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21章 献上马铃薯和番薯
御书房里,朱元璋瞧着苏玄颇为不耐烦。 听到苏玄说要献上两物,虽然不知道苏玄要献上什么,但他见多识广,什么没见过,金银珠宝珍稀字画,哪怕是番邦之物他都见过不少。 朱元璋笃定苏玄所献之物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半点好奇心都没有。 他现在只想让苏玄赶紧滚蛋,于是他说:“献了东西就给咱赶紧滚蛋。” 苏玄将番薯和马铃薯从袖子拿出来,呈给朱元璋,而后说:“好嘞,臣现在就滚蛋。” 他转身就要走。 朱元璋不耐烦他,他还不耐烦朱元璋呢。 泥人都有三分火气,何况是他! 若不是朱元璋是皇帝,害怕被砍头。 他早就一脚踹上去。 装什么呢。 在劳资那个时代已经没有皇帝,也不是什么封建时代。 虽然并不是人人平等。 但也不用磕头下跪。 现在劳资都给你下跪磕头,可你这态度,劳资还不愿意伺候! 至于朱元璋认不出番薯、马铃薯,那就罢了。 劳资找其他人合作! 那些淮西党。 浙东党。 无论哪一个,只要能合作推广马铃薯和番薯,他便和哪个合作。 虽然多花些时间和功夫。 但他一定能够将这两样高产量农作物推广出去。 届时,他照样可以收割百姓的信仰值! 朱元璋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桌上那灰溜溜的两物,愣住。 他拿起这两物,仔细的看起来。 “这东西是什么?”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自问见过许多农作物,但偏偏这两物认不出来,眼看苏玄就要离开御书房,朱元璋赶紧叫住苏玄。 “苏院丞留步!” 苏玄转过身,不卑不亢道:“陛下还有何吩咐?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滚蛋了。若是没有其他事情,臣就先滚蛋了。” 他说着就要走。 “给我站住!” 朱元璋命令道。 语气异常强硬。 苏玄:...... 他心中骂娘。 如果系统能给他一把AK,他首先就将朱元璋这家伙给突突了。 灭了朱元璋之后。 自己当皇帝。 然后,自己想怎么爽怎么爽。 何必屈居人下。 受人摆布? 真是憋屈。 系统啊系统,你给点力,给我来点热武器或者异能,让我能够逆了朱元璋,直接来个谋朝篡位,改朝换代。 反正这个皇位也是朱元璋抢过来的,他是农民出身都能稳坐皇位,自己为何不能? 现在大明不过建国十多年,根基不稳。 想要取而代之并不难。 苏玄就站在原地,朱元璋直接拿着番薯和马铃薯来到苏玄的面前,举着这两物询问,“这两个是何物?” “你为何要将这两物献给咱?” “这两物名为番薯和马铃薯,可救大明千千万的百姓,能够让他们温饱。” 苏玄回道。 “这两物是食物?” 朱元璋狐疑,“哪怕这两物是食物,你为何又能确定它们能够救大明千千万的百姓,能够让他们温饱?” 大明的粮食作物种类多了去了,也不见得能让大明的百姓温饱。 “这两物不同,它们的产量比寻常的粮食作物高十多倍,至少能够亩产两千斤。” 苏玄将自己想要谋逆的心按下来,为了系统的奖励,他耐心地跟朱元璋解释着。 “亩产两千斤?!” 朱元璋大惊。 而后狂喜。 大明的粮食作物产量低,亩产两三百斤罢了,而这两物的亩产量竟然比大明的粮食作物产量高出十倍! 这简直是惊人。 “世上怎么可能有如此高产量的粮食作物。” “苏玄,你没有撒谎?” “臣自然没有撒谎,臣也没有理由撒谎,而且亩产两千斤只是它们的最低产量,若是种植得好,亩产量会更高。” “不信的话,陛下可以命人尝试播种种植。” 苏玄说得信誓旦旦,朱元璋信了八成。 “若是这两种粮食作物的产量真如你所说的那么高,那这两种粮食将救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让大明的百姓不再饿肚子,可以饱腹!” “苏玄,你也会成为我大明的功臣!” 朱元璋语气激动。 现在这两种农作物是大明迫切需要的。 有了这两种农作物,那么,大明百姓能够饱腹,大明的人口也能再次爆发性的增涨,他的大明能够更加强盛! 在古代,人口多就是国家强盛的标志之一! 人口多,青壮年多,就代表国家更强盛! “这两物该如何种植?” 忽然,问题来了。 朱元璋尴尬的发现,这两种农作物是新品种,恐怕大明的农户都不会种植,大明千万百姓也不会种植,会种植的或许只有拿出这两种农作物的苏玄。 苏玄确实会种植。 他将方法告知朱元璋。 “马铃薯可以切块种植,陛下,你应该可以看到马铃薯上的凹陷处,那里就是马铃薯的芽眼,马铃薯生根发芽之处,所以切块的时候都需要含有芽眼。” “切块后在阳光下或者阴凉处让伤口愈合干燥。” “而后将马铃薯的块茎芽眼朝上,埋进土里种植即可。” “......” “......” “至于番薯不能像马铃薯一样切块种植,番薯容易腐烂,切块埋进土里可能还没有出芽就腐烂了。” “所以需要育苗移栽。” “番薯切块后,将一半浸入水中,放在有阳光的地方,等到二到四周番薯长出嫩芽后,将其揪下,将基部放入水中培育。” “需要每天加一次清水,将没有长出根或者枯萎的幼苗扔掉,红薯苗的根从底部长出来后,就可以移栽,移栽至阳光充足且排水良好的地方。” “......” “......” 苏玄巴拉巴拉的跟朱元璋讲述着番薯和马铃薯种植的方法和步骤,而这一次朱元璋没有不耐烦,而是认真的倾听着,直至讲完。 而后,朱元璋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苏院丞现在手中有多少的番薯和马铃薯?” 有多少的番薯和马铃薯,决定着未来能够育出多少的番薯和马铃薯,越多的种就能够培育更多的果实。 “臣手头上的番薯、马铃薯并不多,各一千斤。”苏玄道。 “足矣。” “只需要有这些,就能够将番薯和马铃薯这两种产量高的农作物普及大明!” 朱元璋让内侍将刚刚苏玄所说的马铃薯、番薯的种植方法详细记录下来,而后让人去苏玄家中取这两种作物,并准备着手让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