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5章 朕还是以为不妥
詹徽和秦逵一眼就看出朱元璋这是想让自己背锅。 但问题是这个锅太沉,他们表示自己背不动。 “到时候绝对会被满朝文武骂个半死!” 想到这里,秦逵咬了咬牙,冲着朱元璋说道: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如果仅仅是因为小三爷的一个梦,就对朝廷的重大决策作出改变的话,实在太过儿戏了。” 都到了这个份上,秦逵也不管是不是会得罪朱允熥,接着说道: “到时候找不到,那可要被天下人耻笑了。” “呃,这个?” 朱元璋摸了摸额头,感觉秦逵说的一点都没错。 开特例放开海禁倒无所谓,毕竟朝廷的政策是可以做出调整的,但若是找不到这两样东西,自己可就成了朝臣们眼中的昏君。 朱允熥只有十六岁,瞎胡闹可以原谅。 但自己若是也跟着瞎胡闹,就有点不像话了。 想到这里,他冲着朱允熥喝道:“小子,你听到没有,你可别阴你皇爷爷啊!” 朱允熥嘻嘻一笑,指着詹徽手里那张纸说道: “马铃薯极其容易栽种,基本上埋在土里它就能生长,成熟之后可以代替主食,蒸,炒,煮皆可,而且还可以做成饼,成为我大名的将士们行军中的干粮。” 然后他又指着秦逵手里的那张纸说道: “这叫做玉米,也是极其容易生长,它的外表是一颗一颗的颗粒,味道甜甜糯糯的,可以作为主食,还可以用来酿酒。” 秦逵和詹徽看着自己手里的这两张纸,苦笑着问道: “小三爷,难道这些都是仙人在梦中告诉你的吗?” 朱允熥点了点头:“没错,在梦里他还让我亲口品尝了这两样东西。” 看着朱允熥一本正经的模样,詹徽和秦逵都差点笑喷了,于是一齐望向了朱元璋,那眼神仿佛是在说: “陛下,连这种话你也能信?” 朱元璋自然读得懂两人眼中的意思,心中略一思忖,随即说道: “你们认为允熥是在信口开河,但朕并不这么认为,那杂交水稻想必你们也清楚了吧,换做以前,你们敢相信他能培育出一种让产量翻倍的品种吗?” 詹徽和秦逵摇了摇头。 朱元璋说的一点都没错。 上千年来,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可朱允熥却做到了。 有时候詹徽也在想这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够做到? 他和朱元璋一样,都有些想不通。 “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朱元璋缓缓说道:“所以这一次,朕是真的想知道,允熥这孩子是不是上天赐给我大明的福星。” 听着这话,詹徽和秦逵心中都不由得咯噔一下子。 “看来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如果吴王成功了,估计这皇太孙的位置一定就是他的了。” 想到这里,两人都不由得再次看向了朱允熥。 却见朱允熥冲着詹徽笑道:“别看我,又不用你出银子,你心疼啥呀。” 然后又对秦逵说道:“秦大人到时候就帮我找一些能造船的能工巧匠就行了。” 说完之后,朱允熥再次看向了朱元璋,口中说道: “皇爷爷,你似乎还少叫了一个人过来。” 朱允熥一愣:“谁呀?” “兵部的啊。” 朱允熥说道:“咱们的船队必须要装备厉害的火器,以及训练出大量的水兵才行,因为大海之中常常有海盗,而且很难保证不和沿途的国家发生冲突。 我觉得这就是一次机会,一次扬我大明国威的机会,允熥要将大明的名字传遍世界各地,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皇爷爷才是最伟大的皇帝。” 朱元璋哈哈大笑,朱云腾的话让他感到很是兴奋。 是啊,如果能让所有的国家都对大明俯首称臣,那绝对是一件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 而他朱元璋,也将成为朱允熥嘴里那个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他在御书房里来回走动,嘴里不停叫道: “对对对,还得准备大炮之类的火器,还得训练适合远洋的水兵。” 看着朱元璋有些失态的兴奋模样,詹徽和秦逵又是对视一眼,心中皆是有些无奈的叹道:“如果这样,那这阵仗可就闹大了!” 可两人此刻也没有办法,话说了这么多,朱元璋的意思已经是再明白不过了。 那就是要让朱允熥试试,而且这件事情还得让两人出面背锅。 . 三天后的早朝。 户部尚书詹徽借着上朱元璋汇报那杂交水稻的事情,对朱允熥是一阵赞扬,并希望皇帝陛下能够让朱允熥出任户部侍郎,主管农业。 以此在这方面多发挥一下特长,为大明的百姓造福。 杂交水稻的事情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有人都知道朱允熥发明了一种新的杂交水稻,据说产量很大。 所以对于詹徽的提议,大家都深以为然。 朱允熥虽然发明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但很显然,这个水稻才是大家最认可的。 就在大家纷纷表示赞同的时候,工部尚书秦逵却站出来说道: “前几日吴王殿下到我工部询问造船之事,曾经说起过他一连几天梦到了仙人,告诉他在遥远的海外还有一种叫做玉米和马铃薯的东西,可以取代小麦和水稻,如果找到这两样东西,大明的百姓绝对不会再闹饥荒了。 所以微臣建议吴王应该将这件事情负责起来,而不是去户部主管农业。” “竟然还有这种事情?” 朱元璋十分吃惊的叫道:“那还愣着干嘛,立刻命他造船出海去寻找啊。” 秦逵一听这话,顿时有些愁眉苦脸的说道: “造船之事工部责无旁贷,但没有银子啊。” 说着这话,他看向了户部尚书詹徽。 詹徽立刻像是被蛇咬了一般跳起来叫道:“你别看我,如今国库并不宽裕,出海就需要大船,而且不止一艘,要造出这样庞大的船队,没有百万以上的银两,想都别想!”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朱元璋顿时有些头疼般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沉吟了片刻后才说道: “这件事情利国利民,想来各位大人不会坐视不管,既然如此,那大家就募捐吧,能凑多少是多少。” 一听这话,朝臣们脸都绿了,恨不得冲上去给秦逵两巴掌。 却见秦逵不慌不忙的说道: “陛下,是詹大人误会了,我没让他户部出钱啊。” 一听这话,众人都有些发愣,心说你该不会是和陛下早就商量好了,要让大家捐银子吧? 却听秦逵笑道:“当时我也是给吴王说户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的,可是吴王却说他已经找到了出钱造船的人,只不过对方开出的条件是航海的时候顺便做点海上的贸易。” 一听这话,朱元璋脸顿时就沉了下来,拍着龙案喝道: “这怎么可以?大明海禁已久,怎能为此开了先例?” 他冲着众人连连摇头,口中骂道:“商人果然是唯利是图,依朕看来,还是各位朝臣们都募捐吧。” 一听这话,朝臣们刚刚放下的一颗心又提了起来,只见刘三悟颤颤巍巍的站出来说道: “陛下,其实微臣以为,如果有人愿意出钱替朝廷造船,顺带做点贸易亦无不可。 所谓投桃报李,人家为大明贡献百万两以上的银子,作为奖励,朝廷也应该如此,否者就寒了天下人之心,以后还有谁愿意为朝廷分忧解难呢?” 此话一出,各位朝臣们纷纷表示赞同,朱元璋顿时陷入了为难之中。 他看着众人思考了很久,还是微微摇头道: “朕还是以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