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30章
所谓的“纳粟入监”,顾名思义,就是向朝廷捐赠米粟(钱粮),就可以获得监生资格。 监生,就是国子监的学生,大明朝在南北直隶都设国子监。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男主李甲,就是一个纳粟入监的监生,所以李甲这个读书人,在听到家中不允许他带杜十娘回去之后,就立刻犹豫迟疑了起来,李甲就是一个靠着家里买文凭的富家子弟,在家里威胁断供之后,自然就放弃了爱情。 在大明朝初年,监生是很值钱的,完成国子监学业之后,还可以直接授官,那时候很多知名大臣都是监生出身。 但是到了如今这个时代,进士及第若是第次不高,也只能做个知县,监生的地位就下降了很多,就算是读出来了,也顶多授予海瑞这样的学官。 不过监生还有一个好处,只要入监,就能自动获得乡试的资格,不需要再参加童子试了。 说白了,这就是捐个秀才功名。 大明朝的纳粟入监起于景泰朝,明堡宗为了去瓦剌“留学”,开始纳粟入监筹措军费。 后面到了万历年援朝抗倭的时候,明懒宗万历皇帝也重开纳粟入监,等到了明末崇祯皇帝的时候,别说是纳粟入监了,只要给朝廷捐钱都可以直接当官了。 苏泽严肃的说道:“多谢林兄的消息,不过纳粟入监非为科举正途,吾不为也。” 林清远羡慕的看着苏泽,这句话也只有苏泽这样的读书人才能说出来,他这种已经成了吏员的,就再也不能参加科举了。 苏泽当然不会去纳粟入监,首先纳粟入监就要去“坐监”,也就是去南北直隶的国子监上学。 然后在南北直隶坐监,那就要在南北直隶参加科举考试。 如果说福建的乡试是卷王难度,那南北直隶的乡试就是卷王地狱难度。 南直隶是全国最大的考区,包含了江苏、安徽、浙江等卷王胜地,苏泽疯了才去南直隶和这帮卷王卷科举。 而且苏泽是要准备造反的,哪里有人跑到南北直隶准备造反的道理。 不过朝廷开纳粟入监,说明大明朝的财政问题又严重了。 和林清远辞别之后,苏泽牵着马先来到了《拍案惊奇》的编辑部。 陈朝源和林清材果然在,他们两人坐在一张桌子后面,痛苦的拆着南平县城的投稿。 苏泽推门进来,陈朝源和林清材立刻大倒苦水。 “苏兄,你可有最新的文章?让我们二人洗洗眼睛?” 苏泽微微一笑,看着堆满了箩筐的投稿,果然《拍案惊奇》吸引了南平县所有读书人投稿。 苏泽连忙对两人说道:“两位辛苦了!今日散学了,我请二位去邀月楼好好放松一下!” 陈朝源拿出一个书匣,递给苏泽说道:“这是我二人好不容易挑出来的能看的文章,苏兄请过目吧。” 苏泽打开书匣,里面一共是三篇文章。 其中两篇都是仿照苏泽的《聊斋》所写的鬼故事,水平算是中规中矩,刊登在《拍案惊奇》上也就够了。 另外一篇文章则引起了苏泽的兴趣,这是讲的一名女子女扮男装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状元的故事。 这不就是《女状元》吗?苏泽继续读了下去,后面的结局又和徐文长的《女状元》结局不同,女状元的身份被人扒出,皇帝要对她治罪,然后女状元怒斥本科进士竟然不如一女子,然后自刎而死。 有意思。 苏泽看这篇投稿字迹清秀,可却没有署名。 “怎么还有没署名的文章?” 林清材说道:“这种文章可多了,可能是城内名人,怕被拒稿不好意思,所以才佚名的。” 苏泽想了想说道:“《拍案惊奇》不能都刊鬼故事,就这篇《女状元》吧,另一篇鬼故事留着下一期再刊登。” 苏泽选好了文章,三人这才结伴向县学走去。 一边走陈朝源说道:“苏兄,这次可要多印些,这几日除了来编辑部投稿的,就是请求加印的,上次三百份《拍案惊奇》不到半日就全部卖光了,连我和林兄都没能买到。” 苏泽疑惑的说道:“城里有这么多读书人吗?” 陈朝源说道:“《拍案惊奇》的故事只要识字就能读懂,不仅仅是读书人,普通百姓也会凑凑钱买一份回去读读。另外我听说周围几个县也听到了《拍案惊奇》的名声,还有人大户专程派人来南平县买报,也有商人将报纸贩卖到其他县去。” 苏泽也没想到,《拍案惊奇》的影响力竟然这么大了,不过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 经过苏泽的研究,文学这个技能的肝法他已经大概明白了。 一篇文章的传播,从“小有文名”,到“声名鹊起”,再到“名声大噪”,每一个传播阶段都可以得到对应的经验奖励。 也就是说苏泽的《拍案惊奇》流传的越广,上面的文章称赞的人越多,那苏泽就能更快的获得经验。 苏泽暗暗有了新的想法,既然有商人愿意将拍案惊奇贩卖到其他的县,那苏泽就可以直接和他们谈合作,多印一些报纸卖给他们,让他们直接在别的县卖报。 这还要和书店的林显亮说一说,苏泽记下这点,和陈林二人踏入县学。 过了棂星门后,林清材低声说道:“苏兄听说了吗?朝廷要开纳粟入监了。” 苏泽点头说道:“我入城的时候遇到林兄的族兄,他已经和我说过了。” 陈朝源有些心动,他是已经考了多年的老童生了,对于秀才功名有执念,纳粟入监不失为一条路。 林清材叹息一声说道:“我还是劝苏兄不要走这条路,纳粟入监虽然不用县试,但是在南直隶乡试可更难了,苏兄的才能是可以中进士的,可没必要走这样的捷径。” 苏泽笑了笑说道:“卫所里那么多事,我可不可能跑去国子监读书的。” 说着说着,三人来到了宿舍,这一次熊岳竟然还没来上学。 三人有些担忧,只看到海瑞推门进来说道: “熊岳的母亲病了,他在家服侍母亲。” 苏泽连忙问道:“老师,熊岳母亲的病严重吗?” 海瑞摇头说道:“熊岳只是遣同乡来县学请了假,没有具体说他母亲的病情。” 众人再次叹了一口气,熊岳原本是四人中家境最好的,他家在武夷山下有茶园,家中还有好些雇工茶农,算是富农小地主这个阶层的。 但是世事无常,先是朝廷要加茶供数量,然后朝廷改贡折银,他家又被分摊了更多的折银,如今他母亲又病了,这一下子就从富农阶层跌落了。 大明朝的自耕农就是这样被消灭的,朝廷的一粒灰落在这些富农头上,就是破产的结果,等到了嘉靖年间开始就天灾人祸不断,连京城附近都有灾民,整个王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 海瑞叹息一声说道:“我们继续上课吧。” 等到了课堂上,海瑞也讲起了纳粟入监的事情,他正色说道: “纳粟入监不是科举正途,你们的水平好好读书中个秀才不难,没必要走这样的歪路。” 作为读书人,海瑞是非常痛恨纳粟入监的。 这不仅仅侵犯了读书人的权利,也让国子监更加鱼龙混杂。 原本国子监也是一条做官的正途,可是如今正经读书人已经不愿意入监读书了,国子监成了纨绔子弟的聚集地。 而且纳粟入监同样也侵犯了寒门读书人的利益,国子监扩招之后,参加乡试的人也就多了,这些年频频爆发出乡试作弊的丑闻。 任何制度都是人在执行,只要保留了人的环节,制度就永远都有漏洞。 海瑞只是希望今年朝廷能派正直的大臣主持南直隶的乡试,可千万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不过海瑞还是很快收好心情,开始给三人讲课。 【课堂听讲,科举技能经验+24,Lv5,112/1000】 【课堂听讲,科举技能经验+23,Lv5,135/1000】 如今平日里苏泽在家里读书,一天能涨12-15点科举技能。 在县学读书一天能涨近50点科举技能。 那么一个月也能肝个四百多点科举技能。 可是从Lv5升级到Lv10,需要15000点的经验值,如果折算下来需要三年的时间。 速度还是太慢了,明年就是乡试年了,难道要等下一次乡试? 还是要想想办法。 如今苏泽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增加智力属性点,提高肝科举技能的效率。 如果能有两倍的智力属性,那就只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就能将科举技能肝到Lv10了。 另外就是参加和科举有关的活动,比如上一次白知县在县学出题靠自己,苏泽就涨了不少科举经验。 完成和科举有关的活动,读和科举相关的书籍,也能额外获得科举技能经验。 再次感慨时间不够,苏泽决定去于家的书铺看看,有没有好的科举参考书,想想额外涨经验的办法。 第二天还是习作,海瑞批改了三人在家写的八股文,再次将苏泽的文章当做范文,讲解了破题的思路和八股的格式要求。 上完了课之后,苏泽七月十六日还要参加于公子母亲的寿辰,就继续在县学留了一日。 “爹,我也要去!” 方若兰不满的向方知府表示抗议,吓得方知府手里的凉茶差点泼出去。 “胡闹!于指挥使夫人寿辰,你去凑什么热闹!” 方知府说不过女儿,但是李夫人拥有血脉压制的能力,上来就反驳女儿。 方若兰立刻说道:“我可以女扮男装!” 李夫人呵斥道:“等伱嫁人了,哪里都去得!” 方若兰的气势为之一泄,大明朝的礼教对于未出阁的女子非常的严苛,像她这种官宦人家的小姐更是要注重清名。 但是对于已婚的女人,则可以参加各种活动,甚至在福建地区女人抛头露面做生意的也不在少数。 方知府看到女儿吃瘪,又不忍心起来,他说道:“平日里也没见你嚷嚷着要出门,这次怎么非要去?” 方若兰说出了实话:“女儿听说这次指挥使夫人的寿辰,于家戏班要演新戏。” 原来如此。 方知府这下子明白了,这几日于宗远不停的在县城宣传,自家戏班排了新戏,比拓湖先生家戏班的戏还要精彩百倍,是吊足了县里人的胃口。 原本于家的名声都臭了,很多县里官宦人家是不准备去亲自去贺寿的,只要送了寿礼也算是礼数周到了。 但是听说于家戏班的新戏,不少夫人都蠢蠢欲动,这年头娱乐活动就这么几样,拓湖先生家戏班的新剧也都听过几遍了。 方知府摸着胡子说道:“听说于家戏班的戏是那个长宁卫苏泽亲自排的,这新剧的剧本应该也是他写的。” 李夫人也听过苏泽的名声,她问到:“就是写《杜十娘》的那个苏泽。” 方知府点头,李夫人又说道:“只可惜他没有功名在身,但凡是个举人。” 说完,李夫人瞥了一眼女儿。 她自己拉扯弟弟长大的时候,家里也穷的很,倒是对女婿家境没什么要求。 相反李夫人也受到弟弟影响,认为那些大家族多是一些规矩森严的假道学,女儿要是真的嫁入大家族也是受苦。 不过堂堂知府家的女儿,也不可能和没有功名的穷书生婚配。 方知府又觉得血压高了:“举人?苏泽这个年纪能中举人?要是明年乡试他能中举人,日后必定能中进士!那城里找他结亲的能排到福州城去!” 以前说“五十少进士”,无论是哪个时代,三十岁前能考中举人都算是年少有为了。 (张居正这种二十三岁中进士的变态例外) 长宁卫给苏泽报的户籍上他现在是二十二岁,明年也就是二十三岁,要是二十三岁能中举,肯定会被延平府的达官贵人抢着结亲。 听说女儿是为了听戏,李夫人的语气也软了下来,她说道:“你扮作我的侍女,到了于家不要做出格的事情!” 方若兰知道自家老父亲在家没有话语权,李夫人这句话一锤定音了,她立刻说道:“多谢母亲!” 忘记标题了… 标题就是纳粟入监,抱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