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定秦曲

第926章 新兴世家(完)

定秦曲 苍穹战狼 6628 2024-04-18 07:10
  张嘉师知道,假如说梁冀是东汉权臣的一个巅峰。那么在梁冀之后的又一个东汉权臣,汉桓帝以及汉灵帝中期的大将军窦武,则是有一种名不副实的味道。  窦武是扶风窦家的一个代表,据说扶风窦家在历史上起源于西汉时期的窦太后弟弟窦少君。  章武侯窦少君七世孙窦融,自高祖父在汉宣帝时从家乡常山郡到扶风郡平陵为官,逐渐成为扶风郡大族。扶风窦氏跟从汉光武帝,以军功起家,出现了窦融、窦宪等一大批显赫一时的贵族,并成为沿袭百年的外戚世家。历经魏晋南北朝,扶风窦氏仍然颇有军功,故而在政治舞台与军事活动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扶风窦家可以说是东汉时期的外戚影响力第一,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极为活跃。他们多为功臣之后,又是皇帝倚重的“后妃之家”,权势很大。  也正因此,有人居安思危,有人飞扬跋扈,在洛阳城上演了一幕幕生动的悲喜剧。  窦融可以说是扶风窦家的奠基者,但是将扶风窦家权势发扬的是东汉名将窦宪。  窦宪,字伯度,扶风平陵人,大司空窦融曾孙,东汉外戚、权臣、名将。  建初二年,汉章帝立窦宪之妹为皇后。窦宪、窦笃兄弟亲幸,“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永元元年窦宪派遣刺客刺杀太后幸臣刘畅,嫁祸蔡伦,后因事泄获罪,被囚于宫内。窦宪恐惧,请求出击北匈奴以赎死。  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乃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手,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耿秉乘胜追击,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出鸡鹿塞,南单于走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出稠阳塞,三军在涿邪山会师,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朝廷拜宪为大将军,位高三公。燕然山大捷,使窦宪坚定了消灭北匈奴的决心。  永元三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  而这一次匈奴北单于遁逃,很有可能就是匈人的一个起源所在。  窦宪既破匈奴,权震朝廷,遂阴图篡汉。汉和帝知其阴谋,与中常侍郑众计划铲除窦宪。永元四年,和帝命令逮捕其党羽,没收大将军印绶,改封为冠军侯,后将窦宪赐死。  而窦宪的权力主要来源于汉章帝对他妹妹,也就是章德皇后窦氏的宠信。  而不得不一提的是,两汉时期的皇后,若是算上孝文皇后窦氏,那么清河-扶风窦家一门可以说是出现三个皇后。  ……  而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汉桓帝时期,汉桓帝在铲除梁家之后,册封了窦妙为皇后。  而窦武则是窦妙的父亲。  窦武字游平,为东汉初年名臣窦融的玄孙,其父窦奉,曾任定襄太守。窦武年轻时以善习经术有德行而著名,曾经在大泽中教授门生,不谈时政,名声显著于关西一带。  延熹八年,窦武长女窦妙被选进宫中为贵人,以窦武为郎中。同年,冬天,桓帝立窦妙为皇后,窦武升任越骑校尉,封槐里侯,食邑五千户。  延熹九年,拜城门校尉。任职期间,征召名士,廉洁奉公,不接受送礼贿赂,妻子的衣食仅够吃穿而已。当时对西羌连年用兵,粮食歉收,人民饥饿,窦武将所得的赏赐,全部分给了太学生,又用车载粮食和饭菜,在道路施给贫民。  窦武的侄子窦绍,任虎贲中郎将,性情疏懒奢侈。窦武经常很严厉地训诫他,但窦绍还不觉悟,窦武于是上书请求把他撤职,又自我责备不能训导好窦绍,应当首先受罪。从此窦绍便遵守节制,事情不论大小,凡是非法的,都不敢做。  永康元年,当时宦官专权,名士李膺、杜密等人因党事被逮捕审讯。窦武上书切谏,为李、杜等党人伸冤,认为这些人立忠秉节,志在维护王室,都是国家可靠的人才,朝廷的好助手。认为应当贬黜宦官,根据其罪查处惩罚,剥夺他们的封爵,并任用忠良,分清好坏。上奏后,窦武便称病上还城门校尉、槐里侯的印绶,桓帝不许。又下令赦免李膺、杜密,并将罪轻的党人释放。  这时,海内追求高风亮节的人便互相标榜,为天下名士定出标号。窦武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  同年冬,汉桓帝驾崩。因汉桓帝无子,经侍御史刘鯈建议,窦武与窦妙策划,立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为帝,即汉灵帝。  建宁元年,窦武因功被任为大将军,封闻喜侯。并与太傅陈蕃、司徒胡广共同录尚书事。其子窦机,封渭阳侯,任侍中;侄子窦绍封雩侯,迁步兵校尉,掌管北营五军中的一军;窦绍之弟窦靖封西乡侯,为侍中,监羽林左骑。由窦氏掌权。  窦武自从辅政后,便常有翦除宦官之意,陈蕃也素有此心,他们在朝堂会议时,陈蕃悄悄地对窦武说:“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在先帝时就操弄国家权柄,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百姓纷扰,罪祸就是他们。现在不诛杀曹节等人,以后就难办。”窦武非常同意他的想法,陈蕃大喜,用手推开座席而起。  窦武于是招引亲信尹勋为尚书令,刘瑜为侍中,冯述为屯骑校尉;又征召被废黜的名士李膺、刘猛、太仆杜密、朱寓等,齐集朝廷,邀请越巂太守荀翌为从事中郎,征召颍川陈寔为掾属,共同商定计策。天下士人闻风没有不振奋的。  同年五月日食,窦武借此为由,请求窦太后诛除宦官,并先下手先诛杀中常侍管霸、苏康,还要动手杀曹节等人,窦太后犹豫未决,拖延了时间。  八月,刘瑜写信劝窦武、陈蕃立即动手,以防意外之变。窦武马上着手准备,罢免了黄门令魏彪,以亲己的小黄门山冰代之,将狡猾的长乐尚书郑飒关进北寺狱。陈蕃建议立即杀了郑飒,窦武不同意,命令山冰等人审问之,供辞连及曹节、王甫等宦官,窦武打算将其一并上奏收捕。  是夜,窦武归府住宿时,宦官朱瑀得知消息,偷看了他的奏章,骂道:“宦官放纵非法的当然可以杀。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罪呢,何以应该一起族灭?”  因此大呼喊道:“陈蕃、窦武奏请太后废帝,这是大逆不道!”在晚上立即召集他的亲信强壮有力的长乐从官史共普、张亮等十七人。  曹节听说后,惊慌失措,于是挟持灵帝,关闭宫门,胁迫尚书官属写诏,任命王甫为黄门令,持节到北寺狱收捕尹勋、山冰等人。山冰怀疑,不接受,王甫于是杀山冰及尹勋,并释放了郑飒。接着劫持窦太后,夺去玺书。并使郑飒等持节收捕窦武等人。窦武不奉诏,驰入步兵营,射杀使者,并召集北军数千人屯于都亭下,对军士下令:“黄门宦官反叛,尽力诛杀的封侯重赏。”  王甫矫诏令少府周靖行车骑将军,假节,当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刚刚率军回师,不明状况,被王甫利用,命其与周靖率五营军士讨伐窦武。深夜,王甫率领虎贲、羽林、厩马刍、都侯、剑卓戈士,共一千多人,出屯朱雀掖门,与张奂等的部队会合。次日早晨,两军对阵于阙下。  王甫的军士逐渐增多,对窦武之军喊道:“窦武反,你们都是禁兵,应当保卫宫省,为什么跟着反叛的人呢?先投降的有赏!”营府军士素来畏服宦官,到了中午,窦武之兵几乎散光了。最后,窦武被围,自杀,被枭首于洛阳都亭。  他的宗亲、宾客、姻属都被杀害。家属被流放遥远的日南郡。窦太后也被软禁于云台。  曾任窦武大将军府掾属的胡腾,独自为窦武殡敛行丧,因此也被禁锢。窦武孙子窦辅,经胡腾和令史张敞一起帮助才得以生还。  中平六年,即位之初的汉献帝遣使追悼祭祀陈蕃、窦武等。只不过这样的举动有可能是出于董卓授意,因为董卓当其时希望收拢党人之心,故而让傀儡汉献帝派人祭祀陈蕃窦武。  ……  在某个意义上,窦武并非是权臣,而是一个有着窦融风骨的忠臣。  但是窦武的死很有可能就是汉灵帝对窦武的权势的忌惮而导致的。  在某个意义上,窦武对于汉灵帝而言,完全可以说是功高压主的范畴。  再者,更为致命的一点那就是窦武的女儿窦太后并非是汉灵帝的母亲。  而即使是如此,汉灵帝并非是刻薄寡恩之辈,他对窦妙选择的是一种奉养以及维护的态度。  永康元年冬天,汉桓帝卧病,便擢升田圣等九名采女为贵人。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病逝。十二月二十九日,窦妙被尊为皇太后。因汉桓帝无子,窦妙的父亲城门校尉窦武召侍御史、河间人刘儵,向他询问河间国中王子、列侯中的优秀者,刘儵推举解渎亭侯刘宏。窦武入宫报告女儿太后窦妙,于是窦妙派代理光禄大夫刘儵持符节,率领左右羽林军到河间迎接刘宏继位。  建宁元年正月初三日,窦妙任命父亲窦武为大将军。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洛阳夏门亭,窦妙派窦武持符节,用王青盖车迎刘宏入殿中。正月二十一日,刘宏即皇帝位,是为汉灵帝。  窦妙素来性格忌妒残忍,积怒田圣等人,汉桓帝灵柩尚在前殿,就把田圣杀了。又想把汉桓帝的所有贵人都杀掉,中常侍管霸、苏康苦苦劝谏,才没有下手。  建宁元年九月,窦武阴谋诛杀宦官,被发现,中常侍曹节等诈称汉灵帝诏书诛杀窦武,将窦妙迁居南宫云台,将窦妙的家属都被流放到比景。失势后窦妙虽名义上仍为皇太后,实则被软禁。  二年初,汉灵帝就将亲生母亲董氏迎入宫中,称永乐宫孝仁皇后。  当年四月,御座上出现青龙。大司农张奂先前被曹节所骗参与诛杀窦武,深以为耻,趁机上疏“皇太后虽居南宫,而恩礼不接,朝臣莫言,远近失望”,但灵帝惑于常侍,不能用。郎中谢弼也上书指蛇为女子之祥,重申窦太后立灵帝,不应被家族所累,如今却被幽禁在空宫,灵帝既然以桓帝为父,就应该以太后为母。  谢弼因此言被灵帝左右宦官排挤,弃官回东郡家乡后又被曹节从子东郡太守曹绍捕杀。  窦武虽然被诛杀,但汉灵帝还是念及太后窦妙援立自己为帝的功劳。  建宁四年十月初一日,率领群臣到南宫朝拜太后窦妙,亲自奉献祝寿。黄门令董萌因此多次为太后窦妙申诉怨忿,汉灵帝一一采纳,供养资奉比以前有所增加。中常侍曹节、王甫疾恨董萌依附帮助太后窦妙,便诬陷他毁谤汉灵帝母亲董氏,董萌因罪下狱而死。  熹平元年六月,窦妙的母亲在比景去世,窦妙因母亲的逝去而忧郁成疾,于初十日病逝。  宦官依然怀恨于窦氏,用衣车载窦妙的尸体置于城南市舍数日,曹节、王甫还想仅仅用贵人礼葬之,灵帝仍念窦妙迎立自己,以礼发丧。曹节又提出葬窦妙于别处,由冯贵人配享桓帝。  灵帝为此诏公卿会议。太尉李咸正生病,对妻儿曰:“若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吾不生还矣!”  会议时,廷尉陈球说:“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临天下,宜配先帝,是无所疑。”“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聪明母仪之德;遭时不造,援立圣明承继宗庙,功烈至重。先帝晏驾,因遇大狱,迁居空宫,不幸早世,家虽获罪,事非太后,今若别葬,诚失天下之望。且冯贵人冢尝被发掘,骸骨暴露,与贼并尸,魂灵污染,且无功于国,何宜上配至尊!”  其又说:“陈、窦既冤,皇太后无故幽闭,臣常痛心,天下愤叹!今日言之,退而受罪,宿昔之愿也!”李咸及公卿以下都赞同。曹节、王甫仍然举先前获罪的汉朝皇后为例,争执窦氏有大罪不宜和先帝合葬,李咸又上疏一一驳斥,且指出“今长乐太后尊号在身,亲尝称制,且援立圣明,光隆皇祚。太后以陛下为子,陛下岂得不以太后为母!子无黜母,臣无贬君,宜合葬宣陵,一如旧制。”  灵帝看后从其所奏,窦妙终得与汉桓帝合葬于宣陵,谥号桓思皇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