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和王海、王萍三人接了案子,随张高一同来到了莱山城。 城主郑中伦听闻王先至的儿子女儿一同到来,大吃一惊,急忙提身相见。 众人见过面,当他得知此事乃是以王莽为主导之后,心里颇有微词。 他对于王莽从六郡抽调钱粮送往辽宁,一直心有不满,同时也十分反对王莽割地议和之举。 当下他带着不冷不热的口气道:“王莽少爷,不知您是要先歇息一下还是先审理案子?” 王莽回道:“案子审理之事稍后再说,你且让人去城中张贴榜文。就说找到人头者,可得赏银一千,并赐婚叶氏。而后一二日,你们自行看着办,我不过问。我既然来到此城,自要先看看此城之民风。” 郑中伦闻言,不解道:“王莽少爷,您这有何深意?难不成杀人凶手还能拿着头颅前来领赏?” 王莽反问道:“你何以见得人头就在杀人凶手哪里?难道就不会被他丢了,然后被别人捡到。” “这...” 郑中伦极为不屑,心里骂娘,认为这种机率几乎不存在。 他碍于王莽的身份,不好反驳,对着王海问道:“王海少爷,您看这事?” “你可全照我堂弟吩咐行事,毕竟他才是主事人。”王海毫不犹豫道。 “是,少爷!”郑中伦领了吩咐,先行下去布置。 王莽也懒得在此久留,朝外就走。 王海和王萍见状,一阵狐疑,暗暗寻思道:“堂弟在茺州之所作所为,表明他并非愚钝之辈,现他怎的不过问案子,自己跑去玩乐?” 王莽此行出去,在他们看来,定然是出去游玩,观看莱山城之景色。 两人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而后王海笑道:“看来堂弟并非如传言那般厉害,他也只不过是被大娘宠着的一个普通纨绔罢了。” “呵呵,他没能力岂不是更好?此案由他为主,若是他拿不出个成就出来,大娘也就不好再说分割六郡之话了。大哥,此事乃是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定要把案子办理妥当。”王萍回道。 “这是自然,既然他无心此案,那就随他去便是。”王海冷笑两声,和王萍一同审阅起了卷宗。 且说王莽出了城主府后,一路朝着富贾李鳌家方向走去。 自当他听明白了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经过后,竟然破天荒头一遭有种啼笑皆非般的感觉。 同时,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猜测。大致认为富贾李鳌并非叶氏所杀,但叶氏应该早就知道李鳌被杀之事。 他有这个猜测,并非他有什么过人之能,也并非是他瞎猜。而是有一定的根据,有一定的经验。 这个经验来自他的前世。 前世的他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办过什么案子,但他听得多。 不巧,他在前世就听过这么一个类似的案件,甚至还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呵呵,写书的人也不见得是瞎掰嘛。这不,似乎一个鲜活的例子就出现了。” 王莽边走边自语道:“莫非蒲松龄老先生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能?其他案子不写,偏偏写了个“折狱”。眼下这个案子不就是翻版折狱么?莫非蒲松龄老先生知道我会办理这个案子,所以提前给我写了结果出来?” 王莽虽然根据蒲松龄写的“折狱”一案,心中有了一个大致猜测。但是,具体是不是这么回事,他还是没底。这次出来,正是前去摸摸底。 一路无事,当来到离李鳌家只有三四里路程之时,他停下了脚步,进了一个小酒馆。 他一进去,酒馆老板娘就迎了上来。 王莽瞧了瞧,没看到老板,有些诧异,暗道:“世上竟真有如此奇事?”遂坐了下来,点了几个小菜,一壶小酒,吃喝了起来。 约莫过得二十分钟,店里的客人也渐渐散去许多,王莽就对着空闲下来的老板娘问道:“这店莫非是你一个人主事?” 老板娘宋氏回道:“公子,这店就我一个人。” 听到确定,王莽又问道:“听说前几天离这里不远处发生了命案,此事可为真?” 宋式答道:“看公子面生,听口音也不像本地人,公子是外地来的吧?最近这里的确发生了一件人命案。前边数里处,有一个富贾被人杀害。此事官家还没有定论呢。” “哦?还真有这事?”王莽奇道:“不知老板娘可否和我说说这事?” “有何不可?”老板娘也没多想,就把李鳌的事情说了一遍。 王莽旁敲侧击,已经得知,李鳌的妻子叶氏因为姿色美貌,惹得许多人窥视其美色。并且她本人也和一个饱读诗书的才俊有些往来,两人勾勾搭搭,有些不正当之关系。 探听了一些事情后,王莽心中已然有数,付了钱,结了帐,起身就走。 出了酒馆,他依照老板娘宋氏所言,朝着前边村里几个单身汉家摸了过去。 约莫到了晚上,王莽趁着夜黑,贴在窗边,细细打量屋内情况。 他根据蒲松龄先生写的“折案”得知,杀害李鳌的凶手,正乃是窥视叶氏美色当中的一个单身汉。 现在他料定,若是此事为真,那么杀人凶手必定会有所异动。自己藏在暗处,肯定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一晚下来,村中七八个单身汉家,他已经排除了六个,还剩两个没有排除。至此,他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这两家身上。 到了第二日,王莽依旧没有回到城主府,而是继续转悠着。 一晃,又是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城主张贴的榜文,也传递到了这里,引起了此地百姓一阵不小的骚动。 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开始寻找头颅,要领赏钱。 王莽让人张贴的这张榜文,赏银足足有一千,并且还可娶得叶氏。这等天大好处,有几个百姓不想得到? 王莽看着这个动静,心里大喜。 当来到李鳌家附近后,他便藏身暗处,远远打量。 约莫过了两个多时辰,有一个斯斯文文,相貌英俊,年龄约莫二八的书生来到此处,进了房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