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京师,朕回来了 第183章 皇上何故造反?
朱祁镇这一次铁了心要搞出点大动静,改革军卫所仅仅是个开始,南京城所有的一切,都要推倒重来。 就在李珍去整顿各个卫所的时候,袁斌也没闲着,锦衣卫全体出动,到处都在抓人。 涉嫌谋反的那一批早就被砍了,现在抓的,是顺藤摸瓜,被连带的,或者是被人举报,查出来真有问题的。 自福州、广州沿海一带,朱骥也已经开始行动,大批涉嫌走私、通敌的官员、士绅被拿下,然后派人押送回南京。 短短数日,查出来涉事官员已经达到三百多,牵连的人数更是已经过万,而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加。 这些官员之中,有文臣,有武将,甚至还有已经退休了,准备安度晚年的,也被人从家里给薅了出来。 一时之间,整个江南的官场,人心惶惶,甚至有些人在早上去当值之前,写好遗书留在家里。 于谦也不装模作样治水了,将淮安府的事情扔给工部侍郎王永和,自己则马不停蹄赶到南京。 可是,饶是他早有准备,当看到名单的时候,终究还是被震惊了。 “皇上,事态万万不能再扩大了,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 朱祁镇却一脸的不以为然,说道:“朕抓来的这些人,都是证据确凿,按大明律,该免的免,该关的关,该杀的杀,为何不可?” “这……法不责众,这桩桉子牵连甚广,臣以为,最好能……往下压一压。” “法不责众?” 朱祁镇不禁笑了,问道:“太祖皇帝的时候,为何没有法不责众的说法?” 于谦直接愣住了,着名的洪武年间四大桉,每桩桉子牵连人数都以万计,难道……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朱祁镇,心中暗道,莫非这是老朱家的遗传,身体里都有当暴君的血脉? 朱祁镇收起笑容,继续说道:“律法就是律法,从来没有法不责众的说法,若不然,公平公正何在?” “可是……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于谦并不是想替这些人开脱,只是认为,牵涉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若是把人都噶了,这江南的官员凭空少了一半,如何运转? 朱祁镇不等他说完,便打断道:“你错了,大明从不缺少人才,只是太多的人才被淹没,被浪费掉了而已,这是朕近几日拟定的新政措施,你来看看!” 于谦接过一沓自稿纸,第一页写着军卫所改制,他本身就是兵部尚书,对于军队的问题自然最上心,于是细细看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迷茫和疑惑,可是,越看下去,越是震惊。 皇上竟然想把太祖皇帝留下来的屯田制全部废弃,改为募兵制。 另外,百姓户籍也不再限制,以后就没有农户、军户等区分了。 精简部队数量,允许老弱病残等不适合继续当兵的军户退伍,自谋生路,朝廷会给与一定的补助,然后是上调军费,强化军事训练,更新武器装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看到这里,于谦忍不住说道:“皇上的革新措施全部针对当下军队的弊端,可是,实施起来的话……怕是有些困难……” “你说说看,有什么困难?” 于谦点点头,说道:“其一是军费,若没有屯田,大量的军费从何处出?仅仅这一项,每年把朝廷所有的税收全拿出来也不够,这还只是平时,若遇到战事,花费至少要翻三倍以上。” 朱祁镇说道:“你说的这个问题朕当然想过,既然是改革,就要全方位地改,只改军肯定是不够,因此,士农工商,朕一次性都给改了,接下来,朝廷会鼓励民间大力发展工商业,特别是海外贸易,有了银子,就能多交税,就能养得起大明的军队!只有军队强了,别人才不敢觊觎大明的万里江山,才能更好地保护天下百姓,到时候,我大明的商船去外面做生意,人家都会高看你一眼!” “皇上说的有道理,只是……臣以为,想要发展工商业,首要的问题是让百姓吃饱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做其他的,眼下最紧要的,还是解决土地的问题。” 于谦这番担心是有道理的,大明百年以来,各大王公贵族,官员士绅,争相恐后兼并土地,百姓们手里那点可怜的土地早就被这些人通过各种手段给弄走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什么工商,简直是做梦。 朱祁镇却说道:“这个问题朕也提到了,你自己看!” 于谦低下头,继续翻看起手中的策划书。 果然,第二页就写到了土地。 所有土地全部重新丈量,登记造册,朝廷没收的土地,会根据人口进行再分配,那些大地主家里,以前通过不正当手段兼并来的土地,全部无条件归还,否则的话,以抗旨论处。 而且,以后的土地税也改了,由人头税改为田亩税。 也就是说,你家里的地多,交的税就多,而且是这个数字是上浮的,田亩数越大,税率就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囤积土地已经不是什么明智举措了,否则的话,那点可怜的收益,都不够交税的。 于谦看完这一页,两条眉头直接拧成麻花。 不得不承认,这个想法非常好,若能实施下去,必然可以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甚至说,可以提升整个大明的实力。 可问题是,这项举措会伤害到地主士绅,这些人从普通的乡绅,到王公贵族,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若是他们的利益受损,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名义上皇帝是最大的,可是,皇帝也是人,不是神。 之所以皇帝最大,是因为有士绅阶层的拥护。 而这些之所以会拥护皇帝,是因为皇帝可以保障他们的利益。 当皇帝不再保障他们利益的时候,甚至做出伤害他们利益的举措,那么,这些人还会像以前那样拥护皇帝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于谦心中甚至不安,继续翻开下一页。 这一页说的是官吏考核制。 大概意思就是,在九品官员以下,设置十品、十一品、十二品三个档次的吏员。 雅文吧 而且,官吏的考核是通用的,十品吏员经过考核,结果优异的,可以晋升为九品官员。 在明朝,最小的官不是七品知县,知县下面还有县丞,巡检等辅官,分别是八九品,这才是最低级官员。 官下面有吏,也就是办事员,如攒典,书记,河泊所大使,驿丞等。 虽然官吏二字经常合在一起称呼,可是,二者却是天上地下。 吏和官之间是一道永远不能跨越的鸿沟,虽然都是朝廷发工资,两者之间却没有晋升途径。 官是通过科举考来的,从下面往上一步一步爬,能爬多高看你自己本事。 吏却永远只能是吏,干一辈子,还是个吏。 可是现在,通道打通了,吏也可以当官了,简直匪夷所思。 转念再一想,这样也挺好,可以激发底层吏员的干劲,否则的话,一辈子看不到希望,不过是混吃等死而已,何来的积极性? 于谦越看越是震惊,打开下一页时,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改科举,取消八股取士! 这他娘的……皇上,你这是想造反啊! 造你们老朱家的反! 八股取士是什么,是大明的根啊! 你现在……说取消就取消,闹呢? 可以想象得出,这份诏令一经发出,必然天下大乱,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后面还有几页,可是,于谦根本没有心情去看了。 “皇上,关于实行新政……臣以为,当谨小慎微,徐徐图之,至于这些过激的举措,还请三思!” 朱祁镇笑了笑,问道:“朕先问你一句话,你说朕的新政,好是不好?” “皇上,这已经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新政……” “你先回答朕,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于谦只得回道:“新政是好的,可是,并不适合当下的……形势……” 他很想告诉朱祁镇,只要你今天敢取消科举,明天就有人敢取消你的皇位! 朱祁镇却好似并不理解,追问道:“为何不适合?” 于谦暗暗叹了口气,说道:“皇上,科举乃是我大明之根本,朝廷上上下下,包括臣在内,全部是通过科举选拔而来,此乃国本,不能动啊!” 这番话倒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大明自开国以来,朱元章对读书人的培养和待遇相当重视,并亲自立下规定,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 而且,八股文的难度可不止于此,朱元章认为,读书人都应该读孔孟,读朱熹,不能自己随便发挥,便要求其文略彷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从此之后,八股文便成为读书人毕生的追求。 朱祁镇对于这个制度的利弊最为清除,八股文经常被后世所诟病,批判,可是,在明初,这个制度并非一无是处。 科举制的重要作用在于将选官用人的权力收归中央,避免门阀产生,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 通过科举制,使全国各地的士子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促进了社会流动,有效的维护了大一统局面。然而,要想充分发挥科举制的作用,维护考试公平是一个关键。 试想,如果以诗赋取士,主观性太强,很容易导致唐朝时考生向王公贵族请托的弊病。 若考试范围没有限定,则出身寒门和偏远地区的读书人肯定无法与那些出身富裕、处于发达地区的人竞争,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因此,朱元章才会规定了固定的格式,固定的要求,这就是八股文。 通过严格的格式规定,考官评卷时根据格式和内容可以快速的做出客观评价。 还有就是考试范围,八股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出题,范围窄,对于寒门士子而言,这些书普及率较高,容易得到,使得参加科举的士子不论贫富,身处何地,都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当然了,这样做的弊端也很大。 如果一个头脑不是很灵光的,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科举,只顾埋头四书五经与八股,知识面狭窄,不仅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 这样的人,只能变成书呆子。 因此,朱元章在制定科举的时候,在最后一关的殿试,却突然放弃八股作文,改为策论。 通过策论,就能把书呆子排除在外,当然了,若真是书呆子,大概率到不了殿试。 就算不是书呆子,因为科举只考八股,读书人当人也只会作八股,这就导致他们在其他方面,比如说自然科学等方面一窍不通,若有人研究这些,也会被当做奇技淫巧,为人所不齿。 如此一来,这些读书人虽然读了圣贤书,可是,除了顶尖的那一批能登上庙堂,其他大部分,终其一生也只是个普通人。 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书本里的知识也不能当饭吃,后世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这个意思。 至多回到家乡做个教书先生,或者去大户人家做个账房先生之类,除了能勉强户口,此生再不会有什么前途。 朱祁镇当然知道,科举不能轻举妄动,这其中关系到的是天大的蛋糕,全天下的士大夫都在分这块蛋糕,若是少给他们切一块,或许还能接受,可是,直接将蛋糕端走,这些人肯定跟你急眼。 “关于科举,朕并非要完全取消,而是改制,单纯考校八股文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治国理政,不是四书五经那么简单的,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账目统计,四书五经之中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于谦一愣,回道:“账目统计……不过是一些算术问题,并非什么高深的……” 朱祁镇突然话锋一转,说道:“既然算不上高深,想必……你这个进士出身肯定是绰绰有余了,这样吧,朕给你出道题,你算一算,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