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与美女蛇一起修行

作者自用资料,读者勿看,免得浪费时间 道教门派续三

与美女蛇一起修行 百户笑笑生 10898 2024-06-12 14:46
  龙虎宗:道教派别,系五斗米道(天师道)发展到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的称谓。  实即五斗米道、天师派的延续。以张陵后嗣迁居龙虎山建教为标志。但时间尚难考定。  《汉天师世家》、《元史?释老传》等谓张鲁第四子张盛于三国或西晋永嘉间去龙虎山建教。  此说疑点甚多难以置信。据史籍考察,张鲁降曹后,其子皆封列侯,但无张盛之名。  《茅山志》卷十五载有南北朝时张陵几个子孙之名,有九世孙一人,十世孙七人,其中二人署籍蜀郡。  梁简文帝撰《招真馆碑》,记张陵第十二代孙张道裕在天监二年(503)来虞山建招真馆,修道十余年,地点在江苏常熟。  《受箓次第法信仪》收《天师治仪》,为张陵第十三工孙梁武陵王参军张辨所撰。  凡此,未有一人居龙虎山。据现存资料,大约在晚唐时,张陵子孙始入居龙虎山。  《龙虎山志》卷二  “上清宫”条云:该宫原本为  “第四代天师自汉中归龙虎山(所)建传箓坛,唐会昌(841—846)中赐额真仙观。”卷六《张谌传》:“二十代谌,字子坚,唐会昌中,武宗召见,赐传箓坛,额曰真仙观。”所云第四代天师(张盛)所建传箓坛,不可信,二十代张谌受命建传箓坛,似近事实。  五代时南唐皇帝李璟在龙虎山敕建张天师庙,时人陈乔为撰《南唐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铭》,碑立于南唐保大八年(950),碑中提到的是张陵第三十一代孙张秉一。  此后《汉天师世家》所列各代天师,始有史籍可资佐证。据此,张陵后嗣入居江西龙虎山建教,大约始于晚唐。  此时即为龙虎宗始建的大约年代。另有一说认为张鲁之弟张卫有子名张盛,不降曹氏,独自携妻去江西龙虎山修道,但史料亦不足。  至宋代,龙虎宗获得皇室支持,每代首领(即每代张陵嗣孙)皆被赐号为  “先生”。如二十四代张正随,赐号  “真静先生”,二十五代张乾曜,赐号  “澄素先生”,二十六代张嗣宗,赐号  “虚白先生”等,其教派获得大发展,龙虎宗之名遂著称于世,与茅山、阁皂山并称  “三山符箓”或  “符箓三宗”。绍圣四年(1097),宋哲宗  “别敕江宁府句容县:三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军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茅山志》卷一一)入元,龙虎宗受到更大的支持。  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召见张陵第三十六代孙张宗演,次年,敕封其为第三十六代天师,即正式以官方名义承认张陵子孙的  “天师”称号;又命其主领江南道教。此后龙虎宗每代首领皆如此制,得到皇帝所给的天师封号和管理江南道教的职权。  从而使历代天师的政治地位跃居其他符箓派首领之上,龙虎宗的发展也较其他符箓派为大。  这样,天师和他领导的龙虎宗渐渐成为江南诸符箓的中心。元代中后期,以它为中心集合江南诸符箓派为一体而组成符箓大派正一道。  此后,龙虎宗进入另一发展时期。正乙派: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龙虎山道士娄近垣开启,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  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卷二《官府》条:龙虎山向分紫微、虚靖、灵阳三派,  “其师长之称,实同一脉,但无定派命名,使尊卑日久难考。因定四十字。从今至后,三派合一,依次授名。四十字完,许‘辰‘字辈再续四十字,完而复续,以此例垂于永世。”其所定四十派字为:“近远资元运,久长保巨淳。道唯诚可宝,德用信为珍。秉敬宏丹箓,葆真启世人。鸿图赞景祚,圣泽振昌辰。”娄近垣以其名之  “近”字为始,表明此派由他所开启。据清顾沅《玄妙观志》可略知其传代情况。  该志卷三载:惠远谟(1697—1771)字虚中,号澹峰。五六岁读书,过目成诵。  稍长,其家送之入玄妙观,受业于潘元珪(号梧庵)。时主席胡云庵为延师讲学,乃博览儒书,尤潜心道藏。  年三十,授道纪司,雍正九年(1731),主龙虎山玉华院事。后二年(1733),京师光明殿成,被选充焚修。  时娄近垣主光明殿,远谟师事之,受其法。十三年(1735)潘元珪死,南旋继其方丈席。  是年秋,娄近垣以龙虎山缺提点,奏准其往龙虎山署提点之职。乾隆九年(1744),娄近垣以年就衰,招之入都相赞助,明年充御前值季。  遇雨肠(月字应为日字旁)愆,行法辄应。娄近垣修《龙虎山志》,参互考订,出力为多。  至乾隆十五年(1750)冬南归。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年七十五。  著有《学吟稿》。《玄妙观志》又载:张资理(1712—1786),字一枝,号友桐,吴邑篁村人。  本儒家子,年十一,出家朝真观,为沈坚苍之徒。由儒家言通道德五千之旨。  符箓秘典,靡不洞贯。雍正十二年(1734),钦选入都,住光明殿,复从惠远谟受法,为御前值季法官。  乾隆十四年(1749)回苏,奉娄近垣之命,往龙虎山领迎华院教事。  乾隆四十一年(1776)请假回苏,次年主席玄妙观方丈。祷雨祛邪,颇著应验。  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张资理后之传达室代不详。《诸真宗派总薄》载此派之  “派”字,在  “辰”字之后又添二十字,似此派至作《诸真宗派总簿》时,已传四十余代。  玄教:玄教本为朝廷对道教的通称。元代皇帝以张留孙掌玄教院,形成一个以玄教道官直接布道的教派,可视为道教龙虎山支派。  创始于元初,创始人张留孙。张留孙(1248—1321),字师汉。  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幼从伯父张闻诗学道于龙虎山上清宫。后以所学游江淮。  至元十三年(1276),随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赴阙,留侍阙下。  次年,因为昭睿顺圣皇后之疾祈祷有验,命为上卿,赐宝剑,敕两都各建崇真宫以居之。  至元十五年(1278),赐号玄教宗师,授道教都提点,管领江北淮东淮西荆襄道教事,佩银印。  此后,  “宠遇日隆,比于亲臣”。所封教职也不断提高,至仁宗延祐二年(1315),晋衔为开府仪同三司、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大真人、领集贤院道教事。  (见袁桷《玄教大宗师张公家传》、吴澄《神德真君张公道行碑》等)从作玄教宗师起,他就不断从龙虎山选调道士(前后几十人)至京师,或委以京师道职,或派至各地任各级道官,从而以他们为骨干,逐渐组织起一个规模庞大的教派,即龙虎宗支派——玄教。  玄教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组织规模是很大的。其宫观除少数在北方外,大部遍布于南方。  计有:镇江路、常州路、杭州路、扬州路、平江路、龙兴路、抚州路、临江路、袁州路、信州路、天临路、惠州路等。  约当今之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省区。该派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组织领导体制。  其最高首领是玄教大宗师,居大都崇真万寿宫,负全教指挥之责。其副手是玄教嗣师,辅助大宗师工作,又是日后大宗师的合法继承人。  大都崇真万寿宫设提点一职,协助大宗师处理日常事务。大宗师之下,设江淮荆襄都提点,为大宗师指挥各路道教的直接助手。  其下的各级地方组织,根据元代行政区划进行设置,行省设都提点,路设道录、道判,州设道正、道判,基层各宫观设住持、提点、提举。  玄教从成立至元末,承传五代掌教。第一代张留孙,掌教四十三年(从至元十五年作玄教宗师算起),于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逝世,传给第二代吴全节。  全节掌教二十五年,于至正六年(1346)逝世,传给夏文泳。文泳掌教四年,于至正九年(1349)逝世,传给第四代张德隆。  德隆掌教约五年,于至正十四年(1354)传给第五代于有兴。于有兴掌教至元亡。  玄教大宗师之承传,逐渐形成一套制度。第一,除第一任掌教张留孙为元世祖任命外,其后几代掌教皆由前任掌教提名,先作嗣师,待前任掌教逝世后,由皇帝降  “玺书”加以任命。第二,历代继任掌教在接任时,皆须以张留孙遗留下的大宗师印和宝剑(原为皇帝赐张留孙者)相承传。  作为传承凭证和教权象征。玄教虽是由龙虎宗分衍出来的一个支派,但却自成体系,对龙虎宗天师有丰当大的独立性,即它的的教务真接受命于玄教大宗师,而不直接受命于龙虎山上清宫和天师府。  玄教之信仰和所习方术,呈杂采兼收特点。除主要承传天师龙虎宗之符箓、咒术外,兼习神霄、清微、天心雷法,也兼习内丹术。  在道教理论上的建树很少,仅吴全节所著《灵宝玉鉴》,现尚存于《道藏》。  玄教存在的时间虽不长(至元亡而解体),但它却对诸符箓派合为一个大派正一道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玄教大宗师长期居住大都崇真万寿宫,有如江南道教首领历代天师在京的常驻代表(历代天师除被诏命去京师外,常年居龙虎山),江南众多道派的不少事务,往往是通过玄教大宗师解决(有些须请示天师)。  玄教大宗师对于沟通江南道教与元室的关系,沟通道教各派之间的关系,加强各派的团结,促进正一道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玄教组织的发展,又大大增强了龙虎宗的力量,为正一道的形成,作了必要的组织准备。  新武当派:清微派支派。由元代武当山道士张守清开创。据元程巨夫《均州武当山万寿宫碑》,张守清,名洞渊,号月峡叟,峡州宜都(今湖北宜昌宜都县)人。  幼习举子业,长作小吏。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三十一,去武当山出家,拜本山道士鲁洞元(曾参访全真道尹志平)为师。  洞云死后,率领道士修道路,建宫观,开荒种地,颇多建树。某年,又从本山道士张道贵、叶云莱、刘道明等学清微法,得黄舜申之传,其后,道名远著,门徒众多。  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皇太后闻其道行,遣使命建金箓醮,并征至阙,赐所建宫名天下一真庆万寿宫。  元仁宗皇庆元年、二年,京师干旱,诏命祷雨,屡有应验。延祐元年(1314),授  “体玄妙应太和真人”。张守清承传全真、清微、正一诸派之学,既通经章符箓,清微雷法,又谙内炼丹道,而以承传清微法为主,是元初黄舜申清微派北传一系的重要传人。  清微派道书《清微神烈秘法》卷上所列《师派》,在黄舜申之后,即有  “清微冲道使叶云莱,清微冲和使张道贵,冲元雷使张守清,紫玄散吏张守一。”清微派明初重要传人赵宜真云:“近世如洞渊张真人(张守清),化行四海,独露孤峰,止以爱将神烈一阶授之学士,至于诸阶雷奥,与夫炼度奏章等法,虽间有得之者,亦鲜究其旨。”(《道法会元》卷五《清微符章经道》序)证明张守清对清微雷法颇多创造。  故张守清之道派又可称为武当清微派。据《大岳太和山志》等载,该派是按  “守道明仁德,……字派传代的。这一字谱与《诸真宗派总薄》所载之第三七  “天师张真人正一派”、第七十  “萨真君西河派”字派基本相同;其后四句又与第三七  “龙虎山正乙门下天师清微派”字派基本相同。这种巧合,是这些道派与武当有某种历史渊源,抑或仅是借用新武当派之派字?  尚难判定。全真道:又称全真教,或全真派。为金代北方兴起的三个新道派之一。  创始人王囗(1112—1170)。据《全真教主碑》等载,王囗,号重阳陕西咸阳人。  家世豪族。早年为儒生,曾中金熙宗武举(或云未中),作过小吏。后遗世隐居。  金正隆四年(1159),声言在甘河镇遇仙,得受金丹口诀。从此弃儒为道,开始创教。  于终南山南时村掘地为穴,名  “活死人墓”,在其中修道两年多。大定三年(1163),毁掉活死人墓,去刘蒋村结庐居住,边修行边传教。  大定七年(1167)。烧毁庵堂,前往山东传教。先后收徒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后人称  “北七真”)又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今蓬莱)、莱州(今掖县),建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  至此,全真道正式建成。因王囗在宁海(今牟平)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故世以全真名其教。  大定九年(1169),王囗率四徒西返终南,于途中患病,次年逝世。  全真道是后期道教中最大的派别之一,较之旧道教有显著特点:(一)三教合一思想比较突出。  如王囗在山东所创之五会皆以  “三教”二字冠首;规定以三教之经书《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士必修的经典。  他和七弟子的诗文中,三教合一言论更是俯拾皆是。如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  “教虽分三,道则唯一”等等。尤以融合佛教禅宗理论最为突出。马钰《神光灿》:“禅为宗,道为祖”,清初全真道士柳守元《玄言正旨序》:玄宗(指全真道)  “与禅宗实为相近”。(二)教义中,出世思想十分浓厚。在王囗和七弟子诗文中,极力贬斥人生之价值,宣扬人生是  “苦海”,家庭是  “牢狱”、  “火宅”,夫妻恩爱为  “金枷玉锁”,劝人捐妻舍子,  “跳出樊笼”,看破功名富贵,学道炼丹,以离  “苦海”。(三)在成仙信仰和修炼理论上,一返旧道肉身不死、即身成仙的追求,只追求  “阳神”、  “真性”不死。认为人之**是要死的,只有人的精神才能不死。王囗《金关玉锁诀》:“唯一灵是真,肉身四大是假,”《立教十五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刘处玄《至真语录》:“万形至其百年则身死,其性不死也。……阴阳之外则其神不死也。”因此在内丹修炼理论上,与道教南宗相反,主张先性后命,以性兼命。  以澄心遣欲为真功,以明心见性为首务。(四)在修炼方法上,主内丹修炼,不尚符箓,形成独具特色的内丹理论。  在教制教规上,规定道士心须出家住道观,不许蓄妻室。为了约束道士言行,制定各项清规戒律,督促道众严格遵守。  这些皆与正一道有很大区别。全真道在金代的发展有限,至蒙元前期,以成吉思汗之召见、宠遇丘处机为契机,在丘处机及其弟子们的推动下,全真道发展至鼎盛。  当时全真道宫观遍布北方各省区,  “虽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此鼎盛局面,自丘处机起,历经尹志平、李志常两任掌教,大约三十年。  至元宪宗五年(1255),佛道《化胡经》之争起,元室袒佛,全真道败北。  此后元室下令焚毁除《道德经》之外的一切道经,全真教遭受沉重打击,全真道鼎盛局面因之结束。  故在张志敬、王志坦、祁志诚、张志仙几任掌教中,处境都较困难。又经历约三十年,元成宗即位,驰焚经之禁,全真道获得正常发展。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平定江南,全国统一。此后,原同源异流而分传于金与南宋的全真道和道教南宗,逐渐认同、融合,至元代中后期,二宗合并的条件渐趋成熟。  在南宗道士陈致虚等人的推动下,二宗经过对祖师宗祀的调整,南宗最后并入全真道。  合并后的全真道遂成为更大的道派,而与正一道分统天下道教。明代皇室对佛、道采取抑制、约束政策,对道教正一派有所崇奉,对全真道支持较少,全真道自此进和衰落时期。  金元时期形成的统一领导核心(以北京白云观为基地)顿然解体。在此情势下,统一的全真道渐次分解成诸多小支派。  主要的有  “七真派”,即宗祖马钰的遇仙派,宗祖谭处端的南无派,宗祖刘处玄的随山派,宗祖丘处机的龙门派,宗祖王处一的嵛山派,宗祖郝大通的华山派,宗祖孙不二的清静派等。  另外,又有一些全真道士分别组成  “五祖派”,即宗祖王玄甫的少阳派,宗祖钟离权的正阳派,宗祖吕洞宾的纯阳派,宗祖刘海蟾的刘祖派,宗祖王囗的重阳派。  如此众多的全真支派出现,并不表示全真道的兴旺发达,恰好反映它的衰落。  它们的形成时间,最早在明代中后期,多数在明后。在明清道教衰落时期,只有龙门派因王常月的阐扬,曾经在清初一度  “中兴”,其余各派,大都衰落不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