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吃惊道:“这么说来,咱们今日,是不能将晏殊赶走了?” 晏殊在李达手下,却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从不听李达使唤,逢年过节,也不会巴结李达。 李达早就对晏殊不爽了。 这次丁谓下狠心要将晏殊干掉,其中就有李达添油加醋的结果。 他和丁谓一样,巴不得晏殊早点滚蛋。 听闻太子出马,李达自然十分担忧。 丁谓一甩袖子,淡淡地说道:“寇准和李迪太过天真,他们以为,太子出马就能保住晏殊吗?简直可笑至极,咱们搜集晏殊的罪证,十分充足,就是太子,再加李迪,加寇准,也保不住他!” 李达听了,顿时放下心来,嘿嘿一笑,拍马屁道:“寇准和李迪两大宰辅,加起来也不是丁相公一人的对手!” 丁谓听了,心里十分畅快。 …… 延庆殿内。 赵恒看着赵祯,突然感觉有些陌生。 本来,他十分生气。 可当赵祯出现在面前的那一刹那,他所有的愤怒和不快,都烟消云散,有的只是淡淡的责备。 “祯儿,你既是知道错了,为何不来向朕请罪,你是知道的,你是太子,也是朕的儿子,朕并不会把你怎样!”赵恒和蔼地说道。 赵祯抬头,一脸懵逼:“请罪?儿臣没罪,为何要请罪?” 嗯? 赵恒瞬间就不淡定了。 “祯儿,都这时候了,你还不知错吗?那《金瓶梅》,分明就是一本荒淫之书,朕已经看了……念在你认错态度良好的份上,朕就不追究你的过错了,只要你把迪迪笑笑生交出来,朕把他杀了,也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赵恒的语气,近乎哀求。 态度已经很明显,求求你了,给朕认错吧! 赵祯却是摇摇头:“儿臣没错!” “你……” “没错!” “祯儿……” “儿臣无错!” 赵恒:“……” 就在赵恒忍不住要暴走之际,只见赵祯拿出几份报纸,指着上面的几篇文章,说道:“父皇请看!” 赵恒拿过来仔细阅读。 《初探——当世官商勾结之象》 《再探——大明朝土地兼并之象》 《三探——底层官吏众生相》 这三篇文章,顿时就吸引了他。 此文,说得太好了啊,有理有据。 最关键的是,全都符合大宋的现实。 赵恒以前也会定期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可是,他知道,自己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没想到,大宋的现实,都在一本《金瓶梅》之中。 黑山先生也当真厉害,竟然能读懂迪迪笑笑生的本意,用犀利的笔锋,将大宋的现实一一指出来。 赵恒吃惊道:“这黑山先生,莫非就是迪迪笑笑生?” 赵祯摇摇头:“黑山先生,并非迪迪笑笑生,而是父皇十分熟悉的人!” “谁?寇准吗?” 赵祯摇头:“并非寇先生,此人乃是户部员外郎。” “谁啊?”赵恒竟然毫无印象。 赵祯不由得无语。 晏殊啊! 大才子! 大宋帝国的词家代表! 流芳百世的大文人! 曾经的天才,神童! 标准的人才! 竟然被遗忘了! 真是一种悲哀! 赵祯淡淡地说道:“晏殊!” 晏殊? 赵恒慢慢回忆起来:“原来是他,他可是一个神童啊,没想到,朝中还有如此奇人,如此厉害之人,却做了户部员外郎,是朕的失职啊,祯儿,你很好,你提醒了朕,晏殊此人,有大才,可堪大用!不知你以为,晏殊担任什么职位比较好?” 赵祯想了想,说道:“户部尚书李达,年岁大了,再加上户部没多少事,不如,让晏殊接替李达吧!” 赵恒仔细想了想,点点头:“晏殊此前担任过太子舍人,做过翰林学士,才德兼备,李达年岁大了,经常丢三落四,的确该换了……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这时,周怀政进来,禀报道:“官家,丁相公,户部李尚书,吏部章尚书,求见!” “哦?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快让他们进来吧!” …… 不多时间。 丁谓,李达,章程,三人走了进来。 三人跪拜之后。 丁谓开口道:“官家,今日臣等冒昧来见官家,却是为了晏殊之事……” 赵恒脸色一喜:“晏殊?好啊,知寡人者,丁谓也,丁卿家真是朕肚子里的虫子啊,朕想什么你都知道……” “啊?” 丁谓一脸懵逼。 却听赵恒继续说道:“晏殊有大才,做户部员外郎,却是屈才了,适才太子与朕提起,户部尚书李达年事已高,不适合再担任尚书,不如告老还乡吧,至于晏殊,就接替李达,担任户部尚书一职,待以后,自有重用!” 啥? 丁谓三人,顿时面面相觑。 李达更是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他此来,是来弹劾晏殊,要把晏殊弄走的。 谁知道,晏殊没走,反而升官了。 莫名其妙地把自己弄走了! 李达急忙喊道:“官家,臣……” 可惜,赵祯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赵祯冷声道:“大胆,李达,你身为臣子,竟敢质疑父皇的决定,在此大吼大叫,简直岂有此理,周怀政,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将他叉出去……” 周怀政看了赵恒一眼,后者没发话,于是他招招手,来了几个侍卫,将李达弄走了。 丁谓和章程见状,谁也不敢说话了。 赵恒问道:“丁卿家,你认为朕的打算如何?” 丁谓咬咬牙说道:“官家英明!” “哈哈哈,太好了,那就让翰林院拟旨吧!”赵恒很高兴。 …… 出了延庆殿。 吏部尚书章程不解地道:“丁相公,方才官家让李尚书告老还乡,让晏殊做了户部尚书,你为何不反驳?” 丁谓叹息一声,说道:“自打玉清昭应宫被火烧了之后,官家对修仙之事,越来越没有兴趣,对我也越来越不那么亲热了,此事,看来官家早有决定,我若是站出来反对,非但不能改变官家的主意,恐怕还会遭到官家的嫌弃……” 章程恍然大悟! …… 当日,就有圣旨下发。 晏殊本来已经心如死灰,做好了离开朝廷的打算,谁知道非但没有变贬谪,反而升官了。 顿时,他就知道这是太子的功劳。 于是,他心中更加决定要踏踏实实追随太子赵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