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刘凡与李敏第二日一早陪同靖宁郡主前往城外大营迎接西北行营的阅兵队伍,却说这一日与阅兵队伍先后到达长安城外的还有一支外国使团队伍,而迎接这支队伍的却不是礼部的侯耀文、鸿胪寺的吴有德等人,而是由鸿胪寺正卿文敏亲自带队,这可是大齐迎接外国使团的最高礼遇! 这支小队伍对于大齐来说也的确比较罕见,他们正是当前大齐周边最强悍的国家——契丹王国的谈判使团,契丹人来朝这可是多年未有的事情。 只见这支五百人的队伍身上根本不是契丹军队普遍使用的皮甲,一律都是大帐兵的黑漆铁甲,他们的帽顶上插的也不是契丹军队最常见的野鸡毛,而是一种草原上非常罕见的鹰隼的尾羽,这就有点不同寻常了。 契丹人自立国以来,就设立了王室直属的契丹大帐兵,从最初的一个万人队发展到现在的四个万人队,一直都是契丹军队中的最精锐部分,是从百万契丹骑兵中精挑细选而来,从小就勇猛过人,还要经过几年的严苛训练,才能有资格入选契丹大帐兵。 而帽顶鹰隼尾羽的大帐兵却是契丹皇室的亲兵卫队,据说这支亲兵队伍总数只有二千人,是精锐中的精锐,每一个都是万里挑一的勇士,而这次为护卫谈判使团一下子派出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可见出使大齐的契丹正使肯定也是皇室重量级的人物,假如有熟悉契丹皇室的人在场,就一定能够认出这次来华的契丹正使正是契丹王子耶律哲,他可是现任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最宠信的儿子,不但长的威武雄壮,有万夫不挡之勇,听说更是不缺心机,是下一任契丹国王最有力的竞争者,但熟悉契丹皇室的人都知道,耶律哲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沉稳有度,但如此身份和地位,也使此人骨子里不自觉地带有一股傲慢不逊、狂妄自大的性子。 紧随耶律哲身后的却是一个文人模样的老年汉人,一切与大齐的交流沟通都是经过此人之口,经介绍,文敏才知道他竟然是这次出使大齐的契丹使团副使、契丹国大名鼎鼎的副相韩德庆,传说此人不但能说会道,更是多谋善断,被誉为契丹国最有智慧之人。 等酒过三巡,韩德庆与耶律哲随口聊了两句,回头对文敏说道,“文大人,听说贵国近期要举行盛大阅兵,能否也允许我们就近观览一番?” “还请韩相见谅,此事要征得圣上及宰相公廨同意,卑职实不敢自行决断,等回城后卑职即前往宰相公廨禀报……” 没等文敏说完,耶律哲又迫不及待地向韩德庆叽里呱啦说了一阵。 “噢,文大人,等你们的阅兵结束后,王子的卫队还想与贵国最勇敢的军士比武,还请文大人也一并上报。” “这……这,这时间也太紧张了吧,如同意贵国王子提出的比武请求,则一切安排部署就剩下一日时限,根本来不及,我估计宰相公廨是不会同意的。” 文敏知道契丹王子的这些侍卫都是万里挑一的勇士,明显是想给大齐一个下马威,将大齐盛大的阅兵仪式办成一个虎头蛇尾的笑话,他可不想在这关键时候揽上这么一摊子吃力不讨好的烂事。 看到文敏一脸犹豫,耶律哲一脸讥笑地又向韩德庆说了两句。 韩德庆笑道,“我们王子想问一下文大人,在战场上打不过也就算了,难道连比武也不敢吗?” “韩相,这是从何说起啊,难道贵国西路元帅府今年损兵折将近十万还不够多吗?” 等韩德庆向耶律哲翻译后,又对着文敏说道,“文大人,不要以为一次小小的胜利就能改变贵国懦弱的军事现状,贵国至正十三年我大契丹国的勇士们攻进贵国河东各地,斩杀贵国禁军及卫军超过二十万,掳走俘虏及平民无数,这才区区十几年前的事情,难道贵国所有人都忘了吗?更何况至正二年、四年乎?” 还没等文敏开口辩解,旁边耶律哲又对着韩德庆和文敏急急地说了一通,韩德庆翻译道,“我们王子说了,今年贵国之所以取胜,关键还是努而葛丹那个蠢货急攻冒进,给南人钻了空隙,如果等皇叔耶律德宗的大军到甘州后再行进攻,你们焉有一丝机会?” “呵呵,军事我不懂,不过此次负责与贵国谈判的副使刘凡刚好就是今年负责西北战事的主要将领之一,如果贵国王子对军事感兴趣,大可到时候与刘将军理论。至于与你们比武一事,我回去后一并向宰相公廨禀报,交给圣上和两位宰相决断吧。” “好吧,如果贵国军人实在不敢与我大契丹国勇士比武,则我等觐见时,由贵国皇帝当面承认贵国武士不及我大契丹国勇士即可。” “韩相,我只是负责接待使团一行,你们能否观览阅兵仪式以及比武事宜,待我向宰相公廨禀报后,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至于我国武士到底及不及贵国勇士,我不会在此妄称口舌之利,我也希望宰相公廨能同意你们的比武要求,我中华泱泱大国传承数千年,有能者车载斗量,不会惧怕一个立国不足百年的化外之国的挑战。” “哈哈,文大人好大的口气,不过作为文人,我倒是很喜欢文大人的这种骨气,也罢,今日暂且至此,我们静候佳音。” “如此卑职先告辞了,旅途劳累,请韩相及贵国王子一行早点沐浴休息。” 果然不出文敏所料,匆匆赶到宰相公廨后将契丹使团请求观看阅兵以及与大齐比武的事宜一说出来,立即引起左相杨延的高度重视,观看阅兵没什么,估计圣上也会同意,毕竟这也是向外宣示国威的好机会。但比武这事儿就有点麻烦,如果不同意契丹使团比武的请求,则与契丹人谈判前气势上就先输了一程,如果同意,到时候一旦输了怎么办?这丢的可是朝廷乃至国家的脸面啊!何况,契丹人从小就是战士,与这些万里挑一的契丹人比武,估计大齐的军士多半要输。 但这事儿还不能置之不理,明日之前就要给契丹使团一个答复。杨延稍稍思考了一下,立即着人去请右相李宗雄、各部尚书以及在京的几个老将军。 由于这事儿主要涉及兵部,前两日刚刚从李宗雄手中接过兵部尚书一职的老将盖延寿缓缓起身道,“杨相,既然对方已经抛出了战书,以我看来,这场比武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因为一旦朝廷拒绝了对方的比武请求,则契丹使团就会到处散布朝廷竟然不敢与之比武的言论,此事将弄的满城皆知,最终不但是将士们丢不起这个脸,而且圣君、朝廷、乃至整个大齐都丢不起这个脸!” “这种情况我也想到了,但关键是这次护卫契丹王子来朝的可是契丹皇室的亲兵卫队,与之比武我们有几成胜算,如果一旦输了是不是更要丢脸?” “况且只有明日一天时间,如果答应对方的比武要求,到底比试什么,骑术、射箭还是格斗?这个比赛项目怎么确定,还有,仓促间我们应该选择什么人上场与之比武,这些都不是一日时间就能确定的。” 等杨延说完了,诺大的房间里落针可闻,众人心里都明白,这可是一件两难的事情,不同意比武会丢大齐的面子,同意比武一旦失败更丢面子,这种情况下比与不比偏向那一方都会有错,在坐的几个老将军和各部尚书们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无可奈何中只好低头做了个闷嘴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