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吾兄冠军侯

正文卷 第223章 三子封王!完了,霍光办砸了这事

吾兄冠军侯 女口夏 11658 2024-06-18 22:14
  为任安举荐过后,大将军卫青从宫里出来,往自己的府上赶回去。  他准备将这好消息,告知任安。  但同时。  也在想着汉武帝刘彻的那些奇怪话语。  大部分,都与霍光有关。  所以!  他决定回去后,便去找霍光问个清楚,到底有什么事情。  回到府上后。  他让人找来任安,说道:“任安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向陛下举荐你的才能,陛下同意,并封你为太子少傅,兼宗正职务!”  闻言。  任安稍稍有些激动的说道:“多谢大将军美意!”  大将军卫青却摆了摆手,道:“此等小事,不足挂齿!”  小事吗?不!  举荐可是大事,尤其像任安这种无权无势之人,身份低微。若不是被大将军卫青举荐,这辈子,都只能是个庶民。  所以。  任安对于大将军,感激那也是出于真心的。  只见任安说道:“大将军于我,真是仁义至尽,安绝不辜负大将军所期望!”  此刻的任安,就差给卫青直接跪下去了。  大将军哈哈一笑,道:“只是为伱举荐一下,没这么夸张。最终,还是要看你自己本事的!”  “不说了。”  “我等下还要去找我那小外甥霍光去,有些事情,要去问一下他!”  任安却是说道:“大将军无需去找,刚才博陆侯还于我聊天,就在府上啊!”  “霍光来我府上了吗?那正好!”  大将军卫青得知自己这没血缘关系的小外甥回府上了,当即点点头,让人将霍光喊来。  霍光得知大将军回府上,当即也立马奔赴过来。  此次过来。  自然是为陛下的三子封王的事情。  三子封王,可是大事。  这怎么能少得了大司马卫青的支持?所以,大将军卫青,也是需要与张汤,庄青翟等人演戏的。  像大将军卫青,少主动与人来往。霍光若不牵线,又怎么会与其余二公联合向陛下诉说三子封王的事情?  至于张汤与庄青翟,他二人更是有仇。  张汤到现在都认定,本来这丞相位置是自己的,结果庄青翟横插一脚,夺了自己的丞相之位。  因为这点。  张汤是怎么都不会与庄青翟联手的。  哪怕是霍光,也没有告诉二人要做同一件事情。  等霍光来到大将军这里,见任安也在,便冲他点点头,随后对大将军说道:“舅舅。”  卫青点点头,说道:“霍光啊,舅舅有点事情想问你。”  霍光回道:“舅舅请问。”  卫青先是斟酌了一下,随后才说道:“今日,我去陛下那里,举荐了任安,让他为朝廷效力。”  “但不知怎么回事。”  “陛下却屡屡在我面前提起你,还说你有什么事情跟我没说清楚。”  “到底怎么回事?”  霍光因为先是听到舅舅前面的话,所以,首先便是看向任安,道:“你被我舅舅举荐啦?敢问任安兄现在是何等官职?”  任安稍显尴尬,说道:“大将军说,是太子少傅,兼任宗正职务。”  “哦,那你等下,我有事与你说。”霍光微微一拍任安的肩膀,准备将任安也游说成请谏陛下封三子为王的人。  毕竟。  越多人为三子封王说话,越好。  这时。  大将军卫青见霍光跟任安聊起来,当即便轻轻咳嗽一声,道:“霍光啊,你还没回答舅舅的话呢!”  霍光这才忙着说道:“噢,对对对,舅舅,这个事,其实是应该跟您说的。”  “不过我想着,您是我舅舅,比较好说话,所以放在最后来说。”  “前面!”  “我就先去了丞相府与庄青翟说话,还有御史大夫张汤那里,也讲了此事。”  大将军此时皱着眉毛,稍稍有些疑惑。  怪不得陛下今日老是提起霍光!  原来,还真有事情。  想到此处。  大将军卫青便直接问道:“霍光,到底什么事情,值得让陛下都这么看重?”  霍光随即笑着说道:“一件大事!”  此时的卫青,有些不耐烦了,便说道:“直接说呀!”  “嗯”霍光想了想,还是没有直接说,反而问道:“舅舅,您可知道兄长在出征漠北之前,曾向陛下上奏了一篇谏言?”  大将军卫青此时方才明白过来,说道:“你是说,封其余皇子为王的事情?”  见大将军知道,霍光也不再遮遮掩掩,道:“就是此事。”  “陛下要封三位皇子为王,但是不好直接公布此事。”  “所以让我去游说朝堂上的三公,让其在朝会上,上奏此事。”  “等三公一一上奏过后。”  “陛下就能勉为其难地同意此事,于是,封皇子为王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同时也能拱卫太子的地位。”  “哦。”  “舅舅可能还不知道,兄长之所以上奏这篇谏言,主要还是因为皇后娘娘找兄长说的这事。”  听到霍光的话。  大将军卫青深深地皱着眉头,以他的性格,向来不愿意参与这种政治上的事情。  封三子为王啊!  这事太大了。  思考了片刻后。  大将军卫青疑惑的问道:“霍光啊,十年前,陛下弄出推恩令,本意是为了削弱各地王侯的实力。”  “现在为何?”  “又要封三子为王呢,这岂不是有所冲突?”  闻言。  霍光也是无奈道:“舅舅,这没办法啊,推恩令是为了削弱各地王侯势力,这些王侯只是陛下的兄弟或者宗亲。”  “皇子是陛下的儿子。”  “如今太子已立,陛下能给予这些皇子的,最好的东西只有封王。”  “自古以来,水往下流。”  “陛下肯定是要为自己的皇子们着想。”  “而且,也正如舅舅所言,与推恩令有所冲突,这才需要三公在朝会上,率领百官向陛下奏请此事。”  “于此。”  “陛下才能顺理成章,心安理得地为三位皇子封王。”  经过霍光的一顿解释,卫青差不多才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于是。  他点点头,说道:“好,此事我已知晓,现在我就去书写奏章,明日朝会,我便向陛下奏请此事。”  闻言。  霍光这才点头,道:“有劳舅舅了。”  卫青没多说什么,与霍光交流完,便去了书房写起明日要奏请的谏言。  看着舅舅离开。  霍光这才对任安说道:“少卿兄,刚才本侯与大将军交流的话,你也听到了吧?”  任安闻言,当即摇头道:“不不不,我什么都没听到,请博陆侯放心,这事决不会从我这传出去的。”  霍光哑然失笑,这任安理解错了自己问他的意思。  任安见霍光发笑,便道:“博陆侯何故笑我?”  霍光摆摆手,道:“没有没有,本侯的意思,是请任安兄,回去后,也写一篇关于此事的谏言,上奏陛下。”  “舅舅不是说为你举荐,你已经是太子少傅,兼任宗正职务。”  “所以,你也有参与朝会的资格。”  任安见状,问道:“你不是说此事要三公才行,我这等刚上任的新官,也能奏请陛下?”  霍光点点头,道:“当然了,不然你上朝干嘛!”  “而且此事,于你意义重大!”  “你是朝会上的新面孔,奏请后,必定会惹得陛下瞩目,留下印象,以便你日后高迁!”  任安闻言,这才拱手说道:“多谢博陆侯点拨!”  霍光哈哈一笑,道:“哪里哪里,少卿兄言重了。”  一番交流过后。  随即!  任安也告辞霍光,去写奏章去了。  看着熟悉的大将军幕府,霍光怅然了一会儿。  没待多久,独自回去了。  他也得准备准备,明日朝会上将要发生的事情。  等到了第二天。  三公九卿出现在的朝会上,开始上述此事。  首先。  作为三公的丞相庄青翟与御史大夫张汤,乃水火不相容的存在,二人竟然同时站出来说道:“陛下,老臣有要事上奏!”  话语一出。  双方默契程度,像是排练过一样,出奇一致。  随即。  俩人便怒视着对方,异口同声地说道:“张御史(庄丞相),是老夫先奏请的!”  不愧是敌对方,话都能说一样。  高位之上的汉武帝刘彻,早已知道他们今日要奏请何事。  所以便装模作样地说道:“你二人位居三公,这点小事有何要争吵的?这样,丞相先说,随后你御史大夫再来诉说你的事情。”  “诺!”  没办法,皇帝开口,御史大夫只能退让一步。  这时。  丞相便上前说道:“陛下,老臣认为,古来分地立国,同时建立诸侯国以尊奉天子。这是尊崇宗庙,重视社稷的原因。”  “天子为天下事烦劳,思虑皇子未封号位。”  “臣庄青翟,冒死奏请陛下立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并封给他们国名。”  此话一出。  朝堂上的九卿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  汉武帝在高位之上,表面上为此事一脸烦扰,心里实则乐开花来。  心想着。  霍光倒是办事牢靠,果真让丞相提及此事。  既然丞相开口,汉武帝刘彻准备先拒绝了一番,可还没开口,这时候,不甘人后的御史大夫张汤,说道:“陛下,老臣张汤,虽向来不与丞相意见苟同。”  “但皇子封王之事,却是一致。”  “臣张汤,冒死奏请陛下立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并封给他们国名。”  汉武帝刘彻先是一楞。  怎么御史大夫张汤抢着说话了?  自己还没拒绝丞相呢?  随即。  汉武帝刘彻将目光瞪向霍光,那眼神的意思,就是在问他怎么回事。  而一时间。  霍光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这时。  只见他那没有血缘关系的舅舅,也就是大将军大司马卫青,也站了出来,说道:大司马臣卫青,冒死奏请陛下,立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并封给他们国名。”  三公九卿。  三公为首,这三公说话了。  其余九卿大臣,哪还有疑虑?  于是乎。  太常赵充、太行令李息、太子少傅并兼宗正职务任安等人,一同向陛下奏请此事。  其余反应慢一拍的诸位大臣,也纷纷开始附和起来。  也就是在这时。  霍光才意识到汉武帝刚才瞪自己的原因。  “遭了遭了,忘记先后顺序了,要拉锯的啊。陛下先拒绝,后面人在奏请才行,这下一股脑都奏请出来,还怎么拉锯?”霍光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  这事。  不好应对啊。  只见汉武帝刘彻,将目光看向霍光,问道:“博陆侯,你说这事怎么办?”  此话中。  别人听不出,责问的意思,霍光是能听的出来的。  事已至此。  霍光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回禀陛下,臣也奏请陛下,立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并封给他们国名。”  闻言。  汉武帝顿时怒道:“你奏你”  话音戛然而止,后面的话不好听,不适合他这个一国之君的言辞。  于是。  汉武帝只好忍住怒气,质问道:“朕是在问你,现在,该怎么办?”  霍光只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该是怎样办,就怎样办。”  汉武帝与霍光的对话,九卿大臣们听不懂,一副懵懂的样子。  这等立皇子王的大事,汉武帝不问三公,问霍光是什么意思?  就算问!  也该问太常或者宗正吧?  而三公对此,却是一副了然于胸的感觉。  毕竟。  他们都知道,这事是霍光与汉武帝两人串通一气的,所以接下来,理应是陛下同意此事。  然而。  听到霍光的话,汉武帝刘彻却是说道:“周朝分封八百诸侯,所有姬姓并列,有子爵、男爵、附庸。”  “《礼记》说:‘支子不得奉祭宗庙。’”  “你们却说,并建诸侯国用来重社稷,朕从未听说过此事。”  “再者,上天并不是为君王而降生百姓。朕德行浅薄,海内上下未能协和,却勉强使未习教义的皇子做诸侯王,那么大臣对他能起什么劝勉作用呢?”  “此事,应当重新讨论,最多,只能以列侯封赐!”  此话一出。  三公大为疑惑,陛下怎么拒绝此事了呢?博陆侯不是跟他们保证,此事是陛下的意思么?  怎么!  陛下还会拒绝此事!  于是。  三公纷纷看向霍光。  霍光也满脸尴尬,但此时只能选择无视他们的眼神。  这时。  见群臣再议,汉武帝却不理会,直接说道:“诸位,退下吧,朕困乏了,改日再议。”  “诺!”  三公九卿闻言,也只能顺从陛下的意思。  然而。  就在霍光也要跟着退出去的时候。  汉武帝刘彻却是哼道:“博陆侯霍光,你且留下,朕有事问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