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大明豪贾

正文卷 第三十六章:童子试(上)

大明豪贾 风鵿 7992 2024-06-19 04:40
  正统二年二月八日。  刘建梳妆,穿戴整齐。  早早的出门,往杭州学院而去。  今日便是童子试开试的日子。  虽然有万般不愿。  不过也正如父亲所言。  有了功名,未来无论是自己,还是刘家都能更好的在大明内立足。  毕竟自己不是如后世那般。  在这个时代,家族利益永远是高于一切的。  不为家族谋利,为家族谋福,为家族付出。  又该如何为人,如何处事。  所以,为了刘家。  刘建必须全力以赴,参加科考。  至于其他事。  有父亲刘信,同辈的刘昂,刘兴等人,老一辈的刘理,刘瑛等人,还有其他十七家附庸。  足够支撑起整个刘家目前所为。  就算未来随着刘家事业扩大。  这批人力不从心。  刘建也已长大,学堂之中的学子也已在新式教材下培育成才。  有此基础。  刘建相信,足可为家族开一片新天地。  不久前刘信等人已经乘船去了舟山。  不久后也会去台湾。  之后各项事物便会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推行,落实。  而有了带有简化文字和注音汉字为准时新式教材。  想必扫盲和学院教学,也将不在困难。  当然除去文学外,刘建还要求学司司长崔统在学院内开设算学。  作为文学的补充。  如今建立学院虽然不算难。  难的还是教师的缺乏。  虽然刘家可以去聘请私塾的教书先生。  只不过刘建和刘信商议后。  还是决定自力更生更好。  反正刘家和各家中识字的也不少,经过一年的学习。  工匠,佃户,佣工中识字的也有很多。  让他们以老带新,先顶一顶也不是不行。  实在不行,崔统也算读过私塾,上过杭州学院。  让他顶一下也行。  等以后识字率,人才上来了。  在专门,系统培训,培养老师不迟。  刘建一路向前,一手拿着檀香木做的木盒。  里面装着文房四宝。  拐过几个弯道。  不一会便来到杭州学院门口。  杭州学院分为两块。  一边是书院,是读书学习之地。  另一边是贡院。  童子试和明年的童试。  皆会在贡院举行。  当然按道理说,明年八月的乡试也会在杭州贡院内举行。  不过因为浙江相比来说还有些偏僻。  所以很多浙江的学子都会去南京的江南贡院参加乡试。  久而久之,杭州贡院便不在举行乡试了。  看着杭州学院的匾额。  刘信心中泛起波澜。  想着自己前生也经历无数考试。  也算历尽磨难。  而今生第一次步入考场。  反而有些紧张。  “敢问这位学兄也是来参加童子试的吗”  正在刘建心中思索之时,身后一声音传来。  刘建回头一看。  只见一穿着朴素,看上去和刘建差不多大小的男子,向自己行礼。  刘建也不敢怠慢,立刻回身回礼。  “在下刘建,正是来参加童子试也”  刘建回拜道。  “你就是富商刘信长子,在下李出源,有礼了”  李出源听后,先吃了一惊,后打量了一番刘建,也回拜道。  刘建因为没有功名,官身,所以就算家境夯实,家大业大。  在外也不能穿织锦衣裳,只能穿农夫一般的粗布,麻衣。  所以刘建今日也是一身朴素无华。  要不是自报家门。  怕是常人也看不出刘建原来家产,家资甚巨。  “李兄客气了,我虽出身商家,然确立志科场,光耀门楣,以报族望”  刘建虽然心中不悦,然还是对李出源回礼。  “刘兄误会了,我并非因刘兄出身而取笑刘兄,我家虽是农人之家,然在下从小立志仕途,以求上报君父,下安父母,青史留名尔,还请刘兄务要见怪”  李出源在向刘建拜道。  刘建听后,心中一惊。  这人志向不小啊,还青史留名呢。  只是好像历史上没这么个人啊。  也不知才华,能力,品行如何。  刘建暗暗打量了一番李出源。  虽然李出源年岁,身高看上去和自己差不多,但是就衣着来说,不仅朴素,还有些破旧,四处补丁。  刘建虽然也很朴素,但是一身至少干净,也没什么补丁。  而且因为洗澡用肥皂,香皂。  所以刘建一身,也没有李出源那么浓而刺鼻的体味。  当然刘建也不是因此看不上李出源。  我也是商人家族。  在外人看来,特别是那些士绅,豪族看来。  那也是贱人一枚,不值一提。  真算下来,和李出源差不多。  “敢问李兄,年岁几何,哪里人士,家中还有何人”  刘建拜道。  “不瞒刘兄,在下正束发之岁,乃临平山人,家中除去父母,唯有一十岁小妹,家境自不比刘兄,然家中尚有三亩薄田,度日糊口足矣,只可惜,哎,算了,不提也罢”  李出源向刘建拜道。  “哦,李兄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刘建看了看李出源似乎有难言之隐,便问道。  “无事,刘兄休要再问,时候不早了,一会就要敲锣了,你我还是早些进去吧,先助刘兄马到成功”  李出源立身拜道。  “也祝李兄功成,他日高中,实现心中所想”  刘建说完,对李出源一拜。  之后二人便分别走进了杭州学院中。  刘建一边走,一边想着。  这李出源看谈吐,举止还行。  应是受过良好教育的。  只是之前欲言又止,似乎有些难言之隐。  也不知有何难处。  算了,或许也只是萍水相逢而已。  何必想这么多呢。  刘建摇了摇头,没一会便来到贡院门口。  此时一众人皆陆续走进贡院。  应都是参加童子试的。  不过看这些人的穿着,年岁确各不相同。  有衣着华贵者,也有如刘家这般朴素,普通者。  年岁有比刘建大者,也有比刘建一般者。  各不相同。  刘建到未在意。  反正就是一场童子试嘛。  刘建深吸一口气,走进了贡院之内。  走进贡院后。  刘建便对眼前之景所吸引。  只见一座高台位于正中,高台之上,监考官正在为上下的考生分派号码牌。  也就是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各种号码。  考生先交上自己的姓名,籍贯牌,再领取号码牌。  之后便是对号入座了。  高台四周,便是考场。  考场皆是一个个小隔间组成。  有多少隔间,一时刘建也数不过来。  贡院四周,皆是高墙,高墙之上又有各种高台,上面站着人。  应该是监考之用,看是否有作弊者。  贡院只有两个门。  一个进口,一个出口。  皆有衙役负责看守。  看着眼前的种种。  刘建心中又泛起了波澜。  这考场可不咋滴啊。  刘建走进后,先在门口登记姓名,籍贯。  拿取木牌。  在排着队,上了高台。  交上木牌后,从监考官手中接过了一号码牌后。  便跟着人流,走下了高台。  刘建定眼一看。  甲字一百五十八号。  这数字还行啊,还有个八。  刘建心中打趣着。  没过一会,刘建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看着眼前的考位。  刘建心中一紧。  这是人待的地方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