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五十六章要求
“见过陛下。” 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从云头落下,来到御花园之中。 唐太宗端坐在凉亭之中,身边是袁天罡、魏征、哪吒等大臣,除了他们之外,孙珏此时化身一只鸟落在枝头,看着这里的情况。 孙珏此时不好以真身出现,以免让佛门知道是他们在从中作梗,才使得他们的谋划失败,到时候双方难免会生出一些冲突,之后想要从西游之中获得好处的难度也会增加。 “两位免礼,赐座。” 唐太宗看着宝相庄严的两位菩萨,若不是知道他们在打自己,甚至大唐的主意,光看这副卖相,还真的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多谢陛下。” 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从善如流,也没有说什么不用之类的。 今天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不是像平常一样装逼,而是来谈合作的,自然不能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 等到两位菩萨坐下,唐太宗目光微动:“不知道两位菩萨此来所为何事?” 对于两人的目的,唐太宗已经从哪吒口中知道了个大概。 此时问这话,自然是想要继续装傻,放松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心中的警惕性。 而且,他之所以将这场见面安排在这御花园,也是为了防止这两人明目张胆的展示出“神迹”,到时候一些人难免会被两人所迷惑,这可不是唐太宗想要的结果。 安排在这御花园见面,这里人迹罕至,他又只是将极为重要的大臣叫来,自然也不会出现其他的意外。 “贫僧乃是为了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而来。” 观世音一手持着羊脂玉净瓶,一手单掌竖起,一副慈悲为怀的模样。 唐太宗微微一笑,对于这说辞是一点都没有相信。 据他从哪吒口中得知,这所谓的弘扬佛法,不过是为了扩大佛门的影响力,以此来达成了某些目的而已,所谓的普度众生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唐太宗说道:“我大唐境内信奉佛教的不少,但因此变得幸福美满的基本上没有,请问你们是如何普度众生的?” “陛下,我佛慈悲,让信众修的是来世的善果,而非信奉佛祖,就能够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所谓因果报应,今世受的苦难,也是上一世的果报……” 观世音的解释还没有说完,便已经被袁天罡打断:“这些东西你用来忽悠一般人也就算了,还是直接说一些有用的吧。”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作为修行之人,袁天罡很清楚,这一世的因果报应,在地府之中就会被作为依据,是放你去转世投胎,还是被打入地狱之中接受刑罚。 等到转世之后,前尘尽消,所谓的为来生积攒福缘,也不过就到此为止而已。 转世投胎之后,上一世的事情已经是上一世了,与现在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除非是修行之人,能够找回之前的记忆,并且接受这些记忆,如哪吒一般。 观世音菩萨自然是认识袁天罡的,不然之前也不会找上袁守诚。 此时听到袁天罡的话,也不恼,只是顺着他的话说道:“我佛门经文,能够导人向善,使得民众更加的驯服,不会将自己的不幸归结于朝廷,而是因为他自己,并且还会为了来世越发温驯。” “荒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怎么能够为了愚民而特意传播所谓的佛法?” 哪吒厉声呵斥,“况且我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又何须所谓的佛法?” 对于统治者来说,温驯的百姓确实更为利于统治,但是有利就有弊。 大唐四面的异族蠢蠢欲动,如今大唐势力强盛,自然能够镇得住这些异族,但若是大唐势力衰落呢? 凭借那些没有血性的百姓能够保家卫国?到时候说不定就直接当个顺民,投降异族了。 其他大臣也是纷纷出言应和。 能够被唐太宗看重的大臣,自然都是有能耐之人,也是有识之士,自然不会目光短浅。 见这一套也行不通,观世音菩萨表面上依然慈祥和蔼,心中却是有些没底。 他们想要让唐太宗支持西游取经一事,甚至支持传播佛法,目前来看,根本没有足够的筹码。 他们唯一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修为。 只是因为大秦帝国的缘故,如今各方势力都是默契的选择在修行方面隔离各大人类王朝。 各大王朝的皇室更是不能够修行,否则引起的后果就是各方发力,将王朝摧毁。 之前的汉朝、隋朝等都有人尝试,结果便是导致各方默契的暗中出手,使得王朝分崩离析。 如今整个大唐王朝,除了少数一些人有修为之外,其他的不过都是些武艺高强之辈。 继续这样下去,等到几百年以后,王朝之中所谓的能人异士会越来越少。 所以,即便是佛门身为三界几大势力之一,但是能够给大唐王朝的条件,还真的近乎没有。 普通的荣华富贵对于唐太宗等人来说有意义吗? 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唐太宗根本没有必要跟佛门合作,更不要说主动推广佛法了。 他们之前的谋划,也未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缘故。 “陛下,我佛门可以保证您百年之后,下一世依然可以成为天潢贵胄,甚至您如果愿意,贫僧可以接引您前往西天极乐世界,永生逍遥。” 大势至菩萨一双眼睛扫过诸位大臣,继续说道:“诸位都是人中龙凤,我佛门同样欢迎诸位。” 眼前这些人站在王朝的顶峰,荣华富贵对于他们来说是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权势、美女之类的更不用说。 因此,在大势至菩萨看来,他们给出的筹码,只有在长生这方面下手了。 果然,听到大势至菩萨开出来的条件,唐太宗有些心动。 拥有的越多,就越不愿意失去现在的一切,若是能够长生不死的话,那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佛门仅仅是许诺他死了之后的事情,若是能够保证他此时长生不死的话,那他肯定二话不说就答应佛门的要求。 如今只能先思虑一番,考虑究竟值不值得。 不仅是唐太宗,就连不少大臣都心动了,并且在心里衡量起这件事情。 只有少数如袁天罡、魏征等有修为在身之人不为所动。 哪吒更是直接开口说道:“所谓的西天极乐世界,不过是一帮被你们洗脑的人待的地方罢了,永生逍遥不过是自己骗自己而已,生死直接被你们这些人所掌控,永生逍遥不过是一个笑话。” “至于什么安排下一世投个好人家之类,地府自有规矩,一个两个或许可以网开一面,但是一群人……呵呵,真当地府是你佛门的玩具?” 虽然他与唐太宗之前已经商量好了,在敲一笔竹杠之后就答应佛门传扬佛法的要求,但那也是将佛门的所谓倚仗都敲碎之后再说,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大势至菩萨神色微微有些变化,从哪吒的言语来看,自然能够知道这人对于佛门很是了解。 如此一来,一些看似挺好的筹码,却是打不出来了。 这时候观世音菩萨开口:“若是佛门想要陛下支持传扬佛法,不知道陛下想要什么条件才能答应?” 这话一出,佛门就处在了弱势的一方,之后就只能被动的应对。 不过现在也是没有办法,佛门开不出什么唐太宗感兴趣的筹码,偏偏有求于对方,自然只能被人拿捏。 唐太宗略微一沉吟,实际上他就等着佛门松口,如今可谓是送上门的肥肉。 “其实朕想要的也很简单,朕想要长生不死。” 如果佛门真的可以帮助他长生不死,就算是答应了传播佛法也没什么。 只是很可惜,这不是佛门能够左右的事情。 如果佛门自己带头破坏规矩的话,以后其他的势力自然也会有样学样,到时候对于佛门来说,反倒是更为麻烦。 “请陛下见谅,陛下身为人王,想要长生不死,非佛门所能够办到,若是陛下是普通人,反倒是轻而易举。” 大势至菩萨说道:“不如这样,陛下退位如何?这样一来,只要陛下加入我佛门,长生不老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唐太宗不坐在皇帝的位置上,那转圜的余地就多了。 能够进行的操作也会多许多。 只是要唐太宗让出皇帝的位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之所以要长生不老,既有对于生老病死的恐惧,但大部分都是对于权势和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不舍。 若是退位加入佛门,佛门到时候还会善待他吗?以他看来,基本上不可能。 所以在权衡一番之后,唐太宗还是摇了摇头。 “其实要朕答应传播佛法一事并不难,只要佛门能够保证大唐风调雨顺百年,并且不插手政事,朕就答应这件事情。” 风调雨顺百年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一点都不简单。 百年的时间对于仙神来说,不过是一次修行的时间,但是对于凡间百姓来说,那是实打实的一段非常长的时光,都足以产生四五代人了。 若是大唐的百姓能够顺利的发展的话,到时候大唐将会变得极为的强盛,将周边的国家尽数纳入版图将不再是虚言。 而且想要百年风调雨顺,就必须有人时时刻刻的看顾着。 要知道整个南赡部洲可是笼罩在九鼎大阵之下,不能运用仙境之上的力量,想要看顾大唐整个国家,需要的人手就不少。 而且这可是与天庭的意愿相冲突。 如果百年风调雨顺,还有多少人会信仰神灵?到时候许多神灵说不定会断绝香火。 比如四海龙王,雷公电母等,到时候还用得着他们吗? 这件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看似简单,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当然,以佛门的势力,还有其与天庭错综复杂的联系,或许也不是太难? 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对视一眼,不知道在秘密交流什么。 最终,观世音菩萨开口答应了下来:“贫僧答应陛下的要求,也希望陛下能够记得自己的承诺。” 唐太宗见观世音菩萨似乎没有多少犹豫就答应下来,有些后悔没有将时间再拉长一些。 “朕说话一言九鼎,既然答应了就不会反悔,倒是佛门,可不要过河拆桥,达成自己的目的之后就不认账。” “陛下放心,若是佛门没能履行诺言,您大可以将大唐境内的佛寺尽数捣毁,让百姓不再信奉佛祖。” 观世音菩萨斩钉截铁的说道。 对于佛门来说,此事有些困难,但想要实现并不是太难。 至于与天庭方面的矛盾,到时候再想办法弥补。 如今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西游之事,其他的一切都要为这件事情让路,就算是付出大一些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只要西游传经之事完成,到时候佛门气运大增,实力必定会水涨船高,他们也跟着受益。 与之相比,保证大唐百年风调雨顺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况且,若是操作得当,完全可以以此让更多的人信奉佛教,到时候对于他们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 唐太宗做出的选择有些出乎众位大臣的预料,只是他们也没有反对,因为这确实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至于之前佛门在大唐境内影响力太大的事情,一众大臣心中早就已经生出各种心思与办法了。 相对于天地自然,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还是佛门更好打交道。 相对来说,佛门也更好对付一些。 唐太宗朗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双方之间的约定,此时此刻便生效,听说你们佛门要派人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为表诚意,朕愿意以此为开始,展现朕的诚意。” 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眼中的想法。 他们之前就感应谋划被破坏,应该是有其他人参与进来了,如今唐太宗的话,无疑是证明了这一点。 否则唐太宗怎么可能知道西游的事情? “那就多谢陛下了,取经人已经找到了,明日便带他来见陛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