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biqugu.la“太子,果真是这般说的?” 未央宫,宣室殿。 听着兄长吕释之复述着儿子刘盈的话语,吕雉不由稍有些困惑的皱起眉。 “这少府阳城延,打自受命督建长乐、未央两宫时起,便同酂侯往来密切,此乃长安人尽皆知之事啊?” “太子何以出吾吕氏之私粮,以供少府官奴所用?” “此非平白使少府、酂侯二人生了嫌隙?” 听闻吕雉此问,吕释之也不由稍苦了脸色。 “臣亦不知啊······” “就说是前些时日,萧相遣人往告少府,言国库粮草无多,实无力供给少府官奴所用。” “少府又前去同家上一说,家上便修书一封,令臣拨粮以供少府。” “这一拨,可就是三万石呐······” 说着,吕释之不忘流露出些许心疼的神情。 ——不说别的地方,就说长安现如今,粟米一石,可都直奔二千钱去了! 就这,还是秋收刚过,百姓家中多有存粮,才使粮价稍平落了些。 要是搁春-夏之际,一石粟米在长安,起码能卖三千钱以上! 就这,还有价无市! 还得跟别人竞价去抢! 结果刘盈可倒好,一开口就是粮米三万石,换算成春-夏之际的市价,起码能值一万万钱······ “还请皇后修书一封,于家上稍行劝阻才是啊。” “这些米粮,乃郦侯今岁全年之租税,今虽调以为家上所有,然亦不可如此挥霍无度,徒用于无啊?” 说着,吕释之不由话头一滞,稍有些委屈的低下了头。 但即便吕释之没说,那句被吕释之咽回肚子里的话,吕雉也想到了个大概。 ——吕氏好不容易凑出来,给太子拿去修渠的粮食,不能这么平白便宜了外人吧······ 想到这里,吕雉也不由暗自稍叹口气,隐隐有些郁闷起来。 要说吕释之这算盘,打的也不算不合理。 这事儿放谁身上,心里都必然会有不痛快。 可不知为何,吕雉心中,还是涌上了一抹说不清来由,道不清原因的凉意。 “吾儿,终乃姓刘,不氏吕啊······” “吕氏一门,终不过以吾儿,视之以为平步登云之阶······” 暗自发出一声感叹,吕雉便稍待郁色的抬起头,再度望向吕释之时,目光中那么亲和,竟也隐隐稍退去了些。 “除此,太子可还说了什么?” 听出吕雉悄然冷漠下去的语调,吕释之心下不由一惊,却也没顾得上细想。 只稍一思虑,便见吕释之迟疑的摇了摇头。 “未曾。” “往旬月,家上皆于郑国渠南数百步,同少府,及水工匠人同住。” “臣则于莲勺,奉家上之令,亲监此番,皇后调与家上之粮米十数万石。” “家上修书以告臣者,只言拨粮三万石于少府,除此,并无他言呐?” 言罢,吕释之又是一阵苦思,终是猛然想起什么般抬起头。 “倒是臣临行之时,偶闻莲勺县衙之官吏,提及家上面会少府一事。” “似是言,家上谓少府曰:萧相同少府私交甚笃,怎今少府有难,萧相反拒不相助?” “此事,莲勺官道可谓议论纷纷,地方官吏多言萧相此番,或是又欲自污,以保全自身于家上当面?” 听闻吕释之先前那番话,吕雉本还满带着困惑,待吕释之道出后面这一桩,吕雉才重视若有所思的低下头,陷入了短暂的思虑之中。 而在吕雉暗自思虑之际,吕释之也试探着,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皇后以为此番,家上调私粮以供少府官奴,莫非是欲恩拢少府,以为日后筹谋?” 语气稍有些迟疑的发出此问,吕释之面上忧虑也不由稍退去了些。 “若果真如此,那便是调此粮米三万石,或亦无不可啊?” “虽说少府阳城延,本乃军匠出身,又无高爵,然再如何,也终归是当朝九卿,手握内帑大权。” “得此人之友善,日后于家上,亦或大有裨益?” 说着,就连吕释之神情中,那抹肉眼可见的心痛,都不由稍缓解了些。 似乎在吕释之看来,如果能用着三万石粮食,就让刘盈争取到少府阳城延的支持,那也还算划得来,起码不算亏。 却见吕雉闻言,只温笑着轻摇了摇头,心中那抹若有似无的凉意,不由又深了些。 “唉······” “兄长啊兄长······” “若非兄长如此短视,吕氏又男丁不丰,今时今日,又何须吾一介妇道人家,于宫内宫外操劳筹谋······” 心中苦叹着摇了摇头,这一番稍待抱怨的牢骚,终还是没被吕雉道出口。 只见吕雉强自打起精神从软榻上直起身,面带笑意的走上前,若有所思的望向北方。 ——百十里外,刘盈正亲临其所,监修郑国渠的方向。 “少府虽出身军匠,又无高爵,然亦乃柱国大臣;虽其尚未得封为侯,亦乃欲封,而无功可封。” “待时机成熟,少府立得些许功勋,陛下再寻一由头,少府封侯一事,亦不过早晚。” “然今,陛下尚安在,自轮不到太子越俎代庖,布恩、威于少府。” “此等道理,太子自当也是明白······” 听闻此言,吕释之稍一思虑,也不由面单赞同的一拱手,便是认可吕雉的说法。 但很快,吕释之面容之上,又再度涌现出先前那抹困惑不已的神情。 “既非恩拢,家上此举何意?” “莫不家上欲以此,以彰宽仁之风,取信于百官功侯,为来日筹谋?” “亦或以此示之于陛下,以彰家上视修渠事者甚,暗使陛下绝易储之念?” 听闻吕释之这接连两问,吕雉不由面带无奈的摇了摇头。 看着吕释之那明明关切无比,又百思不得其解的神情,到嘴边的那句‘兄长怎么还没太子看得通透’,吕雉却怎么都觉得说不出口。 最终,吕雉终还是摇头一笑,温颜抬起头,望向眼前的兄长吕释之。 “只怕是太子,比兄长所料瞧的更远些、更深些······” 见吕释之不出意料的露出一个更加疑惑的神情,吕雉终是放弃了最后一丝侥幸,悠然一声长叹,顺势从座位上直起身。 “酂侯蒙陛下信重,往数岁,皆以丞相之身,以掌朝堂中枢之大权。” “而少府阳城延,乃自陛下继位为帝,底定汉祚,令筑长乐、未央两宫之时,便为酂侯所亲荐于陛下当面。” “往数岁,凡朝中大事,不外乎酂侯发号布令,少府便鞍前马后,绝不敢非言妄议。” “非只少府如此,凡朝堂中枢有司、三公九卿,但闻酂侯之政令,无不视之以为陛下诏谕,以全力奉行。” 语调平缓的说着,吕雉缓缓踱步上前,终还是回过身,面带提点之意的望向吕释之。 “此便乃当年,酂侯自污以保全生命,得陛下信重如初之故。” 听闻吕雉这一番话语,再暗自思虑一番,吕释之终是流露出些许若有所悟的神情,旋即稍有些迟疑的抬起头。 “皇后之意······” “此乃家上不喜少府同萧相行走太近,故欲以此,离间少府-萧相二人?” 听闻吕释之道出‘离间’二字,吕雉不由又是摇头一笑,终还是含笑望向吕释之。 “今陛下熔秦钱半两,铸汉钱三铢,虽似使内帑之钱愈丰,然实则,乃不得不为之权宜之计。” “莫说待日后,太子临朝掌政之时了,只怕不数岁,三铢之荚钱,便当尽废矣。” 说着,吕雉不由轻笑着上前,又重新坐回了座位。 “现如今,少府似手无权柄,又库无余钱,平日里所主,亦不过熔铸钱币之事。” “然待日后,三铢之荚钱皆废,少府岁入天下民数百万户之口赋,内帑之钱,便当欲丰。” “内帑钱丰,少府之权柄自当水涨船高;不知彼时,朝中功侯、贵戚,当有几人簇拥于作室门外,以恳请少府网开一面,以拨政款为用呢······” 说到这里,吕雉只温笑着抬起头,目光中满带着意味深长,直望向吕释之眼眸深处。 “兄长试想。” “酂侯身以为丞相,收天下粮税入国库;少府来日,亦当入天下民数百万户之口赋。” “国库之税粮、少府之赋钱,可乃朝堂中枢唯二之进献。” “若酂侯同阳城延二人,仍如往日般形影不离,陛下可能安心?” “——纵陛下安心,待太子亲临朝议,以掌朝堂大权,彼时之‘太子’,又岂能安然入睡?” 听着吕雉在‘太子’二字上狠狠咬下着重音,吕释之也是听明白了吕雉话中深意。 就见吕释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终是面带欣喜的望向吕雉。 “如此说来,家上今日之举,乃为来日,亲临而掌朝政之事,而提前筹谋布局?” 听闻此问,吕雉只温尔一笑,并不点头,却也没有摇头,只满是感怀的抬起头,目光涣散的望向殿外。 “倒也谈不上筹谋布局,也说不上离间酂侯-少府二人之情谊。” “太子此举,当不过以仁善之举示于少府,好使少府力全此番,太子监修郑国渠之事。” “顺带着,或还有些许敲打、暗诫之意······” 似是自语般呢喃着,吕雉不由话头一滞,转过头,又是面带调侃的对吕释之一笑。 “今日之太子,可是已渐习得驭下、驭臣之术。” “往后于太子当面,吾吕氏之子侄外戚,怕也是要小心些伺候着······” 虽是用开玩笑的口吻道出这番华,但吕雉心中,却莫名涌出些了些许较真。 吕释之倒是对此毫无发觉,只当吕雉是在调侃自己,便也似是说笑的回了句:“皇后说的是。” “吾吕氏子侄,皆乃太子母家亲舅、表亲,再如何,也断不会使太子蒙羞······” 见吕释之这般答复,吕雉自是立刻明白过来:对于自己半开着玩笑道出的这番告诫,吕释之,几乎是一个字儿也没听进去。 但对此,吕雉也只能是在心中哀叹一气,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唉······” “就怕来日,吾儿身以为天子,吾身以为汉太后,吕氏外戚,便再无今日之恭顺······” “罢了罢了······” “到那时,再看着办吧······” 心中苦涩的又摇了摇头,吕雉只稍有些烦闷的将话题转开来。 “郑国渠之整修事,可还顺利?” “兄长临行之时,太子可有口信传回?” “太子可曾言何时事毕,又何时回转长安?” 听闻吕雉接连发出数问,吕释之也稍一正面色。 “郑国渠整修事,大体皆顺;据少府所言,今修郑国渠之力役,独自来之渭北民壮,便得四万余。” “臣临行之时,家上亦托臣转言皇后:修渠之事,当于冬十一月中旬毕,及家上,亦于事毕之时回转······” 听闻吕释之此言,吕雉只稍有些忧虑的点了点头。 “既如此,兄长便回府歇息几日,而后启程,折返莲勺吧。” “临行之时,吾修书一封,还劳兄长携之同往,以交于太子。” 就见吕释之闻言,毫不迟疑的拱手领命,便做出一副要告辞离去的架势。 见吕释之这副架势,吕雉自也是从座位上起身,却见吕释之身形一滞,面上又呈现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待吕雉温笑着一点头,吕释之才稍带歉意的一拱手,面带疑惑的望向吕雉。 “皇后方才言,家上此番之举,乃欲敲打、暗诫少府,莫同萧相行走、往来过于密切。” “——然若此事,为少府言知于萧相,或为萧相所闻之,岂不要记恨于家上?” “纵是不敢记恨,只恐萧相日后,也当于家上渐行渐远,若家上有事,萧相亦恐袖手旁观,不再为家上之助力啊?” 却见吕雉闻言,面上只涌上一抹莫名的苦涩。 稍摇了摇头,吕雉便对吕释之又是一声轻笑。 “此事,兄长无须担忧。” “太子之所为,酂侯绝不会闻之。” “纵闻之,亦会装作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