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开海! 嘉靖三十二年九月,一份捷报送进了南京,也送进了北京。 迫于张经大军讨伐的压力,汪直麾下大将叶宗满叛乱,反戈斩杀汪直,献首级投降! 曾经在海上搅风搅雨扰得大明朝不得安生的大海盗就这么消亡了,消亡的同历史上一样儿戏。 不同的是,一个是被胡宗宪所骗,一个是被自己的心腹反戈。 当陆远得知这个信息的时候,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 开海的时机到了! 历史上也是这般,汪直死后沿海的倭患持续到隆庆元年,随着戚继光和俞大猷彻底荡平倭患后,大明朝便开了海禁。 而如今,倭患被剿灭的更早也更彻底,势必然要尽快复开海禁。 不出所料,就在张经的捷报送进南京不到一月,北京就来了一道圣旨。 召陆远回京面圣。 张治的信同样也到了,谈及了这次面圣就是为了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开海的事。 开海是国家大事,不是嘉靖一个人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牵扯到的事项也很多,也不仅是贸易和财富。 陆远收集了一些用得上的数据,便踏上了再次进京的路程。 “奴婢见过陆大人。” 还是同样的位置,还是同一个人迎接。 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袁亨。 陆远同他点头示意,这一次两人之间没有聊什么,许是因为第一次见面时都看彼此不顺眼的缘故。 一直到进了皇宫袁亨才开口说出第二句话。 “陆大人,皇上交代了,您进京后先到文渊阁,内阁的几位阁老都等着您呢,让你们几位先在一起聊聊,议一个章程出来再去和皇上呈报,到时候再由皇上来决定。” “好。” 陆远面露微笑,心情顿觉舒畅。 本来海禁开不开该是内阁来议的事,却还要等自己到北京才能议。 这就是江南党魁的排面! 踏足进入文渊阁正堂,陆远抬头一看,堂内已经坐下了满当当几十号人。 内阁四名阁臣、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以及通政使司连主官带负责会议记录的随扈文书。 “陆远见过各位阁老、各位部堂、堂官。” 陆远昂首挺胸,拱手向着堂内众人见礼。 齐齐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包括严嵩在内。 “见过陆部堂。” 还礼是规矩,就好比当初海瑞见陆远的时候,即使身份差距巨大,海瑞也要陆远还礼。 不过这个写在礼法中的明面规矩反而没多少人遵守,因为下级不敢让上级还礼,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默契。 而今天陆远的行礼,包括严嵩在内都自发还礼,这便是尊重。 “陆部堂请坐吧。” 严嵩开口示意,通政使张文宪就搭了腔。 “陆部堂请坐。” 说着话,示意通政使司的官员往自己的身边加了把椅子。 陆远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不单单是陆远,张治和韩士英的眉头也都皱了起来。 这文渊阁正堂的布局是正当中一套桌椅,坐着严嵩。 在严嵩前面有一个台阶,台阶下同样摆了两套桌椅,分别坐着张治和欧阳必进,张治再往下则是坐着徐阶。 四名阁臣的位置安排好之后,其他的六部九卿等人则是位列两侧,相对而坐。 这种座位的排序没有毛病,但是陆远因为是南京吏部尚书,所以他的位置还要排在北京九卿之下,也就是右排第五位。 这要是坐下去,陆远可就一点面子都没了。 因此陆远没有坐,而是继续站在原地笑着对话。 “来的路上听袁公公说,皇上这次让内阁来议一议关于开海禁的事情,陆某当时就和袁公公说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当然是要皇上和诸位阁老来拿主意。” 陆远冲天拱手:“我大明朝的社稷大业,在皇上、在各位阁老,陆某身为下官一定是实心遵奉,万死莫辞。” 说完这话,陆远就走到韩士英的身前微笑拱手。 “老领导,不介意的话,陆某就坐您后面,咱们一起听听严阁老的高论吧。” “陆部堂说的有道理。” 韩士英搭话笑道:“有严阁老主持大局,又有皇上圣明灼照,咱们只需要实心办事即可。” 眼见陆远真就打算跑到韩士英身后落座,严嵩没法继续端架子了,连忙开口。 “来人呐。” 几名随扈官员走出来作揖。 “阁老。” “再搬一套桌椅来,放到徐阁老的身边。” 这话一出,徐阶的脸上似乎有些不太乐意。 陆远瞥了徐老贪一眼,又道:“下官只是南京吏部尚书,和徐阁老并肩而坐,似乎不太合适吧。” 也得亏严嵩岁数大了涵养好,不然此刻都想张嘴开骂。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你把文渊阁当自己家了? 忍住气。 “陆部堂言重了,陆部堂对我大明朝履建功勋,皇上多次说过想要陆部堂入阁,要不是因为陆部堂要留在南京主持考成法,如今也该位列文渊了。 请陆部堂和徐阁老同坐,也算是老夫替皇上做的主吧,没人会多说什么的。” “既然严阁老都将皇上请了出来,那下官也就不好再继续推辞,免得让大伙看笑话,说下官矫情。” 陆远呵呵一笑,这才动步迈上第一层台阶,一屁股坐到了新搬来的太师椅上,又看向旁边的徐阶,笑了笑没说话。 也不知道徐阶心里想的啥,反正当场是微笑点头示意。 “既然陆部堂也到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吧。” 张治开口言道:“遵奉上意,今日这堂会要议的就是关于开海禁的事,一个月前,浙直总督张部堂已经彻底平定了汪逆倭患,至此,大海平波,再无倭寇滋扰。” 说完开场白后,张治看向严嵩。 “下面就海禁要不要开,开了之后应该要留意哪些事,请严阁老来主持。” 齐刷刷的目光对准了严嵩。 严嵩低声轻咳,随后开口。 “早些年沿海海盗、倭寇猖獗,朝廷不得已施行海禁,为的就是保护沿海百姓不受侵扰,而今海域平定,再继续施行海禁还是否合适,各位都说说看,给皇上和内阁一个意见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