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3无奈何,吐谷浑复国
李治想了一下答道:"慕容顺大小事儿都来告知靖爷爷您,是想让族人知道,他是得到您的支持的。 但慕容顺长时间得不到准信儿,着急了,这次不过也想从您这里探探口风,并争取进一步得到您的支持,如今靖爷爷您主宰着这里的一切。" 稍停一下,李治继续说,"对于慕容顺来说,您的意思就是皇上的意思,所以希望能有您的表态,他也就安心了! 而且慕容顺也异常关心被我军俘虏的众多军队和族人将如何处置。 若这些人全都被我们押解回长安,那即使他当政,也没人可以治理,吐谷浑广大的疆域内,将见不到多少人,那将如何是好!" "正是如此,慕容顺在其国内并无多少号召力,虽曾贵为太子,但长期客居长安,受汉俗影响巨大,其他名王头领并不一定会听令于他,呵呵"。 李靖笑笑,"还有慕容伏允所立太子尊王还在伏俟城,相比较,尊王更是得到吐谷浑族人的尊重,慕容顺才如此着急,怕我们转尔扶植尊王,终究尊王更懦弱些,容易受到我们的控制。 而那些被俘虏的军队和族人。更是吐谷浑的根本,慕容顺哪会不关心。" "治明白了,靖爷爷,那准备如何处置尊王?还有这些被俘族人?" 李治不知道李世民有没有给李靖处理这些事的权利。 "尊王,还有战场上被俘的那些人,那是肯定要送往长安的。但不是现在,其他族人应该会给慕容顺留下来的,但一切还要等皇上定夺。" 李靖轻声说,"你应该知道,凡与我大唐为敌,或者对大唐不友好之人,皆不可留,只是如今,这样的吐谷浑上层人物还比比皆是。" "那要如何处置这些人?都把他们送往长安?还是找理由杀了?" 送往长安养老,那是最能说的过去的方法,让他们去享福。 又不会再对吐谷浑国内的事儿产生影响,若将其杀了,则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法,但也更容易激起吐谷浑的愤怒和反抗。 如今无论是送人还是杀人,还是要有理由的。 "当杀之人,不可留,可杀可不杀之人,则先不杀,待到有机会再决定是杀是留。" 李靖瞥了眼恭敬地听着的李治道,话语中却是寒气,"只是尊王还是要先留着,大有用处。 老夫在与皇上信中已经说了理由。" "哦,小治明白了。" "你慢慢看,依你的聪明才智,你会明白的,机会不是每天都有,要慢慢等的。" 李靖笑呵呵说,"要想让吐谷浑军队减少反抗,接受我们的治理,不可急于求成。" "靖爷爷,那我们还要在这里呆上很长时间?" "按理,战事即将结束,我们也要踏上归程。 只是,老夫回朝后也无事可做,不若我们就在这儿多呆一些时日,瞧瞧风景,在草原上溜溜马,这个地方风景好,湟鱼味道更好,哈哈。 老夫不像你这样年轻,还有机会再来这里,我可是老了,下次没机会来了。" 李治一愣,也知道李靖话中意思,大军并不会立即班师。 "靖爷爷还正是身强体壮之时,他日待青海周边形势安定了,小治再陪您到这儿来赏景。 如此美丽青海,美丽草原,若再没机会来了,那不是太可惜?" 李治看着身高与他父皇相仿的李靖道,"小治有个想法,有生之年,把大唐万里河山都看遍。" "小九子,大唐江山如此之大,你看得过来吗? 回朝之后,你可不会如我这般轻松,说不定,老夫想见你,都不定见得到,还陪我到这儿来玩,哪有可能。" 李靖自嘲笑言,"皇上定还有大把事给你做,老夫可不一样,待归朝后,即把一切事儿都交卸了,事儿都不管,闲着时候去逗我曾孙玩就得了" 李治说,"靖爷爷,无论再忙,小治定会常上府看您的。 朝中许多事儿,小治,还是不太明白,都要靖爷爷替治解析,如此才不会闹笑话。 那阵儿,定还是要靖爷爷调~教一下才行。" "行,大事都可告知老夫,现在我们出去溜溜马吧,天天呆着接待这些吐谷浑头人,也烦。" …… 皇城太极殿内,朝会正在进行中。 李世民心情大好,看着殿内整齐排列文武官员,朗声说:"众位爱卿,刚刚收到吐谷浑前线的军报。 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不辱使命,率领大军,经过两个多月征战,终于平定吐谷浑。哈哈哈。" 李世民得意大笑。 "大军已经占领伏俟城,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自杀身亡,大宁王慕容顺杀天柱王请降。 南线李道宗、李孝恭也基本肃清大非川一线敌人,战事进展如此之快,实出朕意料之外。" "陛下,我大唐兵威天下,吐谷浑众不过数万,如何能抵挡我大唐雄师征伐。 有李大将军率军,我大军定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那对付如此蛮夷小国,定是不在话下。" 房玄龄出列说,"这是陛下用人得当之功,选了一名良帅。更有九皇子的神策军火器部队助阵,还有如此多出色将领!" "陛下,正如房相所言,此乃陛下用人得当才取得的。"长孙无忌也拍马屁道。 "好了,都是前方征战将士之功。" 李世民摆手,打断长孙无忌道,好似不想听大臣们马屁之言。 "李靖李大总管奏请如何处理吐谷浑事宜,将是我们今天要议的。" "陛下,慕容伏允既然已经自杀,那就应该新册封一可汗,治理其境。 国不可一日无主,待吐谷浑国内局势安定下来,大军即可班师。以免招人非议!"魏怼怼奏道。 "陛下,臣觉得吐谷浑既然被灭了,就不应该复其国。 如前朝那样,在其地置郡府,派驻官吏治理,使其成为我大唐新置之国土。 以免日后再遭其侵扰。"柴绍奏道。 "陛下,万万不可。前朝在吐谷浑地置郡县,却无法有效治理。 结果让其境内四处生乱,我迁移之汉民受鲜卑人祸害不在少数,不可再重蹈覆辙。 若在其境内置州县,也会使其他归附的部落担心他们所治之地也落此境遇。"魏怼怼大急道。 "陛下,臣附议,魏侍中此言甚在理。吐谷浑境内皆高寒之地,人畜生存困难,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如此不毛之地。占之何用?" 长孙无忌奏道,"陛下,臣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复其国,以与我大唐示好者当政。 若其国内有不服者再生乱,则可再剿乱,除其国号,这样也可以诏示天下,我大唐并不是一味以强权压人。" 李世民赞许的笑,他也意外,长孙无忌这次怎么和李靖想到一块儿去了? "陛下,依李靖在奏报中所写,青海附近乃天然牧马场地,可以牧养马数在几十万头。 且诸多河流边,都适宜筑城居住,如此好的牧马之地,当不可放弃。 即使复其国,我们也要在此地牧养兵马、屯兵驻守。 另,河涅谷地靠近都州,库山一线地势险要,这块地方,当不可再还于吐谷浑人。 若我方抚守这些地方,那吐谷浑人即使恢复力气,也没可能对我大唐袭扰了。" "诸位爱卿所言,皆有理,联亦觉得,河涅谷地,当是必取之地。 青海边的牧马场地,也不可放弃,当然,除其国,也不是合适之法。" 看到朝臣们意见又起纷争,李世民脸上不悦。 房玄龄说: "只是联不愿看到再有一个,时常对我大唐边境朝廷袭扰的吐谷浑出现在青海边。" "陛下,吐谷浑大宁王慕容顺长期客居长安,一向提议与我朝交好。 不若以其来主持吐谷浑国内事宜,并由陛下册封其汗号,授其我大唐之爵位,那慕容顺定心存感激。 当政后会对我朝示好的。" "陛下,大宁王久居长安,恐怕其国人不服!" 长孙无忌表示担心,"尊王也是懦弱之辈,不若由其当政,或许更利于施加我朝影响。" "陛下,臣还是觉得应该除其国号,直接派官吏治之,万一他日,吐谷浑忍辱负重,经过一些年经营,羽毛丰~满,又对我大唐边境进入骚扰,这次征战不是失去意义了?" 柴绍大急,"而且李大将军在奏报中所言,吐谷浑紧邻的吐蕃,也有蠢蠢欲动的迹象。 若我们不抓紧控制吐谷浑,有效针对吐蕃进行布置,比吐谷浑更加兵强马壮的吐蕃,对我们大唐边境的威胁更大。 更不要说遭受重创的吐谷浑,根本没有能力防备吐蕃人的攻击,若我们大军全部班师回朝,如何应付这种局面。" "柴大将军此言甚在理。有谁想到过这一点?" 李世民心里一凛,他虽然想了很多,但还没更多的去考虑过吐蕃威胁。 "陛下,如此高寒之地,取之何用? 吐蕃人从远处而来,他们出击之时,我方从青海附近出兵,也足可击败他们。"中书令温彦博说。 跟着还有许多大臣们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朝堂上又是一副乱轰轰景象 李世民看着殿下的诸多朝臣们,心中感叹着,都是些文臣啊,很都是支持恢复吐谷浑国号。 有说话份量的武将们都在前方打仗,没有人能用军人的眼光去看这事儿,李靖在奏折中所担虑的事,还真的变成了现实。 "联决定了,复吐谷浑国。立慕容顺为可汗,我朝以一部驻军护卫之,散朝。"李世民站起身,语气却冰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