子,他们什么都肯卖!”刘鸿渐信誓旦旦,马车夫们在这一点确实是丧心病狂。 “本候打算从神机营和千户所中挑些敢战之人,组成敢死队,人数不用多,就两三千足矣! 有本候的AKM百户,外加火枪、战刀,冷热兵器都要备上!”论口才黄得功自然说不过刘鸿渐,刘鸿渐见黄得功不言语,便自顾自的说起来。 “就是不知这边有没有足够熟练的水手和船长,唉,此次真该把胡安带来,那厮好像是个船长!”刘鸿渐一脸的惆怅。 胡安这个家伙,本候已经养猪般养了他大半年了吧!唉,本候究竟养了多少闲人。 “既然侯爷意已决,门下绝不拉侯爷的后腿儿。 咱山海关全体将士,侯爷是你要哪个便挑哪个,边军没有孬种!” 在南方呆了数年,看惯了南方卫所兵的腐败和羸弱,也只有在北方的边关,黄得功才真的对大明有了信心。 是这些兵,这些不屈的边军给了他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